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0 KB
  • 2024-03-07 发布

生物卷·2018届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民族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解析版)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6-2017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民族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 ‎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下列四种生物中,从结构上看不同于其他三种生物的是(  )‎ A.SARS病毒 B.细菌 C.衣藻 D.草履虫 ‎2.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甘油进出细胞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B.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仍然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 C.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过程消耗能量 D.葡萄糖分子进入所有真核细胞的方式均相同 ‎3.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细胞核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 D.温特利用是否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进行实验,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4.图为人体免疫细胞起源和分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①〜⑦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细胞④⑤⑥⑦的产生需要抗原的刺激 B.细胞①不属矛淋巴细胞,它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C.细胞③在体液兔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D.相同抗原再次侵人机体时,记纪细胞④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利是一种能促进果实发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少,促进生长作用弱,从而导致顶芽优先生长 C.植物的激素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D.叶片脱落的过程中,仅受到脱落酸的影响 ‎6.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合的是(  )‎ A.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D.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是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而造成的 ‎7.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分化、凋亡的过程都是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都对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C.部分高度分化的细胞依然具有细胞分裂能力 D.癌变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变化,只有RNA种类和数量改变 ‎8.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胞内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是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C.硝化细菌和蘑菇均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与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引起免疫反应过程相同 ‎9.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d所表示的两个过程分别是转录和逆转录 B.需要m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 C.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场所只有细胞核 D.e过程不能发生在病毒的体内 ‎10.大棚中种植的植物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M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②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③P点时,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适当补充光照,绿光灯效果最好 ‎④Q点光照强度时,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11.以下对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中,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12.大肠杆菌的某生理活动中,核酸分子具有如图所示的碱基互补配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理活动是DNA的复制 B.甲链和乙链的“G”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C.若甲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密码子一定改变 D.若乙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氨基酸一定改变 ‎13.若Ⅰ中包括Ⅱ、Ⅲ和Ⅳ,则下列各项符合这一关系的是(  )‎ A.Ⅰ非特异性免疫Ⅱ吞噬细胞Ⅲ皮肤、黏膜Ⅳ记忆细胞 B.Ⅰ免疫活性物质Ⅱ抗体Ⅲ淋巴因子Ⅳ溶酶体 C.Ⅰ免疫系统的功能Ⅱ防卫Ⅲ监控Ⅳ消除 D.Ⅰ具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ⅡB细胞Ⅲ效应T细胞Ⅳ浆细胞 ‎14.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 B.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D.核膜具有四层磷脂双分子层 ‎15.下列关于肽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脱水缩合过程中所形成的肽键数一定等于失去的水分子数 B.肽键可以表示为CO﹣NH或NH﹣CO C.几条肽链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也通过肽键连接起来 D.在链状肽中一个十肽分子比一个八肽分子多一个肽键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17.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  )‎ A.46%、54% B.23%、27% C.27%、23% D.46%、27%‎ ‎18.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  )‎ A.核糖、葡萄糖、糖原 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 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 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 ‎19.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2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蓝藻、结核杆菌和酵母菌三者都有细胞膜、核糖体和DNA B.抑制膜上载体活性的毒素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 C.精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虽然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但并非都有细胞周期 D.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21.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在三种不同的液体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 A.清水、蔗糖溶液、KNO3溶液 B.KNO3溶液、清水、蔗糖溶液 C.清水、KNO3溶液、蔗糖溶液 D.蔗糖溶液、KNO3溶液、清水 ‎22.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23.将胃蛋白酶在PH由12下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变化情况是(  )‎ A. B. C. D.‎ ‎24.如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H2O)+O2CO2+H2O+能量.‎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化学本质及还原的物质均不同 ‎25.