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 MB
  • 2024-03-19 发布

2020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岳麓版必修3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 ‎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扫盲教育 ‎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措施 ‎(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开展扫盲教育。‎ ‎(2)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3)1993年,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3.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思维点拨] 扫除文盲,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1.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的什么教育成就?‎ 提示 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二、义务教育 ‎1.重要性:义务教育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 ‎2.措施 ‎(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3)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 ‎3.成就: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易混易错] “科教兴国”战略不是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只是重要原因。“科教兴国”战略属于政策层面,对科技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说,科技发展要依赖于经济基础。‎ 13‎ ‎2.阅读以下对联,“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该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应是什么?‎ 提示 科教兴国。‎ ‎3.解读下幅漫画反映的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 提示 表层信息:漫画表现的是一辆载满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各种著作的车子,虽然贴着“又红又专”的标签,却仍然幻想在社会主义检查制度下蒙混过关。‎ 深层信息:漫画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教育正处在一种极“左”的状态之下。‎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 ‎1.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基本参照苏联经验,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 ‎2.曲折发展 ‎(1)1958年,“教育大革命”涉及诸多方面,高校实行三类办学体制,造成很大混乱。‎ ‎(2)1961年开始,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3)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3.迅速发展 ‎(1)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2)改革开放后,大学的数量增加,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还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扩大了办学自主权。‎ ‎(3)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轻巧识记] 用时间排序法记忆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4.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文中的“转变了方针”在当时具体是指什么政策?‎ 提示 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 13‎ 主题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教育发展状况 史料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年代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1949年 ‎34万所 ‎2 400万 ‎5 219所 ‎127万 ‎205所 ‎11.7万 ‎2001年 ‎49.13万所 ‎1.25亿 ‎10.09万所 ‎9 115.31万 ‎1 911所 ‎1 175.05万 从图中年代看,反映的是1949年到2001年期间的教育状况;从教育类别看有初、中、高三级教育的学校和学生数量状况。‎ 从所给的史料看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反映了哪些教育现象?这种教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现象: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国家重视基础教育,初、中、高三级教育全面发展。‎ 原因: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立法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改革教育投资,社会力量办学迅速发展。‎ ‎2.教育思想和政策 史料一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①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史料二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②“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 他还说:③“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两则史料分别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关于教育的思想和政策。‎ 画线部分①说明:“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央对教育作出了错误的估计,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3‎ 画线部分②③说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对教育有了正确的认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1)史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 答案 (1)错误估计: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后果:“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 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经验教训、问题及对策 ‎(1)经验教训 ‎①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③从基本国情出发。‎ ‎(2)问题及对策 ‎①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量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赢得国际竞争的挑战。‎ ‎②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 ‎[记知识纲要]‎ 13‎ ‎[背核心术语]‎ ‎1.新中国成立以来,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01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2.1986年通过了《义务教育法》;90年代以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3.“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1.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  )‎ A.素质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义务教育 答案 D 解析 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是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 ‎2.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今日关注》栏目组曾邀请中国新闻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刘北宪担任节目嘉宾,他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高考前在北京新华印刷厂当泥瓦工。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 A.“211工程”‎ B.恢复高考制度 C.“希望工程”‎ D.“实施义务教育”‎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A项是1992年提出的,C项是1989年提出的,D项是1986年提出的,而题中强调的是刘北宪在1978年参加高考后命运发生了变化,故选B项。‎ ‎3.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的校园标语(口号)按开始流行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科教兴国” ②“德智体全面发展” ③“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13‎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①提出于1995年,②出现于1957年,③出现于1977年高考恢复时期,④出现于1983年。故选A项。‎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王定华表示,从2006年到2010年,国家投入1 600多亿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政策。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科教兴国”的进一步落实 B.体现了“希望工程”的成果 C.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的公平 D.国家有能力免费义务教育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是国家的总体教育政策,这一运作经费的来源是国家投入,故D正确。结合所学可知A、C正确。“希望工程”是社会捐资办学,与题干不符,故B错误,符合题意。‎ ‎5.1978~2007年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提高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该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三个面向”方针的提出 ‎ ‎③“211工程”的提出 ‎ ‎④《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①提出于1995年,②提出于1983年,③提出于1992年,④颁布于1986年。根据题干时间信息“1978~2007年”及各阶段的变化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C项。‎ 课中思考题 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要把扫盲列入宪法?‎ 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 13‎ 阅读与思考 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带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全民族的素质和科技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与探究 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的比率由较大到较小发展及科技教育知识的比重的增大,反映了重视科教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发展科技成为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主要手段,教育也日益被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目前,我国也要切实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 自我测评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重视教育,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 ‎[基础达标]‎ ‎1.下面两幅图反映的是我国的什么教育(  )‎ A.扫盲教育 B.初等教育 C.义务教育 D.高等教育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教育。解读图片信息,可以看出两图体现的是政府创办识字班、补习学校,开展扫盲教育的现象。‎ ‎2.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  )‎ 年份 ‎1949年 ‎1953年 ‎1965年 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26.2%‎ ‎37.7%‎ ‎43.8%‎ 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33.1%‎ ‎14.9%‎ ‎6.8%(1962年数据)‎ 13‎ A.