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 MB
  • 2024-01-15 发布

地理卷·2018届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 会宁四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末考试 ‎ 命题人: ‎ ‎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16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6:10。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0月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致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时,家在旧金山 ‎(西八区)的美籍华人观看升国旗现场直播的当地时 间是( )‎ A. 10月1日14时10分 B. 9月30日14时10分 C. 10月1日19时10分 D. 9月30日19时10分 图为某地受一天气系统影响的气压和最大风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 )‎ A. 风力不断加大 B. 气压不断升高 ‎ C. 气温不断降低 D. 降水变率增大 ‎4.此图反映的是( )‎ A. 形成华北地区的干旱天气 ‎ B. 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C. 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 ‎ D. 可能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 5. 气象部门能迅速准确获取此天气系统的发生并进行 预报,主要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包括( )‎ ‎① RS ② GPS ③ GIS ④ 数字地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某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示地形的主要成因是 A. 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7.该地貌在我国多见于 A.南方地区 B.华北地区 ‎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③①②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 A.从变质岩到岩浆岩 B.从沉积岩到变质岩 C.从岩浆岩到沉积物 D.从岩浆岩到变质岩 读我国鄂尔多斯(中部某地)地区Ⅰ、Ⅱ两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下列因素中,影响鄂尔多斯地区土地 利用类型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拔 B. 水分 C. 热量 D. 光照 ‎11.这种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 C. 周期性 D. 地带性 ‎12.为遏制“半固定半流动沙地荒漠草原 牧业带”向东扩张,宜采取的措施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沙漠侵袭 B. 退耕还林还草,稳定生态系统 C. 实行休耕政策,恢复自然植被 D. 恢复湿地生态,保护环境 下表为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 A.我国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 ‎ B.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C.我国人口增长仍然处于高低高阶段 ‎ D.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14.根据数据分析,我国当前人口增长状况同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根据数据分析,我国应采取的合理措施为( )‎ A.继续控制人口增长,采取更加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B.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采取措施缓解就业压力 C.控制东部人口迁移,鼓励向中西部迁移 D.合理降低城市化水平,解决城市问题 读伦敦大本钟及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6. 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 B. 历史 C. 文化 D. 经济 ‎17. 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但这儿并没有 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经济 B. 政治 C. 历史 D. 环境 某城市棚户区改造前(如图甲),雨季内涝严重;改造后(如图乙),容积率和绿地率都发生很大变化,成为当地颇有品质的小区。容积率是规划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总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率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8.此地改造后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据此推断改造后容积率与绿地率的变化是( )‎ A.容积率下降,绿地率上升 B.容积率下降,绿地率下降 C.容积率上升,绿地率下降 D.容积率上升,绿地率上升 ‎19.改造后的积极意义是( )‎ A.气温日变化增大 B.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 C.居民人均用电量增大 D.人均住房面积增大 读下列四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四幅图所表示的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21.图①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出现的地区最可能是( )‎ A.北京市郊区 B.河西走廊 C.三江平原 D.南疆盆地 读东北地区略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22.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黑土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 C.生物活动微弱 D.秸秆还田 ‎23.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在( )‎ A.a附近 B.b附近 C.c附近 D.d附近 ‎24.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比较,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充足的能源供应 C.洁净优美的环境 D.充足的淡水资源 读珠江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25.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B.邻近香港、东南亚的区位优势 C.侨乡众多、便于引进资金、设备等 D.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26.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大量人口流向珠江三角洲,最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 A.经济发展快 B.自然条件优越 C.对外联系便利 D.大规模资源开发 ‎27.近年来,珠江三角洲部分工业沿图示箭头方向转移,主要原因是移入地区( )‎ A.交通运输更加方便 B.劳力、地价便宜 C.污染小、环境优美 D.文化、教育发达 ‎ ‎28.广东部分产业“二次转移”对边远地区的消极影响是( )‎ A.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B.逐渐缩小地区差异 C.生态恶化,污染加剧 D.延缓地区经济发展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下题。‎ ‎29.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30.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市场和运输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品牌和核心技术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黄山,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飘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五色无嗅,可饮可浴。‎ ‎ ‎ ‎(1)黄山位于______省南部的江南丘陵,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由______岩构成,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4分)‎ ‎(2)黄山的标志性景观是______________。(1分)‎ ‎(3)黄山“四绝”中,属于气象与气候景观的是___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想观赏到“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2分)‎ ‎(5)黄山的“怪石”时,欣赏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时必须_________。(1分)‎ ‎32、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见图 (右图)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见图(右下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 多的 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 ‎__________月。(2分)‎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填正确项字母)。(3分)‎ A. 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 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 连续的阴雨天气 D. 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 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 。(2分)‎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1:大不列颠岛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和日本北海道岛略图(下图)。‎ 材料2:日本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对比表。‎ 日本海侧 太平洋侧 月份 ‎1‎ ‎2‎ ‎1‎ ‎2‎ 平均最低气温(℃)‎ ‎-4.9‎ ‎-5.2‎ ‎—5.2‎ ‎—4.9‎ 平均最高气温(℃)‎ ‎1.9‎ ‎2.5‎ ‎5.9‎ ‎6.2‎ 降水量(mm)‎ ‎133‎ ‎104‎ ‎79‎ ‎76‎ ‎ (1)大不列颠岛该月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影响因素主要有 和 。(3分)‎ ‎(2)北海道岛冬季多暴雪。根据材料2的数据可知,暴雪主要分布在 侧,其原因是 。(3分)‎ ‎(3)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的地带性植被都是 。根据北海道岛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判断,日本的 、 资源均较丰富。(3分)‎ ‎(4)大不列颠岛和北海道岛 (东或西)侧海域都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大不列颠岛(东或西)侧渔场是 洋流和 洋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岛(东或西)侧渔场是 洋流和 洋流交汇形成的。传统上日本人吃米饭寿司,而大不列颠岛居民的食物主要是牛排、奶油和奶酪等,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6分)‎ ‎(5)伯明翰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是工业革命发源地,17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一个工业城市,并享有“世界车间”之美称。试推测其早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 试题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第一题 略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A A D C C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B C C D D A 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B D A B C C D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A A D C C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B C C D D A 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B D A B C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 ‎(1)安徽省 第三级阶梯 花岗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分)‎ ‎(2)迎客松(1分)‎ ‎(3)云海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2分)‎ ‎(4)夏季 雨过天晴(2分)‎ ‎(5)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1分)‎ ‎32、(1)12月 7月(2分)‎ ‎ (2)ABD(3分)‎ ‎ (3)主要集中在工业区(2分)‎ ‎ (4)控制污染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健全环境保 ‎ 护法规(4分)‎ ‎33、(1)西南高东北低 纬度 洋流(暖流)(3分)‎ ‎ (2)日本海(或西) 冬季风(或西北风)经过海洋带来湿润气流在岛屿 ‎ 西侧受到地形抬升影响(3分)‎ ‎ (3)温带落叶阔叶林 森林 水能(水力) (3分)‎ ‎ (4)东 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 ‎ ‎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 气候(6分 )‎ ‎ (5)工业革命发源地,技术的进步;附近有煤、铁等资源;水源充足(4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