如图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变化图解,下列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CE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在起作用 B.该细胞中的细胞膜、核膜及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中心体膜构成生物膜系统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赤道板处已形成细胞板 D.在AC段合成蛋白质时,DNA分子不需要进行解旋 ‎2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27.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28.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9.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30.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31.回答下列问题:‎ ‎(1)饮用1000mL的清水后,尿流量增多的原因是细胞外液  下降,下丘脑分泌的  减少,  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2)当膀胱中尿液充盈时,膀胱中的相应感受器就会感受到刺激,产生  并传递到脊髓腰段的排尿中枢,且能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如果排尿条件不成熟,大脑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这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  的特点.‎ ‎(3)清晨静脉取血测定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浓度.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  和  .‎ ‎(4)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该细胞的  和高尔基体这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的.‎ ‎32.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未在图24中体现的有  和  .‎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2hm2 范围内,第一次捕获40只鼠,全部标记,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  只/hm2.‎ ‎(3)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  和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和  .‎ ‎(5)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 ‎(6)若猫头鹰体重增加1kg,至少消耗草  kg.‎ ‎(7)蛇和猫头鹰的关系是  .‎ ‎33.如图所示是人体体液调节的局部示意图,A细胞分泌的物质C作用于B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细胞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其靶细胞B的细胞膜上接受物质C的结构叫  ,若C物质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B是  细胞.‎ ‎(2)如果A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正常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时,C物质的分泌量会增多,该过程属于  调节.同时,C物质可以反馈作用于  .‎ ‎(3)若A细胞是浆细胞,则A细胞是由  增殖分化而来的,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称为  免疫.‎ ‎(4)若A细胞是胰岛B细胞,它分泌物质C的能力正常,却因为免疫系统破坏了B细胞膜上识别C的结构而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  病.‎ ‎34.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部分生理过程,A﹣G表示物质,a、b、①、②、③表示反应过程.‎ 请回答:‎ ‎(1)物质C表示  ,过程a叫做  .‎ ‎(2)突然中断CO2的供应,光照不变,短时间内物质A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3)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植物细胞呼吸过程中特有的过程是  (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的具体部位是  .‎ ‎(4)将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罩内,给植物提供18O2,一段时间后,物质D中检测到18O,18O的转移途径是  .(用物质分子式和箭头表示)‎ ‎35.如图为对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 I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试回答(以A与a、B与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 ‎(1)甲病的遗传属于  染色体  性遗传;乙病最可能属于  染色体遗传.‎ ‎(2)I3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  .‎ ‎(3)若Ⅲ2与Ⅲ3婚配,U为同时患两种病女孩的可能性为  .‎ ‎ ‎ ‎2016-2017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民族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下列四种生物中,从结构上看不同于其他三种生物的是(  )‎ A.SARS病毒 B.细菌 C.衣藻 D.草履虫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 C、衣藻具有真核细胞;‎ D、草履虫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 因此在结构上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生物的是SARS病毒.‎ 故选:A.‎ ‎ ‎ ‎2.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甘油进出细胞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B.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仍然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 C.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过程消耗能量 D.葡萄糖分子进入所有真核细胞的方式均相同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1、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 ‎2、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3、主动运输的条件是载体和能量.‎ ‎4、生物大分子以胞吞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小分子以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 ‎【解答】解:A、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A正确;‎ B、为维持静息状态下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神经细胞必须时刻进行K+离子的外流,B正确;‎ C、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其他细胞一般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D.‎ ‎ ‎ ‎3.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细胞核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 D.温特利用是否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进行实验,证明植物具有向光性 ‎【考点】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伴性遗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利体内转化实验是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结论为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体外转化实验是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侵染过程中,只有32P进入细菌,而35S未进入,说明只有亲代噬菌体的 DNA 进入细胞.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 DNA 遗传的. 因此得出结论: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解答】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细胞质,A错误;‎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 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C正确;‎ D、温特利用是否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进行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D错误.