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50 KB
  • 2023-12-23 发布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下表中内容表明,礼乐制度在当时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下表 出处 论述 ‎《礼记•曲礼》‎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左传•成公二年》‎ 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论语•译注》‎ 天子八佾(佾yì,古时乐舞的行列)、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 A. 界定亲疏和传承礼仪 B. 明辨是非和确定等级 C. 教化思想和规范秩序 D. 歌功颂德和教化百姓 ‎【答案】C ‎【解析】‎ 由《礼记》的记载可以得出,礼乐制度有利于人们明是非,变亲疏,《左转》记载表明礼乐制度有利于人的诚信,即规范人的行为;《论语》记载表明,礼乐制度有利于明确统治集团内部的尊卑等级,由此可知三则材料体现的是礼乐制度由教化和规范秩序的功能,C正确;ABD均比较片面,不能全部反映三则材料信息。‎ 点睛:本题考查礼乐制度的相关内容,结合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可知,商周时期在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同时,还制定实施了礼乐制度,以配合宗法制和分封制的,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此作答即可。‎ ‎2.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根源于 A. 诸侯争霸的推动 B. 铁犁牛耕的使用 C. 分封制走向崩溃 D. 法家思想的推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现象属于政治制度的变化,应该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角度分析,而“诸侯争霸的推动”属于政治角度,与题意要求不合,故A项排除;材料中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发生变化,究其原因应该是铁犁牛耕的使用,使分封制瓦解,新的地方行政体制建立,故B项正确;分封制走向崩溃是题干所反映的现象而不是根源,故C项排除;法家思想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春秋时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3. 《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 A. 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 B. 秦律规定覆盖面广 C. 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 D. 秦铁农具储备充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并未提及秦国的疆域问题,故A项不合题意;材料中提及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处理规定,并不能说明覆盖面广,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政府对积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的一种鼓励,故C项说法正确;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秦朝的农业措施 ‎4.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B. 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 C. 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D. 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意思是皇帝和士大夫共同管理治理天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实行科举制,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反映的是文人治天下,B项是财政政策,故错误;A项正确,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体现了皇帝和官僚共同管理国家,符合题意; D项错误,不能体现皇帝和军队的关系。‎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5.古罗马3世纪法学家莫德斯丁给婚姻下的定义是:“婚姻是男女间的结合,是神法和人法的结合。”而《民法大全》则规定“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同意,婚姻不能成立”,“任何人既不能被强迫缔结婚姻,也不能被强迫重新恢复一个业已离异的婚姻。”这表明《民法大全》‎ A. 提倡婚姻中男女双方地位平等 B. 只重视维护罗马贵族的婚姻自由 C. 在婚姻中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D. 恪守罗马早期法学家的婚姻定义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民法大全》在婚姻问题上更多的强调婚姻的自由,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男女地位问题,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条文的只适用于贵族的信息,B不正确;《民法大全》对婚姻的定义与传统婚姻观念的含义不同,D不正确。‎ ‎6.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 A. 拥有执行监督的权力 B. 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 C. 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 D. 奉行私法公正的原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高级公职人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可知,当时的陪审法庭拥有执行监督的权力,所以答案选A;B材料没有涉及,排除;公民大会代表着公民的意志,排除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陪审法庭 ‎7.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而同一时期,古希腊梭伦改革也正在进行中。中西方这两次改革的共性是 A.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B. 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C. 涉及的领域都比较广泛 D. 都冲击了贵族利益 ‎【答案】D ‎【解析】‎ 鲁国实行初税亩,而同一时期,古希腊梭伦改革也正在进行中都冲击了旧式贵族的势力,D正确;A、B和C不符合题意,排除。‎ ‎8.1852年屈维廉、诺斯科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这一做法 A. 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 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 C. 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 D. 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材料所述文官制度的产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取官员,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结合题干所给的时间信息可知,处于工业革命之后,分析选项可知,D符合题意;垄断资产阶级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A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与经济秩序的建立无关,B不正确;材料所述文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不正确。‎ ‎9.‎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 A. 通过选官实现平等 B. 选官路径推崇荐举 C. 按照才能选拔官吏 D. 选官对象普及百姓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三人的主张是关于按能选官都没有涉及平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选官的途径,故B项错误;从“举贤才” “因能授官”“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知都是按才能选官,故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按才能选官没有涉及选官对象已经向百姓普及,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 做题关键要紧紧结合材料,注意:选项表述正确,并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抓住“举贤才”“因能授官”“有能则举之”是关键信息即可。‎ ‎10.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A. 