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7.94 KB
- 2024-04-06 发布
2019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Si-28 Ca-40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制备工艺廉价易行,且储存方便
B.燃料电池车中能量转化率为100%
C.燃料电池车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利用热电厂的电能电解蒸馏水制备氢气是一种环保之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反应X + Y = 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
B.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D.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5 ℃、101 kPa下,1 mol S(s)和2 mol S(s)的燃烧热相等
B.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
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为: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
D.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kJ·mol-1。则断裂1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
4.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向含0.1 mol HCl的盐酸中加入4.0 gNaOH固体,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B.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与生成H2O(l),放出的能量相同
- 11 -
C.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D.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 + O2(g) ΔH=+ 571.6 kJ·mol-1
5.N2和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2NH3(g) △H=2(b-a)kJ/mol
B.N2(g)+3H2(g)=2NH3(l) △H=2(a-b-c)kJ/mol
C. N2(g)+ H2(g)=NH3(l) △H=(b+c-a)kJ/mol
D.N2(g)+ H2(g)=NH3(g) △H=(a+b)kJ/mol
6.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3kJ,18g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44kJ的热量。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O===O(g)
H—H
H—O
1mol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96
x
463
则表中x为( )
A.392 B.557 C.436 D.188
7.燃烧1g液态有机物,只生成0.05molCO2
- 11 -
气体和1.2g液态水,且放出热量33.63kJ,该有机物的蒸汽对H2的相对密度为30,则该有机物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C3H8O(l) + 9/2O2(g)=3CO2(g) + 4H2O(l) △H=-2017.8kJ/mol
B.C3H8(l) + 5O2(g)=3CO2(g) + 4H2O(l) △H=-33.63kJ/mol
C.C3H8(l) + 5O2(g)=3CO2(g) + 4H2O(l) △H=-1479.4kJ/mol
D.C3H8O(l) + 9/2O2(g)=3CO2(g) + 4H2O(g) △H=-2017.8kJ/mol
8.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 B.钠箔在Cl2中的燃烧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D.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
9.对于化学反应Zn(s)+H2SO4(aq)=ZnSO4(aq)+H2(g) △H= a kJ/mo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如图表示,则该反应为
放热反应
B.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
C.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有关
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时,
正极放出气体体积为11.2L
10.工业上可以利用水煤气(H2、CO)合成二甲醚(CH3OCH3),同时生成CO2。
2 H2(g)+CO(g) = CH3OH(g) ΔH=-91.8 kJ/mol
2CH3OH(g) = CH3OCH3 (g) + H2O(g) ΔH=-23.5 kJ/mol
CO(g) + H2O(g) = CO2(g) +H2(g) ΔH=-41.3 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甲醚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B.CH3OCH3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C.CH3OH和乙醇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D.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
3H2(g)+ 3CO(g) = CH3OCH3 (g) + CO2(g) ΔH=-248.4kJ/mol
- 11 -
11.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可燃冰是将水变成油的新型燃料
C.右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实现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通入大量的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
12.M、N、P、E四种金属,①M+N2+===N+M2+ 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示有大量气泡 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溶液中,电极反应为E2++2e-===E,
N-2e-===N2+。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弱到强顺序是( )
A.PMNE B.ENMP C.PNME D.EPMN
13.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很小,不能用作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完全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回收废旧电池,可防止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14.下列事实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B.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浓H2SO4溶液后速率加快
D.镀锌铁不如镀锡铁耐用
15.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
电池,其总反应为:2CH2=CH2+O2→2CH3CH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能量转化形式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负极反应式为:CH2=CH2-2e-+H2O=CH3CHO +2H+
C.每有0.1 mol O2反应,则向负极迁移的H+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D.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电极b
16.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 11 -
B.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
D.电极 a 的反应式为 2NH3-6e-+6OH-=N2+6H2O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盐析作用析出的蛋白质固体不溶于水
B.淀粉、纤维素和葡萄糖均可发生水解
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D.紫外线可使蛋白质变性,可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18.以下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H2=CH—COOH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
B.石油分馏产品经过裂解、加成可制得1,2—二溴乙烷
C.分子式为C4H8O2的酯有3种
D.硬脂酸甘油酯、淀粉、蛋白质均是可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3H9O4N2
B.在碱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
C.在一定条件下,乙酸、氨基乙酸、蛋白质均能与NaOH发生反应