‎ 故选:C.‎ ‎ ‎ ‎4.图为人体免疫细胞起源和分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①〜⑦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细胞④⑤⑥⑦的产生需要抗原的刺激 B.细胞①不属矛淋巴细胞,它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C.细胞③在体液兔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D.相同抗原再次侵人机体时,记纪细胞④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中成熟.‎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如下:‎ ‎3、二次免疫的特点:快而强,且产生的抗体数量多.‎ ‎【解答】解:A、图中细胞①〜⑦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细胞④⑤⑥⑦的产生需要抗原的刺激,A正确;‎ B、细胞①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它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B正确;‎ C、细胞③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C正确;‎ D、抗体由浆细胞产生,而不是记忆细胞,D错误.‎ 故选:D.‎ ‎ ‎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利是一种能促进果实发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少,促进生长作用弱,从而导致顶芽优先生长 C.植物的激素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D.叶片脱落的过程中,仅受到脱落酸的影响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如生长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対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乙烯利.‎ ‎【解答】解:A、乙烯利是一种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B错误;‎ C、植物的激素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C正确;‎ D、叶片脱落的过程中,受到脱落酸等多种激素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 ‎ ‎6.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合的是(  )‎ A.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D.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是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而造成的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A错误;‎ B、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C正确;‎ D、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是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而造成的,如多倍体的形成,D正确.‎ 故选:A.‎ ‎ ‎ ‎7.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分化、凋亡的过程都是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都对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C.部分高度分化的细胞依然具有细胞分裂能力 D.癌变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变化,只有RNA种类和数量改变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的分化.‎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解答】解:A、细胞分裂、分化、凋亡的过程都是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 B、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都对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C、部分高度分化的细胞依然具有细胞分裂能力,如记忆细胞;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C正确;‎ D、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癌变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D.‎ ‎ ‎ ‎8.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胞内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是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C.硝化细菌和蘑菇均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与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引起免疫反应过程相同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原核细胞结构中只具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包括植物、硝化细菌、蓝藻等,分解者包括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以及腐生动物等.胞内寄生菌、病毒、癌细胞和移植的器官等都将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 ‎【解答】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故A错误;‎ B、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因此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故B错误;‎ C、硝化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蘑菇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故C错误;‎ D、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它们将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病毒同样也是,故D正确.‎ 故选:D.‎ ‎ ‎ ‎9.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d所表示的两个过程分别是转录和逆转录 B.需要m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 C.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场所只有细胞核 D.e过程不能发生在病毒的体内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a表示DNA分子的复制,b表示转录过程,c表示翻译过程,d表示逆转录过程,e表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其中逆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据此答题.‎ ‎【解答】解:A、图中b表示转录过程,d表示逆转录过程,A正确;‎ B、mRNA是翻译过程的模板,核糖体是翻译过程的场所,因此需要m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翻译,即图中c过程,B正确;‎ C、a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主要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发生,C错误;‎ D、e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不能发生在病毒的体内,D正确.‎ 故选:C.‎ ‎ ‎ ‎10.大棚中种植的植物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M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②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③P点时,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适当补充光照,绿光灯效果最好 ‎④Q点光照强度时,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本题图中分析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解答本题需要抓住单一变量,问题就迎刃而解.