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50 KB
  • 2024-04-01 发布

历史卷·2018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6-2017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命题人:王华 张冰 第I卷 选择题 ‎ 本卷共24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道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 B. 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 C. 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 D.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 ‎2.秦朝“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的制度设计是 A.三公九卿制 B.推行郡县制 ‎ C.土地私有制 D.统一了货币 ‎3.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二千石的郡守,官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监察御史,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4.“唐制,任免官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欲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由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 A.君主权力被削弱 B.用人机制较完善 C.宦官专权已出现 D.行政规则受干扰 ‎5.实行科举制度,士人可以“怀牒自进”,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入试的带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以自由报考。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增强社会读书风气 B.有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 C.有利于选举对象的自主化 D.加强了对特权阶层的打击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钱穆这一论述的主旨是 ‎ A.宋初统治者弱化相权 ‎ B.学术中衰导致人才缺乏 C.宋初承袭五代的积弊 ‎ D.宋朝政治制度没有建树 ‎7.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知”是代理、兼任的意思,这些长官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8.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 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 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 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9.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过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 A. 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 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 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 D. 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 ‎10.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 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C.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1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 B.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12.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 B.主张自由贸易,无论如何商品都不限制 C.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 D.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 ‎13.“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中国就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 B.彻底批斗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1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 ‎(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幅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 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15.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 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16.1902年杨廷栋在《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接之关系》中指出:“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该观点的实质是 A.领事裁判权的撤废关系到中国主权的恢复 B.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国家权益 C.通过修改不平等条约以废除领事裁判权 D.通过改正条约实现救亡图存 ‎17. 20世纪初,西学的进一步传播,给沉闷的中国思想界带来清新的空气,有力地促进 了社会的变革。但西学宣传者也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反对……甚至部分知识分子及资产 阶级革命派也反对“醉心西化”。这一现象表明 A.反对之人在思想上较为保守   ‎ B.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仍占主流地位 C.西学不能有效推动社会进步   ‎ D.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仍存在不小阻力 ‎18. 晚清民国时期,将不受束缚的专制权力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中,推动中国现代化,就是众多先贤的“中国梦”,为此他们 A.颁布《资政新篇》 ‎ B.掀起义和团运动 C.主张“中体西用” ‎ D.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 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这表明 A.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 ‎ B.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问题 C.胡适提倡开展白话文运动 ‎ D.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没有进步意义 ‎20.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21.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 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22.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 B.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23.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的飞向南京。‎ 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杂牌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 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 ‎ A.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 B.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 D.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 ‎24.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毛泽东提出了“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毛泽东发表这些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A.建立新中国后必须与社会主义苏联结盟 B.首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 C.为全国人民大会的召开提供理论准备 D.打消民主人士中尚存的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由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要求考生三选一作答。‎ ‎25.(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 ‎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3分)‎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6分)‎ ‎(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8分)‎ ‎26.(20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 ……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 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 ……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 年)‎ 材料二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 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作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 ……(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 ……(而后者) 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 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 其不仅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摘编自杨奎松《何为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 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1937 年)9 月22 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一役”唤起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爱国活动。(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3分)‎ ‎(3)据材料三,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3分)‎ 第27—29题是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宋孝宗不仅慎选官吏,注意吏治,还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方面如宋孝宗在取消无额上供钱时说:“既无名额,则是白取于民也。”又如遇到灾荒,宋代例将当年税赋移到丰收年,分为二或三年补纳,孝宗也说既是灾荒,不应再收税赋,下诏不准到丰年再补收。……孝宗朝是南宋思想界最活跃的时代,南宋的著名学派差不多都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宋孝宗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孝宗所采取措施的影响。(9分)‎ ‎28.(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个国家外交方针的制定与其民族性格有着重要的关系,而民族性格的形成则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养成的。苏联虽然是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未能割断与其前身俄国的深厚联系,其外交政策的制定与俄国在很多地方几乎是一脉相承。当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与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变化也密切相关。‎ ‎20世纪30年代,为了对付世界头号公敌——法西斯,1932年至l937年间,苏联先后同英法美等1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邻近国家及相关国家签订了16个友好互助条约,1934年9月苏联还加入了国际联盟。然而现实却给苏联泼了一头冷水。1935年10月墨索里尼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战争,国联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制裁。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使苏联终于认清了实质:英法的目标在于祸水东引。而此时希特勒却向苏联伸出了橄榄枝。1939年l月12日,希特勒会见了苏联驻柏林全权代表,并在此后的至三月间的讲话中删去了攻击苏联的内容。同时表示愿意恢复1938年3月中断的关于提供2亿贷款及其他优惠条件的双边谈判。‎ 虽然对于希特勒的野心斯大林早已烂熟于心,但是苏联与当时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再三权衡利弊,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俊侵犯条约》。‎ ‎——摘编自孙红旗《苏联与绥靖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O世纪3O年代国际关系的特征。(8分) ‎ ‎29.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下面是辜鸿铭的部分言论摘录 ‎(1)根据材料,概括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6 分)‎ ‎(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9 分)‎ 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D C D A A C B B D C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D D B C B B D D ‎25. (17分)‎ ‎(1)制度:察举制。(1分)‎ 作用: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2分)‎ ‎(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2分)‎ 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答对2点给4分)‎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答对4点给8分)‎ ‎26. (20分)‎ ‎(1)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瞢醒国人。(4分。答对二点即可)‎ ‎ 活动:宣传维新思想,发动戊戌变法;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宣传三民主义,领导民主革命。(6分)‎ ‎(2)表现:运动的规模更大(人数多,范围广);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参与阶层多);影响更大。(3分)‎ ‎(3)新特点: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同胞团结抗战;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4分)‎ ‎(4)民族危机加剧;先进中国人的引领;社会的近代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加强;国民观念的进步,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追求。(3分。答对三点即可)‎ 选考题三选一 ‎27. (15分)‎ ‎(1)措施:注重官员的选拔;减轻百姓赋税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有利于促进政治清明;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9分,言之有理即可)‎ ‎28. (15分)‎ ‎(l)英法美企图祸水东引;希特勒对苏诱惑;苏联构建集体安全计划破产;民族性格的影响;传统外交政策影响;苏联经济与德国存在差距;苏联需要时间进行备战;自身利益的需要。(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4点7分)‎ ‎(2)法西斯侵略的威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苏联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虽然建交然而貌合神离;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8分)‎ ‎29. (15分)‎ ‎(l)维护孔孟儒学;反对文学革命;肯定现代西方文明。(任答两点即可6分)‎ ‎(2)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辜鸿铭反对早起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明绝对的否定与肯定的做法,(3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理性的吸收西方文明,(3分)但为一些封建糟粕和陋习辩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