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7.04 KB
  • 2024-02-08 发布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代号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分)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2.(1分)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知得失的“镜子”,由此可见唐太宗(  )‎ A.提倡节俭 B.重视人才 C.勤于政事 D.善于纳谏 ‎3.(1分)《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 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4.(1分)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 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5.(1分)如图是惠州某学校学生设计的《唐朝兴衰的示意图》。示意图中方框内M处应该填写的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第29页(共29页)‎ A.三省六部制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朱温灭唐 ‎6.(1分)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7.(1分)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8.(1分)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 C. D.‎ ‎9.(1分)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胡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  )‎ 第29页(共29页)‎ A.党项族 B.匈奴族 C.女真族 D.契丹族 ‎10.(1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送“送礼”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 B.“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 C.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 D.“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 ‎11.(1分)“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12.(1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最后完成于(  )‎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13.(1分)对下列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⑤铁木真统一蒙古 A.⑤①③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⑤③①④② D.⑤①③②④‎ ‎14.(1分)明朝时,农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列作物,属于明朝引进的原产于南美洲的有(  )‎ ‎①玉米 ‎②甘薯 第29页(共29页)‎ ‎③马铃薯 ‎④占城稻 ‎⑤花生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5.(1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被后人称为(  )‎ A.诗史 B.诗圣 C.诗鬼 D.诗仙 ‎16.(1分)如图哪个字母所代表的史实从《史记》与《资治通鉴》中均能查阅到(  )‎ A.A B.B C.C D.D ‎17.(1分)电视剧《乔家大院》以历史上的晋商名人为原型而创作。表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人生。明清时期两大著名的商帮来自(  )‎ A.安徽山西 B.广东福建 C.浙江广东 D.山西江苏 ‎18.(1分)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 C.《水经注》 D.《本草纲目》‎ ‎19.(1分)清朝人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帝斥责“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诗人被杀,全家被抄斩。这反映了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  )‎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建立中央册封制度 ‎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第29页(共29页)‎ ‎20.(1分)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巅峰之作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二、非选择题 ‎21.(7分)明清时期,我国边疆地区相继遭到外国侵犯,广大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斗争,谱写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血与火的战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苏州枫桥铁岭关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倭寇的遗址。‎ ‎(1)明代哪位将领抗击倭寇,在台州取得了九战九捷的重大战果?‎ 材料二:“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清《台湾通志》‎ ‎(2)郭沫若这幅对联歌颂的“一代英雄”指的是谁?“驱逐荷虏”是在哪一年?‎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和清朝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什么机构?‎ 材料四:以格尔必齐河、石大兴安岭(即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两国的分界线。格尔必齐河以西,外兴安岭以北为俄国领土:格尔必齐河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是中国领土。‎ ‎(4)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请说出这一条约签订的时间。‎ 第29页(共29页)‎ ‎22.(8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如图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该制度是哪一个朝代创立的?‎ 材料二 一日(大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娃,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2)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原因是什么?宋太祖为节制地方经济权力,从而“制其钱谷”。他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3)材料三所指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制度?元朝掌管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四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4)材料四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材料五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5)清朝雍正皇帝统治时期设立了什么机构以强化君主专制的?‎ 第29页(共29页)‎ ‎23.(7分)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在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材料三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于汉、唐、宋等朝代初期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材料四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使者的名字。‎ ‎(2)宋代的对外贸易相当活跃,其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为此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3)材料三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4)材料四说明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第29页(共29页)‎ ‎(5)从唐、宋、明到清,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24.(8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友好交往,相互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如图《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前来求亲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最终把谁嫁往吐蕃?‎ 材料三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3)分析材料三,举出北宋时期与辽“阶段性的战争”中主张抗辽的宰相和“阶段性的和好”所指的事例。‎ 第29页(共29页)‎ 材料四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迎班智达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4)从元朝开始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当时的西藏归哪一机构直接统辖?