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3.00 KB
  • 2024-03-29 发布

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高一 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左邻占舍”是 A. 水星土星 B. 金星木星 C. 天王星海王星 D. 金星 火星 ‎【答案】D ‎【解析】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D正确。‎ ‎2017年8月21日,美国迎来一场百年一遇的日全食,一条宽度约67英里的“日全食带”由西至东贯穿美国东西两岸。下图为日全食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 日全食时,能够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A. 色球层、日冕层 B. 耀斑、黑子 C. 日冕层、光球层 D. 色球层、光球层 ‎3. 形成日全食现象的天体不属于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总星系 D. 太阳系 ‎【答案】2. A 3. A ‎【解析】‎ ‎2. 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圆面是光球层,光球层的亮度挡住了色球层和日冕层。在发生日全食时,月面遮挡住光球层,此时可见到色球层和日冕层。故A正确。‎ - 14 -‎ ‎【点睛】我们平常所见的明亮的太阳为光球层。‎ ‎3. 日全食是指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所见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因此形成日全食现象的天体包括太阳、地球和月球。其中地球和月球构成地月系,二者同属于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故A正确。‎ 中国计划在2019年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抵达月球背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月球表面没有生命现象,原因是 ‎①没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②没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③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④没有水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 月球上具备哪些人类可利用的资源 ‎①太阳能 ②铁矿资源 ③煤炭资源 ④硅酸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4. B 5. C ‎【解析】‎ ‎5. 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没有削弱,因此利用太阳能的条件较好;月岩中含有地壳里的全部化学元素和约60种矿藏,还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氦;但因为月球上没有植物的生长,所以没有煤炭资源。故C正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大会期间,淮北市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 昼长夜短,昼渐长 B. 昼长夜短,夜渐长 C. 昼短夜长,夜渐长 D. 昼短夜长,昼渐长 ‎7.‎ - 14 -‎ ‎ 十九大开幕会于北京时间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远在英国伦敦的华人要能观看现场直播,他们收看的时间是当地 A. 18日17:00 B. 18日1:00 C. 17日6:00 D. 17日22:00‎ ‎8. 大会期间,淮北和北京两地 A. 日出时间相同,地方时不同 B. 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C. 月份相同,季节不同 D.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气候特征不同 ‎【答案】6. C 7. B 8. B ‎【解析】‎ ‎6. 大会期间为10月18日至10月2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因此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故C正确。‎ ‎7. 伦敦采用的是0时区的区时,与北京所在东八区时差为8小时,东时区的区时早于0时区,早加晚减,因此0时区的区时为18日1:00,故B正确。‎ ‎8. 除极点外,全球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淮北和北京纬度不同,因此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故B正确。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淮北和北京经度不同,因此地方时不同,故A、C错误。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两地应位于同一纬线上,淮北和北京不在同一纬线,因此正午太阳高度不相同。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注意掌握基础知识。‎ ‎2017年8月8日21时,我国九寨沟发生7级地震,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读地震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可知震源位于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10. 地震震中区人们会感觉到 - 14 -‎ A. 只上下颠簸,不左右摇晃 B.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 只左右摇晃,不上下颠簸 D. 先左右摇晃,后上F颠簸 ‎【答案】9. A 10. B ‎【解析】‎ ‎9. 地壳平均厚度为33km,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km,九寨沟位于我国四川西部,地壳较厚,而此次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因此震源位于地壳,故A正确。‎ ‎10. 地震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因此震中区人们会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故B正确。‎ 下图为某季节北印度洋季风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该季节,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B.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星逆时针流动 C. 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D. 是我国南极料考队最佳考察季节 ‎12. 图中所示海区可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 读图可知南亚盛行风为西南风,因此为北半球夏季。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星顺时针流动;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南极地区处于极夜期,不利于科考队考察。故A正确,B、C、D错误。‎ ‎12. 夏季,受西南季风吹拂,②处海水由岸边流向大洋深处,,出发海区海水减少,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补充,也就是上升补偿流,将大量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水表层,成为浮游生物的饵料,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因此②处可能形成大规模渔场,故B - 14 -‎ 正确。‎ 每年春季和初夏都会有近千座冰山漂至纽芬兰岛东北海岸,因此该地被称为“冰山胡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对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特点描述较为准确的是 A. 水温由南向北均匀递减 B. 随纬度增加水温升高 C. 西部比东部水温温差大 D. 同纬度水温西高东低 ‎14. 影响该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经度、光照 B. 海拔、地形 C. 纬度、洋流 D. 海陆位置、盛行风 ‎15. 随全球气候变暖,该海域冰山可能 ‎①出现时间滞后 ②出现时间提前 ③数量增多 ④数量减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3. C 14. C 15. C ‎【解析】‎ ‎13.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西部等温线较东部密集,因此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故C正确。