• 373.50 KB
  • 2024-04-23 发布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南美洲 (共58张PPT)

  • 5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 8 章 南美洲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 第二节  地 形 第三节 气  候 第四节  河流与湖泊 第五节  植被、土壤和动物界 第六节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 1. 位置: 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除大陆西北通过巴拿马地峡与北美洲相连外,均为大洋环抱。 东濒大西洋,北滨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南美洲南北跨 66—68 个纬度,南北最长距离为 7150km ; 北部瓜希腊半岛顶端的加利纳斯角,位于 12°25′N ,是大陆最北点; 大陆南端的弗罗瓦德角,位于 53°54′S ,是大陆最南点,而火地群岛最南部的合恩角则达 55°59′S 。 大陆东、西两个极点分别是巴西东端的布兰科角和秘鲁西北端的帕里尼亚斯角,它们所处的经度为 34°46′W 和 81°20′W 。 2. 面积: 全洲总面积 1797×104km2 ,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12% ; 其中岛屿面积仅 15×104km2 ,不及全洲总面积的 1% ,为除南极洲外岛屿面积最小的一洲。 主要岛屿如大陆西南近海的智利群岛,南端的火地群岛,东南面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北部近海的特立尼达、多巴哥岛等,均属大陆岛。 远离大陆西北部的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系海底火山喷发堆积而成,但自然地理景观与南美洲西岸荒漠地带一致,列为南美洲属岛。 3. 轮廓完整: 大陆北宽南窄,略似三角形。 大陆的主要部分位于 10°N 至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范围内, 5°S 处大陆最宽,达 5150km 。 南回归线以南,大陆显著收缩, 40°S 处大陆宽仅 600—700km , 50°—55°S 之间则在 400km 以下,因此南美洲属亚热带和温带纬度的部分相当有限。 南美洲南北跨 66—68 个纬度,南北最长距离为 7150km ; 大陆的主要部分位于 10°N 至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范围内, 5°S 处大陆最宽,达 5150km 。 南回归线以南,大陆显著收缩, 40°S 处大陆宽仅 600—700km , 50°—55°S 之间则在 400km 以下,因此南美洲属亚热带和温带纬度的部分相当有限。 大陆轮廓比较简单。 全洲大部分地段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形成平直陡峭的崖岸; 全洲大部分地段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形成平直陡峭的崖岸,缺少大半岛和海湾,海岸线总长约 28700km 。 南美大陆的纬度位置、形状、轮廓: 非洲大陆比较相似,这决定了两大陆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均以热带类型为主。 另一方面,由于在地形结构方面截然不同,海陆位置也有一定差异,因而两大陆的地理环境又各具独特性,例如非洲大陆突出体现了炎热干旱性,而南美大陆则表现了温暖湿润的特性,它们在自然景观类型的分布、排列方面也有显著不同。 第二节  地 形 一、地形特征: 1. 地势西高东低: 2. 三条带南北纵立地形结构:  西部安第斯山纵贯 西部为年轻高大的褶皱山系 —— 安第斯山盘据。 主脉自北向南纵贯太平洋岸,直至火地岛。 大部分地段海拔都超过 3000m , 6000m 以上的高峰有 50 多座。 构成大陆东西障壁,对整个地理环境的分异具有重大影响。 2. 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 安第斯山以东,地域广阔,久经侵蚀的古老高原与低平的冲积平原相间分布: 自北而南分别是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 平原偏近大陆中部,海拔一般不足 300m ,幅员宽广,约占大陆总面积 45% 。 