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0 KB
  • 2024-03-20 发布

【历史】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鸡泽一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2、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3、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4、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5、史识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的科学的结论和认识。下列属于“史识”的是( )‎ A.“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B.“明代织工曰:吾业虽践,日佣为钱二百缗,”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苏州织造”是“江南三织造”之一,主要任务是为皇家提供织绣产品 D.“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高峰远到达红海地区”‎ ‎6、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临街摆摊、坊中开铺屡屡发生,致使京城街巷狭小。宋真宗咸平五年,因街坊侵街现象严重,“诏开封府街司约远近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然而诏令有如一纸空文,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这一现象说明( )‎ A.草市墟市的繁盛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B.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城市管理制度 C.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上的欠缺和疏漏 D.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 ‎7、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8、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棉争粮田”和“桑争稻田”的现象,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经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超过了稻田面积。这反映了当时(   )‎ A.手工业发展阻碍农业生产 B.江南地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 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 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种植 ‎9、‎1937年3月8日,苏联向中国政府提供相当于五千万墨西哥元的贷款,用于购买苏联飞机、坦克和其他军事技术装备。‎1939年6月16日,苏联政府又向中国政府提供1.5亿美元信用贷款。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从其战略利益出发,主要意图在于(   )‎ A.使日本陷于中国战场的泥潭之中 B.帮助国共双方改善对抗关系 C.与美国争夺对蒋介石政权的控制权 D.与日本争夺对远东地区的控制 ‎10、计量史学就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 导致下图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 A.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日益加强 B.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 C.中央苏区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D.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 ‎11、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 A.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 B.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 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 ‎ D.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12、从鸦片战争后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之前,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主张都失败了。( ) A.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决定了不能提出救国主张 B.这些人的个人素质不高,提不出高屋建瓴的主张 C.以维护或基本保持封建制度为前提的改良主义不能救中国 D.列强不允许中国进行革命或改革 ‎13、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如此评价毛泽东:“当他分析被外国侵略者切瓜一样分割的封建中国的种种症结时,他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当他领导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的斗争时,他就是中国的列宁。”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指毛泽东(  )‎ A.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认识深刻 B.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C.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领导革命斗争 D.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14、‎195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包工、包产、包费用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 制,要求生产队在生产管理中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生产责任制机制,以期建立严格的田间管理制度。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对农业中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B.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铺垫 C.纠正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左”倾错误 D.充分调动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15、从1957年到1978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售1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里,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 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生产自主权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大作用 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生产积极性 D.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农民负担 ‎16、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称赞“南方谈话”是“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   )‎ A.解决了推进改革深入开展的关键问题 B.正式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C.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经验 D.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形成 ‎17、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方面来说, 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该讲话的发表(   )‎ A.标志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 B.反映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C.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D.体现了党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 ‎18、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 )‎ 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 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 ‎19、17、18世纪,西欧出现了学习罗马法的热潮;19世纪初,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这说明罗马法( )‎ A.是欧洲近代历史上比较完备的法典 ‎ B.保障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 C.为欧洲资本主义提供了立法的范本 ‎ D.成为推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 ‎20、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 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 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 ‎2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 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 A.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 B.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 C.经济发展导致了两极分化严重 D.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 ‎22、新华社华盛顿‎2009年1月20日电,美国民主党人奥巴马20日在美国国会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 下列有关美国总统及两党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每届任期四年 ‎ ‎②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的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 ‎ ‎③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④两党在本质上都是有根本差异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恩格斯在论述法国启蒙运动时指出:“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真理、正义、平等和人权所取代。……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这表明( )‎ A.社会主义思想与启蒙思想相同 B.