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2.50 KB
  • 2024-01-04 发布

理综物理卷·2017届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2017-05)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 理综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1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质量为m、装有光滑弧形槽的小车,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沿槽口向小车滑去,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右端,则 A.小球以后将向右做平抛运动 B.小球以后将向左做平抛运动 C.此过程小球对小车做的功为 D.小球在弧形槽内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6.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xt)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 m/s2,t=3 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 A.a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va= m/s B.t=3 s时a车和b车相遇但此时速度不等 C.t=1 s时b车的速度为10 m/s D.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9 m ‎17.将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且与杆夹角为θ的拉力F,使圆环以加速度a沿杆运动,则F的大小不可能是 A. B. C. D. ‎18.地质勘探发现某地区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怀疑地下有空腔区域。进一步探测发现在地面P点的正下方有一球形空腔区域储藏有天然气,如图所示。假设该地区岩石均匀分布且密度为ρ,天然气的密度远小于ρ,可忽略不计。如果没有该空腔,地球表面正常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于空腔的存在,现测得P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kg(k<1)。已知引力常量为G,球形空腔的球心深度为d,则此球形空腔的体积是 A.     B. C. D.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灯泡L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 B.灯泡L变暗 C.电源消耗的功率增大 D.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增加 ‎20.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v,且为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小值。已知点电荷乙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A、B两点间距离为L0,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乙从A点向甲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点电荷乙从A点向甲运动的过程中,其电势能一直减小 C.O、B两点间的距离为 D.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AB= ‎21.根据实际需要,磁铁可以制造成多种形状,如图就是一根很长的光滑圆柱形磁棒,在它的侧面有均匀向外的辐射状磁场。现将磁棒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磁棒外套有一个粗细均匀的圆形金属线圈,金属线圈的质量为m,半径为R,电阻为r,金属线圈所在位置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让金属线圈从磁棒上端由静止释放,经一段时间后与水平地面相碰(碰前金属线圈已达最大速度)并原速率反弹,又经时间t,上升到距离地面高度为h处速度减小到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线圈与地面撞击前的速度大小 B.撞击反弹后上升到最高处h的过程中,通过金属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 C.撞击反弹后上升到最高处h的过程中,通过金属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 D.撞击反弹后上升到最高处h的过程中,金属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mgh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用两个定值电阻和电压表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约3 V)和内阻。提供的主要器材有:电阻R1(2.0 Ω)、R2(9.0 Ω)、待测电源、电压表、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根据电路图,将未连接完整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S1,开关S2分别接到R1、R2两电阻,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2.0 V、2.7 V,则测得电动势为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9分)‎ 为了测量小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挡板可固定在桌面上,轻弹簧左端与挡板相连,图中桌面高为h,O1、O2、A、B、C点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 实验过程一:如图甲所示,挡板固定在O1点,推动滑块压缩弹簧,滑块移到A处,测量O1A的距离。滑块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上的P点,测出P点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离为x1。‎ 实验过程二:如图乙所示,将挡板的固定点移到距O1点距离为d的O2点,推动滑块压缩弹簧,滑块移到C处,使O2C的距离与O1A的距离相等。滑块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上的Q点,测出Q点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离为x2。‎ ‎(1)为完成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必须测出小滑块的质量 B.必须测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C.弹簧的压缩量不能太小 D.必须测出弹簧的原长 ‎(2)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在进行实验过程二时,发现滑块未能滑出桌面。为了仍能测量小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小组测量出滑块停止滑动的位置到B点的距离l。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某同学认为,不测量桌面高度,改用秒表测出小滑块从飞离桌面到落地的时间,也可测出小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此实验方案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24.(13分)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xy平面)向外;在第四象限存在匀强电场,方向沿x轴负向。在y轴正半轴上某点以与x轴正向平行、大小为v0的速度发射出一带正电荷的粒子,该粒子在(d,0)点沿垂直于x轴的方向进入电场。不计重力。若该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为θ。试求:‎ ‎(1)电场强度大小与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比值;‎ ‎(2)该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25.(19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细线绕过无摩擦的轻质小定滑轮O与质量为5m的砝码相连,另一端与套在一根固定光滑的竖直杆上质量为m的圆环相连,直杆上有A、C、B三点,且C为AB的中点,AO与竖直杆的夹角θ=53°,C点与滑轮O在同一水平高度,滑轮与竖直杆相距为L,重力加速度为g,设直杆足够长,圆环和砝码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物体相碰。