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00 KB
  • 2024-02-18 发布

天津市西青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每小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 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2.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3.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4.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在欧洲的价值主要是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5.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却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 A. 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 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 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D. 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 ‎6.下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初创时期发行的股票,由此可见,当时 A.洋务派具有近代经营理念 B.中国国内证券交易市场已经产生 C.民众对洋务企业寄予厚望 D.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时捉襟见肘 ‎7.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B.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C.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D.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8.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A.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C.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 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9. 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10.从欧洲思想史看,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不同,其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其意在强调 A.启蒙运动已经成为政治运动 B.启蒙运动构建了新社会的蓝图 C.启蒙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落后性 ‎11.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或改革完成后,各国先后建立了形式各异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核心都是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 A. 行政权 B. 立法权 C. 司法权 D. 外交权 ‎12.2018年5月,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D.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13.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 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 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B. 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 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14.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 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 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①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报、电话的出现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③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 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15.下图为中国财经报公布的2016年金砖五国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达国家仍居世界经济主导地位 B. 金砖国家成为多极化格局的一极 C.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 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5分,其中16题12分、17题15分、18题14分,19题14分。)‎ ‎16.(12分)余光中先生一首《乡愁》折射了国家分裂带给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愁,也让我们深思当今国家分裂的多方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卿、大夫、士、庶民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的制度因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下面是两幅古代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所属封建王朝在山东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社会影响。(4分)‎ 材料三 《乡愁》余光中1971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分析导致材料三中“乡愁”出现的国内外因素。(4分)为了化解“乡愁”,海峡两岸作出了哪些努力?(2分)‎ ‎17.(15 分)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 “‎ 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摘编自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了在中国建立共和政治作出的主要努力。(3 分)‎ 材料二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4 分)‎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 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分)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2分)‎ ‎18.(14分)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劳动。‎ ‎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2分)‎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 ——【美】艾尔弗雷德 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5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3分)‎ ‎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遭遇了特大早灾,秋种难以进行。安徽省委将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农民。有些地方在“借地”的基础上搞起了包产到组,其中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搞起了包干到户。‎ ‎——吴恩远《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为何得到农民的支持。(2分)概括这做法对农村改革的意义。(2分)‎ 材料二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弊端。(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3分)‎ 材料三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人们思维深处的深层次忧虑没有解决。从南方讲话到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与此同时,政府进一步开放,到90年代中期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2分)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5 ABCCD 6-10 ADCDB 11-15 BADCD ‎16.(12分)‎ ‎(1)因素:分封制的实施。(2分)‎ ‎(2)制度及不同影响:秦朝的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结果导致了“七国之乱”。(2分)‎ ‎(3)国内因素:国共内战导致两岸处于隔绝敌对状态。(2分)‎ 国际原因:美苏“冷战”及美国对我国内政的粗暴干涉。(2分)‎ 努力:大陆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三通”。(答出任意2点即得2分)‎ ‎17.(15分)‎ ‎(1)原因: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2分)‎ 努力: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3分)‎ ‎(2)主要原因: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4分)‎ ‎(3)影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尊心和自信心;引起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为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答出任意2点即得4分)‎ 重要因素:革命政党的领导;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2分)‎ ‎18.(14分)‎ ‎(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4分)‎ ‎ 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2分)‎ ‎(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5分)‎ ‎(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3分)‎ ‎19.(14分)‎ ‎(1)原因: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 意义:揭开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序幕。(2分)‎ ‎(2)弊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企不分;分配搞平均主义。(3分)‎ 解决:简政放权;实行政企分开;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分)‎ ‎(3)新举措:开发和开放浦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分)‎ 特点:改革开放是渐进式推进;经历了从政策调整到制度创新的阶段。(2分)‎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