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50 KB
  • 2024-03-17 发布

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 读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的姓与名 余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在关永礼先生所著的《中国姓氏文化》一书中讲到,许多欧美国家名前姓后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日本则更晚,1876年才颁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普遍推行姓氏制度,改变了此前只有贵族、武士、神职官员才享有姓氏的历史。‎ 而细致考究下来,“姓”的来历要比“氏”更古老。“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妫、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远古的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比如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脚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甲骨文“姬”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脚印的象形。而在商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简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鸟为图腾,并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 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是来自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作出区分,这就是“氏”的来历。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 17 -‎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互相称名称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汉代以后,通称为姓,自此姓氏彻底合一。‎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士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 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还有以反义相对取字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字义相反。‎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及时代。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清未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所取代。‎ ‎(选自《北京日报》)‎ ‎1. 下列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姓氏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关永礼先生认为中国姓氏远远早于欧美国家,更早于亚洲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B. 中国古姓的字形大多带有女字偏旁,这种造字结构蕴藏着一个历史事实,即中国大多古姓与母系血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C. 中国最初的姓来源于母系,而氏来自男性,而且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以后姓氏就完全合一,统称“姓”。‎ D. 中国人称氏最初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士和平民地位逐渐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名和字是不同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由长辈为其所取的称呼,而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 17 -‎ B. 古代男子年龄到了二十岁才加冠取字,有“字”之后,“字”就在社交场合被广泛应用,而“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 C. 中国名与字的双轨制自周代形成以来,延续了几千年,清末民初以后,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笔名、艺名。‎ D. 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或字义相近,相互注释,或连义推想,互相补充,或反义相对,对比鲜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到14世纪左右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才普及兴盛,日本则更晚,而且多由中国传入,由此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 B. 