‎ 材料五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清政府通过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管理机构等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5)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填表。‎ 第29页(共29页)‎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代号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分)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分析】本题考查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 ‎【解答】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的局面,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589年,隋灭陈,结束分裂局面,1276年,元灭南宋,结束了分裂局面。‎ 故选:B。‎ ‎【点评】掌握秦汉、隋唐和元朝相关知识。‎ ‎2.(1分)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知得失的“镜子”,由此可见唐太宗(  )‎ A.提倡节俭 B.重视人才 C.勤于政事 D.善于纳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有关内容,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知得失的“镜子”。‎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得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朝臣进谏成风,他重用著名的谏臣魏征,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他死后,唐太宗称自己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准确识记魏征的有关内容。‎ 第29页(共29页)‎ ‎3.(1分)《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是指(  )‎ 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分析】本题的关键词是“考试”“制度”“配备文官”,由此可知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度。‎ ‎【解答】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唐朝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完善了科举制度。清朝末年,废除了科举制,所以科举制在我国存在了近两千年之久,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 ‎4.(1分)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 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的状况。‎ ‎【解答】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所以有人写诗描述其统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联系教材所学作答。‎ ‎5.(1分)如图是惠州某学校学生设计的《唐朝兴衰的示意图》。示意图中方框内M处应该填写的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第29页(共29页)‎ A.三省六部制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朱温灭唐 ‎【分析】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解答】题目给出的是惠州某学校学生设计的《唐朝兴衰的示意图》。示意图中方框内M处应该填写的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由强盛转向衰弱的标志是安史之乱。‎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安史之乱的影响。‎ ‎6.(1分)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 ‎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分析】本题以“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为切入点,考查北宋建立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诗歌中的“陈桥驿站披旗冕”结合所学,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可知,D符合题意。‎ 故选:D。‎ 第29页(共29页)‎ ‎【点评】本题以北宋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1分)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解答】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 ‎8.(1分)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 C. D.‎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以及南宋和金的并立。‎ ‎【解答】‎ 第29页(共29页)‎ 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宋、辽、西夏和金并立的知识。北宋时期,辽被金所灭,所以南宋不可能和辽并立。‎ 故选:D。‎ ‎【点评】本题注意把握辽、宋、金的对峙形势图。‎ ‎9.(1分)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胡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  )‎ A.党项族 B.匈奴族 C.女真族 D.契丹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他率众起兵抗辽,不断取得胜利,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解答】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胡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指女真族。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10.(1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送“送礼”指的是宋朝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 B.“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 C.宋朝皇帝向三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 D.“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致命弱点之一 ‎【分析】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理解不正确的”。‎ 第29页(共29页)‎ ‎【解答】由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的岁币以及绢帛,“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表述不正确,如澶渊之战,北宋取得了胜利,但还是缔结了澶渊之盟。‎ 故选:C。‎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11.(1分)“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解答】根据题干,考查的是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B、C选项与商业无关,D选项长安在唐朝是就已是国际性大都市,不算突出表现。在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答案选A。‎ ‎【点评】注意阅读题干的关键词“商业发展”。‎ ‎12.(1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最后完成于(  )‎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分析】本题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依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 ‎【解答】‎ 第29页(共29页)‎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北方依然是我国的经济重心;隋唐时期,江南地区进一步得到开发,并逐渐赶上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明清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江南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 ‎13.(1分)对下列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南宋灭亡 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⑤铁木真统一蒙古 A.⑤①③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⑤③①④② D.⑤①③②④‎ ‎【分析】本题以排列历史事件顺序为切入点,考查元朝建立、南宋灭亡、蒙古灭金、蒙古政权建立。‎ ‎【解答】①忽必烈继承汗位是在1260年; ②南宋灭亡于1276年;③蒙古灭金是在1234年;④元朝建立于1271年;⑤铁木真统一蒙古是在1206年。因此⑤③①④②排序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元朝建立、南宋灭亡、蒙古灭金、蒙古政权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4.