现将圆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sin 53°=0.8,cos53°=0.6),试求:‎ ‎(1)砝码下降到最低点时,圆环的速度大小;‎ ‎(2)圆环下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3)圆环能下滑的最大距离;‎ ‎(4)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砝码的加速度大小。‎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则每按所答的第一题评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玻璃、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木炭是非晶体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等容过程,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C.足球充足气后很难压缩,是因为足球内气体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 D.当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受其它分子作用力的合力总是指向液体内部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 ‎(2)(10分)竖直平面内有一直角形内径处处相同的细玻璃管,A端封闭,C端开口,最初AB段处于水平状态,中间有一段水银将气体封闭在A端,各部分尺寸如图所示,外界大气压强p0=75cmHg。‎ ‎①若从C端缓慢注入水银,使水银与C端管口平齐,需要注入水银的长度为多少? ‎ ‎②若在竖直平面内将玻璃管顺时针缓慢转动90°,最终AB段处于竖直、BC段处于水平位置时,封闭气体的长度变为多少?(结果可保留根式)‎ ‎15cm ‎35cm ‎5cm ‎25cm A ‎ C ‎ B ‎ ‎34.【物理——选修3-4】(15分)‎ 甲 乙 ‎1‎ ‎2‎ ‎3‎ ‎4‎ ‎5‎ ‎6‎ x/m y/cm ‎0‎ ‎5‎ ‎-5‎ t/×10-1s y/cm ‎5‎ ‎-5‎ ‎1‎ ‎2‎ ‎3‎ ‎4‎ ‎5‎ ‎6‎ ‎0‎ ‎(1)(5分)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1=0时刻的波形如甲图中实线所示,t2=1.1 s时刻的波形如甲图中虚线所示。乙图是该波中某质点的振动图线,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 B.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乙图可能是x=2m处质点的振动图线 D.x=1.5m处的质点在t=0.15s时处于波谷位置 E.x=1.5m处的质点经0.6s通过的路程为30cm ‎(2)(10分)如图甲所示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半圆柱体,一束细光束由真空沿着径向与AB成θ角射入,对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强度随θ角的变化进行记录,得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如图丙所示是这种材料制成器具的主视图,左侧是半径为R的半圆柱,右侧是长为8R,高为2R的长方体,一束单色光从左侧P点沿半径方向与长边成37°角射入器具。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①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 ‎②光线穿过器具的时间。‎ 甲 乙 丙 ‎37°‎ ‎0‎ θ 折射光线的强度 θ A O B ‎37°‎ ‎8R ‎2R P 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第七次摸底考试理综物理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C D C D BD BC ABD ‎22.(6分)‎ 答案:(1)图见解析(2分) (2)3.0 1.0(4分,每空2分)‎ ‎23.(9分)‎ 答案:(1)C(2分)  (2) (3分) ‎ ‎(3) (2分) (4)不可行(2分)‎ ‎24.(13分)‎ 解析:‎ ‎(1)如图,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粒子质量与所带电荷量分别为m和q,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0.由洛伦兹力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得 qv0B=m① (2分)‎ 由题给条件和几何关系可知R0=d② (2分)‎ 设电场强度大小为E,粒子进入电场后沿x轴负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ax,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离开电场时沿x轴负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x.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 Eq=max③ (2分)‎ vx=axt④ (1分)‎ t=d⑤ (1分)‎ 由于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如图),有 tan θ=⑥ (1分)‎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得 =v0tan2θ (2分)‎ ‎(2)联立⑤⑥式得 t=。 (2分)‎ 答案:(1)v0tan2θ (2) ‎25.(19分)‎ 解析:(1)当圆环到达C点时,砝码下降到最低点,此时砝码速度为零 圆环下降高度为hAC= ‎ 砝码下降高度为Δh== (1分)‎ 由系统机械能守恒mghAC+5mgΔh=mv (2分)‎ 则圆环的速度v1=2. (1分)‎ ‎(2)当圆环运动到B点时,下滑的高度hAB=,而砝码的高度不变,设圆环的速度为v2,此时砝码的速度为v2cos 53°.由系统机械能守恒 mghAB=mv+×5m(v2cos 53°)2 (2分)‎ 得圆环下滑到B点时的速度v2= . (2分)‎ ‎(3)当圆环下滑最大距离为H时,圆环和砝码的速度均为零 砝码上升的高度ΔH=- (2分)‎ 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圆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砝码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即 mgH=5mgΔH (1分)‎ 得圆环能下滑的最大距离H= (2分)‎ ‎(4) 设圆环下滑的最低点为D,下滑到D时OD段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设此时绳上拉力大小为T,‎ 对砝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5mg-T=5m a2 (1分)‎ 对圆环在竖直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T cos 37°-mg=m a1 (1分)‎ 砝码加速度a2与圆环加速度a1的关系为:a1 cos 37°=a2 (2分)‎ 解得:a2= (2分)‎ 答案:(1)2 (3) (3)  (4) ‎33. ‎ ‎(1)(5分)‎ ‎【答案】BDE ‎(2)(10分)‎ ‎【答案】 (2)24cm (3)cm ‎【解析】(2)①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柱长度l1=35cm-15cm=20cm时的压强为p1;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25 cm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2,压强为p2。‎ 由玻意耳定律得p1l1=p2l2 (1分)‎ 其中p1=(75+5)cmHg=80cmHg(1分)‎ p2=(75+25)cmHg=100cmHg (1分)‎ 解得l2=16cm,(1分)‎ 故需要注入的水银长度∆l=20cm-16cm+25cm-5cm=24cm(1分)‎ ‎②设顺时针转动90°后,水银未溢出,且AB部分空气柱长为l3,‎ 由玻意耳定律得p1l1=[p0-(lAB- l3)]l3 (3分),其中lAB=35 cm ‎ 解得l3=cm=24.7 cm (2分)‎ ‎34.‎ ‎(1)(5分)‎ ‎【答案】ADE ‎(2)(10分)‎ ‎【答案】①1.25 ②‎ ‎【解析】(2)①由图乙可知,θ=37°时,折射光线开始出现,说明此时对应的入射角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即C=53°。(2分)‎ 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1分)‎ 有折射率。(2分)‎ ‎②因为临界角是53°,光线在器具中刚好发生3次全反射,光路图如图所示,则光程为:L=11R;(2分)‎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分)‎ 光在器具中的传播时间为。(2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