高原偏居大陆东部,以巴西高原为主,海拔 300—1500m ,地面波状起伏。 南美大陆的地形结构也可看成是由三个南北纵列带组成,即西部安第斯山地、中部平原和东部高原。 二、地形的地质构造基础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南美大陆经历了与南半球其他大陆结合、分离,最后又与北美大陆相联系的发展过程。 (一)前寒武纪古陆台 通过太古代和元古代多次强烈的褶皱运动、岩浆侵入和变质作用,许多大小不等的地块并合成两大硬化古陆台: 北部为巴西陆台 南部为巴塔哥尼亚陆台 (二)古生代褶皱带 南美洲古生代褶皱带的范围不大,它是冈瓦纳古陆古生代褶皱带的一段,向东延伸与非洲南端、南极洲西南部、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西部连为一体。 由于久经侵蚀以及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后期沉积的覆盖,南美洲古生代褶皱带在现代地形上的表现不明显。 志留纪中期,加里东运动塔康幕在安第斯地槽东缘发生,形成古安第斯山脉,自北向南环绕巴西陆台延伸,直至 30°S ,地槽带向西推移。  (三)中、新生代褶皱带 南美大陆西部安第斯地槽所形成的阿尔卑斯褶皱带,是中生代以来不断西移的南美板块与向东俯冲的大洋板块(菲尼克斯 - 纳兹卡)相互作用的产物。 俯冲的大洋板块遭受来自上覆南美板块的重压和推挤,它在潜没时牵引着整个洋底向下倾伏,形成幽深的秘鲁 - 智利海沟; 这个过程就是安第斯地槽的阿尔卑斯造山运动。 三、主要构造地形区   (一)东部高原 1. 圭亚那高原 高原海拔介于 300—1500m 之间,西中部一带较高,向东北方向缓倾,南部边缘陡立的山岭为奥里诺科水系和亚马孙水系的分水岭。 构成前寒武纪地盾的基底岩系,主要是太古代花岗岩、片麻岩和片岩,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侵蚀; 一般表现为 300—400m 丘陵状高原,岩性坚硬部分往往屹立为坡陡而顶部浑圆的蚀余山,高约 1000—1500m ,如图木库马克山。 2. 巴西高原 高原位于 5—30°S 的大陆东部,与圭亚那高原之间隔着亚马孙平原。 高原发育于巴西陆台,古老的基底岩系由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组成; 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方向倾斜,海拔 300—1500m ,大部分地段具有上升准平原特征。 整个巴西高原,由于近期上升的结果,其边缘部分普遍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流过其间多陡落成为瀑布或急流,并切成峡谷。 3. 巴塔哥尼亚高原 构造基础是巴塔哥尼亚陆台。 现代地形主要特征,表现为一个从西向东作阶梯状倾斜的的割切高原,海拔约 300—1500m ; 本区在第四纪冰期时曾广泛覆盖着冰川,地面留下了冰蚀谷、冰碛丘、冰缘湖和冰水沉积; 在现代干旱气候条件下,又产生各种风蚀和风积地貌。 (二)中部平原 1. 奥里诺科平原 构造上属安第斯山前拗陷,部分处于陆台边缘拗陷地带,第三纪海相沉积出露很广,并覆有近代冲积层。 地面平坦,从安第斯山山麓附近向东缓斜,海拔一般为 100—120m ,周围较高,约 180—240m 。 接近圭亚那高原地带,由于结晶岩露头,点缀着穹状孤立丘陵。 2. 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发育于巴西陆台内部呈东西向的陆向斜上。 自古生代以来长期以沉陷为主,屡遭海侵,因而在它的前寒武纪褶皱基底上覆盖着厚层的沉积, 60°W 以西沉积特别深厚。 平原西宽东窄,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 150m 以下。 平原内部,根据表层物质的年代、地面高低和排水情况,可分为河漫滩和高位平原两部分,其间隔以 45—60m 的陡岸。 3. 拉普拉塔平原 构造上属陆台边缘拗陷和安第斯山前拗陷的一部分,南部边缘为海西褶皱带。 在古老结晶岩基底之上,主要覆盖着后期陆相沉积,层次几近水平,地表第四纪疏松物质分布很广。 平原北部为格兰查科地区,表层疏松物质主要为细沙和粘土,靠近安第斯山麓一带地势较高,可达 500—600m ,多丘陵。 平原南部为潘帕斯地区,覆盖着冰碛、河流冲积物和风积黄土,地面也由西向东缓斜,东部地势极为平展,海拔多在 150m 以下。 (三)安第斯山区 广义的安第斯山区除安第斯山主脉外,还包括秘鲁和智利的沿海山脉,科迪勒拉前山和科尔多瓦山等。 1. 沿海山脉 它从秘鲁中部沿海南延至火地岛,由前寒武纪花岗岩、片麻岩和结晶板岩等组成,因遭受长期侵蚀,顶部平缓,标志着古侵蚀面的残余,近期又断裂上升,西坡表现为陡峭的上升断崖。 山脉的北段和中段曾受到少数河流切穿,南段由于广泛的冰川和河流侵蚀,再加以沉降作用,沦为岛链。 