(1分)明朝时,农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列作物,属于明朝引进的原产于南美洲的有(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占城稻 ‎⑤花生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第29页(共29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引进的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的相关史实。掌握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解答】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明代从国外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为提高粮食产量,宋朝时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①②③⑤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引进的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的相关史实。‎ ‎15.(1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被后人称为(  )‎ A.诗史 B.诗圣 C.诗鬼 D.诗仙 ‎【分析】本题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依托,考查杜甫。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被称为“诗史”,他的“三吏”“三别”就是诗史里的不朽篇章。他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16.(1分)如图哪个字母所代表的史实从《史记》与《资治通鉴》中均能查阅到(  )‎ 第29页(共29页)‎ A.A B.B C.C D.D ‎【分析】本题考查了《史记》与《资治通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解答】《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的历史,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史学巨著中都有记载。B字母所代表的史实从《史记》与《资治通鉴》中均能查阅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内容。‎ ‎17.(1分)电视剧《乔家大院》以历史上的晋商名人为原型而创作。表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人生。明清时期两大著名的商帮来自(  )‎ A.安徽山西 B.广东福建 C.浙江广东 D.山西江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两大著名的商帮的相关史实。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解答】明清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他们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其中著名的有安徽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两大著名的商帮的相关史实。‎ ‎18.(1分)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 C.《水经注》 D.《本草纲目》‎ 第29页(共29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代李时珍的成就。‎ ‎【解答】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因而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本草纲目》中。‎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 ‎19.(1分)清朝人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帝斥责“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诗人被杀,全家被抄斩。这反映了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  )‎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建立中央册封制度 ‎ C.设立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分析】本题考查文字狱。清朝时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 ‎【解答】材料“一把心肠论浊清”可知清朝文字狱有关。材料描述的是胡中藻狱。胡中藻狱是清朝大兴文字狱的一个典型案例。文字狱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故选:D。‎ ‎【点评】掌握文字狱的表现和危害。‎ ‎20.(1分)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巅峰之作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分析】本题考查了《红楼梦》。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解答】‎ 第29页(共29页)‎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巅峰之作的是《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是曹雪芹用毕生精力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排印面世。‎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红楼梦》的地位。‎ 二、非选择题 ‎21.(7分)明清时期,我国边疆地区相继遭到外国侵犯,广大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斗争,谱写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血与火的战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苏州枫桥铁岭关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倭寇的遗址。‎ ‎(1)明代哪位将领抗击倭寇,在台州取得了九战九捷的重大战果?‎ 材料二:“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清《台湾通志》‎ ‎(2)郭沫若这幅对联歌颂的“一代英雄”指的是谁?“驱逐荷虏”是在哪一年?‎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和清朝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什么机构?‎ 第29页(共29页)‎ 材料四:以格尔必齐河、石大兴安岭(即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两国的分界线。格尔必齐河以西,外兴安岭以北为俄国领土:格尔必齐河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是中国领土。‎ ‎(4)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请说出这一条约签订的时间。‎ ‎【分析】本题以明清时期,我国边疆地区相继遭到外国侵犯,广大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斗争,谱写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血与火的战歌为切入点,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考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沫若这幅对联歌颂的“一代英雄”指的是郑成功;“驱逐荷虏”是在1662年。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以加强对那里的管辖,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1684年,清朝康熙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是《尼布楚条约》的内容。1685、1686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故答案为:‎ ‎(1)戚继光。‎ 第29页(共29页)‎ ‎(2)郑成功;1662年。‎ ‎(3)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置台湾府,1885年设立台湾省。‎ ‎(4)《尼布楚条约》;1689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2.(8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如图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该制度是哪一个朝代创立的?‎ 材料二 一日(大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娃,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2)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原因是什么?宋太祖为节制地方经济权力,从而“制其钱谷”。他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3)材料三所指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制度?元朝掌管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四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4)材料四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第29页(共29页)‎ 材料五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5)清朝雍正皇帝统治时期设立了什么机构以强化君主专制的?