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00 KB
- 2024-02-01 发布
高一物理必修二基础知识练习
第五章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 方向。曲线运动中速度的 在变,所以是一种 运动。
v1
v2
2、如图,小船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水的速度为v1,船自身速度为v2,用运动的合成方法可知,小船在水面上的实际速度是 ,方向 ,经过时间t后小船的实际位移是 。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 。
4、平抛运动的概念是 。
5、处理平抛运动时,我们的思路是:水平方向上,物体做 运动,竖直方向上,物体做 运动。若设水平初速度为v0,则经过时间t后(物体仍在空中),物体的水平速度为 ,竖直速度为 ,合速度大小为 ,倾角的正切为 ,水平位移x为 ,竖直位移y为 ,实际位移s大小为 ,倾角的正切为 ,轨迹方程是 ,这是 的方程。
6、将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从5m的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是 。
7、“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运动规律”的实验:
(1)实验目的:①探究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②学会描绘平抛运动的 ,并以此求出平抛运动的 。
(2)实验器材: ,小球,木板,支架, ,白纸, ,图钉,刻度尺。
(3)实验原理:因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y与运动的时间t的 次方成正比,所以,为了在轨迹图中取出相等的时间间隔的点,就从原点开始沿y轴向下取一个坐标为y0的点,再依次向下取 、 、 、…… 的点,这些点的时间间隔相等。
(4)给以下实验步骤填空并排序:
①在木板上用图钉钉上 ,并把按竖直固定在支架上。
②以O为原点,根据 方向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再过O点作 线为x轴。
③把小球从斜槽上的某一 位置 释放,观察小球的轨迹,并用有孔卡片确定小球经过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该点的位置。
④在斜槽 位置放上小球,将球心投影到白纸上,确定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抛出点(即 ),
⑤在实验桌上安装好斜槽,调节其末端 水平。
⑥改变有空卡片的位置,按上述的方法确定小球经过的其他位置,最后取下白纸。
(5)数据处理:
①将白纸上的一系列点用 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②在轨迹上任选一点P(x,y),那么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表达式为 。
8、圆周运动中线速度的表达式是 ,物理意义是 ,方向 ,所以圆周运动是一种 运动;角速度的表达式是
,物理意义是 ,常用单位是 ;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式 ;转速是指 ,它的物理意义是 ;周期是指 ,它的物理意义是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 、 、 都保持不变。圆周运动中,同轴转动的物体,他们的 相同,同线传动的物体,他们的 相同。
9、向心加速度的常用表达式有 、 两种,其方向 ;其物理意义是 。
10、物体受到 的合力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这个合力就是向心力,向心力的常用表达式有 和 两个。分别说出以下几种情况中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光滑漏斗中圆周运动的小球 随转盘圆周运动的物块
火车
火车转弯时的向心力 过凸型拱形桥顶的汽车
地球
过凹型拱形桥底的汽车 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卡普勒第一定律是: ;卡普勒第二定律是: ;
卡普勒第三定律是: ,其表达式是 ,当把轨道近似看作圆时,表达式可改写为 ,其中常数k由 决定。
2、通过计算推导可得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m是行星质量),由于太阳与行星间相互作用,两者的地位是相同的,既然太阳吸引行星,行星也必然吸引太阳,所以可推得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设太阳质量为M)满足 ,而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F和F’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我们可以推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满足 ,加入比例系数G,写成等式就是 ,这就是
定律的表达式,(其中G是 ,由 通过著名的 实验测量得到的)根据等式,该定律可表述为 。
3、不考虑地球自转时,万有引力等于 ,公式表达为 ,化简后得到黄金代换式 。
4、环绕模型算中心天体质量: 提供向心力,表达式写作 =Fn,若向心力表达式用,则中心天体质量M= ,若向心力表达式用,则中心天体质量M= ,若向心力表达式用,则中心天体质量M= 。若该天体的半径为R,则以上3种表达式下中心天体的密度可分别写作 , ,
。(请区分环绕半径r和星球半径R)
5、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 :作为运行速度,它是卫星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表达式写作 ,所以它是绕地球运行的最 线速度;作为发射速度,它是把卫星发射上天的最 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大小为 ,第三宇宙速度,大小为 ,根据各宇宙速度的意义,填写下表:
发射速度v
卫星运行情况
v < 7.9 km/s
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做匀速圆周运动
7.9 km/s < v < 11.2 km/s
11.2 km/s < v < 16.7 km/s
飞出太阳系
6、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从 向 、从
向 、从 向 发展,经典力学暴露了它的局限性,而 和 等理论的出现,使人类对这些局限领域有了更深刻和广泛的认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势能概念: ,常用字母Ep表示,势能分为 势能和 势能,他们的表达式分别写作
和 ,势能具有 性和 性。动能的概念: ,常用字母Ek表示,动能的表达式为 ,动能与物体速度的 有关,与速度的 无关。动能和势能的 就是机械能。
2、 和 是做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恒力做功公式可写为 ,其中α是 与 的夹角,当α 时,做功为0,当 α 时,做正功,当 α 时,做负功(某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 ”),功是 量,单位与能量单位相同,为 ,用符号 表示。
3、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对它做的总功有两种求法:一种是等于这几个力的 所做的功;另一种等于各个力分别对该物体做功的 。请分别用这两种方法求下面这个物体的总功(用字母式表达):
m
m
α
l
摩擦因数μ
F
方法一:
方法二:
力F在粗糙水平面上把质量为m的物体推过位移l
4、功率的概念: ,物理意义:
,公式: ,单位 ,用符号 表示。一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与物体速度的关系表达式为: ,如汽车以一定的功率上坡时,为增加牵引力,就要 ,用到的就是这个关系原理。
5、物体从高度h1移动到高度h2处,重力做功WG= ,与 无关,只与 有关。所以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式可写为
,可见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重力做 功(也称为物体克服 做功),重力势能 。与重力做功相似,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可写为 。
6、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我们用
的方法表示变力做功的大小,纸带被弹出后,先做 运动,再做 运动,所以 点的速度才代表变力做功后的速度。数据处理时,我们做 图,发现W与 成正比。
7、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若有多个力对物体做功,或做功分多个过程,则W代表各个力在各个过程中做的 功。
8、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
,它成立的条件是 ,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第一步,确定 ;第二步,写出起点和终点的动能与 ;第三步,把起点和终点的机械能列等式解方程。
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情景是利用 运动。纸带上某两点的距离等于 ,这就能得到下落过程中 的变化量,用我们熟悉的方法求出这两点的 ,就可以得到下落的始末动能变化量, 需要测重物的质量。误差来源主要是 和
。填写所需的实验器材:
。
10、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工业革命以来, 和 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但这些资源是有限的,而且燃烧这些能源时还会污染环境,所以, 和
已成为关系人类社会能否发展的大问题。被释放的 ,我们无法把他们收集起来再次利用,这种现象叫做 。能源危机的深层次含义是
,这也反映了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