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4-03-02 发布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四月份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说明:本试题共两道大题(选择题30道,每题2分,共60分,综合题3道,共40分)‎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不可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1. 图示地貌可能是( )‎ A. 风蚀蘑菇 B. 沙丘 C. 山前冲积扇 D. 三角洲 ‎2. 图中Q等值线的数值为( )‎ A. 711米 B. 712米 C. 713米 D. 714米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示地区为西北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结合图示可知,图示地貌是风蚀蘑菇;图示等高线中虚线是隐含的,是被其上部的景象遮挡住了的风蚀蘑菇的颈部;沙丘等高线图是闭合,没有重复部分;冲积扇等高线是扇状;三角洲等高线海拔低、呈三角状分布。据此分析选A正确。‎ ‎【2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图示地貌是风蚀蘑菇;图示等高线中虚线是隐含的,是被其上部的景象遮挡住了的风蚀蘑菇的颈部,图示等高距1米,故P处数值应是713米。Q处比P处高出一个等高距,则Q的数值为714米,据此分析选D正确。‎ ‎【点睛】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风蚀蘑菇是由风蚀柱演变而成的。风蚀柱主要发育在垂直节理发育的基岩地区,经过长期的风蚀,形成孤立的柱状岩石,称为风蚀柱。由于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如再加上基岩岩性的差异,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故称风蚀蘑菇。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蘑菇石基座因被高处蘑菇石遮挡,用虚线表示,而高处则用实线表示。‎ 沙丘等高线地形图: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迎风坡凸而平缓,背风坡凹而较陡。表示新月形沙丘链的等高线稀疏并比较圆滑,和沙丘的方向协调,表示出了其倾斜特征的地貌。‎ 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冲积扇是河流(山间洪流)在出山口处因洪流流速减小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的地面由扇顶到扇缘坡度由陡变缓,扇体之间为较大的干河床,扇体表面往往被砾石覆盖。一般情况下,在冲积扇底部的平缓河谷中有常年河。冲积扇的等高线多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等高线通过干河床时多为“V”字形。‎ ‎3.图为哪种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 )‎ A. 喀斯特地貌 B. 黄土地貌 C. 岱崮地貌 D. 风蚀地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图示地貌发育于黄土高原上,且图示反映该地貌沟壑纵横,且地貌破碎,属于典型的黄土地貌,选B。‎ 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4. 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分布的主要依据是( )‎ A. 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 B. 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 C. 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专门化生产 D. 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5. 印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 A. 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B. 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现在粮食仍不能自给 C. 高原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可耕种土地比重小 D. 软件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造成农业劳动力短缺 ‎【答案】4. D 5. A ‎【解析】‎ ‎【4题详解】‎ 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分布的主要依据是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稻分布在沿海平原及其恒河平原。需要大量水源灌溉。小麦分布在西北部印度河流域。小麦耐旱,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部,西高止山背风坡。棉花需长时间日照,光照充足,疏松砂质土壤。黄麻分布在东北部(乞拉朋齐)地区,降水丰富,排水不便,黄麻喜湿。茶叶分布在东部,水量丰富的高地,排水方便,适于茶生长,故选D。‎ ‎【5题详解】‎ 印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这里的水旱灾害频繁,降水不稳定,故A正确;印度实施“绿化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平,现在粮食基本能自给,故B错误;印度耕地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家,耕地面积广,C错误;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农业劳动力充足,D错。所以该题选择A。‎ 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2009年接待游客多达2120万。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据图估算马略卡岛的面积最接近( )‎ A. 2400平方千米 B. 3000 平方千米 C. 3600平方千米 D. 4800平方千米 ‎7. 马略卡岛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是( )‎ A. 河湖水 B. 雨水 C. 地下水 D. 淡化海水 ‎8. 根据材料推测,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6. C 7. C 8. B ‎【解析】‎ ‎【6题详解】‎ 据图估算马略卡岛的面积,可将其大体看作一个正方形,以其东南海岸长度为边长。借助图上比例尺,估算其边长约为60km,估算其面积最接近3600km ²,故C选择正确。