D. 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2﹣乙基丙烷
20.根据下列事实所作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A
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结构。
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产生质量相同的水。
甲、乙两种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一定相同。
C
在淀粉液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部分水解液,滴加新制银氨溶液后再加热,无银镜出现。
淀粉水解产物不具有还原性
D
不存在两种邻二甲苯。
- 11 -
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相同,而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二、填空题
21.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
ΔH=+88.6 kJ/mol,
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
(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ΔH=-238.6 kJ/mol,CH3OH(l)+O2(g)===CO2(g)+2H2(g) ΔH=-a kJ/mol,则a________238.6(填“>”“<”或“=”)。
(3)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H2O。已知室温下2g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kJ。SiH4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25℃、101kPa下,一定质量的辛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辛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2O2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将人们呼出的CO2再转换成O2,以
供呼吸之用。已知:2Na2O2 (s)+ 2CO2(g) = 2Na2CO3(s) = O2(g) ΔH=-452kJ/mol。则反应过程中,当Na2O2 (s)与CO2(g)放出热量67.8 kJ时,转移电子数为 。
(6)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气体。为了解决污染问题,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和NO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已知:
N2(g)+O2(g) ===2NO(g) ΔH=+180.5 kJ/mol
2C(s)+O2(g)===2CO(g) ΔH=-221.0 kJ/mol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请写出污染物CO和NO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装置可构成原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 11 -
(1)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时,灯泡______ (填“亮”或“不亮”, 填“亮”做a题,填“不亮”做b题)。
a.若灯泡亮,则Mg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________ _;
b.若灯泡不亮,其理由为: 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时,灯泡______ (填“亮”或“不亮”, 填“亮”做a题,填“不亮”做b题)。
a.若灯泡亮,则Al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 ___。
b.若灯泡不亮,其理由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3.(1)利用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______ ______。
②图中X溶液是________。
③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向X溶液方向移动。
(2)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 11 -
①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电子转移 mol时,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是6.72L(标准状况下)。
③以甲醇为燃料还可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负极通入甲醇,用熔融金属氧化物MO作电解质(可传导O2-)。该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3)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
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
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2)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3)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4)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盐酸t1/℃
NaOH(aq)t2/℃
混合溶液t3/℃
1
20.0
20.1
23.2
2
20.3
20.3
25.0
3
20.2
20.4
23.4
4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
- 1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 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 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读数
c. 用NaOH固体配制所需0.55mol·L-1NaOH溶液时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d. 用温度计测定盐酸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
25.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和溶剂。合成α-萜品醇G的路线之一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催化氢化得Z(C7H12O3),写出Z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3)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__。
①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4)B→C、E→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试剂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_。
(7)通过常温下的反应,区别E、F和G的试剂是______ ____和_________ _。
(8)G和H2O催化加成得不含手性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H,写出H的结构简式:____ ______。
- 11 -
永春一中高二年月考化学科试卷参考答案(2017.0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D
B
C
A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A
B
C
D
B
C
D
二、填空题
21.(10分)(1)M(1分) (2) <(1分)
(3) SiH4(g)+2O2(g)===SiO2(s)+2H2O(l) ΔH=-1427.2kJ·mol-1(2分)
(4)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H=-16QkJ·mol-1(2分)
(5) 1.806×10²³(2分)
(6)2NO(g)+2CO(g)===N2(g)+2CO2(g) ΔH=-746.5 kJ/mol(2分)
22.(6分)(1)亮(1分) Mg-2e-=Mg2+ (2分)
(2)亮(1分) Al-3e-+4OH-=AlO2-+2H2O(2分)
23.(14分)(1)①Fe3++e-=Fe2+(2分) ②FeCl3(1分) ③阳(1分)
(2)①O2+2H2O+4e-===4OH-(2分)
②2CH3OH+3O2+4OH-===2CO32-+6H2O(2分) 1.2(2分)
③CH3OH-6e-+3O2-===CO2+2H2O(2分)
⑶O2+4e-+4H+=2H2O (2分)
24.(13分)(1)C(2分) (2)D(2分)
(3)ΔH1=ΔH2<ΔH3(2分) (4)-51.8kJ·mol-1(2分)
(5)不能(1分)
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2分)
- 11 -
(6)abd(2分)
25.(17分)(1)羰基、羧基(2分)
(2)(2分)
(3)C8H14O3(1分) (2分)
(4)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2分)
(5)+2NaOH +NaBr+2H2O(2分)
(6)CH3MgBr(2分) (7)Na NaHCO3溶液(2分)
(8)(2分)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