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8.00 KB
- 2024-03-22 发布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10每题1分,11-30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四条DNA分子,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能成为一个完整DNA分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右图表示两个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A是死亡的细胞,B是吞噬细胞,则A被B吞噬后被分解的过程主要与溶酶体有关
B.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有关
C.若B内部已经侵入了麻风杆菌,则A可能是浆细胞
D.若A是吞噬细胞,B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细胞,则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3.孔雀尾屏很大,是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解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B.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传
C.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
D.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4.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需大量饮水就能维持严重腹泻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其传递,并与受体结合的过程与内环境无关
D.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这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5.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由外负内正恢复为外正内负的过程消耗ATP
6.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e过程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B.c过程需要m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
C.d过程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
D.在线立体构成中可以发生a、b、c过程
7.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白色为显性性状)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B.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8.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
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增加
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组织液
9.植物激素种类多样,调控机制复杂,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得非常广泛。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幼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但不含乙烯
B.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与其浓度及作用部位无关
C.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D.油菜开花期如遇连续阴雨天,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减少损失
10.将野兔引入某岛屿,1-7年野兔种群的增长速率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7年中野兔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第5年时野兔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该岛屿野兔种群的K值约为第4年时野兔数量的2倍
D.图中的数据可以用样方法调查野兔的种群数量并计算得出
11.图1表示某生物的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三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
12.玉米的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13.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14.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脱分化
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
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植株(HHGG)的效率最高
D.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
15.观察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发生于Ⅰ过程,基因重组发生于Ⅱ过程
B.Ⅲ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基础上进行的
C.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性
D.Ⅲ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16.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是,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温度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成体果蝇也是残翅的。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现有一只残翅果蝇,要判断它是属于纯合残翅(vv),还是“表型模拟”,则应选用的配种方案和培养温度条件分别是
A.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25℃
B.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翅果蝇、35℃
C.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35℃
D.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翅果蝇、25℃
18.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③一个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9.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 B.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4
C.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2 D.Ⅳ—1基因型为XA1XA1概率是1/16
20.下图是关于生物学中某些变化趋势的曲线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b可以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茎的促进作用
B.若x表示放入30%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y表示大小变化,则a、b分别表示细胞液浓度大小的变化和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变化
C.若x表示喷施农药的浓度,y表示基因频率,则a、b可以分别表示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和不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变化
D.若x表示时间,y表示变化量,则a、b可以分别表示吃饭后4-8小时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
21.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b、c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动途径
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
D.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
22.据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种群开始呈“J”型增长,达到K值后呈“S”型增长
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若图代表蝗虫的数量,则控制虫害应该在时间相对值2以前
D.植物群落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
2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及其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首先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
B.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就不会出现演替现象
C.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主要岛屿的鸟类各自形成独立的种群基因库,且这13个基因库的差别将越来越大
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逐渐复杂,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
24.下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
B.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只有丙和乙、丁和辛
C.若丙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辛种群的数量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D.此食物中共有14条食物链,若增加“甲→戊”这一关系,则其食物链增加4条