‎ ‎【7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判断马略卡岛位于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年降水量为400mm左右,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故不可能以雨水为主,B错误;该地降水少,河流枯水期长,径流量小,夏季炎热,蒸发旺盛,湖泊与水库储水量有限,A错误;淡化海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技术保证,成本高,D 错误;由材料可知,马略卡岛地下岩层孔隙储水量大,地下水丰富,因此该地主要的用水为地下水,C正确。故选C。‎ ‎【8题详解】‎ 供水紧张的原因主要从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差值来看,如果供给量较少,需求量较多则会产生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读图,根据其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少,却是游客旅游的旺季和农作物生长季节,用水量大,因此城市供水更为紧张,故答案选B项。‎ ‎9.图是沿31.5°N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湖为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形成的地堑 B. 甲湖为冰蚀湖 C. 乙地民族、宗教、水源、领土等矛盾突出 D. 乙地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材料,甲湖为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在板块运动中产生了死海独特的地形,死海是东非大裂谷在小亚西亚的延伸,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的地堑,中间地形比较低,而且高山阻隔了地中海的雨水,因此,死海属于内流湖。乙地为巴以地区,民族、宗教、水源、领土等矛盾突出,该地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据此分析选C。‎ ‎【点睛】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独特的地形是在板块运动中产生的,死海是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的)在小亚西亚的延伸,中间地形比较低,而且高山阻隔了地中海的雨水,因此,死海属于内流湖。‎ 读“尼日利亚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关于L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L湖夏半年水位较高,冬半年水位较低 B. L湖盐度较高 C. 近年来,L湖流域面积变化不大 D. L湖为内流湖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B. 甲地的农业是原始的热带迁移农业 C. 乙地区经济特征以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为主 D. 乙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10. B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L湖是乍得湖,位于北半球,是内流湖。主要水源补给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与冬半年比,L湖夏半年水位较高,A、D说法正确;东北部的盆地比乍得湖低很多,大量湖水通过地下径流源源不绝地往盆地渗流过去,盐分随之排出,故湖水盐度低,成为淡水湖,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流域面积是指流过的面积,不同于水域面积,乍得湖水域面积变小,但流域面积变化不大,C说法正确。故选B。‎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分布位置,甲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发展畜牧业,经济特征以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为主,但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荒漠化严重,A、C、D说法正确。甲地是热带定居农业,B错,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流域面积不同于水域面积。乍得湖是内流湖中罕见的淡水湖。‎ 气温距平(单位:°C)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影响该图中气温等距平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海陆分布 C. 陆地轮廓 D. 纬度 ‎13. 该图所示季节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图中气温等距平线与海岸线平行,结合气温等距平线走向由沿海向内陆变化,故主要影响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和洋流。据此分析选A。‎ ‎13题详解】‎ 结合图示并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可知,此时同纬度大陆气温远低于海洋,同纬度地区,大陆较冷,说明此时应为冬季,选D。‎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蓄水量是中国所有湖泊之和的33倍,但其面积仅为世界第七。其入湖河流达300多条,但出湖河流仅有1条。贝加尔湖10月份已经银装素裹,5月份冰雪融化。该湖已成为新旅游胜地,但每年5月游客较少。‎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 ‎14. 贝加尔湖出湖的河流及其特征是( )‎ A. 安加拉河 有凌汛 B. 安加拉河 水位季节变化大 C. 色楞格河 结冰期长 D. 色楞格河 灌溉功能突出 ‎15. 下列不是贝加尔湖每年5月份出现旅游淡季的原因( )‎ A. 5月份冰雪融化,冬景消失,而春景未现 B. 此时冰雪融化,道路泥泞,交通不便 C. 发生雪崩、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 D. 气温低、降水多,天气不适 ‎【答案】14. A 15.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旅游的因素,从等高线判断河流流向,要熟悉产生凌汛的条件。‎ ‎【14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贝加尔湖出湖的河流是安加拉河,因为有湖泊的调节作用,所以水位季节变化小,纬度较高有结冰期,同时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所以有凌汛,A正确。‎ ‎【15题详解】‎ ‎5月份冰雪融化,冬景消失,而春景未现,影响旅游业,A对;此时冰雪融化,道路泥泞,交通不便,也不利于旅游,B对;冰雪融化,发生雪崩、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C对;此季节降水不多,D错。‎ 早春短命植物往往在每年早春3月中下旬萌发,到6月底至7月初种子自然掉下结束生长期。