中国古代的氏与分封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封制彻底废除后,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已没有了贵贱之分。‎ C. 古人称自己通常称自己的名,称别人通常称他的字,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诸葛亮自称“亮”,鲁肃则称他“孔明”。‎ D. 有些古人会取号,号出现于春秋时期,但到了宋代,号才进入了大普及时代,而到了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非常盛行。‎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战国以后氏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代以前的表述诸误。‎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C.“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错,原文是“战国以后……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 ‎2.‎ - 17 -‎ ‎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B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错,长辈为其取的名还可以在社交场合用于自称。‎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错,可以用于社交场合自称。‎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A项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无中生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守 候 风为裳 经过数十天的不懈努力,系列电缆偷盗案确认与他有关。警察们得到线报,他的妻子即将临产,他很有可能会出现在产房。‎ 李队长带着小吴、大刘提前守在产房门前,果然,失踪了很多日子的他风尘仆仆地赶来。警察们都很兴奋,想扑上去抓住他,然后就可以像拉住萝卜缨牵出大萝卜一样把偷电缆线的团伙一网打尽。案子结束后,李队长要给老伴儿补过个结婚纪念日,结婚整整三十年了,老伴儿跟着他吃苦受累还担着心。每说起这些,铁汉似的李队长的眼圈儿都泛红。小吴要跟女朋友约个会,再不见个面,离散伙就不远了。这都是小吴处的第五个女朋友了,再不成,小吴就成剩男了;大刘要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孩子说都快小学毕业了,他们班主任都不知道老爸长得是方是圆,还以为他是单亲家庭呢!‎ - 17 -‎ 可是,在行动的前一刻,大家发现医生正面色严肃地跟他说些什么,他在单子上签字,接下来医生护士紧张地进了手术室。他颓然地蹲在地上,烟抽了一根又一根。大家面面相觑。李队长悄悄走出去,给小吴、大刘发了条短信:我在产房门外等过孩子出生,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咱们再等等……‎ 看了短信,大刘咧嘴笑了笑,他也有过这种经历。小吴噘了噘嘴,不抓,万一煮熟的鸭子飞了咋办?但命令就是命令,还是守着吧!‎ 三个人远远地看着他,个子不高,穿着也很平常,不过是个普通男人。如果不是犯了罪,这该是个既紧张又幸福的时刻吧!‎ 从医院里打听到他的爱人是高龄产妇,心脏也不太好,很危险。‎ 从早上8点一直等到下午4点,他在产房门外走来走去,偶尔长长地叹口气,一刻也没有离开。同样守在医院里的还有躲在暗处的李队、小吴和大刘。他们饥肠辘辘,很多天夜里蹲守,人困马乏,如果能吃一顿热乎饭菜,再美美的睡上一觉该有多好。‎ 但是,大家只能守候在产房门前。‎ 下午4点,产房里“哇”地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声,男人快步走到产房门口,搓着手,脸上却是笑意。‎ 小护士出来,高声说:“是个男孩。只是你爱人还处在危险期,你要好好照顾!”‎ 小吴的心“咯噔”了一下:是啊,整个生产过程,怎么不见他的任何亲属呢?如果抓了他,那产妇和孩子怎么办?‎ 没办法,谁也不能让一个刚刚临盆还没脱离危险的产妇亲眼目睹丈夫被抓的惨剧。如果那对母子出了意外,李队说,他们会自责一辈子的。‎ 那就再等等吧,反正都守了那么多天了,不在乎多这一两天。‎ 李队跟小吴、大刘碰了一下头,分配了一下任务:两个人盯着,一个人去吃饭、休息。三个人轮换着。‎ 这一守就是六天。‎ 每天,他熬了鸡汤喂她喝,抱着孩子傻傻地笑,甚至整夜整夜守在妻子孩子的床前。他跟最合格的丈夫、最慈祥的父亲没两样。只是,他犯了法。‎ 那一天,小吴吓坏了。他去菜市场买菜,到了菜市场,他三转两转就不见了。小吴立刻慌了神,如果发现了警察正在跟踪他,他逃跑或者出了意外,案子又没了线索,怎么向上级交待呢?更重要的是,产妇和那个刚刚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谁来照顾呢?还有,产妇能受得住这样的打击吗?‎ - 17 -‎ 那一瞬间,李队甚至对这几天按兵不动有了怀疑。这么辛苦,真的会有好结果吗?他会知道他们的苦心吗?‎ 好在只是一场虚惊,他在一个角落里买鸡蛋。他闪身出现在李队和小吴的视线里时,两位警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六天后,他爱人的老妈赶了过来。她也度过了危险期。是收网的时候了。‎ 他走出医院的大门,警察们出现在他面前,亮出了逮捕证。‎ 他很沉默,绝口不交待同伙的情况。李队长把这些天跟踪他的事儿讲给他听。他屈身跪在地上,泪如雨下。‎ 一个多月后,他爱人才得知真相。‎ 那六天,他守候的是病危的爱人和刚刚来到人世的孩子,李队和小吴、大刘守候的是法律之外的人间温情。