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 B.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C.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 D.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1952年下半年开始……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增长”可知是为了适应“一五”计划及经济建设的需要,故A项正确。‎ ‎3.‎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这是我国当时(  )‎ A.提出“三个面向”的需要 B.教育拨乱反正的需要 C.开展“教育革命”的需要 D.科教兴国提出的需要 答案 B 解析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是在1983年,故A项错误;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高考是对教育的拨乱反正,故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教育革命”并非真正的革命,已不再适应社会,故C项错误;邓小平提出“科教兴国”是在1995年,故D项错误。‎ ‎4.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某一时期的教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 C 解析 通过图片中的“彻底埋葬帝修反”、“红卫兵”等信息可知,该教材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5.下图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青年在田间工作的状况,这是当时广大学生“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个缩影。这种教育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 13‎ A.民族文化素质得以提高 B.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得以缩小 C.封建文化糟粕得以清除 D.国家出现“文化断层”的不利局面 答案 D 解析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使民族文化素质不是提高而是下降;与世界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封建文化的糟粕是否彻底清除与此无关;因为这一时期偏重政治和劳动教育,忽略了科技文化知识的培养,导致了D项现象的出现。‎ ‎6.下面是1977年以来几个重要年份高考报考与录取人数统计图。导致图中1977年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B.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C.“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 D.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不够 答案 C 解析 图中的有效信息是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巨大反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的破坏,故C项正确。‎ ‎7.‎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材料表明(  )‎ A.“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发展 B.国家首次提出了职业教育理论 C.传统教育观念开始发生改变 D.劳动力短缺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 A 13‎ 解析 “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与材料中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服务相符,故A项正确。‎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之后经过2006年、2015年两次修订。这表明(  )‎ A.我国建立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教育立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贯彻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修订,不能说明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法,不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B项错误;义务教育法主要是保障基础教育,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是1995年提出的发展科教的战略,故D项错误。‎ ‎9.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教育发展的“三个面向”,反映了当代教育的客观规律,为我国素质教育指明了基本方向。归根结底,其目的是让教育为现代化服务,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发展服务,最终提高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1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业化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C.新中国成立初技术人才匮乏 D.国内形势日趋稳定 13‎ 答案 A 解析 注意图片中的院系调整情况以及时间信息“1953年”。1952年以后,与工业有关的院系大批量设立,客观上反映了国家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能力提升]‎ ‎11.刘少奇在1964年指出:“在农村里面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的学校。”1986年,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我国的(  )‎ A.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 B.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C.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 D.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答案 D 解析 1964年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受当时政治、经济和教育状况的影响,办半农半读的学校或半工半读的学校。1986年,因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两者相比,基本国情的变化是其根本原因。‎ ‎12.下表中新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  )‎ ‎1965年学校数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1965年 在校学生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 ‎434所 ‎1.1倍 ‎67.4万人 ‎3.3倍 中等学校 ‎80 993所 ‎14.1倍 ‎1 432万人 ‎6.9倍 小学 ‎1 681 000所 ‎4.9倍 ‎11 626.9万人 ‎3.9倍 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 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通过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提出于1983年,C提出于1995年,D提出于1986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故选A。‎ ‎13.‎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 13‎ 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答案 D 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1977年12月10日前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A项错误;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出现人才短缺,一次高考的恢复,并不能完全保障新时期建设人才的需要,故B项错误;C项表述绝对化;由材料信息可知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高考,所以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故D项正确。‎ ‎14.在谈到学校应如何发展时,邓小平同志说:“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据此可知,邓小平强调(  )‎ A.学校教育在新时期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B.国家应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C.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D.提高国民素质是教育事业的目的 答案 C 解析 根据“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和“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可知,邓小平强调学校发展的比例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调整,即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建设,C项符合题意。A、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理解片面。故选C项。‎ ‎15.观察下图,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 A.教育得到持续发展 B.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 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落实 D.“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从1949年到2008年我国小学、初中和高校的入学率和在校学生人数明显增加,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的持续发展,故A项正确。‎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约有人口5.5亿,那时的文盲率高达80%。……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58年2月,教育部、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和全国扫除文盲协会召开扫盲先进单位代表会。一个群众性的扫盲高潮很快形成。……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 材料二 1946年中国高等教育工科学生仅为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数第一位。1953年工科新生数占招生总数的42.86%。1955年全国高等学校设置专业249种,其中工科专业137种,占全部专业的55.2%。1953~1957年五年招新生56.18万人,毕业26.9万人,这充分体现了当时“教育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首先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宋恩荣《当代中国教育史论》‎ 材料三 为庆祝全国科学会议的胜利召开,‎1978年3月18日发行《全国科学大会》纪念邮票一套,共三枚。第一枚,科学的春天;第二枚,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第三枚,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1)根据材料一和图一、图二,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状况,并分析“教育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方向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科学的春天”到来的历史背景。‎ 答案 (1)特点: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与社会生产、社会改造相结合。作用:将文化知识普及与社会政治教育相结合,提高了人民文化知识水平和社会思想觉悟;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树立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巩固了新生政权。‎ ‎(2)状况:教育发展快;专业设置重工科;招生人数迅速增长;注重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影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培养了科技人才,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提高了中国科技文化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在科学和教育战线上实行全面的拨乱反正,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以科教来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