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4-04-22 发布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地理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60分)
下图为世界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不考虑海拔高度的影响,则四地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为( )
A.甲、乙、丁、丙 B.乙、丙、甲、丁
C.丙、甲、乙、丁 D.丁、甲、丙、乙
2.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乙地河流汛期集中在冬季
C.丙地的典型植被为橄榄树 D.丁地气候类型仅分布在北半球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3.该地寒冷期( )[来源]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4.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1月等温线图。读图。
5. a,b,c,d四地中冬季降雪最多的可能是
A. a B. b C. c D. d
6.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可以判断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山东半岛地势平坦
C.西北部地势起伏大 D.东南部沟豁纵横
7. d处等温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原因是
A.受山脉分布的影响 B.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C.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D.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界,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坡向等因素的影响。植物孢子或花粉在盛行风吹送下,随着降雪封闭在冰川中,这是研究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图5示意安第斯山脉的所在位置。
8.M山雪线最高的月份和坡向是
A.l月,东坡 B.l月,西坡
C.7月,东坡 D.7月,西坡
9.钻取的表层冰芯样本中,孢粉类型最丰富的冰芯来自
A.M山的东坡 B.M山的西坡
C.N山的东坡 D.N山的西坡
下表为南京市2016年3月5日至11日天气信息统计表。
10.引起3月5日至11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11.与3月5日相比,3月10日
A.空气质量更差 B.大气辐射增强
C.可能出现作物冻害 D.气压更低
读“某地某时期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
12.该地可能位于
A.22°N B.22°S
C.30°N D.30°S
13.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
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昼夜均分
C.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 D.正值寒冷干燥的季节
14.读“世界某区域地图”,据坐标判断,图中甲山脉的长度约为
A.300千米 B.2000千米
C.500千米 D.1110千米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
15.若②图比例尺为1∶N,则①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A.1∶2N 2∶N
B.1∶2N 1∶4N
C.2∶N 1∶2N
D.2∶N 4∶N
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右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
16.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
①受山体阻挡影响 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
③受地面增温影响 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
①气压降低 ②风向偏西 ③雨势增强 ④风速减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读图回答问题。
18.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降水
19.纳米布沙漠西部沿海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B.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
C.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D.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
读“南部非洲区域图”,回答问题。
20.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向北凸出明显,原因是
A.有寒流,降温作用明显
B.受沿岸暖流的影响
C.受地形的影响,分布有高大的山脉
D.位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21.说明甲、乙两地自然带的差异及原因
A.甲为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B.甲为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与东北信风的交替控制
C.乙为热带草原气候,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
D.乙为热带雨林气候,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读“我国110°E 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2.据图,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 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雨季越短
B.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江淮地区
C.8 月江南伏旱,降雨量少于辽河流域
D.华南最晚结束雨季
23.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弱,那么A 段和B 段的长度最有可能( )
A.A段变大 B段变小 B.都变小
C.A段变小 B段变大 D.都变大
2015年3月9日,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飞行从阿布扎比启程,向东途经重庆等11城市,于2015年7月末返回阿布扎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下列四城市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A.夏威夷 B.纽约 C.阿布扎比 D.重庆
25. 飞行期间,重庆与纽约相比
A.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较低 B.重庆的白昼始终较短
C.两地日出方位角始终相同 D.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图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
A.7时 B.9时
C.12时 D.21时
27. 如果图中的虚线L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8时 B.22时
C.18时 D.20时
“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
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 这是《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28.形成该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9.这段时间内,兵团二中升旗时,旗杆杆影的朝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屹立在本州岛中南部的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海拔3776米),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拥有数不清的传说与不解之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0.富士山区众多湖泊的成因是
A.泥石流阻塞河道 B.滑坡阻塞河道 C.岩浆阻塞河道 D.地壳凹陷积水
31.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2月末,在图示地区都有机会观赏到绚丽璀璨的钻石富士美景(太阳正好位于富士山
A.由中湖观日出 B.河口湖观日落 C.西湖观日落 D.龙岳山观日出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2.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33.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提升大气温度 B.降低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
34.通过调节太阳能电池板与水面之问的夹角,可以提高“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我围适合大范围建设“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地区,在下列四个日期中,正午时该夹角最大的是
A.l月1日 B.5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5.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 )
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B.乙地狂风暴雪
C.丙地有连续性降水 D.丁地雨过天晴
36.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
A.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短 B.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大
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王教授日记中这样写道:“这里的大多数植物的叶子坚硬,叶面光滑且有蜡质薄膜,果园里种植的大多是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据此回答下题.
37.王教授日记记述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终年炎热少雨
C.终年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8. 这里的气候成因是
A.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B.受季风环流影响
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受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9. 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40.该季节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 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
二、综合试题
41.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10分)。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C______。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______(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B地昼最长时,上海(121.5°E,31.5°N)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从______方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升高,大约到______(北京时间)时达到最高,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______方日落。
(5)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______地,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 __。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 _。
(2)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__ __。
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
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
(3)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中D处小船的是__ __山顶。
(4)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 __支流。
(5)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顶海拔高度为100米,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2分)
(6)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 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3.读“甲乙两国简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4分)
(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2分)
(3)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4分)
44.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墨西哥简图
材料二 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表
(1)图中甲地是玛雅文明的发源地,试说明该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4分)
(2)结合材料二,对比分析墨西哥城和坎昆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6分)
41 答案: (1)0° 66°34′S(4分)
(2)A 全年昼夜等长(4分)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2分)
(4)东南 11点54分 西南 (3分)
(5)A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航天器消耗能源较少(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 (3分)
42.(1)鞍部 南北走向 (2)A (3)B (4)乙 (5)画在干流最窄处两侧的100米等高线之间(图略) 。 (6)① ①路线的水可以自流
43.(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2)乙国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东部沿海降水多。
(3)西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