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5.50 KB
  • 2024-01-03 发布

内蒙古包铁一中2018—2019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艺术)试卷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包铁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艺术班)‎ 命题人:魏建华 审题人:李志芸 分值:100分 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0分)‎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1. 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A. 有很多大河流经 B. 离海洋较近 C. 纬度较低 D. 地处山地和高原 2. 图中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土壤盐碱化 B. 沙尘暴 C. 水土流失 D. 洪涝灾害 ‎3、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下图为中纬度某地区等值线图,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位于北半球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阳坡 C.丙丁位于北半球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阳坡 ‎4、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 A.5℃ B.15℃ C.17℃ D.18℃‎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甲气候典型的特征是干旱多雾,其中多雾的主要成因(   )‎ A沿岸有暖流经过 B当地居民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 C.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D.沿岸有寒流经过 ‎6.乙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气温日较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小    C.大陆性显著      D气温年较差大 ‎7.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输出地    ‎ B.该地区缺水的原因是气候干旱降水少 ‎ C.为了保护生态,该地应大面积植树造林    ‎ D.海水淡化是解决该地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读某流域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该流域开发方向正确的是( )‎ A. 在图中甲处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 在甲、乙河段大力发展航运 C. 在丙处发展水稻种植业 D. 在河流下游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 ‎9.限制该流域下游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 A. 地广人稀  B. 旱涝灾害频发 C. 水土流失严重  D. 交通不便 合掌造(图1)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图2为“日本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                 图1                          图2 ‎ ‎10.图1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 )‎ A. 旱灾频发 B.  冬季暴雪 C.  多洪涝灾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11.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读印度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 ‎12.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A. 小麦 B. 棉花    C. 黄麻     D. 水稻 ‎13.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 a工业区 B. b工业区 C. c工业区 D. d工业区 ‎14.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A. 逐渐减少     B. 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C. 逐渐增加     D. 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 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 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 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D. 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16.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A. 12~2月 B. 3~5月 C. 6~8月 D. 9~11月 图1为某海域某季节洋流分布示意图,图2为该海域沿岸M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该海域盛行图示洋流时,M地气候状况在图5中对应的时段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M地此时气候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 太阳直射点南移,受东北信风控制 B. 副热带高压南移,受盛行西风控制 C. 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赤道低压控制 D. 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南季风控制 读“东南亚区域图”,回答下题。‎ ‎19.K群岛是全球多火山、地震的分布区,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B. 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C. 地处四大板块的交界处 D. 地处五大板块的交界处 ‎20.马六甲海峡位于( )‎ A.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之间 B.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 C. 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D. 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21.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马来群岛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②中南半岛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 ‎③中南半岛北部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 ‎④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下列有关东南亚经济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东南亚稻米产量大,但因人口众多,很少出口 B. 东南亚对外贸易中出口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C. 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D. 东南亚各国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要经济方式 读图,回答下列题。 ‎ ‎23.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壤次生盐碱化 C. 土地荒漠化 D. 气候变暖 ‎24.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了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 ‎①加勒比海地区②北非③东南亚④中亚⑤俄罗斯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读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 ‎25.水稻不能生长在()‎ A. 热带季风气候区 B. 温带季风气候区 C.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 地中海气候区 ‎26.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科技水平高 B. 水利工程量大 C. 单产高 D. 机械化水平低 ‎ 读西亚部分国家位置图,回答问题。 ‎ ‎27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其主要原因是()‎ A. 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的影响,空气比较干燥 B. 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 C. 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 D.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 ‎28.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④③‎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 ‎29.甲、乙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 ‎①温带荒漠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热带荒漠带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0.关于造成两湖泊面积都在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 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 沙漠侵吞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D. 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31.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说明①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4分)‎ ‎(2)指出②海域的海底地形名称,并简析其成因。(4分)‎ ‎(3)说明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32.读“季风分布图1”和A、B、C、D四幅气候资料图2,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8分)   ‎ ‎              图1                              图2‎ ‎(1)图1为 _________月份季风分布图,判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亚地区此季节盛行的季风是 _____________ ,该季风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压辐射出的。此季节安徽淮北地区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南亚印度半岛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夏季盛行__________季风, 该季风是怎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4) 图1中甲地气候资料是 A、B、C、D四幅气候资料图中的 ________ 图,该地一年中最热月份为______月,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1.D ‎2.A ‎3.B ‎4.C ‎5.D ‎6.B ‎7.C ‎8.C ‎9.B ‎10.B ‎11.C ‎12.D ‎13.C ‎14.B ‎15.C ‎16.B ‎17.C ‎18.D ‎19.B ‎20.C ‎21.A ‎22.B ‎23.C ‎24.D ‎25.D ‎26.A ‎27.D ‎28.D ‎29.A ‎30.B ‎31.(12分)‎ ‎ (1)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连接欧洲、非洲、西亚、南亚与东亚、东南亚、大洋洲等地的海上必经之地。 ‎ ‎(2)海沟  大洋(印度洋)板块俯冲挤压至大陆(亚欧)板块之下 ‎(3)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小;落差大,流速较快,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32.(28分)‎ ‎(1) 7    亚欧大陆上分布着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东亚、南亚地区吹夏季风)。‎ ‎(2)东南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威夷高压)  高温多雨。‎ ‎(3)热带季风   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风。‎ ‎(4)A   5月  5月太阳直射甲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雨季没到晴天多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 , 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增温作用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