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7.00 KB
- 2023-12-25 发布
甘肃省临夏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
年级: 高二 科目:化学 座位号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Fe 56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形,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 )
2.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太阳能
B.核能和地热能来自地球自身
C.柴草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
D.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作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一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一定增大
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
C.催化剂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也能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D.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不能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
种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为 1.0 mol·L-1·s-1,是指在 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是 1.0 mol·L-1
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一定越明显
5.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01 kPa 时,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H2 的燃烧热
为 571.6 kJ·mol-1
B.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1,反应物总能
量>生成物总能量
C.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含 1 mol NaOH 的氢氧
化钠的溶液与含 0.5 mol H2SO4 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 57.3 kJ 的热量
D.相同条件下,如果 1 mol H 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 E1,1 mol H2 所具有能量为 E2,
则 2E1=E2
6.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有关物质燃烧时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
A.C(s)+1
2
O2(g)===CO(g)ΔH=+110.5 kJ·mol-1
B.C(s)+O2(g)===CO2(g)ΔH=-393.5 kJ·mol-1
C.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D.H2(g)+1
2
O2(g)===H2O(g)ΔH=-241.8 kJ·mol-1
7.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浓硫酸稀释; ③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④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
熟石灰;⑤Ba(OH)2·8H2O 与 NH4Cl 晶体混合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③⑤
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
+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500 ℃、30 MPa 下,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
成 NH3(g),放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ΔH=-
38.6 kJ·mol-1
C.已知在 120 ℃、101 kPa 下,1 g H2 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121 kJ 热量,其热化
学方程式为 H2(g)+1
2
O2(g)===H2O(g) ΔH=-242 kJ·mol-1
D.25 ℃、101 k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
1 , 硫 酸 稀 溶 液 与 氢 氧 化 钡 稀 溶 液 反 应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H2SO4(aq) +
Ba(OH)2(aq)===BaSO4(s)+2H2O(l) ΔH=-114.6 kJ·mol-1
9.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 ΔH=-Q1
kJ·mol-1 2H2S(g)+O2(g)===2S(s)+2H2O(l) ΔH=-Q2kJ·mol-1; 2H2S(g)
+O2(g)===2S(s)+2H2O(g) ΔH=-Q3kJ·mol-1。判断 Q1、Q2、Q3 三者关系正确的
是 ( )
A.Q1>Q3>Q2 B.Q1>Q2>Q3
C.Q3>Q2>Q1 D.Q2>Q1>Q3
10.已知 25 ℃、101 kPa 条件下:(1)4Al(s)+3O2(g)===2Al2O3(s)ΔH=-2 834.9
kJ·mol-1 (2)4Al(s)+2O3(g)===2Al2O3(s)ΔH=-3 11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
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 O2 比 O3 能量低,由 O2 变 O3 为吸热
反应
B.等质量的 O2 比 O3 能量高,由 O2 变 O3 为放热
反应
C.O3 比 O2 稳定,由 O2 变 O3 为吸热反应
D.O2 比 O3 稳定,由 O2 变 O3 为放热反应
1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
1 mol 共价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 H—H 键的键能为 436
kJ·mol-1,Cl—Cl 键的键能为 243 kJ·mol-1,H—Cl 键的键能为 431 kJ·mol-1,
则 H2(g)+Cl2(g)===2HCl(g)的反应热ΔH 等于( )
A.-183 kJ·mol-1 B.+183 kJ·mol-1
实验 所用盐酸
X 25 mL 0.2 mol/L
Y 50 mL 0.1 mol/L
C.-862 kJ·mol-1 D.+862 kJ·mol-1
12.已知:①2C(s)+O2(g)===2CO(g) ΔH=-