这温情比惩罚更能直抵人心。‎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熬了鸡汤喂她喝,抱着孩子傻傻地笑,甚至整夜整夜守在妻子孩子的床前”,这些细节显示了他对妻子、孩子的愧疚之情。‎ B. 小说叙述了一个守候的故事,他守候的是妻子和孩子,警察们守候的是法律之外的人间温情,通过“守候”,小说讴歌人性的光辉。‎ C. 文中警察们的举动说明:法理之外尚有人情。原则也应该为情感让步,只要我们付出真情,即使面对的是罪犯,也一定能感染对方。‎ D. 小说结尾处,当警察们亮出逮捕证时,他很沉默,绝不交代同伙的情况,这说明他很讲义气,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善良。‎ ‎5. 小说关于警察们的心理描写有好几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①可以更好地突出警察们克服个人困难、坚定守候的责任感;②一次次心理描写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③更好地突显了主题,这个社会不缺惩罚,缺的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碰撞。④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警察们“守候”的力量,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解析】‎ ‎4. 试题分析:A项“这些细节显示了他对妻子、孩子的愧疚之情’,说法片面,这些细节更多的还是人性的一种表现;C 项“原则也应该为情感让步,只要我们付出真情,即使面对的是罪犯,也一定能感染对方”,说法绝对,原则与情感的关系应该是视具体情况而定;D项 “这说明他很讲义气,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善良”于文无据。‎ ‎5. 试题分析: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凸显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的感染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 17 -‎ 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推进的角度进行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熊希龄:“此君一出天下暖”‎ ‎1892年农历二月十二日,湖南沅州府衙内,一群春风得意的新科举人、秀才,聚在一起游园赏花,吟诗作画。有画牡丹的,有画荷花的,有画兰花的,有画菊花的。而有名举人则画了株棉花,那株棉花,俏生生地立于洁白的宣纸上,枝叶扶疏,蓓蕾初放,清逸中透出温暖安稳气象。题字也绝:此君一出天下暖。此人就是熊希龄,新科举人。这一年,他二十二岁。二十四岁,他又顺利中了进士,还被光绪帝“点翰林”。‎ 可是,他入翰林院不到两个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亡激起了熊希龄的满腔豪情和报国之志。他给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湖南维新运动兴起,他又以在籍翰林身份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并参加谭嗣同创立的南学会。他以为他倾心倾力推助的波澜,将席卷一切旧的、破的东西,让新世界的春花遍地开放,可惜,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熊希龄因在赴京途中骤病,未能按时到京而逃过一劫,但也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发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回到老家的熊希龄,闭门读书,养精蓄锐。庚子事变后,在新任湖南巡抚端方的大力保荐下,熊希龄充任清廷派遣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的随员,一起出访。这番国外游历,丰盈了熊希龄的阅历。回国后,在整治东三省经济的过程中,被冠上一顶“理财能手”的高帽。后来这尊“财神”却被袁世凯一眼相中。熊希龄虽力辞五次,仍被推着就任了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粉饰太平,竭力拉拢进步党人组阁,熊希龄自然是负责组阁的不二人选。当上民国首任民选总理的熊希龄,雄心勃勃,力图建立起“真正共和国”。可是,袁世凯让他组阁,本来就只是一种姿态,一个过渡,是利用“名流”来装点门面对付国民党。当袁世凯的目的达到后,他原形毕露,很快以大总统的名义解散国民党和国会,熊希龄也辞职下台。当了袁世凯的炮灰和祭品的熊希龄,一时间备受世人指责和诟病。在众人的唾骂声中,熊希龄的人生跌入谷底,仕途之门也砰然合上。 ‎ - 17 -‎ ‎1917年的夏末秋初,北方发生了大面积水灾,近两万个村庄被淹,六百多万灾民无家可归。儿童命运尤其悲惨,插标卖首和遗弃路边的灾童比比皆是。为救济灾童,熊希龄在北京设立慈幼局,这就是香山慈幼院的前身。1920年,香山慈幼院正式开院,一次就招录了六百四十名孤贫儿童。六年后,在院儿童已接近两千人。香山慈幼院最大的困难是经费问题。作为院长的熊希龄,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地位,向社会募捐,向政府呼吁拨款,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投入了大量财力。1932年,他更是毁家纾难,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悉数捐充儿童幸福基金。熊希龄也因此赢得了“熊菩萨”和“慈善总理”的美誉。