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9.50 KB
- 2024-03-25 发布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又为燃烧热的是( )
A.══
B.══
C.C2H4(g)+3O2 (g)== 2CO2(g)+2H2O(l)
D.══
高温
2.下列变化过程中,熵在减小(即△S<0)的是( )
A. B.══
C.══ D.══
3.下列事实能说明甲酸属于弱酸的是( )
①1mol/LHCOOH的pH=2 ②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20mL 1mol/LHCOOH与20mL 1mol/LNaOH恰好中和 ④HCOONa溶液的pH>7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在阴、阳两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1的是( )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pH=5的溶液中:SO42—、Fe3+、Na+、Cl—
B.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K+、S2—、CO32—
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Na+、Fe2+、NO3—
D.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 K+、Na+、Cl-、HCO3—
6.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 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 xLi++ C6
C.充电时,若转移1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Li+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Na2CO3、NaHCO3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 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两溶液中,阳离子总数相等
C. 在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CO3-)+c(OH-)+2c(CO32-)
D. 在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2c(Na+)=3[c(HCO3-)+c(CO32-)+c(H2CO3)]
8.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
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
D.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9.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3 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10.25℃,用 0.1 mol·LNaOH溶液滴定0.1 mol·L盐酸,如果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约为0.05 mL),继续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的pH是( )
A. 4 B. 7.2 C. 10 D. 11.3
11.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12.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4Cl-[CuCl4]2-(绿)+4H2O能使黄绿色CuCl2溶液向蓝色转化的操作是( )
A.蒸发浓缩 B.加水稀释 C.加入CuCl2 固体 D.加入食盐晶体
13.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溶液pH <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 = 4.5的番茄汁中c(H+)是pH = 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pH = 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 > c(CH3COO-)
1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胶体)+3H+
B. 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Al3++ 3 H2OAl(OH)3+3H+
C.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H2O2OH-+H2↑+Cl2↑
D. 硫化氢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2S + H2OHS- + H3O+
15.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表示0.1mol/LNaHSO3溶液中有关微粒浓度大小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Na+)>c(HSO3-)>c(SO32-)>c(H+)>c(OH-)
B.c(Na+)+c(H+)=c(HSO3-)+c(SO32-)+c(OH-)
C.c(Na+)>c(HSO3-)>c(SO32-)>c(H2SO3)>c(OH-)
D. c(Na+)=c(HSO3-)+c(SO32-)+c(H2SO3)
16.常温下,将乙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
A.c(CH3COO-)>c(Na+) B.c(CH3COO-)<c(Na+)
C. c(CH3COO-)= c(Na+) D.无法确定 c(CH3COO-)与c(Na+)的关系
17.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高于25℃
B.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
C.c(H+)=c(OH-)+c(SO42-)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18.20℃时,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和NaY,已知往NaX溶液中通入CO2只能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CO2能生成HY和Na2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HY>HX B.结合H+的能力Y->CO>X->HCO
C.溶液的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D.HX和HY酸性相同但比H2CO3弱
1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成功的是( )
A.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Cu2+、Hg2+等离子
B.用明矾做净水剂杀菌消毒
C.加热蒸发Fe2(SO4)3溶液制备Fe2(SO4)3晶体
D.测均为0.1 mol/L的NaCl、CH3COONa溶液的pH来鉴别盐酸和乙酸是否为弱电解质
20.在同体积pH=3的H2SO4、HCl、HNO3、CH3COOH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中放出的氢气最多 B.醋酸中放出的氢气最多
C.盐酸和硝酸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D.硝酸比盐酸放出的氢气多
21.25℃时,在含有大量的PbI2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PbI2(s) Pb2+(aq)+2I-(aq),向其中加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Pb2+和I-浓度都增大 B.溶度积常数Ksp增大
C.沉淀溶解平衡向逆向移动 D.PbI2的溶解度不变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溶液中c(H+)=c(OH-)>10-7 mol/L时,其pH<7,溶液呈现酸性
B.室温下,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
c(Cl-)=c(NH4+)>c(OH-)=c(H+)
C.Na2S溶液中存在c(OH- )= c(HS-) +2 c(H2S) + c(H+)
D.CH3COONa溶液中存在2c(Na+)= c(CH3COO-) + c(CH3COOH)
23.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24.改变0.1二元弱酸溶液的pH,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H=1.2时,
B.