221.0 kJ·mol-1;②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
C(s)+H2O(g)===CO(g)+H2(g)的ΔH 为( )
A.+262.6 kJ·mol-1
B.-131.3 kJ·mol-1
C.-352.3 kJ·mol-1
D.+131.3 kJ·mol-1
13.在一定条件下,当 64 g SO2 气体被氧化成 SO3 气体时,共放出热量 98.3 kJ,
已知 SO2 在此条件下转化率为 80%,据此,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g)+1
2
O2(g) SO3(g) ΔH=-98.3 kJ·mol-1
B.2SO2(g)+O2(g) 2SO3(l) ΔH=-196.6 kJ·mol-1
C.SO2(g)+1
2
O2(g) SO3(g) ΔH=-78.6 kJ·mol-1
D.2SO2(g)+O2(g) 2SO3(g) ΔH=-245.7kJ·mol-1
14.反应 4NH3(g)+3O2(g) 2N2(g)+6H2O(g)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
N2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6mol。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
A.v(NH3)=0.02mol·L-1·s-1 B.v(O2)=0.01mol·L-1·s-1
C.v(N2)=0.02mol·L-1·s-1 D.v(H2O)=0.02mol·L-1·s-1
15.对于反应 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
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01 mol·L-1·s-1 B.v(B)=0.02 mol·L-1·s-1
C.v(B)=0.60 mol·L-1·min-1 D.v(C)=1.0 mol·L-1·min-1
16.将 10 mol A 和 5 mol B 放入 10 L 真空容器内,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
B(g) 2C (g),在最初的 0.2 s 内,消耗 A 的平均速率为 0.06 mol·L-1·s-1,
则在 0.2 s 时,容器中 C 的物质的量是 ( )
A.0.12 mol B.0.08 mol C.0.04 mol D.0.8 mol
17.右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X 及 Y 时,每隔半分钟分别测定反应放出气体
的体积。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实验 X 及 Y 的结果的是( )
18. 已知 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v (NH3)、v (O2)、 v (NO)、 v (H2O)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
)()(5
4
23 ONH
B.
)()(6
5
22 OHO
C.
)()(3
2
23 OHNH
D.
)()(5
4
2 NOO
19. 下图所示为 800℃时 A、B、C 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
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2A(g) 2B(g)+C(g)
B.前 2 min A 的分解速率为 0.1 mol·L-1·min-1
C.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
D.2 min 时,A、B、C 的浓度之比为 2∶3∶1
20.下列实验事实所引起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其他条件不变,0.01 mol/L 的 KMnO4 酸性溶液
分别与 0.1 mol/L 的 H2C2O4 溶液和 0.2 mol/L 的
H2C2O4 溶液反应,后者褪色时间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
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化学
反应速率加快
B
其他条件不变,分别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
度的 Na2S2O3 溶液和 H2SO4 混合液放在冷水和热水
中,放在热水中的混合液先出现浑浊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
体系的温度越高,化学反
应速率越快
C
将少量 MnO2 粉末加入盛有 10%双氧水的锥形瓶
内,在化学反应前后,MnO2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都没有发生改变
催化剂虽然可以加快化
学反应的速率,但一定不
参与化学反应过程
D 一定条件下,分别在容积为 1 L 和容积为 2 L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气态
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等量的氢气和碘蒸气,
发生如下反应:H2(g)+I2(g) 2HI(g),获
得等量 HI 时需要的时间前者少
反应体系的压强越大,化
学反应速率越大
21.一定温度下,100 mL 6 mol·L-1 的硫酸与过量锌粉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
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碳酸钠固体 B.少量锌粉 C.硫酸钾溶液 D.盐酸溶
液
22.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 2SO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
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催化剂 ④减小反应物浓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
23.应 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
变能够引起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增加 C 的量 B.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Ar 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Ar 使容器
容积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 54 分)
24.(10 分)依据叙述,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1)在 25 ℃、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 CO2 和液态水时放热 22.68 kJ。则表
示 甲 醇 燃 烧 热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2)若适量的 N2 和 O2 完全反应,每生成 23 g NO2 需要吸收 16.95 kJ 热量。其热化
学方程式为 。