25.a、b、c表是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26.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D.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27.对胚芽鞘进行如下图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A.←↑→↑ B.→↑←↑ C.→↑→↑ D.←↑↑→
28.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及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
C.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实现的
D.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也应该是促进作用
29.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排尿的初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骶段。名师,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膀胱内储存的尿液不致外流,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图示反射弧中,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信号传递信息
B.排尿时,由排尿中枢通过相关神经分别释放“兴奋”和“抑制”性递质使得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
C.当尿液充盈膀胱扩张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位变成负电位,从而产生兴奋,兴奋传至脊髓骶段产生了“尿意”
D.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师,能够憋尿,是因为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30.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图,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若X表示血糖的利用,则a~d可表示细胞对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肌糖原、合成肝糖原、转化为脂肪
B.若X表示人体的内环境,则a~d可表示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C.若X表示人体同化的能量,则a~d可分别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
D.若X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则a~d可表示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50分)
31.(6分)下图1表示A、B、C三种动物的存活曲线,图2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者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若3种生物的种群也保持长期稳定,则__________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最高。
(2)如果在某时间,C生物某种群中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老年个体=1:1:1时,种群为稳定型,那么,B生物种群中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老年个体=1:1:1时,种群数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
(3)A、B、C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A和B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生物是否可能构成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6分)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细胞内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________段。
(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_________染色。
(4)若丙图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8分)下图为某人在饥饿时参加冰桶挑战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激素,A、B、C、D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冰桶挑战的人在被冰水浇湿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产生冷觉的A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全身冰水浇湿后,下丘脑会分泌①,①促使B分泌②,②促使甲状腺分泌③,该过程中①表示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___调节;当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抑制下丘脑和B分泌①和②,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________调节。
(3)饥寒交迫时,图中④__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④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34.(12分)图为小麦种子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播种时期,为了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可以用_________(植物激素)处理小麦种子。
(2)分析曲线可推知,小麦种子形成初期_________合成旺盛,含量先达到高峰。
(3)在6月29—7月27日期间,小麦种子鲜重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在7月6日—8月10日期间,小麦种子种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是均___________。
(4)根据上图可以得出,小麦种子的形成和成熟是__________调解的结果。
35.(6分)下图是某基因(片段)的表达过程,起始密码子为AUG(甲硫氨酸),请据图回答: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其双螺旋结构中排练在外侧的是_________。
(2)图中的DNA的_________链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在转录过程中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
(3)若某基因中有碱基数目180个,则由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最多为___________个。
(4)由图中信息推测,亮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
36.(12分)某同学从野外找到两只未生育过的果蝇,一只为灰身雄性一只为黑身雌性。该同学经过查找资料得知果蝇的黑身和灰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并且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关基因但不知两者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所在的位置。该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以上未知问题,请你完成相关实验过程及分析(假设每队果蝇一次生育的后代足够多,相关基因用A、a表示)。实验过程及分析:
让该对灰身雄果蝇和黑身雌性果蝇交配产生子一带,统计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1)若子一代果蝇不管雌雄均为灰身,则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
(2)若子一代_________则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
(3)若子一代的果蝇,不管雌雄均为黑身,则让子一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子二代,统计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ⅰ:若子二代中只有雄果蝇中出现灰身,则野外找到的那只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
ⅱ:若子二代雄果蝇中灰身和黑身比例为_______则野外找到的那只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
(4)若子一代果蝇中灰身雄性:灰身雌性:黑身雄性:黑身雌性=1:1:1:1则让子一代中的黑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子二代,统计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没有的话用0代替)
ⅰ:若子二代中灰身雄性:灰身雌性:黑身雄性:黑身雌性=______则野外找到的那只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
ⅱ:若子二代中灰身雄性:灰身雌性:黑身雄性:黑身雌性=______则野外找到的那只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
ⅲ:若子二代中灰身雄性:灰身雌性:黑身雄性:黑身雌性=______则野外找到的那只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
参考答案
1-10 CCADD BABCC 11-20 BABDA DAACC 21-30 DCDAC CBDCA
31.(7分)(1)A (2)降低 (3)捕食 C 不能 B捕食A,C捕食B,虽然能构成捕食关系,但是没有生产者(只要答到没有生产者就给分 2分)
32.(7分)(1)4 AaBb (2)(第一)极体 de (3)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苯酚品红
(4)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答到了交叉互换的意思就可以给分,见基因突变不给分 2分)
33.(8分)(1)下丘脑 大脑皮层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垂体 分级 反馈
(3)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4.(10分)(1)赤霉素 (2)细胞分裂素 (3)逐渐增加 均先增加后减少 (4)多种植物激素相作用、共同
35.(6分)(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磷酸骨架 (2)b 四种核糖核苷酸 (3)30 (4)CUC
36.(12分)(2)雄性均为黑身,雌性均为灰身 (3)ⅰ XAXA ⅱ 1:3
(4)ⅰ 1:1:3:3 ⅱ 0:0:1:1 ⅲ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