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1.00 KB
  • 2024-03-21 发布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宣城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商代设有“多工”、“尹工”、“司工”等工官,负责管理各类手工业;西周时,“处工,就官府;处农,就田野”成为较普遍现象。由此可知,商周时期的手工业 A.异常兴盛发达 B.技术领先世界 C.经营模式僵化 D.官营特征明显 ‎2.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高;唐代初期出现了长曲辕犁,后期又出现了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的江东犁。汉唐以来铁犁的改进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抑制了冶铁业的发展 C.运用了科学实验的成果 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3.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商税只有450万贯;到仁宗嘉祐三年,即增加到2200万贯;此后虽有所变化,但平均每年总在1000万贯左右。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对外贸易萎缩 B.土地兼并严重 C.商品经济繁荣 D.农业生产衰退 ‎4.明朝中叶以后,缙绅地主迅速崛起。他们凭借政治特权,大肆兼并耕地,造成“子粒不归于公廪”。这一现象 A.壮大了自耕农的队伍 B.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D.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人 ‎5.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濒江沿海棉区、太湖周边桑区、苏南浙西山区木茶产区。该格局的形成主要反映了当时 A.经济重心正在南移 B.全国性交通网络形成 C.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D.区域农业专业化发展 ‎6.商鞅变法,实行“壹山泽”(即国家统一管理山林湖泽);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此后历朝历代官营禁榷(即禁止民间私自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这表明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长期 A.垄断手工业生产 B.奉行抑商政策 C.忽视农业的发展 D.限制对外开放 ‎7.1842年,在中国从西方进口的物品总值中,棉花为第二位,棉织品居第三位;1867年,棉织品上升到第二位;到1885年,棉织品已经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据此判断,该时期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B.洋货在华市场比例上升 C.中国民族工业尚未产生 D.西方工业生产能力提高 ‎ ‎8.下图为1881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股票右侧记载:“开平矿务局,为给股票事案奉:……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俟见煤之后,所得余利按股均分……”据此可知,开平矿务局 A.在经营方式上具有近代特征 B.转型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推动了中国引进外资的步伐 D.实践了晚晴政府自强目标 ‎9.光绪、宣统年间,上海出现一些女扮男装的妇女,戴西式之猎帽,披西式之大衣者,皆泰西男子所服者也”。她们常在闹市中徒步而行,几不辨其为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工商业经济发达 B.西方文明的浸染 C.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 D.政治运动的推动 ‎10.据《第一回中国年鉴》记载,1914年8月前中国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约四千万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一亿多元,且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清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 C.实业家爱国精神的推动 D.日本减少了对华的资本输出 ‎11.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产超过四分之三。造成这一现象重要因素是 A.侵华战争的破坏 B.自然经济的束缚 C.自然资源的贫乏 D.官僚资本的压榨 ‎12.武汉钢铁公司于1955年3月开始施工。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铁道部专门改造车皮,为武钢运输直径为4.8米的高炉炉顶大钟。以上反映了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 B.工业落后面貌初步改变 C.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D.工业总体布局日趋合理 ‎13.1959年6月,中共中央指示: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其收人完全归社员个人所得;恢复自留地制度(社员可以长期使用的小块集体土地);社员家庭和个人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在集市上出售。以上措施表明当时 A.中央初步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失误 B.三大改造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C.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得到了克服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14.1980年9月30日,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内,挂起了编号为001的北京首家个体餐饮工商执照,刘桂仙的“悦宾餐馆”开张了。70多家国内外媒体蜂拥而至,连续好几天半条胡同都排满了到这里吃饭的人。“悦宾餐馆”的开张营业见证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揭开序幕 B.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松动 D.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15.以下为建国以来我国农业产量的增长率统计(以年增长%计)‎ 影响中国农业产量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A.国内政治环境的状况 B.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C.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 D.农业领域的劳动投人 ‎16.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是其根源;后来有观点认为,应当突出宗教的重要作用;又有研究者提出,王室的支持才是其主要原因。据此可知,历史事件A.不能被正确认识 B.研究视角可以多元 C.只能有一种解释 D.可以随意加以阐释 ‎17.1669年的英国,每磅茶叶售价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人。18世纪50年代,下午茶已在英国中产阶级中流行。而到了18世纪80年代,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一天也能喝两次茶。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扩大与东方的贸易 B.农业生产急剧衰退 C.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工业革命最终完成 ‎18.