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2 KB
- 2023-12-26 发布
太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难点:
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习旧知
1.复习生字词
2.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的?
二、自学讨论,寻找理由
1.学生自读,熟悉内容,圈画要点,了解太阳的相关知识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3.学生推选代表,进行答辩。
4.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太阳的特点。
(1)“远”的特点:“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师:太阳离我们太远了,很难到达。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一特点说清楚的
师:课文通过列数字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对太阳的“远”更加了解。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还举了步行和坐飞机到太阳上去的例子来进行说明,这样读者就能更容易了解太阳与我们的
距离。(板书:列数字、举例子)
(2)“热”的特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师:太阳有这么高的温度,人类根本无法靠近。所以,人类不可能登上太阳。为了说明清楚,作者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板书:打比方、列数字)
师:因为太阳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它的“热”,只感受到了它的温暖。老师有一个疑问,既然太阳离我们那么远,而我们看到的太阳却像个盘子那么大,那太阳究竟有多大呢
(3)“大”的特点:“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教师采用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的“大”。(让学生比较数字来感受,并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太阳和一个小地球)
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可拿太阳和地球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种说明方法叫作比较。(板书:作比较)
5.学生齐读描写太阳远、大、热的段落,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三、探究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1.学生默读第4~8自然段,思考: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关系”,互相补充。
3.学生推选代表,阐述“关系”,进行说话训练。
教师提供句式
(1)有了太阳,
(2)如果没有太阳 ,就 ,因为 。
4小结:这两个句式一正一反,说明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四、拓展延伸,形成能力
1.结合查找的资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太阳和人类还有哪些关系。
2.小练笔,观察月亮。运用学习的说明方法,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争取把月亮的特点说明白。
板书设计
16太阳
远(列数字、举例子)
太阳的特点 热(打比方、列数字)
大(作比较)
和人类的关系密切
课时作业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然后再用所填的关联词造句。
1.(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虽然)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二、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使原句的意思不变。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这么远,箭射不到。
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改成反问句)
没有太阳,难道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吗?
教学反思
1.本课的问题设计简练巧妙,极富启发性和挑战性,有助于学生掌握对太阳的知识和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设计的“小明能登上太阳吗?”这一问题,充分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寻找理由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及说明方法。
2.“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始终,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其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积极认真地读书、思考、圈画,主动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然后通过互相讨论、交流、汇报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课文、巩固知识、深化认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研讨、主动探究的读书精神,又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合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太阳 人教部编版
- 2021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4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理新人教A版
- 2018-2019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版
- 2018-2019学年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 2020-2021学年生物新教材人教必修1学案:第4章第1节 第2课时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被动运输(教师备课版)
-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6_备课资料(2_3_4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8课 女娲造人 导学案(人教版)
- 二年级家长会老师发言稿
- 2021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2Workingtheland课后达标检测 人教版必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