‎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 ‎(2)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本题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 ‎(4)本题主要考查明太祖废除丞相。‎ ‎(5)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的设立。‎ ‎【解答】(1)根据图片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图示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隋朝代创立的。‎ ‎(2)根据材料“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可知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原因是地方藩镇势力过大,君弱臣强。宋太祖为节制地方经济权力,从而“制其钱谷”,他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取消地方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3)根据材料“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指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行省制。元朝掌管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是枢密院。‎ 第29页(共29页)‎ ‎(4)根据材料“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可知朱元璋诛杀宰相,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废除丞相。‎ ‎(5)根据所学可知,清朝雍正皇帝统治时期设立了军机处以强化君主专制的。‎ 故答案为:‎ ‎(1)三省六部制;隋朝。‎ ‎(2)地方藩镇势力过大,君弱臣强;取消地方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3)行省制;枢密院。‎ ‎(4)废除丞相。‎ ‎(5)军机处。‎ ‎【点评】本题以中国古代君权逐步加强为切入口,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明清加强君权的措施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3.(7分)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在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材料三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于汉、唐、宋等朝代初期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材料四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第29页(共29页)‎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使者的名字。‎ ‎(2)宋代的对外贸易相当活跃,其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为此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3)材料三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4)材料四说明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5)从唐、宋、明到清,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分析】本题以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在发生变化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宋代南方经济发展、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鉴真是唐朝著名僧人,为弘扬佛法,他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在日本除讲授佛经外,还把唐朝的诗歌、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宋朝时,海外贸易非常发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3)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从1405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 ‎(4)由材料“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可知,天朝(清朝)推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就是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 第29页(共29页)‎ ‎(5)从上述分析可知,从唐朝到清朝,我国的对外政策从开放交流的对外交往逐渐转向闭关锁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属开放性试题。围绕“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所以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提高综合国力”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鉴真;玄奘。‎ ‎(2)市舶司。‎ ‎(3)郑和;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闭关锁国;导致了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5)从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只会导致国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振兴中华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宋代南方经济发展、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内容。‎ ‎24.(8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友好交往,相互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如图《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前来求亲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第29页(共29页)‎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最终把谁嫁往吐蕃?‎ 材料三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3)分析材料三,举出北宋时期与辽“阶段性的战争”中主张抗辽的宰相和“阶段性的和好”所指的事例。‎ 材料四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迎班智达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4)从元朝开始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当时的西藏归哪一机构直接统辖?‎ 材料五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清政府通过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管理机构等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5)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填表。‎ 第29页(共29页)‎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2)本题主要考查增城公主入藏。‎ ‎(3)本题主要考查辽宋澶渊之盟。‎ ‎(4)本题主要考查元朝宣政院。‎ ‎(5)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对西藏的管辖。‎ ‎【解答】(1)根据材料一“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根据图片分析,《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前来求亲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最终把文成公主嫁入吐蕃。‎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北宋时期与辽“阶段性的战争”中主张抗辽的宰相是寇准。北宋与辽“阶段性的和好”所指的事例是澶渊之盟。‎ ‎(4)根据所学可知,从元朝开始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当时的西藏归宣政院直接统辖。‎ ‎(5)根据图表分析可知,这是清朝对西藏管辖,顺治帝时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时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雍正帝于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故答案为:‎ ‎(1)开明的民族政策。‎ ‎(2)文成公主。‎ 第29页(共29页)‎ ‎(3)寇准;澶渊之盟。‎ ‎(4)宣政院。‎ ‎(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民族交往、辽宋议和、元朝对西藏管辖、清朝对西藏的管辖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8 14:02:42;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9页(共29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