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50 KB
- 2024-01-09 发布
3-1-2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
2.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和电离平衡移动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教学重点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
教学难点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学生用)
1、勒夏特列原理: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改变某一因素平衡向削弱这一因素的方向移动。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温度、压强、浓度
3、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点是_逆、动、等、定、变_
互动课堂
(一)情景激思(教师用)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也是可逆过程,同样符合勒夏特列原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教师强调】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
【板书】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
【问题1】我们学习了电离常数,通过课本表3-1,得出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因素?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不同的物质电离常数不同,电离常数越大,说明此物质越容易电离,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问题2】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完成下表:CH3COOH CH3COO-+H+,
加入物质或方法
盐酸
氢氧化钠固体
加热
CH3COONa固体
大量水
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2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1.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2.加水:加水稀释,CH3COO-和H+碰撞的几率降低,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但离子浓度降低;
3.加入相同离子的物质(同离子效应):抑制弱电解质的电离;
4.加入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加入物质或方法
盐酸
氢氧化钠固体
加热
CH3COONa固体
大量水
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抑制
促进
促进
抑制
促进
【板书】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
内因:物质本性
外因:浓度、温度、同离子效应等
【自主练习】判断正误
(1)一定条件下,0.1mol·L-1的氨水中,加水稀释,促进电离,c(OH-)增大, (×,加水稀释,虽然促进电离,但离子浓度降低)
(2)稀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值增大(×,因为是同一溶液,因此此比值可以看作是物质的量比值,加水稀释,促进电离,n(CH3COOH)减小,n(CH3COO-)增大,即此比值减小)
(3)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 (×,CH3COONa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CH3COO-和Na+,抑制醋酸的电离)
[教师点拨]学习知识时,不要只简单掌握知识,应该要记住知识的内涵和延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