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0 KB
  • 2023-12-28 发布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化学 分数:100分 时间:60分钟 命题人: 审题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N:14 O:16 Na:23 P:31 Zn:65 Fe:56 Cu:64 Ag:108 ‎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则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离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32S2-,又可以表示34S2-‎ C.空间充填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NH3的电子式:‎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7 g甲基(—14CH3)所含中子数为9NA B.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C.0.1 mol C12H26分子中含有的C—C键数为11NA D.标准状况下,‎2.24 L辛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分子数为0.8NA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NH4)2CO3、NH4HCO3、NaHCO3、Na2CO3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B.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可用NaOH溶液处理硫酸工厂和硝酸工厂的尾气 D.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4.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Fe与HNO3溶液 ②Al与H2SO4溶液 ③Zn与HNO3溶液 ④Cu与HNO3溶液⑤Fe与H2SO4溶液,其中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 A.①②③④ 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5.“绿色化学“是指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实验或实验过程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原则的是 (  ) ‎ A.用过氧化氢溶液代替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用纳米铜粉代替铜丝进行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 C.用溴水代替碘水进行萃取实验 D.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要用较多量的氯气进行性质实验 ‎6.《五金·铁》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低下数寸,筑一方塘,短墙抵之。其铁流入塘内,数人执柳木排立墙上……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金属冶炼方法由金属活动性决定 B.生铁比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 C.炒铁是为了提高铁水中的碳含量 D.该法与近代往生铁水中吹空气炼钢异曲同工 ‎7.硫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银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CO3 ‎ 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4‎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BaSO3 ‎ D.洗气瓶中不会产生任何沉淀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的pH为5.6‎ ‎②《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釜,久之亦化为铜。”则“……釜”是指铁釜 ‎ ‎③干燥圆底烧瓶中充满NO2,进行喷泉实验,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m是试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④食品中适当的添加二氧化硫可以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 ‎⑤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⑥食品厂产生的虽然含有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但也不可以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 C.⑤ D.③④‎ ‎9. ‎2.8‎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放出的气体与‎224m L的O2(标准状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吸收,则合金中Cu与Ag的质量之比为 ‎ A.8∶27 B.1∶‎2 C.27∶8 D.2∶1‎ ‎10.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 )‎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 B.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 C.HCl通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D. 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涂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①②④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 ‎12.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 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 B.①Al作正极,2 H++2e-===H2↑‎ C.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13.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Z极上有H2放出;若把活泼金属投入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弱和最强的为 ( )‎ A.M; X B.X;M C.M;Y D.X;Y ‎14.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A.属于环境友好电池;电子流向:电极B→导线→电极A;化学能可以100%转化为电能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 C.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 D.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 ‎15.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置于‎1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1.2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物质A表示2 s末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s)‎ B.反应后的压强是开始时候的1.1倍 C.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D.C的产率为30%‎ ‎16.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NO2‎ B.Ⅱ中现象是因为浓HNO3会使Fe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表,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17.下列有关乙烯和乙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乙烯分子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而乙烷分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 C.酸性KMnO4溶液不可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乙烯中组成双键的两个C-C单键活性完全相同。‎ ‎18.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19.下列装置和操作对应正确的是 ( )‎ A.第一个装置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B.第二个装置可用于海水蒸馏制备淡水,所有的蒸馏操作一定要用温度计 C.第三个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D.第四个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氨气 ‎20.下列图示箭头方向表示与某种常见试剂在通常条件下(不含电解)发生转化,其中6步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一组物质是 ( )‎ 选项 W X Y Z A N2‎ NH3‎ NO NO2‎ B Si SiO2‎ H2SiO3‎ Na2SiO3‎ C Cu CuSO4‎ CuCl2‎ Cu(OH)2‎ D Al Al2(SO4)3‎ AlCl3‎ NaAlO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 ‎21.(30分)∣ 下图是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 ‎(1)M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M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C.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3)乙醇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如图所示:‎ ‎①乙醇与乙酸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乙醇在铜作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乙酸乙酯。‎ ‎①乙酸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②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单位时间里,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 mol水 B.单位时间里,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 mol乙酸 C.单位时间里,消耗1 mol乙醇,同时消耗1 mol乙酸 D.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E.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5)乙酸乙酯和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丁酸有_________种结构。‎ Ⅱ丙烯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是一种食品用合成香料,可以用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进行合成:‎ ‎(1)用乙烯生成有机物A的反应类型_________‎ ‎(2)有机物B含有的无氧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名称)。A和B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久置的丙烯酸乙酯自身会发生聚合反应,所得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弹性,可用于生产织物和皮革处理剂。写出聚合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把0.4 mol X气体和0.6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4 X(g)+5 Y(g) n Z(g)+6 W(g)。‎ ‎2 min 末已生成0.3 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 ‎-1,计算:(1)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___________(2)2 min末时Y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 ‎22.(30分)Ⅰ、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为Ag2O+Zn=Zn(OH)2+2Ag,其中一个电极反应为:Ag2O+H2O+2e-=2Ag+2OH-。‎ ‎(1)判断正负极的材料:负极材料_____________,正极材料___________。‎ ‎(2)判断电池工作时,电子的流动方向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流动方向。电子由______到______,溶液中的阳离子流向电池的________,阴离子流向_______‎ ‎(3)甲醇(CH3OH)燃料电池为绿色化学电源,在碱性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工作时,外电路每流过1×103mol e-,消耗标况下氧气_________m3。‎ Ⅱ、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上左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4___________△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Ⅲ、用如上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⑵ 使用补全仪器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取50mL0.25mol/LH2SO4溶液与 50mL0.55 mol/L NaOH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若用50mL0.50mol·L-1醋酸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 期中化学答案 一、 选择题(每个2分,总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D A C B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A A D D D A D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60分 ‎21. I (1)C6H12O6  ‎ ‎ (2)C ‎ ‎(3)①a  ad 2CH3CH2OH+O22CH3CHO+2H2O ‎(4)①羧基 ②BD ‎ ‎ (5)2‎ ‎ Ⅱ(1)加成反应 (2)碳碳双键 ‎ 浓H2SO4 ‎ CH2=CH-COOH+C2H5OH-------->H2O+CH2=CH-COOC2H5‎ 加热 ‎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nCH2=CHCOOH ----> [-CH2-CH(COOH)-]n Ⅲ(1)4 ‎ ‎ (2) 0.35 mol ‎ ‎22. I(1)Zn Ag2O ‎ ‎(2)负 正 正 负 ‎ ‎(3)2CH3OH+16OH--12e-=2CO32-+12H2O 3O2 + 12e﹣+6 H20 = 12OH﹣ 5.6 ‎ Ⅱ(1)3/2Cl2(g)+P(s)===PCl3(g) ΔH=-306 kJ/mol ‎ ‎(2)PCl5(g)===PCl3(g)+Cl2(g) ΔH=+93 kJ/mol (3)等于 Ⅲ (1)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环形玻璃搅拌棒(2)偏小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