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50 KB
- 2024-02-09 发布
p+q D. 正反应吸热; m+n
7,所用的酸和碱可能是( A. 等浓度的弱酸和强碱 B. 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 C. 稀的弱酸和浓的强碱 D. 稀的强酸和浓的弱碱 【答案】D 【解析】略 19. 常温下,将pH=1的硫酸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两者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5:1 B. 6:1 C. 10:1 D. 11: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每份硫酸溶液体积都为V,每份溶液中c(H+)=0.1mol/L。 一份加水pH升高1,可得:0.01; 另一份加入与硫酸等浓度氢氧化钠溶液pH升高1,可得:=0.01。 由以上二式解得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比为6:1。 考点: pH计算 点评:pH=-lgc(H+)。 20. 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B. C. C(H+)和C(OH-)的乘积 D. OH-的物质的量 【答案】B 【解析】在氨水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H2O=NH4++OH-,离子方程式的电离平衡产生为 K=×c(NH4+),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c(NH4+)变小,根据温度不变,K不变可以知道,增加,选项A错误,而减小,选项B 正确;由于温度不变,所以c(H+)和c(OH-)的乘积不变,选项C错误;OH-的物质的量应该是增加,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解题的关键是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电离常数也不变,本题难度中等。 第Ⅱ卷(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21. 某学生用0.1000mol·L-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 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试液 B. 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 把盛有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的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 取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处 E. 调节液面至“0” 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 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的读数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________________、F(填序号); (2)上述B步骤的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5)若滴定结束时,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_________mL。 【答案】 (1). DCEA (2). 防止滴定管内壁附着的水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 (3). 偏大 (4). 溶液有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5). 21.40 【解析】(1)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顺序操作,则正确的顺序为:B、D、C、E、A、F;(2)上述B 步骤的操作目的是防止滴定管内壁附着的水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如果再用待测液润洗,会使锥形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会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分析可知,会造成c(待测)偏大;(4)本实验是用NaOH滴定盐酸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所以终点时,现象是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5)滴定管的刻度由上而下刻度增大,精度为0.01mL,由图可知终点读数为21.10mL。 22. (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时,32.0g N2H4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25℃时),N2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 ~30%的KOH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电极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Zn做负极,Cu做正极,电解CuSO4溶液。 ①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中的电源,铜片的质量变化128g,则肼-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_________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20%)。 (4)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氧化NH3,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2H4(l)+O2(g)=N2(g)+2H2O(l) △H =-624 kJ/mol (2). O2+2H2O+4e-=4OH- (3). N2H4+4OH--4e-=4H2O+N2↑ (4). O2+N2H4=2H2O+N2↑ (5). Cu2++2e-=Cu (6). 112 (7). ClO-+2NH3=N2H4+Cl-+H2O 【解析】(1)32.0g肼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所以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 △H=-624KJ/mol;(2)燃料电池中,正极上是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碱性环境下,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负极上投放的是燃料,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碱性环境下的反应式为:N2H4+4OH--4e-=4H2O+N2↑,则总电极反应方程式是O2+N2H4=2H2O+N2↑;(3 )①电解池的负极上是阳离子铜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Cu2++2e-=Cu;②铜片上的电极反应为:Cu-2e-=Cu,Cu的质量变化128g,根据电极反应,转移电子为4mol,根据反应O2+N2H4=2H2O+N2↑,当转移电子4mol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氧气的体积是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消耗空气的体积是5mol,即112L;(4)NaClO氧化NH3可以制得肼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NH3=N2H4+Cl-+H2O。 23.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D、E、F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电极A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若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一段时间,当阳极产生56 mL(标准状况下)气体,电解后溶液体积为500 mL时,求所得溶液在25℃时的pH=__________________。 (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应该是___(填“银”或“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 正极 (2). 2CuSO4+2H2O电解2Cu+O2↑+2H2SO4 (3). 12 (4). 银 (5). AgNO3 【解析】(1)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该电极附近溶液显碱性,即F电极是阴极。则B是电源的负极、A是电源的正极,C是阳极、D是阴极、E是阳极;(2)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阴极和阳极的放电离子是铜离子和OH-,所以总的反应式为2CuSO4+2H2O电解2Cu+O2↑+2H2SO4;(3)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反应式为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物质的量为=0.0025mol,所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0025mol×2=0.005mol,浓度是=0.001mol/L,因此pH等于12;(4)B是电源的负极,则H为电镀池的阴极,G为阳极,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 应该是银,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AgNO3。 24. 25℃时,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条件下,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H3COO﹣+H+ △H>0 ,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_。 a.加入少量0.10mol·L﹣1的稀盐酸 b.加热 c.加水稀释至0.010mol·L﹣1 d.加入少量冰醋酸 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f.加入少量0.10mol·L﹣1的NaOH溶液 (2)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 A.c(H+) B.c(H+)/c(CH3COOH) C.c(H+)•c(OH﹣) D.c(OH﹣)/c(H+) (3)体积为10mL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平衡常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____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_________(填准确数值)。 【答案】 (1). bcf (2). A (3). 大于 (4). HX的pH变化程度大,则酸性HX强,电离平衡常数大 (5). 大于 (6). 稀释后,HX电离生成的c(H+)小,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小 (7). 9.9×10﹣7mol/L 【解析】(1)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加水稀释、加入碱、加热都能促进醋酸的电离;a.加入少量0.10mol·L﹣1的稀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则醋酸的电离程度降低,故错误;b.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加热CH3COOH溶液,促进醋酸的电离,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故正确;c.加水稀释至0.010 mol·L﹣1,促进醋酸的电离,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故正确;d.加入少量冰醋酸,醋酸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醋酸的电离程度降低,故错误;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不影响平衡的移动,则不改变醋酸的电离,故错误; f.加入少量0.10 mol·L﹣1的NaOH溶液,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氢离子浓度降低,促进醋酸的电离,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故正确;答案选bcf;(2)A.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促进电离,c(H+)减小,选项A选;B.c(H+)/c(CH3COOH)=n(H+)/n(CH3COOH),则稀释过程中比值变大,选项B不选;C.稀释过程,促进电离,c(H+)减小,c(OH-)增大,c(H+)•c(OH-)=Kw,Kw不变,选项C不选;D.稀释过程,促进电离,c(H+)减小,c(OH-)增大,则c(OH-)/c(H+)变大,选项D不选;答案选A;(3)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HX的pH变化程度大,则酸性HX强,电离平衡常数大;稀释后,HX电离生成的c(H+)小,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小,所以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大,故答案为:大于;HX的pH变化程度大,则酸性HX强,电离平衡常数大;大于;稀释后,HX电离生成的c(H+)小,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小;(4)25℃时,混合液pH=6,c(H+)=1.0×10-6mol/L,则由Kw可知,c(OH-)=1.0×10-8mol/L,由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Na+)=c(H+)-c(OH-)=9.9×10-7mol/L,故答案为:9.9×10-7mol/L。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有弱根离子盐的水解、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等实验的设计,难度较大,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相应的实验来验证,设计的实验要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实验设计是高考的热点,是学习的重点。 25. 在400℃,1.01X105Pa时,将SO2和14molO2 压入一个装有催化剂的VL密闭反应器中,发生2SO2+O22SO3的反应,并且在10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有2molSO2和12molO2。 (1)SO2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SO3(气)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 (2)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平衡时SO3(气)占总体积的百分数为__________,此时体系压强为反应起始时体系压强的________倍; (4)达平衡后再加入2molSO2、12molO2和4molSO3(气),此时正反应速率将_______,逆反应速率将_______,平衡_______移动。 【答案】 (1). 6/Vmol·L-1 (2). 4 /Vmol·L-1 (3). 66.67% (4). 0.2/Vmol·L-1·min-1 (5). 22.22% (6). 0.9 (7). 增大 (8). 增大 (9). 正向 【解析】(1)由题干知O2的转化量是2mol,SO2的转化量是4mol,SO3的转化量是4mol。SO2的起始浓度为6/V mol·L-1,SO3(g)的平衡浓度为4/V mol·L-1;(2)SO2的转化率为×100%=66.67%。v(O2)= =0.2/V mol·L-1·min-1;(3)平衡时SO3占总体积的百分数为×100%=22.22%。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0.9;(4)达平衡后再加入2molSO2、12molO2和4molSO3(g),相当于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