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00 KB
- 2024-01-04 发布
www.ks5u.com
1.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
【答案】C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
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在一段倒伏的树干上,生活着蘑菇、苔藓、蚂蚁等,这些生物可组成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答案】B
【解析】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因此,该倒伏树干上生活着的蘑菇、苔藓、蚂蚁等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特征
【名师点睛】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3.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受重力影响 ,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答案】B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名师点睛】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强,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促进了该侧细胞的生长,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抑制了该侧细胞的生长,从而使根表现出向地性;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使该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从而表现出茎的背地性.
4.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 )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
【答案】D
【解析】兴奋可以由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树突,再由树突传导至该神经元的细胞体,A正确;兴奋可以由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再由细胞体传导至该神经元的树突,B正确;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可以从树突传导至细胞体再传导至轴突,C正确;兴奋可以由前一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树突,但不能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轴突,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突触的类型有两种,分别是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5.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 ( )
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
B.皮肤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B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6.果树栽培中,剪去顶芽可促进侧芽发育,提高产量.其原理是( )
A.提高植株的呼吸速率 B.增大侧芽生长素的浓度
C.解除顶端优势 D.保持顶端优势
【答案】C
【解析】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优先生长,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到抑制.剪去顶芽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减小,抑制作用被解除,因此侧芽很快发育成枝条,从而提高产量,这就是解除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名师点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典型实例就是顶端优势,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优先生长,其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偏高,从而侧芽抑制生长.
7.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 ( )
A.效应T细胞 B.效应B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答案】A
【解析】效应T细胞能与病毒入侵的靶细胞结合,因此X应该是效应T细胞,A正确;效应B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与靶细胞结合,B错误;吞噬细胞能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但不能与靶细胞结合,C错误;癌细胞是本身就是一种靶细胞,能被效应T细胞裂解死亡,D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8.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长出了青霉,细菌与青霉之间的关系是 ( )
A.寄生 B.互利共生 C.竞争 D.种内斗争
【答案】C
【考点定位】种间关系
【名师点睛】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9.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答案】A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生产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图中甲是生产者;甲、丙都有箭头指向乙表示甲丙的残体都能被乙分解利用,因此乙是分解者,则丙是消费者.所以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0.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C→D,使手缩回
【答案】D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动物激素的调节
11.下图表示一个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
(1)图中没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和 。
(2)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属于第 四营养级的生物是 ,
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 。
(3)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 。
(4)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写出水鸟获能 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
【答案】(1)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水藻和水绵 大鱼 竞争
(3) 生物群落
(4) 3 水藻→甲壳类→水鸟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点睛】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沿着营养级,营养级越高,能量越低.
12.下图是突触的亚显微镜结构模式图,分析此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物质是 。
(2)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3)兴奋通过突触时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因为 。
(4)突触后膜上有一种受体可以与突触小泡释放出的物质发生专一性的结合,这种受体的化学本
质最可能是 。
【答案】(1) 神经递质 (2)树突或细胞体
(3)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出后模上。
(4)糖蛋白
【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3.下图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至⑤表示五
个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 。
(2)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加强的是过程 (填序号),过程③分泌的激素使组织
细胞代谢 ,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 ,以减少机体散热,维
持体温恒定。
(3)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 分泌
不足所致。
(4)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 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 增强 收缩
(3)甲状腺激素 (4)生长
【解析】(1)图中腺体是甲状腺,据图分析,可知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缺碘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即过程①②加强.因此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
(4)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多种促激素,其中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体温调节过程: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14.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答:
⑴ 图中所示的是 免疫过程。
⑵ 图中c是_____ _细胞,②表示 过程,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称为 。
⑶ 与e细胞发挥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 ____ (写出三种)
(4)预防接种后,当病原体侵入时,免疫的主要途径是
(用图中数字表示),其特点是
________ _____ ,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
【答案】(1)体液
(2)B淋巴 呈递抗原 淋巴因子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任选3个)
(4)abcd
(5)⑥⑧⑨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解析】(1)根据图示过程可知,图中所示的特异性免疫为体液免疫.
(2)图中c是B淋巴细胞;②表示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是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物卷·2018届西藏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2017-2018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解析版
- 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0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1班)(解析版)
-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5月) 生物
- 学校工会2019年度工作计划3篇
-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四十三数列建模问题理北师大版
- 数学理卷·2018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word版
- 市委书记在全市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2020年理解并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报告总结稿
-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