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0 KB
- 2024-02-06 发布
p+q 14、将2molSO2和1molO2分别置于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g)2SO3 (g),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15、在恒温时,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16、已知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X和0.8 mol Y,反应初始4 s内v(X)=0.005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A.4 s时容器内c(Y)=0.76 mol/L B.830℃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K=0.4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10分)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 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 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18、(12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1)已知:2CH4(g)+O2(g)=2CO(g)+4H2(g)△H=a kJ/mol CO(g)+2H2(g)=CH3OH(g)△H=b kJ/mol 写出由CH4和O2制取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 图1是该反应CO和CH3OH(g)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v(H2)= . (3)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和20mol H2,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选项字母). A.H2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生成速率的2倍 B.H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H2的转化率和CO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②比较A、B两点压强大小:P(A) P(B)(填“>”、“<”或“=”). ③比较KA、KB、KC的大小: . 19、(8分).甲乙两容器,甲的容积固定,乙的容积可变.在一定温度下,向甲中通入3mol N2和4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amol. (1)相同温度下,向乙中通入2molNH3,且保持容积与甲相同,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与甲平衡中相同.起始时乙中还通入了 mol N2和 mol H2. (2)相同温度下,若向乙中通入6mol N2和8mol H2,且保持压强与甲相等,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氨的物质的量为b mol,则a:b 1:2;若乙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达到平衡时,生成氨的物质的量为c mol,则a:c 1:2 (填“>”、“<”或“=”). 20、(8分)金属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料. 羰基法提纯镍涉及的反应为:Ni(s)+4CO(g)⇌Ni(CO)4(g) ①当温度升高时,减小,则△H 0(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粗镍和CO加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代号) 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进行3s后测得Ni(CO)4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 21、(14分).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7×10﹣5mol•L﹣1 K1=4.4×10﹣7mol•L﹣1 K2=5.6×10﹣11mol•L﹣1 3.0×10﹣8 mol•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浓度的CH3COO﹣、HCO3﹣、CO32﹣、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常温下0.1mol•L﹣1的CH3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c(H+) B. C.c(H+)•c(OH﹣) D. E. 若该溶液升高温度,上述5种表达式的数据增大的是 . (4)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该温度下测得某溶液PH=7,该溶液显 (填“酸”、“碱”或“中”)性.将此温度下PH=1的H2SO4溶液aL与PH=11的NaOH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PH=2,则a:b= . 化学(理侧、理普)答案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17、(每空2分)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隔热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3)偏小; (4)不相等; 相等; 18、(每空2分) (1)2CH4(g)+O2(g)=2CH3OH(g)△H=(a+2b) kJ/mol; (2)K=;0.15mol/(L.min); (3)①BD; ②<; ③KA=KB>KC; 19(每空2分)(1)1;3; (2)=;<. 20. (每空2分)①<; ②bd;不变;0.8mol•L﹣1•s﹣1. 21(14分)(1) CO32﹣>ClO﹣>HCO3﹣>CH3COO﹣ . (2) A ABCE . (3) 大于 小于 HX酸性强于CH3COOH的,稀释后HX溶液中的c(H+)小于CH3COOH溶液中的c(H+),所以其对水电离的抑制能力也较弱 . (4) 碱 1:9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化学(理侧、理普)答题卷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7、(每空2分) (1) (2) (3) (4) 18、(每空2分) (1) (2) (3)① ② ③ ; 19、(每空2分)(1) (2) 20、 (每空2分)① ② 21、(14分)(1) (2) (3) (4) . 高二化学(理侧、理普)【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D D A C B D A A C A D B C B 17、(每空2分)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隔热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3)偏小; (4)不相等; 相等; 18、(每空2分) (1)2CH4(g)+O2(g)=2CH3OH(g)△H=(a+2b) kJ/mol; (2)K=;0.15mol/(L.min); (3)①BD; ②<; ③KA=KB>KC; 19(每空2分)(1)1;3; (2)=;<. 20. (每空2分)①<; ②bd;不变;0.8mol•L﹣1•s﹣1. 21(14分)(第3小题前两空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 CO32﹣>ClO﹣>HCO3﹣>CH3COO﹣ . (2) A ABCE . (3) 大于 小于 HX酸性强于CH3COOH的,稀释后HX溶液中的c(H+)小于CH3COOH溶液中的c(H+),所以其对水电离的抑制能力也较弱 . (4) 碱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