读早春短命植物大致分布范围图,完成下列各题。 ‎ ‎16. 关于早春短命植物主要分布区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B. 该区域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C. 主要分布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达到 D. 该区域冬季受中纬西风带影响,降雪多 ‎17. 根据早春短命植物的生存环境,推测其可能具有的生物特性是( )‎ A. 叶片表层具角质层,利于抗寒抗旱 B. 强大的深扎根系,利于吸取地下水 C. 植株矮小,利于保持水分和利用地温 D. 种子数量少,利于保持繁殖能力 ‎18. 早春短命植物在春季萌发,夏季结束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春季融雪多,夏季干旱 B. 春季光照强,夏季气温高 C. 春季降水多,夏季光照强 D. 春季气温回升,夏季干旱 ‎【答案】16. D 17. C 18.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对植被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阅读地理图表、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早春短命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欧洲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冬季受西风影响,降雪较多,D对,ABC错。故选D。‎ ‎【17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早春短命植物分布区,主要是冬季受西风控制,降雪较多,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所以植株矮小,利用保持水分和利用地温,C对。叶片具有角质层主要是减少夏季蒸发,主要分布在较低纬度地区,A错。强大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B错。种子数量少,不利于繁殖能力保持,D错。故选C。‎ ‎【18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区域冬季降雪量大,春季融化后,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而夏季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所以夏季短春植物结束生长,故选A。‎ 多肉植物是指叶肥厚、表皮角质或被蜡被毛被白粉等的高等植物,纳米比亚、南非和墨西哥是世界上多肉植物最多的国家。多肉植物在中国也很常见,如景天属、伽兰菜属的一些品种,只不过中国人不太重视这些植物种类,没有开发成为商品。现今韩国、日本等国家将他们培育出来销往世界各地广受欢迎。‎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 根据材料分析大多数多肉植物生长环境的特点是( )‎ A. 高温多雨 B. 干旱的环境 C. 昼夜温差大 D. 温和湿润 ‎20. 影响日本、韩国多肉植物销往世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发达的农业科技 B. 广阔的市场 C. 便利的交通 D. 国家政策的扶持 ‎【答案】19. B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多肉植物是指叶肥厚、表皮角质或被蜡被毛被白粉等的高等植物,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根部吸收不到水分,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据此选B。‎ ‎【20题详解】‎ 多肉植物是一种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一种植物,而日本和韩国大部分地区都被海洋所环绕,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较多,气候较为湿润,不适宜多肉植物生长,但这些国家凭借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条件,将他们培育出来,并销往世界各地广受欢迎,据此选A。多肉并非只是销往本地,交通条件并不是畅销的理由,政策不是培育多肉品种的主导区位。‎ 卡拉库姆运河从阿姆河沿卡拉库姆沙漠延伸到里海海滨地区,沿线建有一系列水库,其中不少是库容上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21. 下列有关卡拉库姆运河首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养殖——增加水域面积,发展水产业,实现多种经营 B. 航运——完善交通网,实现阿姆河与里海之间的联运 C. 防洪——雨季分洪,减轻阿姆河丰水期时的防洪压力 D. 灌溉——为卡拉库姆运河沿线的农业区提供灌溉水源 ‎22.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阿姆河下游地区分布有季风水田农业 B. 图中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较严重 C. 图中河流补给水源主要依靠季节融雪 D. 与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不同 ‎【答案】21. D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从文字材料“一系列蓄水池”和图中运河附近的沙漠中有棉花种植,可判断修建运河的主要作用是灌溉。据此分析选D。‎ ‎【22题详解】‎ 锡尔河下游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周边沙漠广布,分布有灌溉农业,种植水稻作物,A错;图中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农业,次生盐渍化、沙漠化较严重,B错; 图中河流补给水源主要依靠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C错;该地大陆性气候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周围高山高原阻挡,水汽难以深入,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由于受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背风坡少雨,形成大陆性气候,故两地大陆性气候的成因不同,D正确。据此分析本题选D。‎ 埃及阿布辛贝神庙(31°06’E,22°3’N)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和神庙奠基日两天里,初升太阳的第一缕光线会穿过尼罗河,穿过神庙65米深的大厅和门廊,照射到神庙尽头的圣坛,撒在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阳神赐予的这种厚爱,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下图为阿布辛贝神庙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23. 阿布辛贝神庙大门的朝向为( )‎ A. 