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88 KB
- 2024-04-20 发布
2019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化学
请将答案正确涂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 19 Na 40 Cl 35.5 Cu 64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特性
C.《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蒸馏
D.《肘后备急方》中“青蒿—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A. 食物腐败 B. 干冰升华 C. 酸碱中和 D. 镁条燃烧
3.用化学用语表示 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 B. HCl 的电子式:
C. NH3的结构式: D. Cl−的结构示意图:
4.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碱性:NaOH>Al(OH)3 B. 相对原子质量:Ar>K
C. 酸性:HClO4>HIO4 D. 稳定性:HF>HCl
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A. CO2 B. Na2O2 C. MgCl2 D. NaOH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热为114.6kJ
B. H2(g)的标准燃烧热是-285.8kJ·mol-1,则2H2O(1)=2H2(g)+O2(g)反应的△H=+571.6kJ·mol-1
C. 放热反应比吸热反应容易发生
- 9 -
D. 1mol丙烷燃烧生成水和一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丙烷的标准燃烧热
7.已知
H-H
Cl-Cl
H-Cl
键能(kJ/mol)
436
243
431
对于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436kJ/mol是指断开1 molH2中的H-H键需要放出436kJ的能量
B. 431kJ/mol是指生成2 mol HCl中的H- Cl键需要放出431kJ的能量
C. 由键能数据分析,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D. 2mol HCl(g)的能量比lmolH2(g)和lmolCl2(g)的总能量低
8.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9.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已知在25℃、101 kPa下,1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2H2O ΔH=-142.9 kJ·mol-1
B.2H2(g)+O2(g)=2H2O(l)ΔH=-142.9 kJ·mol-1
C.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D.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10.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
11.T℃时,对于可逆反应:A(g)+B(g)2C(g) +D(g) △H>0。 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9 -
A. A B. B C. C D. D
12.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负极反应:2H++2e-=H2↑
C.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均不变
D.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中c(Cl-)增大
13.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B. 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 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只有共价键
D. Q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质,Q与Z可形成化合物QZ4
14.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 和 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15.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16.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
溶液变蓝色
Cl2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铜粉加入浓硝酸溶液中
出现红棕色气体
发生了置换反应
C
向溶液中先滴加双氧水,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原溶液中含有Fe2+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9 -
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热并伴有刺激性气味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17.对于反应2NO2(g) 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在温度不变时,欲使的比值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体积不变,增加NO2的物质的量 ②体积不变,增加N2O4的物质的量
③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④充入N2,保持压强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8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NA
B. 精炼铜,若阳极失去0.1NA个电子,则阴极增重3.2g
C. 取50 mL 14.0 mol·L-1浓硝酸与足量的铜片反应,生成气体分子的数目为0.35NA
D. 标准状况下,22.4L CCl4所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NA
19.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物质
物质
物质
A
Cl2
Al
NaOH(aq)
B
NH3
O2
H2SO3(aq)
C
SO2
(NH4)2SO3(aq)
Ca(OH)2
D
Cu
FeCl3(aq)
HNO3
20.关于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2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 9 -
22.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二次电池原理如 下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 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
A.放电时K+移向负极
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
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NiO(OH)+H2O+e-===Ni(OH)2+OH-
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23.右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HCl至过量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C.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沉淀消失
24.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A、B气体可建立如下平衡:
2A(g)+2B(g) C(g)+3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
I.A、B的起始量均为2mol;Ⅱ.C、D的起始量分别为2mol和6mo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I、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I、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不同
C.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 和途径Ⅱ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气体密度为途径Ⅱ密度的1/2
25.恒温、恒压下,将1mol O2和2mol SO2气体充入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状态Ⅰ),发生反应2SO2+O22SO3,状态Ⅱ时达平衡,则O2的转化率为
A.40% B.60% C.80% D.90%
Ⅱ卷(共50分)
26.(12分)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温度和容积条件下发生反
应:CO(g)+2H2(g)CH3OH(g)。图1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
- 9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曲线 (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没有使用催化剂时,在该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反应CO(g)+2H2(g)CH3OH(g)的△H= 。
(2)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v(CO)= ;达到平衡时,该温度下CO(g)+2H2(g) 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达到平衡后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压 缩为0.5L,则平衡 移动 (填“正向”、“逆向”或“不”)。
(3)已知CH3OH(g)+3/2O2(g)=CO2(g)+2H2O(g);ΔH=-193kJ/mol。又知H2O(l)= H2O(g);ΔH=+44 kJ/mol,请写出32g的CH3OH(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7.(8分)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
步骤2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 60℃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1的操作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有__________(填仪器编号)
①铁架台 ②燃烧匙 ③锥形瓶 ④广口瓶 ⑤研体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2)在步骤1中所加的碳酸钠溶液中需要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
(3)在步骤3中,“一系列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和过滤;
(4)本实验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Fe3+常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2分)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
- 9 -
)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氯气。某学生使用这一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且利用制得的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结果所得Ca(ClO)2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漂粉精同盐酸作用产生氯气:,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5)有效氯是漂粉精中有效Ca(ClO)2的含量大小的标志。已知:
有效氯=(漂粉精加盐酸所释放出的氯气的质量/漂粉精的质量)100%,该漂粉精的有效氯为65%,则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9.(10分)Ⅰ.如图所示,甲、乙两装置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装置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分别是甲、乙装置中的 。
A. 甲中的Fe棒,乙中的Fe棒 B.甲中的C棒,乙中的Fe棒
C. 甲中的C 棒,乙中的Fe棒 D.甲中的C棒,乙中的C棒
②乙装置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2)若两装置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装置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装置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解释其原因: 。
- 9 -
Ⅱ.如右图为绿色电源“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30.(8分)ZnO在医药、石化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研究小组用某闪锌矿(主要成分ZnS,含有FeS、SiO2、MnCO3等杂质)制备氧化锌和硫单质,设计如下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滤渣1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沉淀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转化Ⅱ”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沉淀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
市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末期考试试题
高一化学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C
B
B
B
D
B
C
C
D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D
D
B
D
B
C
C
D
B
B
26.(1)b -91kJ/mol
(2)0.075mol/(L·min) 12 正向
(3)CH3OH(l)+3/2O2(g)= CO2(g)+2H2O(l) △H=-281kJ/mol
27.(1)②④⑤ (2)除去水中溶解氧防止得到Fe2+ 被氧化而引入杂质 (3)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4)取样,加入几滴KSCN溶液, 若溶液呈现血红色,则溶液中含有Fe3+
28.(1)分液漏斗,
(2)。
(3)①将U形管置于冷水浴中。
②。(4)1
(5) 65.5%
- 9 -
29.(1)①B ②4OH--4e-=2H2O+O2↑
(2)①2Cl-+2H2O 电解
=
Cl2↑+H2↑+2OH-
②在乙装置碳棒电极上生成Cl2,Cl2与I-反应生成I2,I2遇淀粉变蓝
Ⅱ.CH4-8e-+2H2O==CO2+8H+
30.(1) SiO2 (2) Fe(OH)3
(3)MnO4﹣+3Fe2++7H2O= MnO2↓+3Fe(OH)3↓+5H+ 3Mn2+ + 2MnO4- + 2H2O = 5MnO2↓+ 4H+
(4) 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待蒸馏水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