‎ ‎【解答】解:①M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①错误; ‎ ‎②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因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速率是一样的,②正确;‎ ‎③P点时,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适当补充光照,白光灯效果最好,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③错误;‎ ‎④Q点光照强度时,明显看出高CO2浓度下光合速率提高,因此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④正确.‎ 故选:B.‎ ‎ ‎ ‎11.以下对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中,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步骤,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根据各选项的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解答】解:A、检测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水浴加热后观察颜色变化,A错误;‎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中,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负相关,B错误;‎ 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只能有一个变量,C正确;‎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D错误.‎ 故选C.‎ ‎ ‎ ‎12.大肠杆菌的某生理活动中,核酸分子具有如图所示的碱基互补配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理活动是DNA的复制 B.甲链和乙链的“G”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C.若甲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密码子一定改变 D.若乙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氨基酸一定改变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甲链含碱基T,为DNA单链;乙链含碱基U,为RNA链.因此甲链到乙链为转录过程,乙链到甲链为逆转录过程.‎ ‎【解答】解:A、甲链到乙链为转录过程,乙链到甲链为逆转录过程,A错误;‎ B、甲链的“G”代表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乙链的“G”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B错误;‎ C、若甲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密码子一定改变,C正确;‎ D、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若乙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D错误.‎ 故选:C.‎ ‎ ‎ ‎13.若Ⅰ中包括Ⅱ、Ⅲ和Ⅳ,则下列各项符合这一关系的是(  )‎ A.Ⅰ非特异性免疫Ⅱ吞噬细胞Ⅲ皮肤、黏膜Ⅳ记忆细胞 B.Ⅰ免疫活性物质Ⅱ抗体Ⅲ淋巴因子Ⅳ溶酶体 C.Ⅰ免疫系统的功能Ⅱ防卫Ⅲ监控Ⅳ消除 D.Ⅰ具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ⅡB细胞Ⅲ效应T细胞Ⅳ浆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人体的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皮肤、黏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和人体内环境中的吞噬细胞、杀菌物质组成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浆细胞.‎ ‎3、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 ‎(2)稳定清洁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 ‎(3)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解答】解:A、记忆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 B、溶酶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 C、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卫、监控和消除,C正确;‎ D、浆细胞不具识别功能,D错误.‎ 故选:C.‎ ‎ ‎ ‎14.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 B.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D.核膜具有四层磷脂双分子层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2、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3、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4、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解答】解:A、细菌是原核生物,霉菌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正确;‎ C、酸性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D、核膜具有2层生物膜,一层生物膜具有2层磷脂分子,即一层磷脂双分子层,核膜具有2层磷脂双分子层,D错误.‎ 故选:B.‎ ‎ ‎ ‎15.下列关于肽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脱水缩合过程中所形成的肽键数一定等于失去的水分子数 B.肽键可以表示为CO﹣NH或NH﹣CO C.几条肽链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也通过肽键连接起来 D.在链状肽中一个十肽分子比一个八肽分子多一个肽键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 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解答】解:A、氨基酸在脱水缩合过程中形成肽键的同时,生成1分子水,因此所形成的肽键数一定等于失去的水分子数,A正确;‎ B、肽键可以表示为﹣CO﹣NH﹣或﹣NH﹣CO﹣,B错误;‎ C、几条肽链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一般通过二硫键连接起来,而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的是一条肽链,C错误;‎ D、在链状肽中一个十肽分子比一个八肽分子多2个肽键,D错误.‎ 故选:A.‎ ‎ ‎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与RNA的异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一个tRNA中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DNA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都是C、H、O、N、P.‎ 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 ‎【解答】解: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都是C、H、O、N、P,A正确;‎ B、一个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B正确;‎ C、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C正确;‎ D、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此外细菌的基因也可以位于质粒上,D错误.‎ 故选:D.‎ ‎ ‎ ‎17.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  )‎ A.46%、54% B.23%、27% C.27%、23% D.46%、27%‎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解: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即A+U占4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该mRNA的DNA片段中A+T占46%,则A=T=23%,C=G=50%﹣23%=27%.‎ 故选:B.‎ ‎ ‎ ‎18.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  )‎ A.核糖、葡萄糖、糖原 B.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 C.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 D.脱氧核糖、葡萄糖、淀粉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C、H、O.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植物细胞特有的单糖是果糖,特有的二糖是麦芽糖、蔗糖,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二糖是乳糖,特有的多糖是糖原.‎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的是核糖;叶绿体光合作用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进入线粒体;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质中的糖类物质是乳糖和糖原.