正南 B. 东偏北 C. 正东 D. 东偏南 ‎24. 神庙奠基日的日期大约为( )‎ A. 4月22日 B. 8月22日 C. 10月22日 D. 12月22日 ‎25. 根据材料,可以推断( )‎ A. 神庙所在地区一年有旱雨两季 B. 神庙东部地势平坦或水面开阔 C. “太阳节”时尼罗河为丰水期 D. 该地地质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 ‎【答案】23. D 24. C 25. B ‎【解析】‎ ‎【23题详解】‎ ‎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偏南;此日太阳可通过神庙大门照射神像全身,说明神庙大门朝向东偏南的方向。选D正确。‎ ‎24题详解】‎ ‎9月23日到次年的3月21日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12月22日太阳最远射向南回归线;2月22日和神庙奠基日两天里,初升太阳可通过神庙大门照射神像全身;即这两天应是以12月22日为对称,可判断神庙奠基日是10月22日;3月21日到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各地日出方向是东偏北。选C正确。‎ ‎【25题详解】‎ 神庙位于(31°06’E,22°3’N),其所在地区终年受副高压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少雨,A错;初升太阳的第一缕光线会穿过尼罗河,穿过神庙大门,照射到圣坛,可知神庙东部地势平坦或水面开阔,B正确;尼罗河的丰水期是北半球的夏半球,而“太阳节”是2月22日或10月22日,北半球在冬半球,尼罗河进入枯水期,C错;该地气候干旱,风力作用为主,D错。选B正确。‎ ‎【点睛】太阳照射方向判断:‎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时候,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出现极昼极夜的除外)。 1、所在地在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北面。 日出东北,上午太阳方位东南,正午正南,下午西南,日落西北。 2、所在地在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南面。 日出东北,上午太阳方位东北,正午正北,下午西北,日落西北。 3、刚好出现极昼的地点,日出日落正北,中午正南,上午经东北到东南,下午,经西南到西北。‎ 伊朗亚兹德(下图)拥有5000多年历史,被称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城市”,完整的保留了大量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并发明了“风塔”来通风。2017年7月,亚兹德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 伊朗亚兹德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保留完整的主要原因是亚兹德( )‎ A. 地理环境闭塞 B. 定期维护修理 C. 地质构造稳定 D. 气候条件干燥 ‎27. 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主要是由于当地( )‎ A. 风沙侵袭频繁 B. 地下水资源丰富 C. 土壤直立性强 D. 气温年较差较大 ‎【答案】26. A 27. D ‎【解析】‎ ‎【26题详解】‎ 伊朗亚兹德位于伊朗高原北侧,周边群山环绕,环境闭塞,与外界交流少,外来干扰也少,这成为该市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保留完整主要原因;传统文化并不能定期维护修理;这里处于板块交界部位,地质构造不稳定;气候条件干燥不会是传统文化保留好的原因。据此分析选A。‎ ‎【27题详解】‎ 当地位于热带内陆荒漠地区,晴天多,气温年较差较大,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可以摆脱气温年较差大的苛刻气候、营造冬温夏凉的居住环境,当地周边群山环绕,风沙并不频繁;区域降水少,地下水资源并不丰富;土壤沙性,直立性不强。据此分析选D。‎ 荷兰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玻璃温室,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一带。温室内设施齐备,采用自动化的灌溉系统和生物除虫技术,实行“专业化、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出产优质高产的蔬菜和花卉。‎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28. 该国北部岛链走向的形成原因是( )‎ A. 河流分布 B. 板块挤压隆起 C. 洋流的流向 D. 冰川侵蚀作用 ‎29. 荷兰玻璃温室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是因为( )‎ A. 气候温凉,日照少 B. 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有限 C. 沿海滩涂,低成本 D. 河流众多,灌溉水源丰富 ‎30. 玻璃温室采用自动化灌溉系统可( )‎ A. 精准施肥 B. 防止水污染 C. 有效杀虫 D. 减轻土壤盐碱化 ‎【答案】28. C 29. B 30. A ‎【解析】‎ ‎【28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国北部岛链走向与河流的分布并不一致,A错;该国处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并不是因为板块挤压隆起形成,B错;北部岛弧链的走向与北大西洋暖流接近,故该地岛弧链走向最可能是受到洋流的流向的影响,C对;冰川侵蚀作用下多形成峡湾地貌,与图示不符合。据此分析选C。‎ ‎【29题详解】‎ 荷兰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有限,因此玻璃温室集中于土地较为充裕的西部沿海地区,B对。气候温凉,日照少并不是温室选建在此地的主导因素;沿海滩涂填海造陆得到土地,成本并不低;这里滨海,降水多,灌溉水源并不是温室选建在此地的主要原因。据此分析选B。‎ ‎【30题详解】‎ 玻璃温室采用自动化灌溉系统可以精准施肥,并不是用于防止水污染;玻璃温室通过生物除虫技术有效杀虫;该地气候温凉且降水多、气候湿润,一般不会发生土壤盐碱化。据此分析选A。‎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2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3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等。‎ 二、综合题 ‎31.阅读材料,下列问题。‎ 尼斯湖(下图)位于风景如画的英国苏格兰高地大峡谷北端,湖长39公里,宽2.4公里,平均深度200米,两岸陡峻,北端仅有尼斯河与北海相通,水温较低,但终年不冻,夏季表层30米内水温可达12℃,其下保持在5.5℃.因湖水充满泥炭(泥炭是多水缺氧条件下形成的有机物堆积层),能见度在1米左右。湖内鱼类奇少。‎ ‎(1)推断尼斯湖的成因。‎ ‎(2)试分析“湖内鱼类奇少”这一现象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案】(1)形成原因:断裂陷落,积水成湖。