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50 KB
- 2024-04-03 发布
贵州省盘县四中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3.0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将一带电液滴从b点由静止释放,液滴沿直线由b运动到d,且直线bd方向与竖直方向成45°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液滴带正电荷
B. 液滴的电势能减小
C. 液滴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
D. 液滴的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2.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某一条电场线,A、B、C是其上的三点.现用EA、EB、EC表示这三点的电场强度,、、表示这三点的电势,则必有( )
A.EA>EB>ECB.>>
C.==D.EA=EB=EC
3.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相同的电风扇、电烙铁和日光灯,各自在额定电压下工作了相同时间,比较它们产生的热量,结果是( )
A. 电风扇最多B. 电烙铁最多
C. 日光灯最多D. 一样多
4.下图中表示磁场B、正电荷运动速度和磁场对电荷作用力F的方向相互关系图,且B、F、垂直,这四个图中画得正确的是( )
A.B.
C.D.
5.面积为S的正方形线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下列有关穿过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磁通量的单位为特斯拉
B. 线框垂直磁场方向放置时磁通量最大
C. 上述情况中线框磁通量为
D. 将线框从原位置翻转180°磁通量没有变化
6.如图所示各图象中不表示交变电流的是( )
A.B.
C.D.
7.法拉第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将历史上认为各自独立的学科“电学”与“磁学”联系起来.在下面几个典型的实验设计思想中,所作的推论后来被实验否定的是( )
A. 既然磁铁可使近旁的铁块带磁,静电荷可使近旁的导体表面感应出电荷,那么静止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B. 既然磁铁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C. 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那么静止的磁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
D. 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运动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8.如图所示,一个金属圆盘安装在竖直的转动轴上,置于蹄形磁铁之间,两块铜片A、O分别与金属盘的边缘和转动轴接触.若使金属盘按图示方向(俯视顺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阻R中有Q→R→P方向的感应电流
B. 电阻R中有P→R→Q方向的感应电流
C. 穿过圆盘的磁通量始终没有变化,电阻R中无感应电流
D. 调换磁铁的N、S极同时改变金属盘的转动方向,R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
9.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加速电压为U),该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
A.B.
C.D.
10.按照玻尔理论,大量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向外辐射( )
A. 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 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 5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11.图中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关于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放出光子
B. 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变大
C. 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核向外放出能量
D. 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短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B. 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
C. 用任何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都可以使其发生跃迁
D. 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吸收能量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3.(多选)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5,当它们相距r时的相互作用力为F1.若把它们互相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变为F2,则F1:F2可能是( )
A. 5:1B. 5:9C. 5:4D. 5:8
14.(多选)关于电源与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外电路中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内电路中电流也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B. 外电路中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内电路中电流由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C. 外电路中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内电路中电场力对电荷也做正功
D. 外电路中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内电路中非静电力对电荷做正功
15.(多选)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1、L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1、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1、A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 )
A. 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不变
B. 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变大
C. V2示数变小,V1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
D. V2示数不变,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
16.(多选)2020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两种放射性元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其中131I的衰变方程为I→Xe+e,其半衰变期为8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核反应的实质是131I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B.I 原子核中含有78个中子
C. 16个I原子核经过16天有12个发生了衰变
D. 已知该反应中生成的原子核Xe处于高能级,则其在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可能释放γ光子
分卷II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17.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1所示,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 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2)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接线如图2
所示,请指出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1:
错误2:
(3)若测得金属丝的直径用d表示,电阻用R表示,则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ρ= .
18.如图为“碰撞实验器”,它可以探究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
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少误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且大小相同
D.入射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2)图10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小平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重复多次.本实验还需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D.测量平抛射程OM、ON
(3)某次实验中得出的落点情况如图所示,假设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的质量m1和被碰小球的质量m2之比为________.