‎ 故选:A.‎ ‎ ‎ ‎19.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由C、H、O元素组成,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脂肪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细胞中,它是组成细胞核生物体的重要化合物,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脂肪还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器官之间摩擦和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磷脂是类脂的一种,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在细胞的营养、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的成分之一,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 ‎【解答】解:A、磷脂由C、H、O、N、P元素组成,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A错误;‎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B错误;‎ 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脂肪,C错误;‎ D、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脂肪还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器官之间摩擦和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 ‎ ‎2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蓝藻、结核杆菌和酵母菌三者都有细胞膜、核糖体和DNA B.抑制膜上载体活性的毒素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 C.精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虽然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但并非都有细胞周期 D.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通常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生长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结束为止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原核细胞具有细胞结构,只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解答】解:A、蓝藻、结核杆菌都属于原核细胞,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所以三者都有细胞膜、核糖体和DNA,A正确;‎ B、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因此抑制膜上载体活性的毒素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B正确;‎ C、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连续进行细胞分裂,具有细胞周期,精子细胞已经停止分裂没有细胞周期,但它们都进行新陈代谢所以化学成分却都不断更新,C正确;‎ D、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但是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D.‎ ‎ ‎ ‎21.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在三种不同的液体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 A.清水、蔗糖溶液、KNO3溶液 B.KNO3溶液、清水、蔗糖溶液 C.清水、KNO3溶液、蔗糖溶液 D.蔗糖溶液、KNO3溶液、清水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解答】解:植物细胞浸入清水中,细胞会少量吸水,体积增大,如A曲线.‎ 植物细胞浸入0.3 mol/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细胞体积缩小,如C曲线.‎ 植物细胞浸入0.4 mol/L的KNO3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细胞体积缩小,但由于K+和NO不断被吸收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而吸水,细胞发生自动复原,细胞体积又恢复正常,如B曲线.‎ 所以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清水、KNO3溶液、蔗糖溶液.‎ 故选:C.‎ ‎ ‎ ‎22.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动作电位的产生原因是钠离子内流,此时的钠离子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当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钠离子浓度的维持靠钠钾泵,此时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解答】解:神经元上动作电位是由的Na+内流造成的,顺浓度梯度运输,没有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而恢复静息电位时,Na+排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为主动运输.‎ 故选:A.‎ ‎ ‎ ‎23.将胃蛋白酶在PH由12下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变化情况是(  )‎ A. B. C. D.‎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解答】解: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2降到2的过程中,由于胃蛋白酶在pH=12时已经变性失活,故胃蛋白酶的活性将不变.A正确.‎ 故选:A.‎ ‎ ‎ ‎24.如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H2O)+O2CO2+H2O+能量.‎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化学本质及还原的物质均不同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细胞中的有氧呼吸,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过程.‎ 有氧呼吸过程:‎ ‎【解答】解:A、图中过程①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少数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没有线粒体;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场所一般为叶绿体,但是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其余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B错误;‎ C、光合作用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二氧化碳,水中的氧变成的氧气,C错误;‎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是NADPH,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是NADH,用于第三阶段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水,D正确.‎ 故选:D.‎ ‎ ‎ ‎25.如图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变化图解,下列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CE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在起作用 B.该细胞中的细胞膜、核膜及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中心体膜构成生物膜系统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赤道板处已形成细胞板 D.在AC段合成蛋白质时,DNA分子不需要进行解旋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某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变化图解,其中AB段表示G1期,BC段表示S期,CD段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DE段表示末期.‎ ‎【解答】解:A、CE段包括有丝分裂前、中、后和末四个时期,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正确;‎ B、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B错误;‎ 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而CD段不包含有丝分裂末期,C错误;‎ D、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需要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因此AC段合成蛋白质时,需要DNA解旋,D错误.‎ 故选:A.