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00 KB
  • 2024-03-18 发布

2017-2018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7-2018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 分:100分 一、 选择题:本部分共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7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选项在答题卡上涂黑。 ‎ ‎1. 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表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以宗族关系为基础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C.神权与王权结合 D.权力的高度集中 ‎ ‎2、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娰。“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人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A.幽王荒淫无道 ‎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3、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4.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在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复制。该观点意在强调分封制 ( )‎ A.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 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5.《春秋左传》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嫡 子。钧:均等)这段记载反映出( )‎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下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6.西周时期天子举行宴会的乐舞规则为八佾(佾为乐舞编队,一佾八人),诸候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春秋后期鲁国卿大夫季孙氏以“八佾舞于庭”。春秋后期宴会乐舞使用规格的变化反映出( )‎ A.礼乐文化秩序尚不完善 B.贵族等级界限己被打破 C.王权势力影响不复存在 D.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 ‎7、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 ( )‎ 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 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8.有学者认为,秦朝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各郡辖县若干,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调动,防止割据互斗。郡县制确比分封制优良,所以成为历代不变的定制。“郡县制确比分封制优良”在于 A.神权与王权的高度结合 B.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9.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0、“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下列对这些举措评价正确的是( )‎ A.吸纳了郡县制和分封制的长处  B.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C.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D.保持了西汉统治的长治久安 ‎11.汉武帝统治时期颁布了附益法、左官律、《六察法》、限占田宅法、阿附豪强法、禁大姓族居法等法律文书,这些举措为后世王朝所继承和发展。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形成了抑制贵族政治的制度基础    ‎ B.宗法观念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缩小 C.注重立法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 D.为西汉强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 12.《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举措 A.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矛盾 B.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 C.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13. 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 A. 世袭制 B. 军功爵制 ‎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 14.唐朝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 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下列诗句与材料意思不相符合的是()‎ ‎ A.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C.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15.据统计,唐代369名宰相中有132人出身士族,占唐代宰相总数的35.8%;崔、卢、李、郑、王等五大士族在唐代共出宰相83人,占唐代宰相总数的22.5%。这反映出唐代( )‎ 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16、687年,有人告发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690年一705年在位)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查此事。“本立宣敕(皇帝的诏令)示祎之”。祎之辩驳道:“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据此推断(   )‎ A.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位高权重    B.敕书出台有悖于规制 C.唐代建立一套独特的法律体系 D.女皇武则天独断专行 ‎17. 欧阳修这样描述一位官员的言行:“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这位北宋官员应该是( )‎ A. 通判 B. 枢密使 C. 三司使 D. 转运使 ‎18、“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 A.重用亲信  B.频换承相     C.分化事权  D.废除宰相 ‎19、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处 ‎20.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21.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A.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22. “这种秉笔太监的制度及其有关限制,如果执行得当,皇帝可以成为文臣和太监之间的平衡者,左提右挈,收相互制约之效。然而情况并不能经常如此……冯保与张居正关系密切,而惟一足以驾驭他的皇帝又正值冲龄(幼年),因时际会,他就得以成为一个不同于过去‘无名英雄’式的宦官”。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 A.君主可以利用司礼监来牵制内阁 B.此时的司礼监无法对内阁形成制约 C.秉笔太监的设置有利于君权加强 D.秉笔太监的出现容易导致宦官专权 ‎23.明代以后不再设置宰相的官职,实际上执行宰相之职的是殿阁大学士。而明清时期,大多皇帝对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从一般,言语粗暴。这说明(  )‎ A.内阁大学士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B.明清的君主专制独裁程度极高 C.内阁权力不来源于皇帝                       D.明清所有君主亲自批阅所有奏折 ‎24.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B.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 C.君主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D.君权至高无上的后果 ‎2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制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 D.政治文明完全被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6.克利斯提尼时期以后,雅典步入了“全民政治”的时代。这时,每个公民都要担任一段时间的政府官吏,主要的政府官吏则由抽签而不是由原来的选举产生。这一做法(  )‎ ‎①扩大了城邦普通民众的参政权  ②直接导致雅典城邦走向衰落 ‎ ‎③容易造成政府官吏素质参差不齐 ④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7.古雅典法律要求提前公布大会议程,便于人们了解要讨论的事务。对于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两次投票,第一次所做的决定可能在下次会议上被更改;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告。其目的是(  )‎ A.打破雅典公民的特权           B.扩大下层公民的政治权利 C.强化公民大会的权利           D.减少直接民主的不良影响 ‎28、“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哪项措施为之提供了保障(  )‎ A.建立四百人会议 B.颁布解负令 C.设立陪审法庭 D.实行津贴制度 ‎29.苏格拉底说过:“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后来演绎成古罗马法学的名言:“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古罗马最早实践上述观点始于(  )‎ A.《十二铜表法》       B.奉行习惯法 C.万民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30. 《十二铜表法》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超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 注重保护平民利益 B. 