‎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已淡忘政治的熊希龄又萌发了爱国热忱。熊希龄会见张学良,吁请他出兵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他受聘为国民救国会指导委员,臂缠黑纱,亲临战场,对士兵发表抗日演说,讲到激愤处潸然泪下。他说:“国难临头,已及眉睫……余虽六十老翁,此心不甘亡虏,一息尚存,誓当奋斗。”他并没有只说大话不做事,1933年4月,他亲率红十字会救护队前往喜峰口、古北口前线慰军。后来,熊希龄组织慈幼院内二百多名男生为义勇军,开赴抗日前线,组织女生参加红十字会救护队,到战区医院看护伤兵和难民。淞沪会战时,亲友纷纷劝他们离沪远避。他不但不躲避,还以老病之躯,率领上海红十字会会员,日夜穿行于伤兵难民间,出入于枪林弹雨中。沪宁相继沦陷后,熊希龄和夫人毛彦文忧心如焚,乘船赴香港为难民和伤兵募捐,后准备绕道广州返回湖南,以期再为苦难中的家国尽绵薄之力。但因积劳成疾,熊希龄突发脑出血,抛下他未竟的事业、深爱的妻子和数千名孤贫儿童,走了。‎ 熊希龄这一株朴实的棉花,在那个多灾多难、贪腐成灾的中国,虽历经风吹霜打,日晒雨淋,但仍无怨无悔,默默地将温暖送到人间。‎ ‎6.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熊希龄积极参与戊戌变法,力图振兴清廷;就任袁世凯的财政总长,为其组建“名流内阁”。这些举动虽体现了他的才华,但也说明他为求功名,不分立场,有失士子气节。‎ B. 熊希龄中举时画棉花,其实是以棉花寓志,而这一为国为民送温暖的志向,贯穿他的一生,无论得志与失意,都不曾改变。‎ C. 文中写熊希龄得到端方的举荐、袁世凯的青睐,获得“理财能手”“熊菩萨”“ 慈善总理”的称号,都直接表现了他出众的才华和品性。‎ D. “此君一出天下暖”这一标题,不仅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高度概括了熊希龄一生的经历,是他“棉花”情怀与精神的集中体现。‎ E. 熊希龄在解决香山慈幼院经费困难时“毁家纾难”及抗日时期四处奔走的行为,是他为了在被世人诟病后挽回自己颜面,找回自己尊严的体现。‎ ‎7.‎ - 17 -‎ ‎ 当熊希龄在世人的指责与诟病中跌入人生低谷后,他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请结合材料分析他能如此作为的原因,并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6. BD 7. ①自身有才华。年纪轻轻考中举人,考中进士,被“点翰林”;身历数职且有所作为。②志向高远,矢志不渝。早年以棉花寓志,行事以家国苍生为念,并以此志贯穿一生始终。③坚韧不拔,能屈能伸的性格。直面清廷处罚和袁世凯的戏耍,战胜设立香山慈幼园期间和为抗战奔走中的各种困难。④体会(考生只需就以上几点中的一点,结合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6. 试题分析:A项,“这些举动虽体现了他的才华,但也说明他为求功名,不分立场,有失士子气节”的表述有误。这些举动,应是熊希龄“为家国苍生送暖”的志向使然,无所谓功名与立场。C项,“都直接表现”表述有误。E项,“是他为了在被世人诟病后挽回自己颜面,找回自己尊严的体现”表述有误。‎ ‎7. 试题分析:注意从“自身有才华”“志向高远,矢志不渝”“坚韧不拔,能屈能伸的性格”的角度分析,首先明确观点,然后列举事例进行分析。‎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类型,注意观点明确,分析透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 17 -‎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8. 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 B. 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 C. 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 D. 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 ‎(2)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答案】8. A 9. (1)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2)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解析】‎ ‎8. 试题分析:注意“公”做后句的主语,“义勇”作前句的宾语。‎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公”做后句的主语,“义勇”作前句的宾语。‎ ‎9.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游学”“太息”“比”“冠”“属”“好”等词语的翻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 17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答案】(1)越过别的国家(晋国)把远地(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2)晋国,有什么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①‎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②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 ‎1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气候,说明夫妻间思念之深。‎ B. 