总的地形特征表现为近期断裂上升的古老蚀余块状山。 2. 科迪勒拉前山和科尔多瓦山 科迪勒拉前山在构造上与潘帕斯南部的凡塔纳、坦迪耳丘陵同属海西褶皱带,主要由褶皱的志留纪、泥盆纪、二叠纪岩层组成。 新生代安第斯山上升过程中,这里也受到影响,发生断层作用和火山喷发。 在地形上表现为一系列与安第斯山平行或略呈斜交的山岭同深谷相间的特征。 它属于元古代褶皱带,主要由太古代花岗岩和元古代石英岩、黑云母石英岩、千枚板岩等组成。 3. 安第斯山: 年轻高大的褶皱山系是中、新生代阿尔卑斯运动的产物,至今仍处于不稳定状态,上升运动在继续,现代火山、地震活动很频繁。 根据安第斯山构造、地形及其结构的差异,大致可分为北、中、南三段。 ( 1 )北段: 4°S 以北的安第斯山,地形结构突出地表现为山脉条状分支、隔以幽深构造谷地的特点。 各条山脉多为褶皱背斜,通过侵蚀,背斜轴部沉积岩被削,出露花岗岩、片麻岩等古结晶岩,两翼则残留着白垩纪、第三纪的石灰岩和砂岩。 ( 2 )中段: 4° 至 28°S 之间的安第斯山为中段,宽度和高度显著大于北段,地形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东、西科迪勒拉之间楔入宽阔的山原。 东科迪勒拉至 20°S 附近改为南北向,山势高峻雄伟,平均海拔在 4500m 以上,多五、六千米以上的峰峦,南美洲和西半球的最高峰汉科乌马山即位于此。 西科迪勒拉主要出露着侏罗纪和白垩纪岩层,褶皱期也晚于东科迪勒拉,火山分布密集,其中高于 5700m 的火山锥就有 18 座之多,有的仍在活动中,构成安第斯山第二火山带。 中段安第斯山高度虽大,因气候干旱,雪线很高,现代冰川不如南段发达,也逊于北段。 ( 3 )南段: 28°S 以南的安第斯山为南段,东、西科迪勒拉接近,宽度收敛,至 41°S 附近基本上表现为一条山链,向南伸达火地岛。 山体高度变化很大,北部高峻,平均海拔 4000—5000m 。 南段安第斯山的组成岩石主要是侏罗纪和白垩纪沉积的石灰岩、页岩和砂岩。 第三纪山地上升时伴随大规模火山活动,在 31°—43°S 之间汇集了很多火山,成为安第斯山第三火山带。 这一带第四纪冰期时冰川覆盖很广,同时由于降水丰富,又处于较高纬度,所以雪线很低,现代山地冰川也很发育。 四、矿藏分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南美洲矿藏种类很多,储量相当丰富: 其中如黑色金属铁、锰、铬,有色金属铜、锡、铝土、铋、铅、锌、锑、镍,稀有金属铍、锆、钒、铌、钽; 燃料矿石油,非金属矿硫磺、石英晶、云母、硝石以及鸟粪石等等,储量或产量均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巴西、圭亚那高原和安第斯山是各种矿藏的主要富集区。 各地区在矿藏种类、组合、储量和成因类型等方面又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大陆发展过程和构造特征所决定的。 第三节  气 候   一、气候基本特征  (一)温暖湿润、以夏雨为主 南美洲是一个温暖的大陆。 7 月 2℃ 等温线通过大陆南端,这就是说全洲除山地外,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 0℃ 以上,南回归线以北、占大陆面积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则超过 20℃ 。 南美 1 月 10℃ 等温线绕过大陆南端, 20℃ 等温线经过 40°S 左右,这说明南美洲在 40°S 以南的夏季又比北美洲或亚洲相应地区凉爽。 南美洲各地气温的年较差很小,大陆性不显著。 南美洲气温上的上述特点,显然不同于温凉的欧洲和炎热的澳、非,也区别于冬夏气温变化急剧、大陆性显著的亚洲和北美洲,这是南美洲大陆的独特性之一。 南美洲也是一个湿润大陆。 全洲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 1000mm 以上的地区约占大陆面积 70% ,这个比率是世界其他各洲所不及的。 干旱沙漠区面积就相应狭小,它在南美大陆所占的比率在具有沙漠的各洲之中又是最小的,这也可以作为本大陆气候上湿润性的反证。 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大抵在秘鲁安第斯山的东北和巴拉圭巴拉那 - 拉普拉塔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多在 1000mm 以上。 巴拉圭 - 巴拉那 - 拉普拉塔河以西、安第斯山以东,包括潘帕斯地区在内,年降水量介于 500—1000mm 。 3°—30°S 的西岸、秘鲁经玻利维亚以至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区和巴塔哥尼亚的东部:是南美的少雨区,年降水量一般在 250mm 以下,其中秘鲁和智利北部的西岸最为干旱,年降水量不及 50 mm ,甚至连续几年滴水不降。 