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 B. 固守传统的天下观,愚昧落后 C. 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 D. 被迫接受自由贸易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不能得出清政府极度反感英国侵略行径的结论,故A项错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初,清政府不同意与英直接正式平等交往,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外国公使驻京的要求,可以看出清政府固守传统的华夷天下观,故B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不同做法不是出于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而是为了维护传统的天朝上国的尊严,故C项错误;材料“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没有体现被迫接受自由贸易,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的关键是从“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切入,结合鸦片战争进行思考。‎ ‎11.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 A.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 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C. 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 D. 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层面的结束,随着民族危机深重,维新派开始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开启了制度学习的尝试,故B项正确;A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学习西方民主制度不是提出主张,故C项错误;戊戌变法虽然提出改革军事措施,并没有改变落后的军事观念,故D项错误。‎ ‎12.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 A. 确立了议会主权 B. 开创了立宪政体 C. 进行了议会改革 D. 实行了政党政治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工业革命之前议会主权就已经确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工业革命之前也已经开创了立宪政体和实行了政党政治,选项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3.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美苏 A. 双方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B.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C. 在对抗中相互妥协与克制 D. 军事克制是双方冷战的主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二战”后,美苏双方为争夺世界霸权斗争不断,材料信息表明双方在争夺中相互妥协与克制,故C项正确;美苏双方在争夺中均极力维护自身利益,A项错误;美苏双方争夺中出现了全面对抗的“冷战”和局部地区的“热战”,故B项错误;美苏争霸中局部地区“热战”不断,D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14.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A. 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 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传统家庭观念被颠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客观史实,故A项错误;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才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故B项错误;题干中“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说明当时的大部分家庭都是以小家庭的方式存在,从根源上来说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得以出现,故C项正确;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只是题干所反映出的历史表象,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表现 ‎15.汉代征收人头税。汉武帝时成年男子缴纳120钱,作为军赋,归大司农;儿童税从七岁开始征收,每年23钱,“以食天子”,属于少府。这反映出汉代赋税制度 A. 完全依赖人头税的征收 B. 主要服务于皇室相关费用 C. 建立在商品货币经济基础上 D. 有助于商品经济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武帝时期的主要有地租税和人头税,故A错误;材料中人头税主要是成年男子纳税,作为军赋,而儿童税较少,服务于少府即皇室,故B 错误;汉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品经济受到严格的限制,故C错误;材料中男子纳税以钱算,货币地租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赋税制度,古代赋税在征收形式上有实物为主和货币为主两种形式,货币地租往往体现了商业发展的程度。‎ ‎16.三国时,孙权开始兴建城隍庙;南北朝时,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职掌又增加了雨旱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宋代,传统的城隍信仰已列入国家祀典。这说明 A. 官方正统思想压制民间文化发展 B. 儒教开始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 C. 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的信仰空间 D. 城隍庙是宣传迷信的封建堡垒 ‎【答案】C ‎【解析】‎ 随着城市功能的增强和城市居住人口的增加,作为城市居民守护神的城隍也相应的增加了管理实务,城隍信仰被列入国家祭祀,拓展了城隍的信仰空间,C正确; A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开始”的说法不正确;D说法本身错误。 ‎ ‎17.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A. 中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B. 中国商品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C. 中国商品国际份额激增 D. 工业革命引领中国经济增长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只介绍了中国两个时期商品销售的情况,没有与其他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的对比,看不出贸易逆差的信息,故A项错误;按题干数据,与1840年前相比,1894年三样商品国内销售值上升幅度均小于商品值上升幅度,也就意味着国外销售值在较快增长,故B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中国两个不同时期相同商品的对外销售在增加,但是没有提供该商品国际份额的信息,无法判断是否激增,故C项错误;据材料,只能看出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无法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增长,更不能断定是工业革命引领增长,故D项错误。‎ ‎18.1906—1907年,清政府先后颁行了多个奖励实业的章程,规定对所办实业开办资金达到 一定数量者赏赐子、男等爵位。该政策 A. 鼓励绅商从政以巩固统治 B. 使商人活动合法化 C. 刺激传统理财方式的更新 D. 导致资本高度集中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反映出的是清末新政的内容。可以看出清末新政对于实业和金融业都体现出比较先进的模式,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的内容目的不是巩固统治,而是发展经济;B选项错误,以前的商人活动也是在合法条件下进行的;D选项错误,清末新政并没有起到很突出的效果,并没有出现资本高度集中的情况。‎ ‎19.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表明 A. 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 B. 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C. 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 D. 