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8.25 KB
- 2024-02-11 发布
实验突破
(
十八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回归教材
1.
实验仪器及装置
装置图示
操作名称
所需仪器
溶解
过滤
蒸发
烧杯、玻璃棒
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
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续表)
装置图示
玻璃棒作用
搅拌
,
加速溶解
引流
搅拌
,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液体飞溅
2.
误差分析
(1)
若得到的
NaCl
的质量比实际值偏低
:
①
蒸发时有固体飞溅
;②
把晶体从蒸发皿转移到天平上时
,
有少量沾在蒸发皿上
;③
溶解
NaCl
时
,
加水量不足
,
未完全溶解
;④
将过滤后的液体转移到蒸发皿时
,
有少量溅出。
(2)
若得到的
NaCl
的质量比实际值偏高
:
①
过滤时滤纸破损
;②
蒸发时并未完全蒸干。
3.
注意事项
(1)
滤纸的折叠方法
(
如图
S18-1)
(2)
过滤
①
过滤能除去液体中混有的难溶性固体。
②
过滤基本操作
“一贴”
:
滤纸紧贴
,
若有气泡
,
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
:
滤纸边缘要低于
,
滤液的液面要低于
。
“三靠”
:
烧杯口要紧靠
;
玻璃棒末端要轻靠
;
漏斗末端要紧靠
。
漏斗内壁
滤纸边缘
漏斗边缘
玻璃棒
图
S18-1
三层滤纸处
烧杯内壁
③
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是
或
;
若滤液仍浑浊
,
需再次过滤。
④
过滤时发现滤液下流速度很慢
,
可能原因是
。
(3)
蒸发
:
蒸发能除去溶液里的溶剂。
①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防止液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
。
②
当出现
时就停止加热
,
防止固体烧焦
,
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液滴飞溅
较多量固体
1.
[2019
·
西城二模
]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图
S18-2
所示。
(1)
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填序号
)
。
拓展训练
图
S18-2
[
答案
]
(
1)①③②
[
解析
]
(1)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1.
[2019
·
西城二模
]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图
S18-2
所示。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解和过滤过程中
,
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B.
蒸发过程中
,
待溶液全部蒸干停止加热
C.
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纯净物
图
S18-2
[
答案
]
(2)ABC
[
解析
]
(2)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
加速溶解
,
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
蒸发结晶过程中
,
待出现较多固体时
,
停止加热
,
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
;
过滤只能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得到的滤液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
为混合物。
2.
[2018
·
丰台二模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如下
:
①
试管
②
烧杯
③
蒸发皿
④
托盘天平
⑤10 mL
量筒
⑥100 mL
量筒
⑦
药匙
⑧
胶头滴管
⑨
漏斗
⑩
酒精灯
⑪
铁架台
⑫
玻璃棒
(1)
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填序号
)
。
(2)
蒸发过程中
,
需不断进行搅拌
,
其原因是
。
②⑨⑪⑫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
,
造成液体飞溅
3.
某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
,
进行了如图
S18-3Ⅰ
操作
:
(1)
将粗盐进行提纯并计算其产率。操作步骤为
:①
→
(
填序号
)
。
(2)
实验结束后
,
发现产率较低。可能的原因是
(
填序号
)
。
A.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
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
蒸发后
,
所得精盐很潮湿
D.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
转移到称量纸上
(3)
操作
⑥
中需要将圆形滤纸
折叠处理
,
如图
Ⅱ
所示中不该
出现的情形是
(
填序号
)
。
图
S18-3
⑤②③⑥④⑤
AB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