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C. 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D.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31.《十二铜表法》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位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保护债权人利益 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权益 C.注重程序和形式 D.注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2.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原则”()‎ A.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 B.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转向成文法 ‎ C.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 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33.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该法令(  )‎ A.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B.表明罗马法律体系走向成熟 C.消除了境内各民族间的矛盾 D.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则 ‎34.《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 ‎ 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重视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35、有关古希腊、罗马的相关表述适合出现在下列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 海 报 时间:公元2017年10月 主题: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 内容:……‎ ‎①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②雅典工商业发展为欧洲近代经济奠定基础 ③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④罗马法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律文件奠定理论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6.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原型的电影《女王》里面有一个镜头:私人秘书罗宾通知女王新首相布莱尔正在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用词的纠正: “是准首相,罗宾。”运用历史知识对这个镜头解读正确的是(  ) ‎ ‎①布莱尔所在政党已经赢得议会大选 ②布莱尔的执政权力受到女王的制约 ‎ ‎③布莱尔担任首相需要女王形式任命 ④女王实际上仍掌控至高无上的大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7.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规定:增加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等的代表名额。该法案 A.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法案 B.彻底摧垮了封建贵族和土地贵族 C.使工业资产阶级扩大了参政机会 D.使工人阶级获得了较多政治权益 ‎38.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39.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40.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 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 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 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 ① 人民主权原则  ②邦联制原则  ‎ ‎③分权制衡原则 ④民主共和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有人说:“美国的颁布《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人权宣言,但也是一部妥协宪法。”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妥协的是(  )‎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C.南方与北方的关系 D.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关系 ‎42.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一现象能够说明当时法国(  )‎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B.共和制度并不适于法国 ‎ C.启蒙运动思想动员充分           D.不同政治派别斗争激烈 ‎43.“(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饰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A.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B.说明启蒙运动为法国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C.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 D.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44.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 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产生方式不同,体现了宪法制定过程中的妥协性 ‎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参议院议员通过成年男子(除军人外)的普选产生 ‎ C.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 D.英国首相通过议会掌握了部分立法权 ‎45.“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 A.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B. 专制主义思潮盛行 C. 具有民主选举基础 D. 国会对政府有监督权 ‎4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 B.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 ‎ C.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D.法德代议制形式有别 ‎47.“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由此看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 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 C.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革命的彻底性 ‎48、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 A.国家元首直接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B.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C.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D.《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8分。‎ ‎49.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益于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材料三 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四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并概括雅典“政治自由化”的原因是什么? (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英国是如何确立“议会至上”的。(6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学习了第三单元,小明认为法国的政体比德国的政体进步有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8分)‎ ‎高2020级高一(上)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72分。‎ ‎1—5 CCABC 6—10 DABDC 11—15 CCCBC ‎16—20 BACAB 21—25 CDBDA 26—30 CDDAB ‎31—35 CAAAD 36—40 ACDAC 41—45 DDDBA ‎46—48 CB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8分。‎ ‎49、‎ ‎(1) 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4)‎ 趋势:相权日益削弱,最终废除;君权日益加强,达到顶峰。(4分)‎ ‎(2)过程:君主政体一寡头政治一民主政治;(2分)‎ 原因:贸易的急速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和农民的联合。(4分)‎ ‎(3)确立: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 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6分)‎ ‎(4)制度:联邦制共和政体。(2分)‎ ‎ 小明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或不科学的(2分)‎ 理由: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和政局的稳定;德国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法德两国的政治体制的建立合乎本国国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两国的制度不存在谁比谁先进有效,只有适合国情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4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