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9.16 KB
- 2024-01-20 发布
高一化学 第 1 页 共 6 页
宿迁市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高 一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 -28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化学与社会、生产、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石油、煤等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能源
B.用可降解塑料生产一次性饭盒能减少白色污染
C.用于消杀冠状病毒的酒精溶液浓度越大越好
D.为减少环境污染可将废旧电池进行地下填埋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苯的结构简式:C6H6 B.氮气的电子式:
C.S2-的结构示意图: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3.“嫦娥四号”使用了 238 94 Pu 核电池,核素 238 94 Pu 的中子数为
A.144 B.94 C.238 D.332
4.下列物质中官能团名称不正确的是
A.乙烯(碳碳双键) B.乙醇(羟基)
C.乙酸(羧基) D.乙酸乙酯(脂基)
5.以下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18 2 8 8
高一化学 第 2 页 共 6 页
A.CO2 B.CaF2 C.NaOH D.N2
6.下列变化过程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KNO3 熔化 B.NaCl 溶解 C.干冰升华 D.NH3 分解
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 B.H2O 和 H2O2 C.1H 和 2H D.正丁烷和异丁烷
8.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B.酸碱中和反应
C.氯化铵受热分解 D.镁条与盐酸反应
9.关于冰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是无味的液体 B.难溶于水
C.酸性比碳酸弱 D.可用于制作食醋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引起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只有热量变化
C.原电池中主要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1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l2(H2O) 饱和 NaCl 溶液 洗气
B CH3CH2OH(H2O) CaO 蒸馏
C FeCl2(FeCl3) Cu 过滤
D (Br2) CCl4 萃取
高一化学 第 3 页 共 6 页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 CH3COOH 中加入适量 NaOH 溶液:H+ + OH-===H2O
B.Fe 与稀 HNO3 反应:Fe + 2H+=== Fe2++ H2↑
C.Cl2 通入 H2O 中:Cl2 + H2O ===2H+ + Cl- + ClO-
D.AlCl3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NH3·H2O ===Al(OH)3↓ + 3NH4+
13.依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ⅠA 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N>O>F
C.酸性强弱:H2SO4>H2CO3>H2SiO3 D.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硅可做半导体材料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B.所有糖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C.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D.乙醇和乙酸均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15.一定温度下,将 2 mol SO2 和 1molO2 充入某密闭恒容容器中反应:2SO2+O2 2SO3,
达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或充入一定量 O2 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SO2 的消耗速率与 SO3 的生成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平衡状态时,SO2、O2、SO3 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 2﹕1﹕2
D.达到平衡状态时,SO3 的物质的量等于 2mol
16.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成分是蛋白质大分子,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在 56℃环境中约
30 分钟即可被杀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精能使蛋白质分子失去生理活性 B.加热使蛋白质变性,这种变性可逆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17.某原电池装置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 是负极
B.电子由 Cu 棒经导线流向 Fe 棒
C.Cu 棒上有气体放出
高一化学 第 4 页 共 6 页
D.Fe 棒处的电极反应为 Fe-3e-= Fe3+
18.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6H12O6 +6O2 → 6CO2 + 6H2O
B.CH2 = CH2 + HBr → CH3CH2Br
C.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D. + HNO3 浓硫酸
+ H
19.现有如下实验方案中,可以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验证不同催
化剂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
分离乙醇
和水 收集乙酸乙酯 蒸馏石油
20.已知 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
素,Y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 与 X 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和 Y 能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 B.X 和 Y 只能形成气态化合物
C.X、Y、Z 可形成一种酸 D.X、Z、W 能形成一种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21.(8 分)有 8 种短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横坐标),其原子半径相对大小、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高一化学 第 5 页 共 6 页
(1)元素 h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2)元素 x 和 y 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在家庭生活中的用途是 ▲ 。
(3)元素 e、f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的是 ▲ 。(写化学式)
(4)元素 z、x 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3 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 。
22.(10 分)某实验小组对 H2O2 分解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将质量相等状态不同的 MnO2
分别加入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 H2O2 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测试。
有关记录如下:
(1)试管中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实验结果证明了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 ▲ 有关。
(3)表中 t1 ▲ t2(填写“>”、“<”或“=”)
(4)控制该反应速率,除了改变催化剂因素,可行的方法还有 ▲ 。
(5)某同学用一定浓度的 H2O2 溶液 10 mL,加入适量 MnO2
在某温度下反应,测量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反应时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B、C 三点所表示的即时反应速率
最慢的是 ▲ 点。
MnO2 触摸试管 现象 反应时间/min
粉末 发烫 反应剧烈,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t1
块状 微热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t2
X
高一化学 第 6 页 共 6 页
23.(10 分)A~F 各物质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 为常见气态烃,其产量可作为一个
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B 和 D 是生活中常见有机物,D 能跟 Na2CO3 溶液反应,
F 有香味。
(1)E 的结构简式为 ▲ ,实验室中②的反应条件是 ▲ 。
(2)A 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PE,PE 可用于制备保鲜膜、食品袋等,A 合成 PE 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为 ▲ ,该反应类型是 ▲ 。
(3)实验室制备 F 时装置如右图,试管 2 中所盛液体是
饱和 Na2CO3 溶液。试管 1 中反应结束后,试管 2
中液体量比反应前增多且分层。振荡试管 2 后发
现上层有机层液体变少,则振荡时发生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为 ▲ 。
24.(12 分)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可再生绿色新能源,被誉为“21 世纪的清洁
燃料”。
(1)写出二甲醚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2)CH3OCH3(g)+3O2 (g)=2CO2 (g)+3H2O (l) 是 ▲ 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高一化学 第 7 页 共 6 页
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用下图中的 ▲ 表示(填“A”或“B”)。
A B
(3)工业上可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2CO(g) + 4H2(g) CH3OCH3(g) + H2O(g)
①测得 CO 和 CH3OCH3(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开始至平衡时 CO 的平
均反应速率 v(CO)= ▲ mol/(L·min)。
②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单位时间内生成 CO 和 H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B.CH3OCH3 的浓度不再变化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CH3OCH3 与 H2O 的物质的量相等
(4)二甲醚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 a 电极的电极名称为 ▲ 极(填“正”
或“负”)。
高一化学 第 8 页 共 6 页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Ⅰ卷选择题(60 分,每题 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A C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C A B C B A B
Ⅱ卷非选择题(40 分)
21.(8 分,每空 2 分)
(1)第三周期ⅦA 族 (2)燃料(或燃气、热源等符合题意的均可)
(3)NaOH (4)
22.(10 分,每空 2 分)
高一化学 第 9 页 共 6 页
(1)2H2O2 2H2O + O2↑ (没有催化剂不得分,没有↑不扣分)
(2)催化剂接触面积大小(或颗粒大小、形状等符合题意的均可)
(3) < (4)改变 H2O2 溶液浓度或反应温度 (答一点即可) (5)C
23.(10 分,每空 2 分)
(1)CH2BrCH2Br ; Cu 催化、加热(一点 1 分)
(2)nCH2=CH2 [-CH2-CH2-]n (没有条件不扣分), 加聚反应
(3)Na2CO3+2CH3COOH = 2CH3COONa + CO2↑+ H2O
或 Na2CO3+CH3COOH = CH3COONa + NaHCO3
24.(12 分,每空 2 分)
(1)CH3CH2OH (2)放热 ,A
(3)①0.08 ②BC (漏选只得 1 分) (4)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