‎ ‎ ‎ ‎2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病的特点.‎ 所谓遗传病,是指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 ‎【解答】解: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A正确;‎ B、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正确;‎ C、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因此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C正确;‎ D、单基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D错误.‎ 故选:D.‎ ‎ ‎ ‎27.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1、A表示多了一条染色体,B表示重复;C表示三体;D表示缺失.‎ ‎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加、倒位或易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者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者减少.‎ ‎【解答】解:1、图a所示细胞中,只有一组同源染色体为三条,其余皆为两条,可知为三体.‎ ‎2、图b所示细胞的染色体上链增加了一部分(片段4),为染色体片段增加.‎ ‎3、图c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故为三倍体.‎ ‎4、d图细胞的染色体下链缺失了片段3和4,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故选:C.‎ ‎ ‎ ‎28.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之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A、冬泳入水后,机体散热增多,通过调节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加,A错误;‎ B、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B错误;‎ C、冬泳入水后,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C错误;‎ D、通过神经调节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增加,D正确.‎ 故选:D.‎ ‎ ‎ ‎29.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解答】解: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故A选项正确;‎ B、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内环境温度、PH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故B选项正确;‎ C、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维持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故C选项正确;‎ 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 ‎ ‎30.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本题是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的考查.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也是繁殖的单位,判断种群的要点是同地、同种、所有个体;生物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判断生物群落的要点是同地、同时、所有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答】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不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不能说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B错误;‎ C、生物群落,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不能构成生物群落,马尾松林地中所有生物才能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D正确.‎ 故选:D.‎ ‎ ‎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31.回答下列问题:‎ ‎(1)饮用1000mL的清水后,尿流量增多的原因是细胞外液 渗透压 下降,下丘脑分泌的 抗利尿激素 减少, 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2)当膀胱中尿液充盈时,膀胱中的相应感受器就会感受到刺激,产生 神经冲动 并传递到脊髓腰段的排尿中枢,且能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如果排尿条件不成熟,大脑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这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 分级调节 的特点.‎ ‎(3)清晨静脉取血测定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浓度.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 肝糖原分解 和 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 ‎(4)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该细胞的 内质网 和高尔基体这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的.‎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平衡的调节、血糖调节和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2、脊髓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排便中枢、膝跳反射中枢、缩手反射中枢,它的反射活动要受到大脑的控制,‎ ‎3、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4、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5、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解答】解:(1)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尿量增加.‎ ‎(2)如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果外界环境不适宜(比如在课堂上),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而不排尿.可见,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3)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修饰.‎ 故答案为:‎ ‎(1)渗透压,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2)神经冲动,分级调节.‎ ‎(3)肝糖原分解 和 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4)内质网.‎ ‎ ‎ ‎32.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未在图24中体现的有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和 分解者 .‎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2hm2 范围内,第一次捕获40只鼠,全部标记,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 40 只/hm2.‎ ‎(3)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垂直结构 和 水平结构 .‎ ‎(5)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随机取样 .‎ ‎(6)若猫头鹰体重增加1kg,至少消耗草 25 kg.‎ ‎(7)蛇和猫头鹰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的数量变动;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结构特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1、分析图示可知: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而蛇和鹰均占有多个营养级.‎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3、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4、种间关系:‎ ‎(1)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使得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解答】解:(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的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未在图中体现的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2)根据题意,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因此鼠的种群数量=30×40÷15=80只.