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 ‎【答案】B ‎【解析】‎ ‎1929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故A错误;材料“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说明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故B正确;凯恩斯主义与世界工业的发展之间不是因果关系,故C错误;1913~1938年国际关系并不是持续恶化的,也有缓和与稳定时期,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贸易保护主义与世界贸易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危机时期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0.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表,造成该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 大力发展新经济 D. 激发自由企业市场活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可知美国经济从整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主要得益于 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政府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项正确。 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之后,国家减少对经济干预,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排除AB。20世纪90年代,美国推行知识经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考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关键是正确获取表格中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即可解决。‎ ‎21.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同年,中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紧张。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A. 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 B. 导致了市场经济模式产生 C. 催生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 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深层次分析与理解的能力,题干中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现象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中苏两国农业的发展落后,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A符合题意;结合“1953年”时间信息联系时代背景,苏联已经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而中国1956年三大改造后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BC均不合题意;D在时间上不合中苏史实,故选A。‎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22.1928年苏联私人企业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为28%,到了1933年已降至0.5%,在农业中,私人经济在同一时期由97%下降到20%,零售商业则从24%下降到零。这表明当时苏联 A. 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变化 B.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完成 C. 已经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D. 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已经完成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1928年苏联新经济政策废除,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所以私人企业和私人经济都不同程度得到下降,故A正确;B属于新经济政策时期;C是一五计划完成之后;D属于新经济政策影响。‎ ‎23. 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放宽城市户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城市。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C. 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D. 政府政策的鼓励引导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知识点。由材料关键信息“1958年”,即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1958年起正在开展“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再根据“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放宽城市户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城市”。综上可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近年来”时间段,排除;B项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属于误选项,但实际上是C项的体现,从属于C项,排除D。故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户籍制度改革·状况及原因 ‎24.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和国家物资局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也就是国有企业在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按国家调拨价供应,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出售。此规定 A. 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废止 B. 体现了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 C. 客观上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 D. 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答案】C ‎【解析】‎ ‎“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也就是国有企业在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按国家调拨价供应”说明国家目的是调动企业经营的积极性,这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C正确;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基本废止,A错误;国企改革不是材料提及信息,B错误;D是1992年以后提出。‎ ‎25.根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判断1971年美国、日本、西欧国家的百分比应该是 A. 30.4% 2.1% 23.5%‎ B. 30.4% 4.8% 27.3%‎ C. 12.5% 2.1% 27.3%‎ D. 12.5% 4.8% 28.1%‎ ‎【答案】D ‎【解析】‎ ‎【详解】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拥有最多的黄金外汇储备;二战后,日本、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但随着欧洲一体化、日本的复兴,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相对衰落,黄金外汇储备逐渐下降,日本、西欧逐渐增加。所以答案选D。其他三个选项数字不对应,故排除A、B和C项。‎ ‎26.朱熹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 A. 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 B. 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 C. 倡导科学实验探索真理 D. 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 ‎【答案】B ‎【解析】‎ 材料认为小处也有理,是理学中格物致知的体现,故答案为B项。‎ 材料中没有涉及科学理论的探究,排除A项;科学实验起源于近代西方,材料中没有倡导科学实验,排除C项;重视经验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经验的总结,排除D项。‎ 点睛:程朱理学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掌握天下之理,从而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27.18世纪以前,“古代中国”在西方人的笔下可说是尽善尽美,但自19世纪以来,英、美基督徒却将其变成了诈骗、不公正、没有灵魂、杀婴、奴隶、仇外主义、否认真理的代名词。