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13 KB
- 2024-01-20 发布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高三新高考备考监测联考
化 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鲁科版必修1。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S 32 K 39
Cr 52 Fe 56 Ba 13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下列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A.旧报纸 B.香烟头 C.废金属 D.饮料瓶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水煤气、液化石油气均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化合物
B.“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金属材料
C.制玻璃和水泥都要用到石灰石原料
D.1996年人工合成了第112 号元素钅哥(Cn),盛放钅哥的容器上应该贴的标签是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Fe2O3能溶于酸,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NaHCO3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可用作膨松剂
C.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坩埚
D.SiO2熔点高、硬度大,常用来制造集成电路
4.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 g由CO2和S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5NA
B.1 L 0.1 mol·L-1Na2SiO3溶液中含有的Si数目为0.1NA
C.0.1 mol H2O2分解产生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2.8 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1NA
5.用饱和硫酸亚铁、浓硫酸和硝酸钾反应可以制得纯度为98%的NO,其反应为FeSO4+KNO3+H2SO4(浓)Fe2(SO4)3+NO↑+K2SO4+H2O (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NO3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Fe2(SO4)3、K2SO4、H2O均为电解质
D.该反应中生成144 g H2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 mol
6.公元八世纪,Jabir ibn Hayyan在干馏硝石的过程中首次发现并制得硝酸(4KNO32K2O+4NO↑+3O2↑),同时他也是硫酸和王水的发现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馏产生的混合气体理论上可被水完全吸收
B.王水是由3体积浓硝酸与1体积浓盐酸配制而成的
C.王水溶解金时,其中的盐酸作氧化剂(Au+HNO3+4HClH[AuCl4]+NO↑+2H2O)
D.实验室可用NaNO3与浓硫酸反应制备少量的HNO3,利用的是浓硫酸的氧化性
7.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l2和NO2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若通入适当比例的Cl2和NO2,即发生反应Cl2+2NO2+4NaOH2NaNO3+2NaCl+2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3 mol·L-1的盐酸共热制备氯气
B.装置Ⅰ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
C.装置Ⅲ的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
D.若制备的NO2中含有NO,应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NO
8.在指定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 N、Fe3+、S、N
B.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Na+、Ca2+、Cl-、CH3COO-
C.c(ClO-)=0.1 mol·L-1的溶液:K+、Na+、S、S2-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 K+、Na+、Cl-、N
9.制取Na2CO3和高纯Si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属于固氮反应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B.步骤②为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2至饱和后,再通入NH3
C.反应⑤、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用精馏的方法可提纯三氯氢硅
10.由两种物质组成的一包白色粉末,通过如下实验可鉴别其中的成分: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固体部分溶解;向所得的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稀HNO3,有气体放出,最后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上层清液呈无色。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SiO2、明矾 B.BaCO3、无水CuSO4
C.MgCO3、Na2S2O3 D.KCl、Ag2CO3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3分,但只要有选错得0分)
11.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有强还原性。已知:①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②H3PO2+NaOH(足量)NaH2PO2+H2O。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H3PO2的结构式为
B.H3PO2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NaH2PO2是酸式盐
D.每消耗1 mol P4,反应①中转移6 mol 电子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原因是
A.铜久置空气中表面出现绿色固体:2Cu+O2+CO2+H2OCu2(OH)2CO3
B.某种火箭发射阶段有少量N2O4逸出,产生红色气体:N2O42NO2
C.FeSO4·7H2O在空气中久置变黄: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
D.SO2通入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逐渐褪去: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1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NaNa2ONa2CO3
B.AlAl2O3Al(OH)3
C.Fe(OH)2Fe(OH)3Fe2O3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D.Na2CO3 (aq)NaHCO3CO2
14.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6NA
B.10.1 g N(C2H5)3中所含的非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3NA
C.2 mol Au与2 mol H2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均为2NA
D.100 g 46%的甲酸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5NA
15.据了解,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Cu2(OH)3Cl。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形成了保护层)和有害锈(使器物损坏程度逐步加剧,并不断扩散),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OH)3Cl属于有害锈