词的上片引入了《诗·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辞。‎ C. “飞雪似杨花”侧面烘托宋人离别时思妇内心的凄苦,“杨花似雪”乐景写哀情,表现春将尽时思妇对未归丈夫的深深思念。‎ - 17 -‎ D. 词的下片转写夜晚,“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在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 E. 词的结尾三句作者将妻子与“姮娥”对比,虚实相衬,通过描写姮娥有双燕相伴的画面,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 ‎12. 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从对方着笔,请简要分析。‎ ‎【答案】11. CE 12. 本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代人寄远”的形式,从对方着笔,借思妇想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上片以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下片写思妇对酒邀月以慰寂寞,不意反惹惆怅的情景。这样写就把自己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得婉曲动人。‎ ‎【解析】‎ ‎11. 试题分析:C项,“飞雪似杨花”应为正面烘托;E项,词中将“姮娥”与作者之妻类比,以虚衬实,以虚证实,衬托妻子的孤寂无伴;又以对比衬托法,通过描写双燕相伴的画面,反衬出天上孤寂无伴的姮娥和梁下孤寂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 ‎12. 试题分析:注意从“从对方着笔,借思妇想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的行文方式的角度赏析。‎ 点睛:这是一道赏析的题目,题干给出赏析的方向,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解释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3. 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 ‎(5)《蒹葭》中被后人反复引用传唱表达对心中思慕人的遥不可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问苍茫大地 (2). 谁主沉浮? (3). 软泥上的青荇 (4).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5). 风萧萧兮易水寒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 一个丁香一样的 (8). 结着仇怨的姑娘。 (9). 所谓伊人 (10). 在水一方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发问”“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反复引用传唱表达对心中思慕人的遥不可及”,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荇”“伊”的写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 ‎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说书这一行,单田芳可谓世家出身,父亲母亲都是书曲艺人。他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不仅成为当代“评书四大家”之一,更创下了“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的声名。‎ B. 据法新社布里斯班11月16日电,对于南中国海的岛礁领属争端问题,奥巴马再次否认美国没有有意遏制中国的崛起,但强调中国应当成为世界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 C. 针对教育资源非均衡分布的情况,教育部提出“就近入学”,本意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学区房竟然疯狂上涨,“就近入学”大有“价高者得”的趋势。‎ D. 在东北作家群中,萧红被认为是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由于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她成为研究热点,电影《萧红》将她的人生故事搬上了银屏。‎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项,否定不当,当为“奥巴马再次否认美国有意遏制中国的崛起”。C项,搭配不当,“学区房”不能“疯狂上涨”,当改为“学区房价格竟然疯狂上涨”。D项,“由于”使主语隐藏,要把“由于”去掉。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 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17 -‎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____,____,____ ,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____,____ ,____ 。