C.pH=2.7时,
D.pH=4.2时,
25.常温下,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aSO4
CaCO3
MgCO3
Mg(OH)2
CuS
BaSO4
H2S
H2CO3
Ksp或Ka
9.1×10-6
2.8×10-9
6.8×10-6
1.8×10-11
6.3×10-36
1.1×10-10
K1=1.3×10-7
K2=7.1×10-15
K1=4.4×10-7
K2=4.7×10-11
A.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的pH:Na2S>Na2CO3>NaHS>NaCl>NaHSO4
B.在NaHS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黑色沉淀:HS-+Cu2+=CuS↓+H+
C.除去锅炉中水垢时,通常先加入足量硫酸钠溶液,将碳酸钙转化成硫酸钙,然后再用酸液处理
D.在Mg(HCO3)2溶液中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二、填空题(共50分)
26.(10分)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F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E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msnmpn-1;
③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
④A、C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性的强弱:D﹤E
B.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D>E
C.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E
D.原子半径:A>B>C
(2)F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与F同一周期的副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F原子相同的元素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A与C按原子个数1:2形成的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7.(10分)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d区元素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表中元素①的6个原子与元素③的6个原子形成的某种环状分子名称为________;③和⑦形成的一种常见溶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密度比水________。
(3)元素⑥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该元素与同主族相邻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为 。
(4)元素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元素③(选填“>”、“=”或“<”)的第一电离能;元素⑥的电负性________元素⑦(选填“>”、“=”或“<”)的电负性。
(5)元素⑦和⑧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6)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②与元素⑤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请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8.(10分)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0.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4molN2和1.2molH2,进行反应,2s后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3/4,试回答: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断开3molH—H键的同时断开2molN—H键 B.c(N2) : c(H2): c(NH3) =1:3:2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容器内密度不变
(2)N2的转化率α1%= ,若相同条件下,此反应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进行,保持压强不变,达到平衡,则N2的转化率α2% α1%(填“>”、“<”或“=”)
(3)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若此时再加入0.6molN2和0.4mol NH3,则平衡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
29.(10分)氢氟酸能腐蚀玻璃。25℃下,向20mL0.2mol•L-1的氢氟酸中滴加0.2mol•L-1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电离度(α)和电离平衡常数(K)一样,可以用来衡量弱电解质在稀溶液中的电离能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氢氟酸的稀溶液中,通过改变以下条件能使氢氟酸的电离度[(HF)]增大的是_______,可使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 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b.向溶液中滴入2滴浓盐酸 c.加入少量NaF固体 d.加水
(2)在此温度下,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为: ,电离度α(HF)为 %。
(3)下列有关图中各点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在A处溶液中:c(F—)+c(HF)=0.2 mol•L-1
b.在B处溶液中:c(H+)+c(HF)= c(OH—)
c.在B处溶液中:c(Na+)>c(F—)>c(H+)>c(OH—)
d.在A和B处溶液中都符合: = Ka(HF)
(4)向此氢氟酸溶液中滴加10mlNaOH溶液后,请将HF分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一起从大到小排序
30.( 10分)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或CuSO4溶液都得到三种产物A、B、C,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参与反应和生成的水都已略去)。已知甲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它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包装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电解的是NaCl溶液:
①甲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E与少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常温下,若电解100mL 0.1 mol/L NaCl溶液,阴、阳两极各产生112mL气体(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的pH为 (忽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及气体溶于水的影响)。
(2)若电解的是CuSO4溶液,加热时,A的浓溶液可与B发生反应:
①A的浓溶液与B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是 。
②E的化学式是 ;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③若CuSO4溶液足量,电解后要恢复原来的浓度可加入 。
高二化学答案
答案: CDDAB CDCAC BBBCD CDBBB CCDDC
26.(每空2分) (1)BD (2)【Ar】3d104s1 Cr (3)1∶1 电子式略
27. (每空1分) (1)Ti (2)苯 CCl4 大 (3)略 NH3>PH3>AsH3
(4)> < (5)
(6)Be(OH)2+2NaOH===Na2BeO2+2H2O
28.(每空2分)(1)C (2)50%, > (3)L2/mol2 不移动
29. (每空2分) (1) ad(1分) ; a (1分)
(2) 5.3×10-4 或5×10-4 ; 5
(3)b d (4)C(F-)>C(Na+)> C(HF) >C(H+)>C(OH_)
30. (每空2分) (1)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ClO-+CO2+H2O=HClO+HCO3- ③13(1分)
(2) ①A (1分) ②SO2(1分)
4OH- -- 4e-=O2+2H2O 或2H2O-- 4e-=O2+4H+ ③ CuO或CuCO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