‎ ‎(2)(五选四)纬度较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种类少;能见度极低,水生生物稀少,饵料不足;水中泥炭分解,水体缺氧;与外海仅有唯一水道相通,水体更新缓慢,泥炭难以排出;适合鱼类生存的空间较小 ‎【解析】‎ ‎【详解】(1)湖泊的成因要结合湖泊的形态及湖泊周边的环境特征来推断。尼斯湖位于英国苏格兰高地大峡谷北端,湖岸平直且狭长;岸坡陡峻;深度较大;沿一定方向(断层线)延伸,据此可知该湖为构造胡,为岩层断裂陷落,积水成湖。‎ ‎(2)湖内鱼类奇少一般是由于自然原因所致。鱼类喜欢温暖、光照充足、多饵料、宽敞舒适的水体环境。尼斯湖纬度较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种类少;能见度极低,水生生物稀少,饵料不足;水中泥炭分解,水体缺氧;与外海仅有唯一水道相通,水体更新缓慢,泥炭难以排出;适合鱼类生存的空间较小。‎ ‎【点睛】渔业发展一般需要如下条件:‎ ‎1、温带或亚热带海区。这里海水交换较多,饵料丰富。‎ ‎2、大陆架浅海区域。这里光照条件较好,氧气较多,各种生命活动较旺盛,饵料充足 ‎3、河流入海口处,河流从陆地带来大量的泥沙和营养类物质,导致这里浮游生物多,鱼类聚集多。‎ ‎4、寒暖流交汇处。这里海水热扰动强烈,饵料丰富,鱼类聚集。‎ ‎5、上升流分布位置。冷海水上泛,海水较深处的营养盐类泛到表层,浮游生物较多。‎ ‎6、离岸风的海边。风吹动表层海水离去,下层海水上泛,海水扰动,营养物质较多,饵料丰富,鱼类较多。‎ ‎32.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M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地中海气候区在地中海沿岸北界可达46°N附近,分析地中海沿岸40°N-46°N附近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答案】(1)地处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西风气流水汽含量较多;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2)地中海面积大,跨纬度广,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海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加剧温和多雨;夏季,海面气温较低,形成高压,加剧干燥;冬季阿尔卑斯山阻挡冷空气,更加温和;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解析】‎ ‎【详解】(1)M处是北海,地处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与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西风气流水汽含量较多,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2)地中海沿岸40°N-46°N 附近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与地中海地区的位置、海域面积及周边地形有关。地中海面积大,跨纬度广,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海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加剧温和多雨;夏季,海面气温较低,形成高压,加剧干燥;冬季阿尔卑斯山阻挡冷空气,更加温和;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点睛】一般而言,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向日葵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在花盘盛开时段(夏季)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高海拔的向日葵种植区的种子含油率比低海拔种植区高。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其葵花籽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5%。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乌克兰南部因开垦土地,多次发生“黑风暴”现象。下图为乌克兰向日葵种植区分布图。‎ ‎ ‎ ‎(1)在向日葵花盘盛开时段,比较乌克兰较低纬度地区和较高纬度地区花盘随太阳转动角度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2)分析同纬度地区向日葵高海拔种植区种子含油率高的原因。‎ ‎【答案】(1)低纬度地区花盘随太阳转动的角度比高纬度地区小。原因是向日葵花盘盛开时段在夏季,此时北半球昼长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日出日落的偏动角度越大。‎ ‎(2)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光照强,有利于向日葵的光合作用;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有利于减少呼吸作用带来的消耗;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葵花籽中的含油物质的积累;高海拔地区日照较低海拔地区略长,向日葵光合作用的时间长。(任答3点)‎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北半球夏季日出、日落的方位。乌克兰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花盘随太阳转动角度的大小与当地日出方向、日落方向有关。夏季,乌克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纬度越低白昼时间越短。在向日葵花盘盛开时段,乌克兰为夏季,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纬度越高日出越靠近东北方,日落越靠近西北方。所以,低纬度地区花盘随太阳转动的角度比高纬度地区小。‎ ‎(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高海拔种植区种子含油率高的原因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分析。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光照强,有利于向日葵的光合作用;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有利于减少呼吸作用带来的消耗;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葵花籽中的含油物质的积累;高海拔地区日照较低海拔地区略长,向日葵光合作用的时间长。‎ ‎【点睛】乌克兰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花盘随太阳转动角度的大小与当地日出方向、日落方向有关。高海拔种植区种子含油率高的原因主要从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分析。‎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