‎ ‎①结构全不用钉 ‎②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③加工工艺精密 ‎④简洁而典雅 ‎⑤用榫铆接合得天衣天缝 ‎⑥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 A. ③①⑤②④⑥ B. ④③①⑤②⑥‎ C. ①③⑤②⑥④ D. ⑥④①③⑤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前三条横线处于句群的中间位置,所以既要“勾前”,又要“连后”,应排③①⑤句。因为①句的“结构全不用钉”和⑤句前半句的“用榫铆接合”正是“崇尚天然之美”的表现③句是对①⑤的总提,这就做到了“勾前”;而⑤句后半句的“接合得天衣天缝 ”产生的效果是“牢固结实”,这就做到了“连后”。后三条横线处于句群的尾部,所以要“勾前”,应排②④⑥句。因为②④⑥句依次照应了横线前的“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这就做到了“勾前”。据此,六句话应排序为③①⑤②④⑥。‎ ‎16.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柏拉图 ①理念的学说包含着许多明显得错误,但是 ②有着这些错误,它 ③标志着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 ‎ - 17 -‎ ‎④它是最早强调共相这一问题的理论,从此以后共相问题便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流传到今天。一切的开端 ⑤是粗糙的, ⑥我们不能因此便忽视他们的创造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关于 尽管 却 因为 总归 但是 B.‎ 包括 既然 就 ‎/‎ 也许 所以 C.‎ 对于 虽然 仍 并且 大都 然而 D.‎ 有关 ‎/‎ 还 毕竟 并非 从而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人物的学说,不能用包括,排除B项。“错误”和“进步”表示转折,第四处是对“重要的进步”的解释,“粗糙”和“创造性”之间的转折关系,综合选择A项合适。‎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17 -‎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错误”和“进步”表示转折,第四处是对“重要的进步”的解释,“粗糙”和“创造性”之间的转折关系,综合选择A项合适。‎ ‎17. 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青春是坚定的、自信的,她就像浩瀚长空中驱散黑暗的一轮圆月,是她让我们坚信,不管人生多少坎坷,最终一定会是圆满的;‎ 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青春是)激情的、火热的,她就像广袤苍穹里冲破乌云的一束阳光,是她让我们坚信,不管人生多少迷茫,最终一定是光明的; (2). (青春是)勇敢的、拼搏的,她就像寥廓大地上奔流不息的一条河流,是她让我们坚信,不管人生多少曲折,最终一定是壮阔的。‎ ‎【解析】试题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四、写作 ‎1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曹文轩在《前方》一文中写道:“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 你心目中的“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你到过“外面的世界”吗?请你以“外面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答案】外面的世界 白云的飘逸,像王羲之的笔锋有力而倾倒的婉转;星辰的璀璨,犹如颗颗真钻的诱人光彩。这世界究竟会给我们多少的美,多少的奇迹。‎ - 17 -‎ 或许,我们不该叹息昙花的一现。因为她也曾汲取营养,用自己的短暂瞬息给这世界带来独特的魅力。她何曾不希望自己可以开放的久一点、再久一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或许,我们不该悲叹冰雪的融化。因为她不畏惧着寒冷,以自己的冰莹来美化了这世界。她也曾希望有着持久的生命,可以带着憧憬张开眸,望望外面的世界。‎ 或许,我们不该唏嘘白云的潇洒恣意。因为她的漂泊,这本空虚无靓的蓝天有了几丝美丽。她也希望可以停止繁杂的脚步,停下来瞧瞧外面的世界。‎ 这世界很嫣然、很妩媚,所以蝶儿甘愿承受着苦痛的飞越,只为去感受着世界与众不同的活力和精彩。这世界很剔透、很妖然,所以船儿宁愿离开温暖的港湾,只为去探索海洋的浩瀚,世界的灿烂。白云的飘逸,像王羲之的笔锋有力而倾倒的婉转;星辰的璀璨,犹如颗颗真钻的诱人光彩。这世界究竟会给我们多少的美,多少的奇迹。‎ 当我们还是婴儿,便用一双无辜如小鹿的清澈眼眸,好奇的观看着这世界。当我们慢慢成长,那份好奇却被沙漏过滤。虽然外表无变,但却没有了本质。心的封闭,灵魂的麻木不仁,让这本来缤纷的世界成了黑白的颜色。‎ 小时,盼望着长大,盼望着去看更大的世界。可美梦成真时,这世界早已吸引不了我们的目光。是这世界变了吗?不,改变的是我们。曾经的努力,在现在成了不堪的过去。羡慕着那些“富二代”们,他们没有一丝的劳动,只是勾勾手指,便有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而以前的我,是对这些嗤之以鼻的,是存在着鄙视的态度。可现在,没有了正义,没有了光耀,怎能再去想外面的世界。岁月的无情,时间的变迁,让星辰变的暗淡;我们的改变,我们的麻木,让白云变得污浊不堪。‎ 命运对待我们的是残酷还是风调雨顺?‎ 生命所给予我们的挑战还有几何?‎ 我们都不是预知未来的智者,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为一切的意外买单。‎ 加油!‎ 让我们用强硬的臂膀去拥抱更大的世界!‎ ‎【解析】略 ‎ ‎ ‎ ‎ - 17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