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0 MB
- 2024-02-27 发布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三)
地 理 试 题 2017.11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张利平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及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读图,回答下列问5——6题
5.关于该地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原为主 B.南高北低
C.丘陵广布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6. 湄公河上游在我国称为 ( )
A.雅鲁藏布江 B.湄南河
C.澜沧江 D.金沙江
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8.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读右图,回答9~10题。
9.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A.山地、高原、盆地 B.高原、山地、平原
C.山地、平原、高原 D.山地、平原、盆地
10.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 )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2017年3月,沙特国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沙特与中国央企签署价值高达650亿美元的合作项目。读图完成11——13题。
11.中沙合作最不可能开展的项目是( )
A. 建石油化工厂 B. 修建道路和港口
C. 开发水能资源 D. 商业房地产开发
12.沙特阿拉伯积极发展绿洲农业,其自给率最高还可出口的是( )
A. 粮食 B. 蔬菜 C. 水果 D. 花卉
13.阿拉伯半岛地区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为热带荒漠,但半岛的西南部有热带草原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 受暖流影响 B. 受地形影响 C. 东南季风影响 D. 多气旋活动
读某国简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地区多为平原 B.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C.城市都分布在石油产地 D.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
15.图中卡维尔盐沼的成因有 ( )
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 ②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
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④多外流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俄罗斯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等温线表示的月份及气温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1月,①②③④ B.1月,④③②①
C.7月,①②③④ D.7月,④③②①
1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
A.甲地——大牧场放牧业 B.乙地——乳畜业
C.丙地——水稻种植业 D.丁地——商品谷物农业
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该地区河流流量较大,但货运量较少,主要原因是( )
A. 无法实现河海联运 B. 流向和货运方向不一致
C. 河流沿岸资源匮乏 D. 河流流速较快
19.形成该地区城市和交通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B. 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C. 河流水力资源的开发 D. 纬度低,气候温暖湿润
20,21,22图
2017年为“中国--丹麦旅游年”。丹麦是发达的北欧工业国家。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发达,有欧洲乳酪市场之称。丹麦环境优美,风能资源丰富,是旅游胜地。哥本哈根是丹麦首都,城市规划独具特色。下图为丹麦地理位置和首都哥本哈根“手指规划”简图。读下图,回答20——22题。
20.图中“手指”为交通干线经过地区,“手指”之间的区域最可能规划为( )
A. 农田与绿化区 B. 别墅与港口区 C. 金融与贸易区 D. 工业与商业区
21.自1948年以来,该城市一直在按“手指”规划发展。此规划对城市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突出表现在( )
A. 避免地表硬化,减少城市内涝 B. 合理利用土地,交通方式多样
C. 便于对外联系,发展对外贸易 D. 减缓热岛效应,改善居住环境
22.有关丹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 旅游业在丹麦服务行业中的地位逐年上升
C. 农牧业高度发达,农牧结合,以牧为主
D. 终年盛行西北风 ,风力强,风能资源丰富
下图为欧洲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24题图
23.造成①、②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太阳辐射
24.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图示区域的海陆分布与地形变化趋势是( )
A.地中海扩大,阿尔卑斯山脉削低
B.地中海缩小,阿尔卑斯山脉削低
C.地中海扩大,阿尔卑斯山脉抬升
D.地中海缩小,阿尔卑斯山脉抬升
读哈萨克斯坦简图,完成25——27题。
25.哈萨克斯坦的阿特劳是世界著名的炼油中心,其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
A.盛产石油,资源丰富
B.临近国际石油运输线,海运便利
C.经济发达,资金雄厚
D.科技水平高,国际市场广阔
26.图中A河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雨水 B.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27.B河流域大量引水灌溉发展棉花种植对当地造成的最直接影响是导致(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次生盐碱化 D.沙尘暴多发
2017年4月11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返回上海,结束了为期161天的科考之旅。为中国南极第五座科考站选址(罗斯海),“雪龙”号船到达南纬
78°42'罗斯海水域,刷新了全球科考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端记录。读图完28——30问题。
28.罗斯海是南极洲的重要海域,其属于( )
A.南极洲内海 B.大西洋边缘海
C.印度洋的边缘海 D.太平洋的边缘海