40°S 以南的西岸又是南美多雨区之一,年降水量一般在 2000mm 以上。 降水季节分配:以夏雨型为特点。 全洲以夏雨为唯一重要雨季的地区,包括奥里诺科平原、圭西那高原西部、巴西高原大部、格兰查科平原等,约占大陆面积 1/3 ,这些地区夏雨比重在 40—50 %以上; 将各季皆雨而以夏季稍多的地区如亚马孙平原、哥伦比亚西岸、 20°—40°S 的东海岸等包括在内,则相当于大陆面积的 3/4 。 (二)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南美洲拥有 10 个气候类型,其中热带类型区约占大陆面积 2/3 以上: 亚马孙平原为赤道多雨气候;在世界同类型区中面积最广,体现热带湿润的特性也最充分和典型; 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西部和巴西高原的大部分为热带干湿季气候;所占大陆面积的比率最高,也是世界同类型中面积最广的地区之一。 南美洲西岸的热带干旱气候,面积虽较小,南北延伸很广,跨有 27 个纬度的范围,向北几近赤道,在各大陆的西岸热带干旱气候中显示了独特性。 热带以外的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有限; 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极地冰原气候。 南美洲的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并不分布在内陆,而占据着中纬度大陆东岸的位置; 位于低纬度的安第斯山表现了完整多样的垂直气候带,尤其在热带范围内发育着世界上最广的高山类型气候。 (三)气候类型结构的独特性 由于安第斯山南北纵列,偏居西岸,大陆东部地区面积辽阔,高度不大,因此在气候类型分布、排列上,东西部之间对比强烈,甚至截然相反,从而交织成南美洲独特的结构图式。 东部地区的气候类型: 南北排列,即按纬度转换的,属于热带范畴的几个主要类型,如赤道多雨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都是东西延伸的,并具有一定的对应性: 热带干湿季气候区排列于亚马孙平原的赤道多雨气候两侧,这充分体现了纬向地带性规律。 热带以外的几个气候类型,如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温带干早与半干旱气候,由于大陆面积紧缩而不作东西向延伸,具有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但这对于东部地区气候类型结构来说,属于次要和局部的表现。 西部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体现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 最突出的是安第斯山的高山气候。 安第斯山以西地区,各气候类型基本上按纬度方向南北排列,自北而南依次为赤道多雨气候、热带干旱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但与安第斯山以东地区不同的是,它们均作南北方向延伸。 尤其是西岸热带干旱气候向低纬伸展,达 3°S ,从而使南半球西岸的热带干湿季气候发育很不明确; 赤道多雨气候也受到局限,主要分布于赤道以北。 二、气候形成因素 南美洲气候和大陆位置、形状、地形结构、洋流、大气环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位置和大陆形状 南美洲南北延伸约 68 个纬度,大陆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绝大部分面积位于 10°N 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邻域,赤道横贯其间, 5°S 附近大陆最为宽广。 这就导致热带气候类型在全洲占绝对优势,特别是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干湿季气候范围最广。 在全球行星风系中,主要隶属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和赤道辐合上升带。 南美洲多为大洋环抱,所以信风来自大洋,以盛行湿润海洋气团为主,造成在南美洲热带领域内几乎不存在像非洲撒哈拉那样的大陆性沙漠,这也是南美洲气候具有温暖性和湿润性特点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南回归线以南,大陆显著紧缩,至 52°S 已近大陆尾闾; 使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大大局限,而且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极地冰原气候。 