读图可知,自南向北等温线分布不均匀,因此水温由南向北均匀递减错误;随纬度增加水温应降低;北大西洋中高纬的西侧拉布拉多寒流影响,水温低,东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高,同纬度水温西低东高。故A、B、D错误。‎ ‎【点睛】本题借助等值线知识考查大洋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对高一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14. 图中显示了纬度升高,水温降低;同一纬度,大洋两岸水温不同主要是受洋流的影响。故C正确。‎ ‎15. 冰山是指从冰川或极地冰盖临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通常多见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周围。‎ - 14 -‎ 随着全球气候转暖,春季气温升高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故C正确。‎ 下图为部分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控制M地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7. 图示季节M地 A. 温和湿润 B. 寒冷干燥 C. 炎热干燥 D. 高温多雨 ‎18. 此时,淮北有可能出现 A.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 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 D.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答案】16. A 17. D 18. D ‎【解析】‎ ‎16. 读图可知M地为上升气流,因此形成低压,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故A正确。‎ ‎17. M地受赤道低压影响,全年高温多雨,故D正确。‎ ‎18. 图中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为冬季,故D正确。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为春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为夏季;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为秋季。故A、B、C错误。‎ 下图为我市经历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4 -‎ ‎19. 这次降水类型是 A. 锋面雨 B. 地形雨 C. 台风雨 D. 对流雨 ‎20. 影响这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 B. ‎ C. D. ‎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 图中显示天气系统过境时形成明显的降水过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因此为冷锋过境。故A正确。地形雨发生在山地迎风坡,而淮北市位于平原,故B错误。台风登陆在夏秋季节,且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对流雨主要发生在夏季午后,图中淮北市气温较低,因此C、D错误。‎ ‎20. 这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是冷锋系统。四图中A为低压系统,B为暖锋系统,C为高压系统,D为冷锋系统。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 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与郊区近地面相比,城区近地面 A. 气温低,气压低 B. 气温高,气压高 C. 气温高,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 ‎22. 造成城区和郊区近地面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14 -‎ ‎①城区人口集中 ②郊区工业发达 ③城区建筑物密集④郊区汽车数量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3. 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图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21. C 22. B 23. D ‎【解析】‎ ‎21. 城市热岛是指城市气温高郊区气温低的现象。因此与郊区近地面相比,城区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故C正确。‎ ‎22. 城市热岛产生原因主要是城市生产生活以及交通尾气排放的废热多, 城市建筑物高大、稠密,热量不易散失,造成气温升高。故B正确。‎ ‎23. 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热力环流圈之外的郊区,读图可知④位于热力环流圈之外的乡村。故D正确。‎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A. 地表径流减少 B. 地下径流增加 C. 下渗减少 D. 降水明显增加 ‎25.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地的 A. 水土流失加剧 B. 蒸腾减少 C. 土壤含水减弱 D. 甲乙河径流量变化较稳定 ‎26.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破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 甲增加, 乙减少 B. 甲增加,乙增加 C. 甲减少,乙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 ‎【答案】24. C 25. D 26. D - 14 -‎ ‎【解析】‎ ‎24.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汇增加;森林植被破坏后,涵养水源和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少,降水应减少。故C正确,A、B、D错误。‎ ‎25.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因此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流量变化较稳定,故D正确。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土壤含水增加。故A、B、C错误。‎ ‎26. 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难度较大,重点理解森林的作用。‎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正确的是 A. 环节①没有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 环节②是气候类型形成的基础 C. 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 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地形有关 ‎28. 如果该图为洋流环流示意图,S线代表纬线,正确的是 ‎①北半球中高纬环流 ②北半球中低纬环流③南半球中低纬环流 ④北印度洋夏季环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9. 如果该图为海陆热力环流示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正确的是 A. G处为陆地 H处为海洋 B. G处为海洋 H处为陆地 C. G处为高气压 H处为低气压 D. G处为低气压 H处为高气压 - 14 -‎ ‎30. 关于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B. 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C.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程度是相同的 D.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答案】27. D 28. B 29. C 30. D ‎【解析】‎ ‎27. 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图中的①是陆地降水,②是地表径流,③是海洋水蒸发,④是水汽输送。气流运动影响水汽输送,大气运动的距离受地形影响显著影响,大气运动方向与山地走向不一致,山地阻挡气流的运动,反之,成为气流运行的通道,使气流深入大陆内部,故D正确。陆地降水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故A错误。地表径流与气候形成关系不大,故B错误。蒸发会海水盐度升高,故C错误。‎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海陆间水循环.‎ ‎28. 图中环流呈逆时针方向,可能是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环流,也可能是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因此①、③正确。