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 MB
- 2024-01-08 发布
西安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平行班)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计70分)
图1为局部区域经纬图,读图回答1~2题。
1.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 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C. 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 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图1
2. 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A. a B. b C. c D. d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3~4题。
图2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 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所有的居民点
C. 图中干流的流向基本为西南流向东北
D. 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坡度陡且一直上行,比较耗体力
4. ②居民点与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720m B. 688m C. 478m D. 308m
图3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据此完成5~6题。
图3
5. 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6. 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A.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 B.中国长城站(62°S)出现极昼现象
C.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 D.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小李随队友于12月初进行极地考察,他发现考察站某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随即拍下了照片(如图4所示),休息了12个小时后,正好是19点(中时区),他观察到物体的影子变长了很多。据此回答7~8题。
7.图示的照片他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A.东 B.南 C.西 D.北
图 4
8.据此推测他们所在的考察站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A.105°W 75°N B.75°E 68°S
C.105°W 80°S D.75°E 80°S
北京(40°N)
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表1)。据此,完成9~10题。
表1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40°
50°
60°
9. 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C.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D.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10.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路灯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图5是我国北方某城市的路灯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
图 5
11.图中道路走向为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东南-西北走向 D. 西南-东北走向
12.一般情况下,每天路灯开启时长比当地夜长(日落到第二天日出间隔)短,与此相关的原因是
A. 大气的散射作用 B.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C. 大气的反射作用 D. 城市“热岛效应”
大别山位于中国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呈东南-西北走向,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读图6“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13~14题。
图 6
13.关于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2月最大 B.7月最大 C.6月随高度递增 D.11月随高度递减
14.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8月
A.太阳高度大 B.白昼长 C.晴天多 D.阴雨天多
图7为我国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①②发生了岩浆活动,⑥表示地质构造。读图完成15~17题。
图 7
15. 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16.属于变质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下列按照形成先后顺序依次排序可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① C.②③①⑤④⑥ D.②③⑥④⑤①
图8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图 8
18.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处为向斜成岭 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 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19. 图中甲、乙、丙、丁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 甲—Ⅲ B.乙—Ⅳ C.丙—Ⅰ D.丁—Ⅱ
读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图9),完成20~22题。
20.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图 9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关于图中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
C.图中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D.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22.
“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对甲地的形象写照。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
因是该地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上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
结形成降水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上升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图10),回答23~25题。
图 10
23.图示纬度附近形成的气压带,其形成的主要成因为
A.热力因素 B.动力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①中风带为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
B.图②中风带为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
C.图③中风带为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
D.图③中风带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
25.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图11是奥运会举办地雅典和北京气候资料。读图完成26~27题。
图 11
26.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
A.柑橘 B.香蕉 C.椰子 D.荔枝
27.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图12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8~29题。
图 12
28. 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丁 B.丙 C.乙 D.甲
29.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周围大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丙地晴朗,丁地阴雨
C.甲地风力大于乙地 D.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图13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0~32题。
30. m地的风向是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31. 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图 13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32.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读图14,完成33~35题。
33.此时
A.图示地区日落的地方时晚于l8时
B.亚欧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C.澳大利亚西南部的珀斯气候炎热干燥
D.印度德干高原气候炎热多雨
图 14
34.有关图中海峡的地理特征是
A. 处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
B.大陆性气候,封冻期长
C.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D.海峡两侧大陆日期相同
35. 图中由P到Q走最短距离
A.一直向东 B.先正北后正南
C.先东南后东北 D.先东北后东南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30分)
36.读 “某地地形地质剖面——水循环局部示意图”(图15),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15
(1) 指出图示东部平原地区和西部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的差异。(2分)
(2)在哪些自然条件下,环节⑥输水量会很大?(5分)
(3)图15中,如D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3分)
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玻利维亚是南美洲欠发达国家。该国的乌尤尼盐湖位于波托西省西部高原内,海拔3656米,面积达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盐沼,水平面高差不到1米。在雨后,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好似不是地球上的、美丽得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空之镜”。盐沼中的锂蕴藏量约占全球的一半。锂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元素,可以用来制造锂离子电池。
材料二
图甲示意乌尤尼盐湖的位置。图乙示意乌尤尼盐湖出现的“天空之镜”。图丙示意乌尤尼盐湖附近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图16
(1) 分析乌尤尼盐湖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3分)
(2) 描述乌尤尼盐湖地区降水季节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
(3)说出乌尤尼盐湖出现“天空之镜”所具备的条件。(4分)
38.图17为世界某国资料图,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17
(1)推测该国分布最广泛的岩石,并说明其形成过程。(2分)
(2)简述该国农业分布特点,指出其原因并加以说明。(4分)
(3)该国首都雷克雅未克意为“冒烟的城市”,但又有人称其为“无烟城市”。请分别为这两种不同的称呼提供依据。(4分)
西安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平行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计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D
C
B
C
A
A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C
A
B
C
D
C
B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D
C
B
D
B
A
B
C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选项
D
B
C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30分)
36.(共10分)
(1)(共2分)东部平原地区双向互补(1分);西部山区地表水终年补给地下水(单向)(1分)。
(2)(共5分)①降水多,(1分 ②降水历时长、强度小(1分),③地面坡度小(1分),④岩石透水性强,土质疏松(1分) ⑤植被好(1分)
(3)(共3分)地下水短缺(短期、甚至长期),甚至枯竭(1分);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1分);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水质变坏)(1分)。
37.(共10分)
(1)(共3分)海拔高,空气稀薄(1分);降水少,晴天多,云量少(1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效果差,气温低(1分)。
(2)(共3分)特点: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冬季少(1分)
原因:夏季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大气对流强烈,降水多(1分);冬季主要受干燥的信风影响,降水少。(1分)
(3)(共4分)①盐湖面积大,湖面坡度小;(1分)②雨后,盐湖表层形成薄层积水(1分);③大气稀薄,空气中杂质少;(1分)④风力微弱,雨后天晴(1分)。
38.(共10分)
(1)(共2分)玄武岩(或喷出岩、岩浆岩)(1分);板块张裂形成裂缝,岩浆沿裂缝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玄武岩(1分)
(2)(共4分)主要分布在南部(1分);原因:海水水温较高(鱼类易存活、繁殖快)(1分),南部水热条件较好(1分),草原广;因为南部受西风和暖流影响较大,纬度较低(1分)
(3)(共4分)冒烟的城市:地热能资源丰富(1分),地表水水温较高(多温泉)易蒸发,气温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看上去像烟)(1分)。
无烟城市:地热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多(1分),矿物燃料使用非常少(1分),(排放烟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