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4-01-18 发布

高中生物教材全一册(选修):专题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学案2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选修本 第28课时 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二)‎ 淮州中学 高乃宏 ‎1.2000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授予了瑞典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人类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早发现了在神经细胞间的某种信息传递,即所谓的“慢突触传递”。这些发现对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信息传导中的紊乱如何引发神经疾病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正是通过这些发现,人们研制出治疗帕金森氏症以及其他抗精神疾病的药物。‎ (1) 涉及该项科研成果的基础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B.神经细胞产生的兴奋信号,主要通过中枢神经传导。‎ C.慢突触传递就是以较慢速度传导信息。‎ D.该项研究对研制大脑神经系统药物有着重要意义。‎ (2) 当刺激神经纤维上某一点时,将会出现( )‎ A. 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递 B. 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 C. 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递 D. 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多 (3)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的传递途径是( )‎ A. 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B. 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 C. 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D. 树突→突触→轴突→突触 (4) 格林加德发现慢突触传递涉及一种化学反应,即蛋白质磷酸化,从而使得蛋白质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下面不属于蛋白质的功能的是( )‎ A. 催化作用 B. 调节新陈代谢 C. 储存遗传信息 D. 免疫作用 ‎2.1999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授予原德国的布洛尔,他发现了蛋白质在细胞传送和定位控制中的内部信号,揭示了人类疾病的数种基因分子结构。有关该成果的基础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细胞中的蛋白质仅作为细胞中的一种能源物质 ‎ B.细胞中不同蛋白存在着不同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 C.该成果对某些疾病形成的研究指示了方向 ‎ D.该成果对开发新药有重要指导价值 ‎3. 英国细胞学家弗莱明教授在培养葡萄球菌时,意外的发现其中的一个培养皿里长出了绿菌,而周围的葡萄球菌竟然溶化了,他抓住绿菌可以杀菌着一新的信息,改变研究课题转攻抗菌课题.后来弗莱明教授通过细心研究,终于发现了抗病菌的强敌-----青霉素.不久,青霉素被用来成功的救制了一名败血症病人,一时间,青霉素成为灵丹妙药. 弗莱明也因此而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奖.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产生青霉素的青霉菌是一种原核生物 B葡萄球菌是一种真核生物 C培养在同一培养基的绿菌与葡萄球菌是一种捕食关系 D培养在同一培养基的绿菌与葡萄球菌是一种竞争关系 ‎4. 2002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布雷尔、美国科学家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苏尔斯顿.为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提供重要基础.如果人类能掌握细胞生生死死的规律,那么像癌症和艾滋病这样的难题,将不攻自破.化学奖奖给三位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为破译基因怎样控制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又是怎样发挥生理作用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工作提升了人类对生命进程的认识.‎ ‎(1)科学家普遍认为基因数目的多少不一定决定生物的复杂性和进化程度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基因是怎样表达与管理,所以专家普遍认为,随着DNA测序工作的完成,生物科学开始步入后基因组时代,即对基因结构的问题研究清楚后,从分子水平的角度看,下一个研究对象应是 ( )‎ A.核糖核酸 B.脱氧核糖核酸 C.蛋白质 D.脂类 ‎(2)对于人类基因的”大缩水”,如果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角度上看,人类在使用基因上很节约,很可能是 ( ) ‎ A一个基因控制合成多个蛋白质 B.一个基因含有多个遗传密码 ‎ C.合成一个蛋白质时共用多个基因 D.基因的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容易变动 ‎5.按照所含核酸的种类,一般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但是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科学家在研究羊瘙痒症的病因时,发现羊瘙痒症的病因是不含核酸的蛋白质.科学家将这种蛋白质致病因子定名为朊病毒.对应的蛋白质单位称为朊病毒蛋白,相应疾病称为朊病毒病.朊病毒与常规病毒一样,有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及可自我复制等特点.‎ ‎ 进一步研究发现,朊病毒蛋白是人和动物正常细胞基因编码的产物,它本身并不能致病.而必须发生空间结构上的变化,才会转化为朊病毒致病.而当这些朊病毒存在的时候,正常的朊病毒蛋白就回转化为朊病毒.美国生物学家普鲁辛就是由于研究朊病毒做出了卓越贡献,而获得了199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图一表示朊病毒的复制方式:‎ ‎ 可见,致病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具有朊病毒,二是具有朊病毒蛋白.动物实验证明,接种朊病毒可以使动物致病.应用基因操作方法去除朊病毒基因的小鼠,即使导入朊病毒也不会感染此病. ‎ ‎ □←‎ DNA→◇→◇□→□□‎ ‎◇表示朊病毒蛋白 □表示朊病毒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朊病毒的复制是否符合遗传的中心法则?简要说明理由.‎ 自我评价答案 ‎1.(1)C (2)D (3)C (4)C ‎2.A 3.D 4.(1)C (2)A ‎5.‎ ‎ 朊病毒的复制过程符合遗传的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由核酸到蛋白质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因为朊病毒实质上就是从一种正常蛋白质变异而来的,而这种正常的朊病毒蛋白仍是由生物自身的基因指导合成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