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MB
- 2024-01-19 发布
2018年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五)
数学(文科)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若复数满足,则( )
A. B. C. D.
3.已知命题:“,有成立”,则命题为( )
A.,有成立 B.,有成立
C.,有成立 D.,有成立
4.某研究机构在对具有线性相关的两个变量和进行统计分析时,得到如表数据.由表中数据求得关于的回归方程为,则在这些样本点中任取一点,该点落在回归直线下方的概率为( )
4
6
8
10
12
1
2
3
5
6
A. B. C. D.
5.在等比数列中,,,则( )
A. B. C.或 D.或
6.设,,,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则输出的属于( )
A. B. C. D.
8.设,若,则( )
A. B. C. D.
9.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10.在直四棱柱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分别是、中点,则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11.已知角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与圆相交于点,终边与圆相交于点,点在轴上的射影为,的面积为,函数
的图象大致是( )
12.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是( )
A. B. C. D.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实数、满足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14.某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在学科教辅书方面的支出情况,抽出了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支出的钱数在的同学比支出的钱数在的同学多26人,则的值为 .
15.在数列、中,是与的等差中项,,且对任意的都有,则的通项公式为 .
16.若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顶点和右焦点,且为等边三角形,双曲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相同,则双曲线的虚轴长是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在平面四边形中,为上一点,,,,,,.
(1)求的值及的长;
(2)求四边形的面积.
18.在如图所示的空间几何体中,,四边形为矩形,点,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平面.
19.某学校高三年级有学生750人,其中男生450人,女生300人,为了研究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与性别有关,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先统计了他们期中考试的数学分数,然后按性别分别分为男、女两组,再将两组学生的分数分成5组,分别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从样本中分数小于11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人,求两人性别相同的概率;
(2)若规定分数不小于130分的学生为“数学尖子生”,试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数学尖子生与性别有关”.
附:
0.100
0.050
0.010
0.001
2.706
3.841
6.635
10.828
20.已知椭圆:过点,左、右焦点分别为,,且线段与轴的交点恰为线段的中点,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与直线斜率相同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求当的面积最大时直线的方程.
21.已知函数.
(1)试讨论有两个极值点,,且,求证:.
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方程是
,将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曲线.
(1)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18年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五)数学(文科)答案
一、选择题
1-5: 6-10: 11、12: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解:(1)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又已知,,,则,解得.
再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由诱导公式得.
所以在中,由,得,解得,
所以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2)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的面积为;
的面积为;
的面积为;
所以四边形的面积为.
18.证明:(1)取中点,连接、,
∵,,分别为、、的中点,
∴,,
又∵,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2)∵四边形为矩形,∴,
又,,∴平面,
又∵,∴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19.解:(1)由已知得,抽取的100名学生中,男生60名,女生40名,其中分数小于等于110分的学生中,男生有(人),记为,,;女生有(人),记为,.从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基本事件为,,,,,,,,,共10个,其中,两名学生性别相同的基本事件有4个:,,,.
故所求的概率.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在抽取的100名学生中,男生数学尖子生有(人),女生数学尖子生有(人),
据此可得列联表如下:
数学尖子生
非数学尖子生
合计
男生
15
45
60
女生
15
25
40
合计
30
70
100
所以,
∵,∴不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数学尖子生与性别有关”.
20.解:(1)∵椭圆过点,∴,①
连接,∵为线段的中点,为线段的中点,
∴,则,
∴,②
由①②得,,
∴椭圆的离心率为.
(2)由(1)知椭圆的方程为,直线的斜率.
不妨设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椭圆与直线的方程得,
,解得.
设,,则,,
∴,点到的距离,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
∴直线的方程为.
21.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
令,,
当时,解得,此时在上恒成立,
故可得在上恒成立,即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解得或,
方程的两根为和,
当时,可知,,此时在上,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易知,,此时可得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综上可知,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区间和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2),
,由题意,是方程的两个根,所以,①
,②
①②两式相加可得,③
①②两式相减可得,④
由③④两式消去可得,
所以,
设,因为,所以,所以,,
因此只需证明当时,不等式成立即可,即不等式成立.
设函数,由(1)可知,在上单调递增,故,即证得当时,,亦即证得,
所以,即证得.
22.解:(1)曲线的方程是,即,
将代入得,即.
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是,
将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曲线:,展开为,
则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2)由得,得,
故直线的普通方程是,
因为圆:的半径为,
圆心到直线,
所以直线与曲线相交.
23.解:(1),即,
即①或②或③
解①可得;解②可得;解③可得.
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
(2)等价于恒成立,
等价于恒成立,
而,
所以,得或,
解得或,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