29.罗斯海位于中山站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30.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12级以上的暴风是家常便饭,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主要成因有( )
①沿海地带比内陆气压更高,气压梯度力大
②地势平坦,地表冰雪覆盖对风的阻挡小
③南极地高压强大,沿海地带气压梯度力大
④风多来自海上,缺少阻挡,摩擦力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根据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亚地区地形图(图甲)和印度气候资料统计图(图乙)
材料二 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斯里兰卡(如丙图)自古以来有“宝石王国”之称。在斯里兰卡,大部分宝石从挖掘、淘洗到筛选均由人工进行,宝石开采、加工和销售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
甲
丙
乙
(1)据图乙指出印度降水量的特征,并分析全年最高月均温出现在5月的主要原因。(4分)
(2)印度河径流12~2月流量最低,3~6月水位上升快,7~9月流量最大,此后水位急剧下降,10月初水位开始平缓减退。分析印度河径流量呈上述变化的原因。(4分)
(3)分析K市发展宝石贸易的优势区位。(4分)
32、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河中下游地区有大片沼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分)
(2)乙市是西伯利亚第三大城市,工业以采矿、有色冶金及电力为主。简析其工业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近年来,甲地区计划扩大耕地规模。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说出你的理由。(4分)
(4)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图示区域北部海域及沿岸地区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影响。(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全区森林茂密,平均覆盖率达50%,山脉东南坡植被覆盖率高于西北坡。
材料二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
(1)说明该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6分)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 (2分)
(3)描述该半岛西部海岸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高二月考三地理答案2017.11
1——5 DAACD 6——10 CBCCC 11——15 CBBBC
16——20 ADBBA 21——25 DDADA 26——30 BCDAB
31、(12分)
【答案】(1)降水量的特征:年降水量丰富;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或6-9月降水多为雨季,10-次年5月降水少为旱季)。最高温的成因:5月太阳直射北半球,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加之雨天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气温回升迅速。(4分)
(2)冬季(12—2月)盛行东北季风,温度低,降水少,上游山区封冻,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雨季(7—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 10月以后降水减少,水位下降。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气候较干旱,年降水量少,蒸发量较大。河流源于高原高山,春季有大量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山地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
或者(2)径流量较小,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夏季流量最大,冬季为枯水期
成因: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气候较干旱,年降水量少,蒸发量较大。河流源于高原高山,春季有大量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山地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4分)
(3)该国宝石资源丰富;低价低,劳动力价格低;处于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到,宝石贸易历史悠久;海陆空交通便利,利于客货集散;首都信息通达度高(4分)
32、(共16分)
【答案】(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且地下水水位高;春、秋季有凌汛,导致河水泛滥,易产生积水,利于沼泽形成。(4分)
(2)周边地区有丰富的煤、铁、铝土、金等矿产资源;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地处河流上游,水能资源丰富。(4分)
(3)赞成。理由: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热量条件对种植业的制约减弱;交通便利;该国重化工业发达,可满足种植业生产对机械、化肥、农药等的需要。(或不赞成。理由:劳动力不足;大规模开垦将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4分)
(4)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北冰洋沿岸低地,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受影响;极冰融化,北极熊等动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极冰解冻,可开辟多条海上航线,有利于加强各国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等。(4分)
33.(共12分)
【答案】(1)北部高于南部;北部纬度高于南部;中部高于东、西部;中部海拔高于东、西部。西部的空间变化大于东部;西部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部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山脉西坡地势陡峭,坡度大。(6分)
(2)东南坡地势比西北坡缓,土层比西北坡厚;东南坡光照比西北坡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长。(2分)
(3)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峡湾。冰川侵蚀;流水侵蚀;海浪侵蚀。 海岸线曲折,有利于发展渔业;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业、对外贸易及出口加工业等;峡湾地貌显著,独特的海岸风光,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