B.Cu2(OH)2CO3属于复盐
C.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可以做保护层
D.用NaOH溶液法除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9分)氮、磷对水体的污染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在pH约为9时,用澄清石灰水可将水体中的HP转化为Ca10(PO4)6(OH)2沉淀除去,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除去地下水中的硝态氮通常用还原剂将其还原为N2。
①Prusse等提出的用Pd-Cu作催化剂,常温下,在pH为4.0~6.0时,可直接用H2将N还原为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研究发现用H2和CO2的混合气体代替H2,N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的去除效果比只用H2时更好,其原因是 。
②在pH约为5时,用纳米Fe粉可将N还原为N2,Fe粉被氧化为Fe2+,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用次氯酸钠脱除水体中的氨态氮的过程中(2NH3+3ClO-N2+3H2O+3Cl-),pH与氨态氮的去除率关系如图所示,在pH大于9时,pH越大,去除率越小,其原因是 。
17.(10分)某溶液X含有H+、Al3+、N、Fe2+、Fe3+、HC、S2-、S、Cl-、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和相关数据(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如下:
(1)通过上述实验过程,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反应①中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测得X溶液中c(H+)=6 mol·L-1,则X溶液中 (填“含”或“不含”)Fe3+,c(Fe3+)= mol·L-1(若填不含,则不需计算),X溶液中c(Cl-)= mol·L-1。
18.(12分)氟化铬可用作毛织品防蛀剂、卤化催化剂、大理石硬化及着色剂。以铬云母矿石(含4.5%Cr2O3,还含Fe2O3、FeO、MgO、SiO2)为原料制备氟化铬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氢氧化物
Fe(OH)3
Mg(OH)2
Cr(OH)3
Fe(OH)2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开始沉淀的pH
2.3
8.8
4.9
7.5
沉淀完全的pH
4.1
10.4
6.8
9.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2O3、MgO、FeO、SiO2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 种。
(2)将铬云母矿石粉碎的目的是 。
(3)滤渣1主要成分的用途是 。(写一种)
(4)Cr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第一次滴加氨水调节pH范围为 。
(6)第二次滴加氨水调节pH 为6.8~8.8的目的是 ,Cr(OH)3与 Al(OH)3 一样具有两性,若第二次滴加的氨水改为NaOH溶液,生成的Cr(OH)3会部分溶解,写出Cr(OH)3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
19.(11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制备CuBr(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实验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如图所示。
(1)仪器M的名称是 。
(2)若将M中的浓硫酸换成70%的H2SO4,则圆底烧瓶中的固体试剂为 (填化学式)。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能说明B中反应已完成的依据是 。若B中Cu2+仍未完全被还原,适宜加入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液溴 b.Na2SO4
c.铁粉 d.Na2S2O3
(4)下列关于过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可以不紧靠烧杯壁
b.将滤纸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c.滤纸边缘可以高出漏斗口
d.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率
(5)洗涤时,先用装置C中的吸收液清洗,其目的是 ,再依次用溶解SO2的乙醇、乙醚洗涤的目的是 。
20.(13分)以铬铁矿(含FeO·Cr2O3、Al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二草酸铬钾的实验步骤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1)“熔融”的装置如图,坩埚W的材质可以是 (填“铁”“陶瓷”或“玻璃”); FeO·Cr2O3与KClO3及Na2CO3发生反应,生成Fe2O3、KCl、Na2CrO4和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熔融后的固体中含Na2CrO4、Fe2O3、Na2SiO3、NaAlO2、KCl等, 步骤①的具体步骤为水浸,过滤,调pH为7~8,加热煮沸半小时,趁热过滤。第一次过滤滤渣中的主要成分为 ,“调pH为7~8,加热煮沸半小时”的目的是 。
(3)步骤②需加入酸,则加入稀硫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步骤④包含的具体操作有 ,经干燥得到K2Cr2O7晶体。(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5)步骤⑤需往两种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滴水及少量酒精研磨,所用的硅酸盐质仪器的名称是 。
(6)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K[Cr(C2O4)2]·nH2O样品所含结晶水数目,将样品加热到80 ℃时,失掉全部结晶水,失重16.8%。K[Cr(C2O4)2]·nH2O晶体中n= 。
高三新高考备考监测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B 6.A 7.C 8.D 9.B 10.D 11.CD 12.C 13.AC 14.BD 15.A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16.(1)10Ca2++8OH-+6HPCa10(PO4)6(OH)2↓+6H2O(2分)
(2)①2N+5H2+2H+N2+6H2O (2分);CO2溶于水后呈酸性,可以提供H+,有利于pH维持在4.0~6.0(2分)
②5∶1(1分)
(3)pH大于9时,ClO-的氧化性减弱,不利于氧化NH3(2分)
17.(1)HC、S2-、OH-(写对1个得1分,对2个得2分,错写不得分,3分)
(2)3Fe2++N+4H+3Fe3++NO↑+2H2O(2分)
(3)含(1分);2(2分);8(2分)
18.(1)3(1分)
(2)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浸取率,加快浸取速率(2分)
(3)用于制备光导纤维(或其他合理答案)(1分)
(4)Cr2O3+3H2SO4Cr2(SO4)3+3H2O(2分)
(5)4.1~4.9(或4.1≤pH<4.9,2分)
(6)使Cr3+完全沉淀,Mg2+不沉淀(2分);Cr(OH)3+OH-Cr(OH[或Cr(OH)3+OH-Cr+2H2O,2分]
19.(1)分液漏斗(1分)
(2)Na2SO3(或K2SO3或NaHSO3或KHSO3等合理答案,1分)
(3)2CuSO4+2NaBr+SO2+2H2O2CuBr↓+Na2SO4+2H2SO4(2分);
溶液蓝色褪去(1分);d(1分)
(4)acd(选对1个或2个均得1分,全对得2分,但只要选错不得分,2分)
(5)防止CuBr被氧化(1分);用乙醇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再用更易挥发的乙醚除去乙醇,使其快速干燥(2
·9·
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分)
20.(1)铁(1分);6FeO·Cr2O3+12Na2CO3+7KClO312Na2CrO4+3Fe2O3+7KCl+12CO2↑(2分)
(2)Fe2O3(1分);使Al、Si水解为Al(OH)3和H2SiO3,过滤除去(2分)
(3)2Cr+2H+Cr2+H2O(2分)
(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并洗涤(2分)
(5)研钵(1分)
(6)3(2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