(3) 硫 酸 酸 化 的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与 草 酸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
(4) 硫 代 硫 酸 钠 与 硫 酸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5)用 PbS 熔炼铅的过程中会有如下反应发生:
2PbS(s)+3O2(g)=2PbO(s)+2SO2(g) △H=a kJ·mol-1
PbS(s) +2O2(g) =PbSO4(s) △H=b kJ·mol-1
PbS(s) +2PbO(s) =3Pb(s) +SO2(g) △H=c kJ·mol-1
写 出 PbS 与 PbSO4 反 应 生 成 Pb 和 SO2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5. (16 分)某实验小组用 100 mL 0.50 mol·L-1 NaOH 溶液与 100 mL 0.55 mol·L
-1 盐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共需要 400 mL NaOH 溶液,实验室在配制该溶液时,则需要称量 NaOH
固体 g。
(2)图中装置缺少的仪器是 。
(3)盐酸稍过量的原因是 。
(4)碎泡沫塑料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 NaOH 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填“偏
大 ”“ 偏 小 ” 或 “ 不 变 ”)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填写下表中的平均温度差:
温度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 T1/℃
终 止 温 度
T2/℃
平均温度差
(T2-T1)/℃HCl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________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7)若测得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2.865 kJ,请写出盐酸与 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6.(8 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上 述 实 验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硫 酸 铜 溶 液 可 以 加 快 氢 气 生 成 速 率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现有 Na2SO4、MgSO4、Ag2SO4、K2SO4 等 4 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 CuSO4
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两种);
27.(10 分)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
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
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 kJ·mol-1 表示。请认真观
察右图,然后回答问题。
反应过程
能量
(kJ/mol)
反应物
分子 生成物
分子
活化
分子
反应物的
总能量(E1)
生成物的
总能量(E2)
(Ⅰ)
(Ⅱ)
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
(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_______(填
“需要”或“不需要”)加热,该反应的△H =___ _ ____ (用含 E1、E2 的代
数式表示)。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 △H = - 241.8 kJ·mol-1,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167.2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
分 子 百 分 数 增 多 , 反 应 速 率 加 快 , 你 认 为 最 可 能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 分)在 2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g)+nY(g) pZ(g)+qQ(g),式中 m、
n、p、q 为化学计量数。在 0~3 min 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
时间
X Y Z Q
起始/mol 0.7 1
2 min 末/mol 0.8 2.7 0.8 2.7
3 min 末/mol 0.8
已知 2 min 内 v(Q)=0.075 mol·L-1·min-1, v(Z)/v(Y)=0.5,
(1)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相关量:
起始时 n(Y)= ,n(Q)= 。
(2)方程式中 m= ,n= ,p= ,q= 。
(3)用 Z 表示 2 min 内的反应速率 。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
1.C 2. C 3. D 4.C 5. B 6.B 7.D 8.C 9.B 10. A 11 A 12. D
13.D 14. A 15.A 16.B 17.A 18 D 19. C 20.C 21 C 22. B 23. B
二、非选择题(共 54 分)
24.(1)CH3OH(l)+3
2O2(g)===CO2(g)+2H2O(l) ΔH=-725.76 kJ·mol-1
(2)N2(g)+2O2(g)===2NO2(g) ΔH=+67.8 kJ·mol-1
(3) 5H2C2O4+2MnO4
-+6H+=10CO2↑+2Mn2++8H2O
(4)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5) PbS(s) +PbSO4(s)=2Pb(s)+2SO2(g) 2(a+c)-3b/3 kJ·mol-1
25. (1)10.0(2)环形玻璃搅拌棒(3)让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4)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5)偏大 醋酸在溶液中电离吸收热量,使测得的中和热(ΔH)偏大
(6)4.0
(7)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
26.(1)CuSO4+Zn===ZnSO4+Cu,Zn+H2SO4===ZnSO4+H2↑
(2)CuSO4 与 Zn 反应产生的 Cu 与 Zn 形成 Cu-Zn 微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3)Ag2SO4
(4)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比表面积等(答两种即可)
27.(1)放热; 需要; -(E1 - E2) kJ·mol-1
(2)409 kJ·mol-1; (3)使用了催化剂。
28. (1)2.3 mol 3 mol (2)1 4 2 3
(3)0.05 mol·L-1·m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