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50 KB
  • 2024-02-21 发布

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9最新】精选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P→Si+X Be+H→B+Y He+He→Li+Z. 其中 ( ) 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B.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 C.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D.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 ‎ 2. 关于系统动量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只要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就守恒 ②只要系统内有摩擦力,动量就不可能守恒 ③‎ - 10 - / 10‎ 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其动量一定不守恒,但有可能在某一方向上守恒 ④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但如果合外力的冲量很小(相比内力的冲量)时,系统可近似动量守恒 A.①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 ‎ 1. 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关于氢原子跃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一群处于量子数n=5激发态的氢原子,它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具有1.87 eV能量的光子后被电离 C.用12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仍处于基态 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动能增大,电势能增大 2. 由于放射性元素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Bi,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核Bi比核Np少28个中子 B.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 D.发生β衰变时,核内中子数不变 ‎ - 10 - / 10‎ ‎ ‎ 1. 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4所示,A、B两质点间距为8m,B、C两质点在平衡位置的间距为3m,当t=1s时,质点C恰好通过平衡位置,该波的波速可能为( ) A. B.3m/s C.13m/s D.27m/s ‎ 2. 质量为0.2 kg的小球竖直向下以6 m/s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上,再以4 m/s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内,关于球动量变化量Δp和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Δp=2 kg·m/s W=-2 J B.Δp=-2 kg·m/s W=2 J C.Δp=0.4 kg·m/s W=-2 J D.Δp=-0.4 kg·m/s W=2 J ‎ 3. - 10 - / 10‎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玻璃半圆柱体,圆心为0.两条平行单色红光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光线l的入射点A为圆柱面的顶点,光线2的入射点为B,∠A0B=600。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n =,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0点的距离d( ) A. B. C. D. ‎ 1. 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l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如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 ( ) A.横波的波长是8m B.横波的频率是0.2 Hz C.质点P随波迁移的速度大小为40 m/s D.t=0. 10 s时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H的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到达距地面深度为h的B点时速度减为零。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10 - / 10‎ ‎ ) A.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h) B.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 C.小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于m D.小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所受阻力的冲量 ‎ 1.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A相连,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与A相同的物体B,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滑下,与A相碰后一起将弹簧压缩,弹簧复原过程中某时刻B与A分开且沿原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B.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C.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D.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二、 填空题(共20分,每空4分)‎ 2. 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10.00 cm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O′连线的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NN′于点B,过C点作NN′的垂线CD交NN′于D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8.00 cm,=4.00 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3. - 10 - / 10‎ 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l=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d=0.2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x1,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x2如图乙所示,则示数x1=____ mm,x2= 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 m。 ‎ 1. 甲、乙两人站在水平的冰面上(不计摩擦),在水平方向传递一个球,从静止开始,甲把球传给乙,乙接球后又把球传给甲。假设两个人的质量都是,球的质量为,每次抛球速度大小均为。当甲抛球101次后球被乙接住,此时两人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 ‎ 三、计算题(共40分)‎ 2. ‎(8分)质量为1 kg的小球从距地面高为H = 5 m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小球与地面碰撞后能反弹到距地面h = 3.2 m高处。若小球与地面相互作用时间为0.1 s,求小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多大?不计空气阻力取10 m/ s2 。‎ 3. ‎(8分)两束平行的细激光束,垂直于半圆柱玻璃的平面射到半圆柱玻璃上,如图所示。已知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它的入射点是O;另一条光线的入射点为A,穿过玻璃后两条光线交于P点。已知玻璃截面的圆半径为R,OA=,OP =R。求玻璃材料的折射率。‎ - 10 - / 10‎ 1. ‎(12分)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图中实线波形与虚线波形对应的时刻分别是t1=0,t2=0.05 s.则:‎ ‎(1)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多大?‎ ‎(2)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多大?‎ ‎(3)若波速的大小是280 m/s,波速方向如何?‎ 2. ‎(12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车上固定光滑斜面和连有轻弹簧的挡板,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自由端恰在C点,总质量为M=2 kg。物块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滑下,经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已知物块的质量m=1 kg,A点到B点的竖直高度为h=1.8 m,BC长度为L=3 m,BD段光滑。g取10 m/s2。求在运动过程中:‎ ‎(1)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物块第二次到达C点的速度。‎ - 10 - / 10‎ 高二物理答案 一、 选择题 ‎1.D 2.C 3.D 4.B 5.C 解析 由题意和波形图知,(n=0、1、2、3…),解得周期(n=0、1、2、3…)。波速(n=0、1、2、3…)。当n=3时,v=13m/s,选项C正确。‎ ‎ 6.A 7.C 8.AD 9.AC 10.BD 二、填空题 ‎11.1.5‎ ‎【解析】由折射定律得n===1.5。‎ ‎12. 【答案】0.641 10.300 5.37×10-7 ‎ ‎【解析】由图甲知x1=0.641mm,由图乙知x2=10.300 mm;则mm=1.61mm=1.61×10-3m,由,得m=5.37×10-7m。‎ ‎13.‎ 解析:把甲、乙两人和小球看做一个系统,则该系统动量守恒且总动量等于零,则可得,可得。 ‎ 二、 计算题 ‎14. F=190N; 15. ‎ ‎【解析】 作出光路如图所示其中一条光线沿直线穿过玻璃,可知O点为圆心,另一条光线沿直线进入玻璃,在半圆面上的入射点为B,入射角设为θ - 10 - / 10‎ ‎1,折射角设为θ2则 得 θ1=300 ‎ 因OP=R,由几何关系知BP=R,知折射角θ2=600 ‎ 折射定律得玻璃的折射率为n= ‎ ‎ 16.(1)40(4n+1) m/s,(n=0、1、2…)‎ ‎(2)40(4n+3) m/s,(n=0、1、2…)‎ ‎(3)波沿-x方向传播 解析 (1)若波向右传播,由图象知在Δt=t2-t1内波向右传播的距离为Δx1=+nλ,(n=0、1、2…)‎ 波速v1==λ 代入λ=8 m、Δt=0.05 s得 v1=40(4n+1) m/s,(n=0、1、2…)‎ ‎(2)若波向左传播,由图象知在Δt内,波向左传播的距离为Δx2=λ+nλ,(n=0、1、2…),‎ 波速v2==λ=40(4n+3) m/s,(n=0、1、2…)‎ ‎(3)已知波速v=280 m/s,故Δt内波传播的距离Δx=vΔt=(280×0.05) m=14 m.将Δx与λ相比,得Δx=λ,故Δx符合(2)中的Δx2在n=1时的情况,所以波沿-x方向传播.‎ ‎17.解析:(1)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mvB2‎ 解得vB==6 m/s 由B点至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系统动量守恒,取vB方向为正方向,‎ mvB=(M+m)v 此时的弹性势能最大,由能量守恒可得:‎ Ep=mvB2-(M+m)v2‎ 由以上两式可得Ep=12 J。‎ ‎(2)物块由B点至第二次到达C点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取vB方向为正方向,‎ mvB=mvC+Mv′‎ 物块由B点至第二次到C点的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 mvB2=mvC2+Mv′2‎ - 10 - / 10‎ 由以上两式可解得:vC=-2 m/s;vC=6 m/s(第一次到C点的速度,舍去)‎ 即物块第二次到达C点的速度为-2 m/s。‎ 答案:(1)12 J (2)-2 m/s - 10 - / 1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