对“古代中国”的不同描述反映出 A. 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受到冲击 B.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日益深入 C. 西方经历了剧烈的观念变动 D. 西方世界兴起和中国的衰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18世纪以前中国属于世界大国,备受西方青睐,19世纪以来以“诈骗、不公正、没有灵魂、杀婴、奴隶、仇外主义、否认真理”对于中国进行描述,主要是因为近代西方经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的启迪导致对中国认识的不同,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伦理道德受到严重冲击并不是导致西方认识观念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有失偏颇,并不是逐渐深入,故B项错误;19世纪前半期中国仍然是世界大国,只是到19世纪中期后开始衰落,故D项错误。‎ ‎28. 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量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是 A. 皇帝的随从顾问 B. 国家的权力中心 C. 朝廷的咨议机构 D. 政府的执行机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所述的上下议院“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的东西要上奏皇帝,“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意味着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所以相当于皇帝的咨询机构,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 ‎29.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A. 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B. 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C. 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D. 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徐光启对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后又推广甘薯种植。《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而且充分汲取西方农学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和创新性和先进性,A正确;BCD都属于它的内容,但是不符合农业科技试验,排除。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农政全书》‎ ‎30. 唐代后期,以门阀政治和偏安王朝的政治形态为基础的六朝骈文受到文人鄙视,而三代两汉时期的古文受到尊崇。这种“古文运动”实质上体现了( )‎ A. 科举取士对文学的影响 B. 文人阶层志趣的改变 C. 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 D. 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偏安王朝的政泊形态为基础的六朝骄文受到文人重视”的原因主要是当时国家没有统一,而三代两汉时期的古文受到尊祟的原因同样是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故C正确;A和B均不是材料体现信息;D项属于经济因素。‎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成就·古文运动 ‎31.1928 年发表的小说《雨》取材于印第安雨神崇拜观念。讲述大早时节,一个小男孩突然出现,一边撒尿一边唱歌:“大水冲来了,人们快跑啊!”被人收养后,有一天天气突变,小男孩却失踪了,在寻找男孩过程中,却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滂沱大雨。该部小说体现的风格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代主义 D. 魔幻现实主义 ‎【答案】D ‎【解析】‎ 委内瑞拉作家阿图罗•乌斯拉尔•彼特里在1928年就发表了第一篇带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雨》,并于1948年率先引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就是用想象与夸张对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神奇现实”。这篇序言被看成魔幻现实主义的宣言。魔幻现实主义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美各国的现实生活,将神奇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超自然的现象与对现实的真实描写交织起来,使拉美的现实的政治与社会变成了人鬼难分、幻觉与真实纠缠的现代神话。小说取材于印第安雨神崇拜观念。印第安人求雨时,常将小男孩作为牺牲,小说中小男孩与大雨间有种神秘的关系。其它文学流派没有此明显特征。故选D。‎ ‎32.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期,新古典主义美术流行。美术家们将大量的历史人物纳入他们的创作题材,如大卫的《马拉之死》(马拉,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重要领导人)、《拿破仑加冕》。他们的这些创作题材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 A. 革命失败,封建统治加强 B. 新制度确立,经济发展快 C. 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D. 社会急剧变化,英雄辈出 ‎【答案】D ‎【解析】‎ 大卫的《马拉之死》(马拉,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重要领导人)、《拿破仑加冕》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而新古典主义爱歌颂英雄人物,据此可知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村集市的发展,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历史上农村集市大规模发展是在明中叶以后,万历年间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明未清初的战乱天灾使这一集市网遭到很大破坏,康熙、雍正年间逐渐恢复,乾隆、道光年间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清代中叶,全国集市总数至少可达2万多个,集市密度大体在每100平方公里1-2集。农村集市网的形成,沟通城乡市场,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益全国的每一个州县,使地区之间分工互补,调整经济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正是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许擅《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 材料二19世纪前期,美国经济中心一直在东北部一带,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西部地区逐步发展起来,一批中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有联系而完整的城市经济体系,这一体系对周围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大多是大规模企业,能够更多地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如,到1870年时芝加哥钢铁业平均雇佣人数是组约的6倍。“卡耐基钢铁公司“在匹兹堡获得迅速发展,后与摩根的联邦钢铁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垄断企业。在公司规模化的基础上又使其向着专业化生产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又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专业城镇。由于此时企业规模的增大,使企业面临着对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地产生了公司制和经理制,在科学的管理下企业将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赵明杰《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农村集市网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述城市化的扩展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综合以上材料,阐述你对中国推进城市化的认识。‎ ‎【答案】(1)原囚:明朝初步形成农村集市网的基础;清朗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社会环境;大中型城市发展的带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促进;交通的改善和长途贩运的兴盛;商品经济的的发展、东南沿海海禁的开放等。