四、计算题
19.如图所示,直线MN上方为磁感应强度为B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一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以v的速度从点O与MN成30°角的方向射入磁场中,求:
(1)电子从磁场中射出时距O点多远;
(2)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20.如下图所示,水平方向上的导轨,间距L1=0.5 m,ab杆与导轨左端的距离L2=0.8 m,由导轨与ab杆所构成的回路的总电阻R=0.2 Ω,垂直导轨所在平面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1 T,重物的质量M=0.04 kg,用细绳通过定滑轮与ab杆的中点相连,各处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现使磁场以=0.2 T/s的变化率均匀地增大,试求当t为多少时,M刚好离开地面(取g=10 m/s2).
2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d=0.5 m,左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2 Ω的电阻R连接,右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4 Ω的小灯泡L连接;在CDEF矩形区域内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CE长为2 m,CDEF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如图所示随时间t变化.在t=0 s时,一阻值为2 Ω的金属棒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AB位置沿导轨向右运动,当金属棒从AB位置运动到EF位置的全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都没有变化.求:
(1)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
(2)恒力F的大小;
(3)金属棒的质量.
22.有一内表面光滑的质量为M=1 kg的金属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金属盒内前后壁距离为L=10 m,如图所示,在盒内正中央处有一质量m=3 kg可视为质点的静止小球,现在给盒一个向右的瞬时初速度v0=6 m/s,已知球与盒发生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g取10 m/s2,求金属盒与小球发生第二次碰撞前金属盒前进的总位移?
答案
1.B2.B3.B4.D5.B6.A7.A8.B9.C10.B11.A12.A
13.BC14.BD15.AD16.ABD
17.【答案】(1)0.680 (2)电流表采用内接法 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滑片上 (3)
【解析】(1)由图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0.5 mm+18.0×0.01 mm=0.680 mm;
(2)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 Ω,电流表内阻很小约为零点几欧姆,电压表内阻很大,
约为几千甚至几万欧姆,电压表内阻远大于金属丝电阻,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这是错误的,另外,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滑片上也是错误的.
(3)由电阻定律可知:R=ρ=ρ,电阻率:ρ=;
18.【答案】(1)BD (2)ACD (3)4∶1
【解析】
19.【答案】(1)(2)
【解析】(1)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出电子应落在ON之间,由几何关系可解得圆心角为60°,则电子出射点距O点的距离等于电子的运动半径r
解得
所以电子从磁场中射出时距O点的距离为
(2)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
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应为
20.【答案】5 s
【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动势
E==L1L2,
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I=
ab杆所受的安培力
F安=BL1I=(B0+t)L1I,
重物刚好离开地面时F安=Mg
联立上述四个方程解得:
t=()2-B0=5 s.
21.【答案】(1)0.1 A (2)0.3 N (3)1.2 kg
【解析】(1)金属棒未进入磁场,
电路总电阻R总=R并+RL=5 Ω①
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E==S=0.5 V②
通过灯泡的电流IL==A=0.1 A③
(2)因灯泡亮度不变,故在t=4 s末金属棒刚好进入磁场,且做匀速运动,此时金属棒中的电流为
I=IR+IL=0.3 A④
恒力F的大小为
F=F安=BId=2×0.3×0.5 N=0.3 N⑤
(3)金属棒进入磁场后回路中的总电阻
R总=R并+r=Ω⑥
金属棒中感应电动势E=Bdv=IR总=1 V⑦
t=4 s末金属棒的速度v==m/s=1 m/s⑧
0~4 s金属棒的加速度a==0.25 m/s2⑨
由F=ma得金属棒的质量m==1.2 kg.
22.【答案】4 m
【解析】对金属盒,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2 m/s2
由v2-v=-2as,s=5 m,
解得:v=4 m/s
金属盒与球发生第一次碰撞的过程,取向右为正方向,设碰后小球速度为v1,金属盒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Mv=mv1+Mv2;
Mv2=mv+Mv;
解得:v2=-2 m/s,v1=2 m/s
金属盒停下时用时:t==1 s
金属盒运动的位移为:x1=at2=1 m
此时小球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2=v1t=2 m
有x1+x2<10 m,即金属盒停下来时小球还未与金属盒发生第二次碰撞,故金属盒与小球发生第二次碰撞前金属盒运动的总位移为:x=s-x1=5 m-1 m=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