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6.50 KB
  • 2024-03-13 发布

数学文卷·2019届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文)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则边的值为( )‎ A. B. C. D.‎ ‎2.椭圆的焦点在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两倍,则的值为( )‎ A. B. C.2 D.4‎ ‎3.已知函数,则的值为( )‎ A.1 B.-2 C.-1 D.2‎ ‎4.已知为实数,且,则“”是“”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非充分条件 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5.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把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的一个值可能为( )‎ A. B. C. D.‎ ‎6.过原点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 )‎ A. B.2 C. D.‎ ‎7.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且,则( )‎ A. B.3 C. D.-3‎ ‎8.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是椭圆上一点,是 的中点,若,则的长等于( )‎ A.2 B.4 C.6 D.5‎ ‎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的值为( )‎ A. B. C. D.1‎ ‎10.设双曲线的虚轴长为2,焦距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C. D.‎ ‎11.过椭圆,的左焦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为右焦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2.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2,则实数的值是( )‎ A.2 B.0 C.1 D.-2‎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在中,若,则角 .‎ ‎14.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若前项和为20,则项数为 .‎ ‎15.在锐角中,若,则的范围为 .‎ ‎16.已知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则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7.已知命题不等式的解集为;命题在区间上是增函数.若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在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已知.‎ ‎(Ⅰ)求的值;‎ ‎(Ⅱ)若,且,求的值.‎ ‎19.如图,已知矩形,过作平面,再过作于点,过作于点.‎ ‎(1)求证:;‎ ‎(2)若平面交于点,求证:.‎ ‎20.已知满足约束条件 ‎(1)求的取值范围. ‎ ‎(2)若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求的值;‎ ‎21.已知函数 ‎(1)若是的极值点,求在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若在上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直线与以原点为圆心,以椭圆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的直线(斜率存在时)与椭圆交于两点,设为椭圆与轴负半轴的交点,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高二文科数学期中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DCB 6-10:ACCCD 11、12:CA 二、填空题 ‎13. 14.440 15. 16.49‎ 三、解答题 ‎17.解:;‎ 由题知命题“或”为假命题,即为假命题,且假命题.‎ 所以:‎ ‎18.(Ⅰ)∵‎ ‎∴‎ 又∵,∴为钝角,为锐角 ‎∴‎ ‎(Ⅱ)∵,∴由正弦定理得:①‎ 又由余弦定理得:即②‎ ‎∴由①、②得 ‎∵,∴,‎ ‎∴可解得或 ‎∴所求的值为或 ‎19.证明:(1)∵平面,平面,‎ ‎∴,‎ ‎∵四边形为矩形,∴.‎ ‎∴平面,∴,‎ 又,∴平面.‎ ‎∴,又,∴平面,‎ ‎∴.‎ ‎(2)∵平面,∴.‎ 又,∴平面,‎ ‎∴.‎ 又由(1)有平面,面,‎ ‎∴,∴平面,∴.‎ ‎20.解:(1),可看作区域内的点与连线的斜率,‎ 由图可知,,即 ‎(2)一般情况下,当取得最大值时,直线所经过的点都是唯一的,但若直线平行于边界直线,即直线平行于直线时,线段上的任意一点均使取得最大值.‎ 此时满足条件的点即最优解有无数个.‎ 又,∴,‎ ‎∴.‎ ‎21.解:(1)由题知:,得.‎ 所以 令,得或(舍去),‎ 又,,,‎ 所以,‎ ‎(2)可知: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所以 ‎22.解:(1)‎ ‎(2)时,‎ 时,,①,‎ 取中点,‎ 由得②‎ 由①②可得∴‎ 综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