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9.50 KB
  • 2023-12-14 发布

(浙江专版)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三)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浙科版必修3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课时跟踪检测(三)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 一、基本要求专练 ‎1.人和高等动物对环境的各种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这主要依靠(  )‎ A.内环境       B.神经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循环系统 解析:选B 人和高等动物对变化做出反应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反应快而激素调节慢。‎ ‎2.下列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坐骨神经中有许多条神经纤维 B.神经系统中有支持(胶质)细胞 ‎ C.突触后膜受前一个神经元树突末梢的支配 D.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 解析:选C 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就成为一条神经;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即胶质细胞)构成的;突触后膜受前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它发出轴突支配骨骼肌纤维。‎ ‎3.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更迅速、更准确的原因是(  )‎ A.神经系统能控制内分泌系统 B.神经调节通过体液运送来调节机体 C.神经调节的信息是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有专门的传递途径 D.神经系统有感受刺激的结构 解析:选C 神经调节的信息由神经细胞发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系统内的路径快速传递到特定的效应器,并使效应器作出准确的反应。‎ ‎4.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 B.神经元细胞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会产生动作电位 ‎ C.产生动作电位的为一类可兴奋细胞 D.刺激蛙的坐骨神经产生的正电波是动作电位 解析:选D 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可以是神经细胞受适宜刺激后产生的;神经细胞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刺激蛙的坐骨神经产生的负电波是动作电位。‎ ‎5.【加试题】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7‎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2、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3、2、4‎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1或4现象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3、2、4‎ 解析:选D A、B选项可以根据课本图形推测;静息时神经纤维细胞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刺激时电位变成外负内正,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是相同的,因此在a、b两点中央刺激,则冲动同时到达a、b两点,指针不偏转;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则a点先变成负电位,而b点后变成负电位,因此正确顺序应该是1、2、3、4。‎ ‎6.(2015·浙江10月学考)以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不收缩 B.电刺激坐骨神经,同时腓肠肌收缩 C.电刺激腓肠肌,腓肠肌收缩 D.电刺激腓肠肌,肌膜上测不到动作电位 解析:选C 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会收缩;电刺激坐骨神经,由于兴奋的传导、传递需要时间,腓肠肌不会同时兴奋;电刺激腓肠肌,可在肌膜上引起动作电位,该动作电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引起肌肉收缩。‎ ‎7.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解析:选D 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受刺激后,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 ‎8.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 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7‎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解析:选D 依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图中Ⅰ所处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元,Ⅱ所处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伸肌肌群中既有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也有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效应器);脊髓等低级中枢的活动可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则a处将由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变为动作电位(内正外负),后又恢复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9.膝反射进行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下图为膝反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结构。请据图回答:‎ ‎(1)结构②表示________,膝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____。‎ ‎(2)在A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电位表指针会偏转________次。‎ ‎(3)用适宜电流刺激图中的________(填“伸肌”或“屈肌”),可产生膝反射。‎ ‎(4)若用药物阻断A处的兴奋传导,再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B处,则结构③_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到动作电位,结构④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到动作电位。‎ 解析: (1)由题干示意图可知膝反射中伸肌是效应器,②表示的是突触。(2)在A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电流会2次经过电位表,电位表指针会偏转2次。(3)伸肌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用适宜的电流刺激伸肌,可以产生膝反射。(4)若用药物阻断A处的兴奋传导,再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B处,则结构③上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结构④上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答案:(1)突触 伸肌 (2)2 (3)伸肌 (4)能 不能 ‎ 二、发展要求专练 ‎10.右图为神经元动作电位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阶段膜内的K+浓度低于膜外 B.b阶段的电位变化是Na+主动转运所致 C.c阶段膜内的Na+浓度低于膜外 7‎ D.d阶段的电位变化是K+内流所致 解析:选C a阶段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b阶段的电位变化是Na+通过通道蛋白内流所致,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d阶段的电位变化是K+外流所致。c阶段膜内Na+浓度低于膜外是正确的,理由是动作电位的产生是某个位点,在这个位点上,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而从整个神经细胞来说仍然是膜外高于膜内。‎ ‎11.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解析:选D 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根据图示信息知,图①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相同;由于②电流方向为甲→乙,所以图②中乙为受刺激部位,而甲为静息部位,甲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状态;与图②类似,图④电流方向为乙→甲,说明乙部位已经恢复为静息电位,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状态,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图⑤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甲、乙两个部位均恢复为静息电位,即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12.关于神经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作电位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B.膜电位因受到一定刺激而变成内正外负 C.动作电位的传导是一种依赖于细胞膜对相关离子通透性变化的现象 D.复极化过程指反极化的电位逐渐恢复至静息电位水平 解析:选A 动作电位的大小,与离子进出神经细胞膜的数量有关,而与刺激强度无关。一定刺激使得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即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由于Na+通道开放,依赖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变化;复极化是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 ‎13.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列四项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7‎ 解析:选C 神经纤维静息时的膜内外电位是外正内负,当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成外负内正。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 ‎14.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解析:选A 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 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图示中乙区外负内正,则乙区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丁区外正内负,是K+外流所致。‎ ‎15.蝎毒能选择性地破坏钠离子通道的开放。用适量的蝎毒处理蛙坐骨神经,给予一定刺激并测量,膜电位的变化是(  )‎ A.有去极化、无复极化 B.无去极化、有复极化 C.无去极化、无复极化 D.有去极化、有复极化 解析:选C 钠离子通道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关,适量的蝎毒处理蛙坐骨神经,会抑制去极化过程的发生,也就没有复极化。‎ ‎16. 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与分布的控制很可能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 7‎ 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电位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形成动作电位。‎ 答案:(1)载体 (2)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缓慢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 (3)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 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 ‎17. 科学研究表明:细胞外液中K+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而细胞外液中Na+浓度几乎不影响;但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受刺激神经膜电位的变化幅度和速率。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证明。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预测结果。‎ 材料和用具:测量电位变化的测量仪器、刺激器、生理状态一致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若干、正常海水、低K+海水、高K+海水、低Na+海水、高Na+海水等。(注:不同海水的渗透压相等但K+或Na+浓度不同)‎ ‎(1)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 ‎①在不同K+浓度的海水中,按静息电位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下边的坐标中画出不同Na+浓度海水中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假设在正常海水中静息电位是-70 mV)。‎ 7‎ ‎(3)分析预测结果:‎ ‎①在不同K+浓度的海水中,静息电位如此排序,这是因为在不同K+浓度的海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造成静息电位不同。‎ ‎②在不同Na+浓度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呈现图中所示结果,是因为在不同Na+浓度的海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造成电位变化的幅度和速率不同。‎ 解析:动物生理实验一般要对生物材料的初始状态进行测定,而神经纤维的初始状态一般指静息状态。静息电位的大小取决于细胞内外的K+的浓度差,与Na+无关,而动作电位的高低取决于Na+的浓度差,与K+无关。‎ 答案:(1)①将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分成5组,分别放到正常海水、低K+海水、高K+海水、低Na+海水、高Na+海水中 ②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记录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 ③分别给予这5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相同的适宜刺激,再测量、记录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 ‎(2)①低K+海水>正常海水>高K+海水 ‎②如右图。说明:a为正常海水、b为低Na+海水、c为高Na+海水。要求:三条曲线起点即-70 mV基本相同,低Na+海水与正常海水比较,电位变化幅度要小,上升的速率要慢,恢复的时间要更长,高Na+海水则相反。曲线要注明起点、高度、斜率、时间等。‎ ‎(3)①K+外流的量 ②Na+内流的量和速率 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