“‎ 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厂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过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飓时代。”下列出现在“狂飓时代”的历史现象应是 A.英国人霍金斯将第一批黑奴贩至美洲 B.英国第一艘商用汽船成功横渡大西洋 C.最早的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宣告成立 D.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下表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例表 由此可推断出,该时期 A.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日益形成 B.重工业逐渐成为工业主导 C.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 D.欧美发达国家已盛极而衰 ‎20.苏俄的俄欧地区(苏维埃政权一直控制的地区)的农作物播种面积,1921年与1916年相比,下降了25%以上。导致该地区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实施 B.三年国内战争所带来的破坏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广泛开展 D.余粮收集制的持续强力推行 ‎21.1928年3月-1929年9月3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股票,每股由179美元涨到至少335美元;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每股从128美元上涨到396美元。主要工业公司股票的价格上涨有时竟高达每天10个或15个百分点。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美国经济达到了繁荣的顶点 B.股票投机盛行加剧了市场风险性 C.股市繁荣助推美国经济的发展 D.经济危机爆发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22.勃列日捏夫当政时期,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粮食却需要大量进口;苏联的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但许多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在于 A军备竞赛增加了经济负担 B.注重发展军事相关的重工业 C.苏联的科学技术相对落后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3.联邦德国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变化(1993年为重新统一前的联邦德国各州数据)‎ 促进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B.福利国家制度的实施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 ‎24.如下图所示,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挥舞贸易关税大棒,最终必然反噬自身。之所以说特朗普的贸易战难以达到目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B.美国缺乏盟友支持 C.全球化进一步发展D.中国强有力的反制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6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6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明代的通货经历了从钱(金属铸币)钞(纸币)为主,银、谷、缣帛等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的结构转变,16世纪40年代,即明朝嘉靖年间,白银货币化已经呈现出基本奠定的态势,白银渗透到整个社会。明初贫农出身的朱元璋欲图构建一个反市场的劳役和实物经济制度,导致货币经济和市场极度萎缩。15世纪、16世纪明代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力量使明初通货结构承受着内部紧缩的压力。同时,全球经济贸易结构的发展与中国在东亚贸易圈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明代的宝钞与铜钱难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责;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使得明代的通货结构转变成为可能。‎ ‎——摘编于邱永志《明代货币结构的转变及其原因:以白银的货币性质为分析视角》‎ 材料二 ‎——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代通货结构的变化及原因。(10分)‎ ‎(2)材料二显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出现了“银贵钱贱”的现象,一般认为导致该现象的主因是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造成中国白银外流的主要原因。(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美国政府通过贷款、土地赠予等“私人投资,政府援助”的形式,大力推动近代铁路的兴修。1830年美国建成本国第一条近代意义上的铁路,到1840年美国的铁路通车里程已达到2820英里,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南北内战结束后,1869年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在犹他州的普罗蒙特利接轨,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线。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和西部大开发,西部又先后于1868~1873年、1879~1883年、1886~1891年掀起了三次铁路建设高潮,相继完成了圣菲、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铁路,到1893年大北铁路建成通车,标志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线修筑过程的终结,美国全国统一的铁路网逐渐形成。1888年铁路建设达到156080英里。‎ ‎——摘编于(美)福克纳著《美国经济史(下卷)》‎ 材料二 1876-1949年中国铁路修建情况统计 ‎——摘编于金士宣 徐文述编著《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美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美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10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旧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10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一 二战后,西方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经济政策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与发展。这些调整取得了一定成功,经济增长一度较快。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种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发展起来。‎ ‎——整理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自此以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摘自统编版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西方国家进行经济政策调整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中西方经济政策调整的异同。(8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