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与④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均呈顺时针方向,因此 ②、④错误。故B正确。‎ ‎29. 冬季,陆地较同纬度海洋气温低,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夏季相反。因材料中没有与季节相关的信息,故排除A、B选项。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故C正确、D错误。‎ ‎30.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故D正确。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而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故A、B错误。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故C错误。‎ ‎【点睛】本题一图多用,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共40分)‎ ‎31.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为:F→E→D→C→B→A),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4 -‎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D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考试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填字母)之间。‎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时,太阳直射点处于图中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填字母)之间。‎ ‎(5) 图中B点的经度是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是图中________点时(填字母),东半球刚好全部处于黑夜之中,此时北京时间为3月22日________时________分。‎ ‎【答案】(1)冬至日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2)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F、E (4)C、B ‎(5)70°E; E,3 时 20 分 ‎【解析】(1)A位于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日。北半球黑夜达全年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2)C、D点位于北回归线,因此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D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本次考试时间为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依据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为:F→E→D→C→B→A可知字母为F和E。‎ ‎(4)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时为7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为:F→E→D→C→B→A可知字母为C、B。‎ - 14 -‎ ‎...............‎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非洲国家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该国A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1)说出影响马拉维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2)阅读图中资料,描述马拉维的气候特征。‎ ‎(3)根据A,B两点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B地比A地降水多的原因。‎ ‎【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东南信风带 (2)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3)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B地同时受山地抬升,B地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故降水较多。(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1)读图可知马拉维位主要位于10°S--15°S之间,因此可以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的影响。‎ ‎(2) 气候特征包括全年气温与降水特点即水、热配合情况。读图可知,马拉维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 - 14 -‎ ‎(3)降水的多少,首先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其次考虑地形和洋流因素等。图中B地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故降水较多;)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空气湿润;B地同时受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 ‎33.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伟大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沿图中A航线用了37天,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沿图中B航线仅用20天。‎ ‎(l)为什么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会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 ‎ ‎(2)都柏林纬度高于圣约翰斯,但冬季(1月)圣约翰斯的气温却低于都柏林,试分析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3)④地曾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说出渔场的名称并解释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4)若图中①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②、③两地哪里更容易受污染,试说明原因。‎ ‎【答案】(1)A航线是逆着盛行西风带和洋流(北大西洋暖流)航行,耗费时间较长,而B航线则是顺着信风带和洋流(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耗费时间较短 (2)都柏林受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和盛行西风带影响,增温增湿,而圣约翰斯受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和南下冷空气影响,降温减湿 (3)纽芬兰渔场;寒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寒暖流交汇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群游动,使得鱼群集中 (4)③地更容易受污染;污染物容易借助(顺着)洋流(墨西哥湾暖流)扩散,根据洋流流向,③地更容易受污染 ‎【解析】(1)读图可知,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虽然路程比第一次长,但第一次航行为逆洋流航行,第二次为顺流而下,因此航期缩短。。‎ ‎(2)影响气温的因素首先考虑纬度位置,若纬度相同,则考虑海陆位置、洋流以及地形等因素。都柏林与圣约翰斯都临海,都柏林纬度高于圣约翰斯,‎ - 14 -‎ 温度不低反高是因为都柏林位于中、高纬度大洋西岸,受寒流影响,寒流流经,降温减湿;而都柏林位于同纬度大洋东岸,受暖流影响,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3)④地位于纽芬兰岛附近,为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在此交汇 ,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寒、暖流交汇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群游动,使得鱼群集中。‎ ‎(4)依据洋流的流向可知,①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洋流会将污染物带至③,因此③更容易受污染。‎ - 14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