调查范围是2hm2,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只80÷2=40只/hm2.‎ ‎(3)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5)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取样.‎ ‎(6)若猫头鹰体重增加1kg,至少消耗草的质量为1÷20%÷20%=25kg.‎ ‎(7)猫头鹰捕食蛇,为捕食关系;蛇和猫头鹰都捕食鼠,为竞争关系.因此蛇和猫头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故答案为:‎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2)40‎ ‎(3)出生率 死亡率 ‎(4)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5)随机取样 ‎(6)25‎ ‎(7)捕食和竞争 ‎ ‎ ‎33.如图所示是人体体液调节的局部示意图,A细胞分泌的物质C作用于B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细胞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其靶细胞B的细胞膜上接受物质C的结构叫 受体 ,若C物质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B是 垂体 细胞.‎ ‎(2)如果A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正常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时,C物质的分泌量会增多,该过程属于 神经﹣体液调节 调节.同时,C物质可以反馈作用于 下丘脑和垂体 .‎ ‎(3)若A细胞是浆细胞,则A细胞是由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而来的,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称为 体液 免疫.‎ ‎(4)若A细胞是胰岛B细胞,它分泌物质C的能力正常,却因为免疫系统破坏了B细胞膜上识别C的结构而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 自身免疫 病.‎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可知,C为A细胞的分泌物,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B靶细胞,故为体液调节的过程.若A细胞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则其分泌的激素C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将作用于靶细胞垂体.如果A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C物质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通过反馈调节控制甲状腺激素的正常水平.若A细胞是浆细胞,其分泌的物质为抗体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称为体液免疫.若A细胞是胰岛B细胞,它分泌物质C为胰岛素,功能为降低血糖.‎ ‎【解答】解:(1)若A细胞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则其分泌的激素C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将作用于靶细胞垂体,和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如果A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C物质为甲状腺激素,正常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的分泌量会增多,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同时,甲状腺激素可以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通过反馈调节控制甲状腺激素的正常水平.‎ ‎(3)若A细胞是浆细胞,其分泌的物质为抗体,来源则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称为体液免疫.‎ ‎(4)若A细胞是胰岛B细胞,它分泌物质C为胰岛素,功能为降低血糖,如果因为免疫系统破坏了B细胞膜上识别C的结构而出现糖尿病的症状,说明靶细胞的受体被抗体破坏,故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故答案为:‎ ‎(1)受体 垂体 ‎(2)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和垂体 ‎(3)B细胞或记忆细胞 体液 ‎(4)自身免疫 ‎ ‎ ‎34.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部分生理过程,A﹣G表示物质,a、b、①、②、③表示反应过程.‎ 请回答:‎ ‎(1)物质C表示 [H] ,过程a叫做 CO2的固定 .‎ ‎(2)突然中断CO2的供应,光照不变,短时间内物质A 增多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3)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植物细胞呼吸过程中特有的过程是 ②③ (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的具体部位是 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 ‎(4)将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罩内,给植物提供18O2,一段时间后,物质D中检测到18O,18O的转移途径是 18O2→H218O→C18O2→C6H1218O6 .(用物质分子式和箭头表示)‎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分析图示:根据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可以判断此图为暗反应,A为C5、B为C3、C为[H].a二氧化碳的固定,b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①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E是[H],D是葡萄糖,E是[H],F是二氧化碳,G是氧气.‎ ‎【解答】解:(1)物质C表示[H],过程a叫做CO2的固定.‎ ‎(2)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突然中断CO2的供应,光照不变,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则这个反应的反应物C5化合物消耗减少,剩余的C5相对增多.‎ ‎(3)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所以植物特有的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其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给植物提供18O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首先与[H]生成水,水可以参加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中,传给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首先和五碳化合物固定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成葡萄糖.‎ 故答案为:‎ ‎(1)[H]CO2的固定 ‎(2)增多 ‎(3)②③、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 ‎(4)18O2→H218O→C18O2→C6H1218O6‎ ‎ ‎ ‎35.如图为对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 I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试回答(以A与a、B与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 ‎(1)甲病的遗传属于 常 染色体 隐 性遗传;乙病最可能属于 X 染色体遗传.‎ ‎(2)I3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 XBXb .‎ ‎(3)若Ⅲ2与Ⅲ3婚配,U为同时患两种病女孩的可能性为 0 .‎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据此解答.‎ ‎【解答】解:(1)分析遗传系谱图,II﹣1号和II﹣2号正常,后代III﹣1号女儿患病,但是其父亲正常,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3号和I﹣4号正常,后代II﹣5号患病,为隐性遗传,又因为I﹣4号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所以乙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已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I﹣3号和I﹣4号正常,后代II﹣5号患病,所以I﹣3号的相关基因型是XBXb.‎ ‎(3)III﹣3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Xb,比值为3:1,III﹣2(AaXBY)与III﹣3后代女儿不可能患乙病,故同时患两种病女孩的可能性为0.‎ 故答案为:‎ ‎(1)常 隐 X ‎(2)XBXb ‎(3)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