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6.00 KB
  • 2023-12-23 发布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命题: 审题:‎ 一、选择题(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2.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3.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 A.W B.X C.Y D.Z 根据表资料,回答4~6题。‎ ‎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①‎ ‎34.3‎ ‎532.5‎ ‎1865.8‎ ‎15.8‎ ‎②‎ ‎53.5‎ ‎1539.1‎ ‎727.9‎ ‎15.0‎ ‎③‎ ‎51.9‎ ‎542.4‎ ‎404.4‎ ‎0.4‎ ‎④‎ ‎31.1‎ ‎361.0‎ ‎184.6‎ ‎2.0‎ ‎4.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陇、黑、川、苏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川、黑、苏、陇 5.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6.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右图为某地理研究学习小组绘制的我国华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尚未全部完成).读图回答7—8题。‎ ‎7.Q处湖泊的海拔最可能是(   ) A‎.920米 B‎.970米 C‎.860米 D‎.720米 8.图中最可能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右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9—11题 ‎9.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   ) A‎.79米 B‎.69米 C‎.82米 D‎.97米 10.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 A.海浪侵蚀 B.人工海岸 C.珊瑚淀积 D.泥沙堆积 1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③‎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 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12—13题。‎ ‎ 12.该地区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13.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如图示意长江口学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 ‎14.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15.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16.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17—18题。‎ 项目 资本投入量 人力投入量 自然资源效率 资本效率 人力效率 化肥量(千克/公顷)‎ 劳动力(劳动日/公顷)‎ 粮食/耕地(千克/公顷)‎ 粮食/化肥(千克/千克)‎ 粮食/劳动日(千克/日)‎ 全国平均 ‎264.53‎ ‎199.5‎ ‎4377‎ ‎16.55‎ ‎21.94‎ 西北省份 ‎197.25‎ ‎213.5‎ ‎2833‎ ‎15.75‎ ‎13.86‎ 西南省份 ‎186.60‎ ‎312.3‎ ‎3979‎ ‎21.44‎ ‎12.69‎ 东南省份 ‎317.18‎ ‎169.4‎ ‎5665‎ ‎18.61‎ ‎36.56‎ 东北和新疆 ‎317.18‎ ‎119.4‎ ‎4908‎ ‎21.78‎ ‎42.25‎ ‎17.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 A.西北省份 B.西南省份 C.东南省份 D.东北和新疆 ‎18.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 A.农业生产落后 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气候条件优越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9~20题。‎ ‎ ‎ ‎19.该区域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20.下列描述符合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 A.土层深厚,千沟万壑 B.水流平缓,水量丰富 C.植被茂盛,生物多样 D.气候高寒,寒潮频发 图为2015年1~2月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2015年1~2月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  ) A.最快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藏、贵 B.最慢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辽、秦 C.东部经济带各省区快于西部经济带各省区 D.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北多南少 22.各地区增速存在差异,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花卉种植产业已成为海口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尤其是鲜切叶生产交易量,目前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0%。2015年春节前,天猫、淘宝网的鲜切叶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读图回答23~24题。‎ ‎ ‎ ‎23.海口市发展鲜切叶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②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③市场需求量大 ④海陆运输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网络销售模式对海口市鲜切叶生产的最大影响是(    )‎ A.改变了生产工序 B.改变了种植模式 C.降低了生产成本 D.扩大了销售市场 ‎25、右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 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炼铝、奶制品、啤酒生产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制糖、制鞋 二、综合题(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其附近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过渡带。读胡焕庸线位置图及我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变化比较图. ‎ ‎(1)该线的东北段大致与中国哪些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吻合?(2分)‎ ‎(2)该线西南段生态环境过渡带比较狭窄,主要原因是。(1分)‎ ‎(3)高黎贡山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生命的避难所”等美称,简述其原因。(3分)‎ ‎(4)分析2000年与1990年东西部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3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地区的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其西南的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位于兰州市西北秦王川盆地的兰州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 ‎(1)说明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3分) ‎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4分)‎ ‎28.台湾茶源自中国福建,至今约有200年历史。与福建茶相比,台湾茶口味纯正,留香四溢,柔滑无比。且海拔越高,口味越佳、价格越贵,深受人们喜爱。2012年以来,福建省为进一步促进两岸在农业、科技、基地建设、产品研发与营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左下图示为“台湾主要茶园分布示意图”;右下图为“台湾旅游交通示意图”(18分)‎ ‎(1)据图描述台湾岛的地形特点。(3分)‎ ‎(2)分析台湾岛茶园集中分布在中部山区的自然原因。(3分)‎ ‎(3)简要分析福建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3分)‎ ‎(4)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简析台湾岛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的原因。(3分)‎ ‎ (5)近年来,赴台游客不断增多,其中大陆游客(含港澳)占40.36%,位居首位。简述大陆游客居多的原因。(4分)‎ ‎(6)若大董游客涌人少数民族聚居的景区,将对该地地方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29、读下图回答问题(7分)‎ ‎(1)简述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4分) ‎ ‎(2)请说明大力发展旅游对吉林省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3分)‎ ‎30、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2013年初我国中东部地区灰霾天气的产生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密切相关。读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 ‎ 1).请在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图中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3分) ‎ ‎2).该地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是?(3分) ‎ ‎3).从交通视角分析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措施。(3分)‎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B; 6.D 7.C; 8.A 9.C; 10.A; 11.B 12.A; 13.D ‎14.D; 15.C; 16.A 17.B;18.C 19.A; 20.C 21.D; 22.B 23.C; 24.D; 25D ‎26(1)二三级阶梯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林地与草地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地处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 (3)地处热带,物种丰富;地形复杂,垂直差异大,生物多样;人类破坏小;第四纪冰期退缩后物种大量遗存 (4)西部地区人口向外迁移,人口密度变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迁入,密度增加;东部地区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净增人口多(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两方面)‎ ‎27.(1)西北风(沙尘暴)将沙尘向东(东南)方向搬运,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在黄土高原沉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被大量冲刷至黄河,然后被黄河搬运至下游,在河口地区由于流速减慢和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三角洲。 (2)条件: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原因: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肥力),增大瓜田日温差。 28(1)台湾岛以山地、丘陵为主,南北贯穿,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海岸线较平直;整体地势东高西低 (2)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气候潮湿多云雾天气,利于茶叶生长;坡地地形利于排水;位于河流上游,污染小,水质好,茶叶品质好; (3.)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相对丰富而廉价;土地价格低;与台湾产业结构互补性强; 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4)独特的海岛位置和环境特点,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与大陆一脉相承的悠久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5)①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陆旅游者;②大陆是最近的游客市场;③民族历史的同脉对旅游资源的认同感;④政策优惠;⑤交通便利⑥大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游人数增加;⑦海峡两岸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深远,为旅游提供了便利。‎ ‎(6)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但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29(1)旅游资源丰富独特,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距离短;交通便利,各景点交通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2)增加外汇收入; 扩大就业; 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影响力。‎ ‎30.(1)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②酸化;③呼吸; ‎ ‎(2)冬季多,夏季少; 相对于冬季,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对流更旺盛,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或相对于夏季,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 (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交通拥堵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