在行星风系中,处于由信风带过渡到西风带,冬夏海陆热力差异较小,季风环流不明显。 这些因素决定了南美中纬度各气候型普遍表现为大陆性不显著,气温的年较差比北美洲或亚洲的中纬度地区小得多,从而使南美气候的温暖性特点更为突出。 (二)地形结构 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首推安第斯山。 首先,由于它南北纵列、耸高峻拔和偏居西岸,构成了气团运行的障壁,在气候上对来自太平洋的影响起了很大限制作用。 其次,安第斯山对于降水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向风地带,地形雨较多,形成丰富的降水,如哥伦比亚西岸、安第斯山低纬东坡、 40°S 以南智利西岸等,都是南美洲的多雨地带。 在背风地带,例如地处南段安第斯山以东的巴塔哥尼亚,由于西来气流产生焚风效应,很难致雨。 第三,安第斯山本身在气候上表现了多样化的垂直带。 安第斯山以东,面积广阔,地形开展。 首先有利于大西洋气团深入,地面的起伏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着气团的具体行径。 其次,对于安第斯山以东地区气候类型结构体现纬向地带性规律来说,平坦开展的地形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圭亚那和巴西高原对于气温的减低起一定作用; 巴西高原东部沿海的大崖壁,则有利于气流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降水。 (三)大气环流 南美大陆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半永久性副热带高压区,它们的中心气压,夏季较低,冬季较高,中心位置也因季节而变动。 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季( 1 月)居于 35°S 附近,冬季( 7 月)北移至 30°S 附近; 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夏季约位于 30°S ,冬季北移至 25°S 附近。 合恩角以南、 60°S 的海面上,为一半永久性的低压区,低压槽略偏于大陆的东面,其强度夏季大于冬季。 在赤道附近,全年各季都存在着低压槽,即所谓赤道辐合带,其位置随季节的更替而作南北移动。 大陆夏季由于受热,在巴拉圭一带形成一低压区,而在冬季则处于弱性高压影响之下。 (四)洋流 南美大陆东侧: 圭亚那暖流沿海岸西北而流; 巴西暖流沿海岸西南而行,但至 30°S 附近,即偏向海岸外侧南流,达到 45°S 附近。 福克兰寒流贴近大陆南部的东岸北行,它带来南极海域的冷水和浮冰,至 30°S 附近即告消失。 在大陆西侧: 有强盛的秘鲁寒流北行,几达赤道附近;赤道以北为太平洋赤道逆流所经。 西风漂流绕行大陆南端。 三、气候类型区 (一)赤道多雨气候 本区主要包括亚马孙平原和哥伦比亚西岸; 赤道低压带中形成的,南北两半球的信风在此辐合上升,盛行热带海洋不稳定气团,所以气候的基本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 全年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均温为 21℃ 和 26℃ ,年较差不超过 5℃ 。 全年湿度很高,降水极为丰富,年降水量一般在 1500mm 以上,平原西部和亚马孙河下游河口附近达 2000mm 以上。 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各月降水量均超过 60mm 。 (二)热带干湿季气候 本区位于赤道多雨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包括圭亚那高原的西部和奥里诺科平原,巴西高原大部。 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干湿季分明,年降水量 750—1500mm ,雨季降水占全年 50 %以上。 它的成因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移,以及热带北大西洋气团和热带南大西洋气团的南北进退。 两区气温均较高,最热月均温可达 28—30℃ ,最冷月均温不低于 20℃ ,气温的年较差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约 5—10℃ 。 