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1.50 KB
  • 2024-02-03 发布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30道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1.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葡萄糖 B.激素 C.氨基酸 D.血红蛋白 ‎2.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A.细胞内液 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C.细胞外液 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3.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之间 D.稳定在3~4之间 ‎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7.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 )‎ ‎8.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 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9.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1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内的病毒 ‎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 ‎12.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2,4—D B.乙烯 C.吲哚乙酸 D.吲哚丁酸 ‎13. 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  )‎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14.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 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 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15.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 ‎①青香蕉与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 ②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疯长 ③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 ④松树宝塔状的树形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 ‎16.使凤梨有计划上市、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啤酒生产中不使大麦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等,可以分别用下列哪些激素处理?(  )‎ ‎①乙烯 ②赤霉素 ③脱落酸 ④细胞分裂素 ⑤生长素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② D.①②⑤‎ ‎17.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 A.50只 B.42只 C.92只 D.160只 ‎18.右图中A表示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 )‎ A.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 B.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中生产者数量变化情况 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19.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 )‎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 ‎④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21.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 ‎ 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 C.湿度 D.温度 ‎22.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23.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24.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25.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图中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 ‎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26.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暂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27.某池塘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假如水鸟只依靠鱼来增加体重,那么水鸟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需要该生态系统内浮游植物的量为(  )‎ A.‎50 kg B.‎125 kg C.‎625 kg D.1 ‎‎000 kg ‎2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29.右图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  )‎ A.食物链  ‎ B.食物网 ‎ C.生物圈 ‎ D.生态系统 ‎3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非选择题(4道题,共40分)‎ ‎1.(每空1分,共7分)如图为某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1)此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最短的食物链是________,该食物链有________个 营养级,鹰在此食物链中是________级消费者。‎ ‎(3)此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 ‎(4)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 ‎(5)由上述简图可知,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 ‎2.(每空1分,共8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      、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2)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 ‎(3)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和      。‎ ‎(4)下图为种群年龄组成3种类型的示意图 图示A.B.C各为什么类型?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 。‎ ‎3.(每空1分,共9分)‎ 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③指的是      。‎ ‎(2)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    ,无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    ,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      。(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3)病毒进入体内先由    免疫发挥作用,若进入宿主细胞,则由     免疫消灭掉。‎ ‎(4)若⑦表示某物质,则是     ,能与    特异性结合并由      最终将抗原消灭掉。‎ ‎4.(每空2分,共16分)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消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人胃肠道的部分神经支配示意图如下。‎ ‎(1)兴奋沿神经a传到末梢,引起末梢内的       释放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后,使下一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图中b处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          和突触后膜。‎ ‎(2)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增加,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      ,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维持血糖稳定。‎ ‎(3)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       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产生兴奋,该兴奋一方面传至         ,引起口渴感;另一方面可 使 激素释放增多,从而促进      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答案 一、选择题(30道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C D D D[]‎ C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D C D C D D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B B C D B C D D ‎]‎ 二、非选择题(4道题,共40分)‎ ‎1.(每空1分,共7分)‎ ‎(1)3 (2)草→鼠→鹰 3 二(次) (3)草 (4)鹰 (5)捕食和竞争 ‎2. (每空1分,共8分)‎ ‎(1)出生率 死亡率 ‎(2)随机取样 ‎(3)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4)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3.(1每空1分,共9分)‎ ‎(1)淋巴因子 ‎(2)A E BCDF ‎(3)体液 细胞 ‎(4)抗体 抗原 吞噬细胞 ‎4. (每空2分,共16分)‎ ‎(1)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突触间隙 ‎(2)胰岛素 ‎(3)下丘脑  大脑皮层  抗利尿 肾小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