法国启蒙运动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与发展了启蒙思想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理想意识趋同 ‎24、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提出: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 法国人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激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2题,共37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社会保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古至今,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 材料一 义庄是由范仲淹开创的一种私人赈恤组织。义庄主要是由一些科举入仕的士大夫用其秩禄买田置办的,义庄的基本功能是救济困苦,收入主要用作赈济族人生活、养老恤幼、抚孤寡、扶助学业。在与自然灾害的长期斗争过程中,清代江南义庄逐步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备荒机制,在义庄平均面积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清代在嘉庆之前的150余年时间里,苏、常两府七县一共设立了13所义庄,在嘉庆、道光的50多年间,该地则设立了41所义庄。从清中期开始,随着人口的增多、社会的贫富分化,需要救济群体的数量逐渐増大,清政府仅靠自身能力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号召民间力量参与社会保障。‎ ‎——摘编自卢森机《族田义庄的福利供给和保障功能研究》‎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确立男女平等权利,提高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的社会地位;保育儿童,设立托儿所、严禁溺婴、虐待儿童;优待抗日军人、民兵及家属;抚恤老、幼、孤、寡,通过发行救国公债、发放低息贷款、组织人民互助等形式救济难民、灾民。‎ ‎——据谭忠艳《中国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研究》‎ 材料三 进入21世纪后,国家明确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社会保障则被视为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基本制度安排。国家釆取构建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和着力推进大规模扶贫开发并举,还动员社会慈善资源与市场资源投向贫困地区,中央还要求发达省市对欠发达地区实行对口支援。国家采取了非常谨慎的试点先行、渐次推进的策略。家庭保障与农村土地承包制发挥了缓冲作用。‎ ‎——据郑功成《改革开放40年与社会保障制度变革》‎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与宋代相比,清代义庄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1)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措施的积极作用。(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完善的认识。(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老舍创作的话剧《茶馆》刊载于1957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话剧节选如下:第一幕:茶馆开业。常四爷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抓进监狱。秦仲义说,开工厂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庞太监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第二幕:秦仲义的布销路很好,他又想建立丹义火柴有限股份公司。但不久因进口料子充盈市场,秦仲义的产品开始滞销。这时门外有号外:宣统退位了。第三幕:茶馆衰落。常四爷坐牢出来了,宋恩子、吴祥子变成了军阀的走狗。吴祥子说,“现而今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崔久峰说:“今天王大帅打李大帅,明天赵大帅又打王大帅。是谁叫他们打的?是洋人!”第四幕:北平沦陷。当亡国奴的艰难日子,几乎没有谁再喝茶。秦仲义的工厂因为受到物资限制,开不了工了,他忍痛遣散工人,让他们暂时自寻出路。第五幕:抗战结束。秦仲义说:“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常四爷等相继来到茶馆互诉不幸,含着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节选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话剧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二) 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文帝即位后,为了选拔人才,开创了察举制度。晁错就是被推荐出来的。文帝还鼓励大臣进谏议政。廷尉张释之数次依据法律顶撞皇帝,文帝不以为忤,反而能够始终对张释之委以重任,显示了一个开明君主的宽容。文帝对法律也作了重大改革,他吸取秦亡教训,废除了以言论治罪的“诽谤妖言法”和一人犯罪、株连家族的“相坐法”。齐人淳于意被判肉刑,其女缇萦请以身代,文帝大为感动,为此废除了肉刑。这一时期的刑法宽简,在历史上是少有的。《汉书・文帝纪》称:“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汉书・景帝纪》称:“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文帝改革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的特点及影响。(9分)‎ ‎2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根据《凡尔賽和约》,美日划定了披此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其中日本攫取了对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广阔海域的控制权,美国则实现了对包括夏威夷与阿留申群岛在内的东北太平洋海域的统治。巴黎和会后,美日在远东国际政治中的格局是: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巩固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战咯地位,而日本控制的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海城又在美国与菲律宾之间深深钉入了一枚楔子,美日由此在太平洋战略上形成尖锐对峙。华盛顿会议后,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制定的作战计划,都将对方作为潜在敌人,也都根据对方的实力来确定自己的海军建设目标。‎ ‎——摘编自《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日在远东地区尖锐对立的原因。(8分)‎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美日尖锐对立的影响。(7分)‎ ‎2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新疆阿古柏叛乱时,胡雪岩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清廷賞赐胡雪岩一件黄马褂及二品红色顶戴,其就此成为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胡雪岩在亲笔跋文的“戒欺”一匾,被奉为店训。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最终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摘编自《胡雪岩》‎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雪岩发家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胡雪岩结局惨淡的因素。(7分)‎ ‎‎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5 DBABB 6-----10BCDAA 11----15 ACDDA ‎ 2- ‎ 16-----20ADACA 21-----24 DACB 二、非选择题 ‎25.(1)变化:逐步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备荒机制;义庄数量增多,发展迅速;更多民间力量参与其中。‎ 原因:小农经济脆弱性的内在要求;古人血缘宗族观念的影响;士大夫的推动作用;儒家仁爱、伦理思想的影响;政府的提倡。‎ ‎(2)作用:获得了人民支持,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和军事上的胜利;有利于中共力量的发展壮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 ‎(3)认识:缩小了收入差距,保障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发扬以人为本精神,从人民利益出发;为其他地区和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经验。‎ ‎26.示例1:情节:秦仲义说,开工厂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实业救国思潮。‎ 概述和评价:实业救国思潮伴随着近代民族危机而产生、发展。如甲午战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践行实业救国主张。民族资产阶级通过发展实业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进步意义;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近代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经济和阶级基础;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 示例2:情节:门外有号外:宣统退位了。‎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概述和评价: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发展,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1911年的武昌起义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受其影响,各省纷纷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月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没有真正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存在一定局限性。‎ 示例3:情节:秦仲义的布销路很好,他又想建立丹义火柴有限股份公司。‎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概述和评价:甲午战争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被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推动近代中国经济近代化,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奠定基础。但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不充分,出现畸形发展的特点。‎ ‎27.(1)措施:开创了察举制度;鼓励大臣进谏议政;改革法律,废除肉刑。‎ ‎(2)特点:受到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民间的移风易俗;为西汉盛世奠定了基础等。‎ ‎28.(1)原因:美日两国都谋求建立远东霸权;《凡尔赛和约》对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的划分;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华盛顿会议使双方矛盾日益激化。‎ ‎(2)进一步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美日展开军备竞赛,破坏了亚太地区的和平;日本侵华不断加剧,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9.(1)原因:支持洋务运动和清政府的平叛得到政府支持;商业方式灵活多样;胡雪岩自身的商业才能和经济实力强大;讲究商业信用。‎ ‎(2)因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资金周转失灵;同行的竞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