‎ 作用:便利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于地区间的分工互补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有利于沟通城乡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促进作用:城市化使美同经济中心发生转移,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促使企业改革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 认识: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述发展阶段,应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吸取其城市化中的教训,总结中国历史上城市发展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言之成理,即可相应赋分)‎ ‎【解析】‎ ‎(1)第一问,据材料“万历年间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康熙、雍正年间逐渐恢复,乾隆、道光年间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并结合清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加以回答即可。第二问,据材料“农村集市网的形成,沟通城乡市场,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益全国的每一个州县,使地区之间分工互补,调整经济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第一问,据材料“西部地区逐步发展起来,一批中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有联系而完整的城市经济体系,这一体系对周围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城市大多是大规模企业,能够更多地利用新技术、新产品”、“由于此时企业规模的增大,使企业面临着对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地产生了公司制和经理制”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认识结合中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加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929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 ‎1941年12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1944年7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一: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阐述: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历史教训,二战以来在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制度性协调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在稳定国际汇率、促进货币合作和全球发展援助等角度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稳定、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总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示例二:二战以来,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阐述:二战以来,欧洲各国的衰落,美国以绝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并通过认缴较多的股金份额,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进而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为扩大世界市场,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又推动签署《关贸总协定》,削减各国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便利美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外经济扩张。‎ 总之,二战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掌握了国际规则制定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符合主题的其他论题,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拟定论题,由材料可知一个共同的主题在于重建经济体系,结合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两大论题,即战后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或者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3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传统中国只有完善的“户籍”制度而无明确的“国籍”规定……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出国华商、华工的日益增多和西方势力入侵……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1907年,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定凡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皆为荷属殖民地籍,从而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制定并颁布一部国籍法。……清政府别无选择,如果不迅速制定国籍法,不仅通过各种努力所形成的华侨的中国认同会出现危机,而且国内也可能为此丧失对清政府的信心。同时更令清政府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排满”的“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其中明确规定,“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均属中国国籍”。从而以使国家保护海外华人、华侨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 ‎——缪昌武、陆勇《《大清国籍条例)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颁布国籍条例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大清国籍条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清国籍条例》颁布的意义。‎ ‎【答案】(1)原因:国人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海外华人的强烈要求;西方法律的影响;阻止“排满”革命。‎ ‎(2)特点:体现血统主义原则;西方法律精神与中国传统观念相结合。意义:有利于保护海外华人、华侨;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强化了国人近代国籍观念和法律意识。(任意两点,,其他符合题目要求的可酌情给分)‎ ‎【解析】‎ ‎(1)原因:题目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中的“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得出国人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由“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定凡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皆为荷属殖民地籍,从而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制定并颁布一部国籍法”得出海外华人的强烈要求和西方法律的影响;由“更令清政府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排满’的‘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得出阻止“排满”革命。‎ ‎(2)特点: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概括”。由“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等信息可以看出体现血统主义原则;由此还可以推论出这一《大清国籍条例》体现了将西方法律精神与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相结合。意义: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清国籍条例》是关于中国人的国籍规定,这首先是有利于保护海外华人、华侨的利益;同时对其国籍的法律认可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从法律意识层面还可以说是强化了国人近代国籍观念和法律意识。‎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