奥里诺科平原因地势低下,气温略高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部分。 (三)热带干旱气候 本区偏居 3°—30°S 的秘鲁和智利北部沿海,属信风带西岸型气候。 副热带高压东缘的下沉气流,沿海强盛的秘鲁寒流经行,风向与海岸平行或为离岸风,使本区气候具有少雨多雾的特点。 年降水量一般不及 50mm ,且变率很大,有些地方甚至多年不雨。 沿海一带夏季多海雾,秋季多低层云,而近海的陆上,在冬季由于辐射冷却,又多陆雾; 气候的另一个特点是夏季气温不高,最热月均温很少超过 20℃ ,这比同纬度内陆或东岸要低 5℃ 以上,年较差因亦减小,一般不足 8℃ 。 (四)热带海洋性气候 本区分布在巴西高原东侧沿海狭长地带,约介于 10°—25°S 之间,属信风带东岸型气候。 这里常年面迎东南信风,盛行海洋气团,并有地形的抬升,年降水量可达 1500mm ,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 从降水条件来看,本区与赤道多雨气候区颇为类似,主要差异在于气温方面,表现为冬季气温略低,平均约 20℃ ,夏季 27℃ 左右,年较差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五)亚热带湿润气候 大陆东南部,包括巴西高原东南缘、巴拉那河中、下游以东和潘帕斯东部。 气温方面表现出冬季不冷,夏季不热的特点, 7 月均温为 8—12℃ , 1 月为 20—24℃ ,年较差不仅远低于东亚同纬度的季风气候区,也低于北美洲东南部同类型气候区。 在降水方面的特点是各季皆雨,夏季稍多,年降水量在 1000mm 以上。 (六)亚热带夏干气候 30°—37°S 的智利中部为亚热带大陆西岸型气候。 沿海有秘鲁寒流经行,中央纵谷虽受寒流的影响较小,具有一定海拔高度,所以本区在气温方面的表现是: 夏季凉爽, 1 月均温约 16—20℃ ; 冬季温和, 7 月在 8℃ 以上; 年较差不大。 年降水量南北相差很大,自南向北约由 1000mm 减至 250mm ,干季也向同一方向增长。 (七)亚热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以西,安第斯山以东,包括格兰查科南部、潘帕斯西部等地,属亚热带内陆型气候。 全年降水总量约 250—500mm ,多集中在夏季。 冬季在弱高压控制下,降水更少。 7 月均温 8—16℃ , 1 月 24—28℃ ,因而成为南美洲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 (八)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 37°S 以南的智利南部,属温带大陆西岸型气候。 地处西风带,沿海山地又对海洋气流起着重要的抬升作用,所以降水非常丰富。 年降水量一般在 2000mm ,甚至 3000mm 以上,全年雨日很多,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因冬季气旋特别活跃,降水更多一些。 本区不仅终年多西风,而且风暴之多、风力之强也很突出。 雨日多、风力强、纬度较高以及沿海寒流的影响,在气温方面表现了冬温夏凉的特点, 7 月均温约 4—8℃ , 2 月为 8—16℃ ,年较差很小。 (九)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大陆东岸 --- 巴塔哥尼亚地区; 南美中高纬度大陆面积狭窄,居安第斯山背风位置以及沿海有福克兰寒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在气候的具体特征上也有别于世界其他大陆同类型气候区,突出表现在大陆性不强烈,冬夏没有极端的低温和高温。 降水稀少,并呈现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 西部在安第斯山有缺口的山麓地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太平洋气团的影响,年降水量可达 250—500mm ,故属半干旱气候; 中部一带即不足 250mm ; 近东部海岸降至 150mm 以下,降水的季节分配普遍以秋冬为多。 (十)高山气候 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自成一个特殊的高山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山地延伸纬度很广,高度、坡向也不一,这导致山地各段起始带的类型和分带的多寡各不相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气候垂直带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