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9 MB
- 2023-11-28 发布
兰州一中2017-2018-2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物 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小题为单选题,8~12小题为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拍打的篮球上下运动是简谐运动
B.若声波波源远离观察者,则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减小
C.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所以房屋上下左右摆动
D.“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现象
2.正在运转的洗衣机,当脱水桶转得很快时,机身振动并不强烈,而切断电源,转动逐渐减慢直到停下来的过程中,在某一时刻t时,机身反而会发生强烈振动,此后脱水桶转速继续减慢,机身的振动也随之减弱,这种现象说明
A. 转动逐渐减慢过程中驱动力的频率不变
B. 转动逐渐减慢过程中驱动力的频率增大
C.t时刻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洗衣机的固有频率
D.t时刻脱水桶的惯性最大
3.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不相等
B.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
C.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
D. 在t=0.5 s时乙摆摆线张力最大
4.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振幅为A)、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的相遇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O、M连线的中点是振动加强的点,其振幅为2A
B.P、N两处的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C.随着时间的推移,M处的质点将向O处移动
D.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
5.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若波速为200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的加速度将减小
B.图示时刻,质点b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2m
6.太阳光的可见光部分照射到地面上,通过一定装置可观察太阳光谱,如图所示是一简易装置。一加满清水的碗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将平面镜M斜放入水中,调整其倾斜角度,使太阳光经水面折射再经水中平面镜反射,最后由水面折射回空气射到室内白墙上即可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七色光带。逐渐增大平面镜倾斜程度,各色光陆续消失,则此七色光带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以及最先消失的光是( )
A.红光→紫光 红光
B.红光→紫光 紫光
C.紫光→红光 红光
D.紫光→红光 紫光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工件检测 图2 泊松亮斑 图3海市蜃楼 图4立体电影
A.检验工件平整度的操作中,如图1所示,上面为标准件,下面为待检测工件,通过干涉条纹可推断:P为凹处,Q为凸处
B.图2为光线通过小圆板得到的衍射图样
C.图3的原理和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的原理一样
D.图4的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一样
8.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麦克斯韦预言并首先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B.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调制
C.移动电话内,只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D.振荡电路的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易穿透云层,故广泛应用于遥感技术领域
B.医院用X光进行透视,是因为它的穿透能力较强
C.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D.在高速运动的飞船中的宇航员会发现飞船中的钟走得比地球上的快
10.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用频率为f的红光垂直照射狭缝,观察到了干涉条纹。设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若将入射光由红光换成紫光,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将变宽
B.如果将双缝的间距变大,则屏上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将变宽
C.在光屏的P点出现第3条暗条纹,则P点到双缝S1S2的距离之差为
D.用白光做实验时,偏离中央亮条纹较远的是红光
11.一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t=0时振子的位移为–0.1 m,t=1 s时位移为0.1 m,则( )
A.若振幅为0.1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
B.若振幅为0.1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
C.若振幅为0.2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4 s
D.若振幅为0.2 m,振子的周期可能为6 s
12.一列横波在某介质中沿x轴传播,如图甲所示t=0.75s时的波形图,如图乙所示为x=1.5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沿x轴向左传播,波速为2m/s
B.图甲中质点N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C. 再经过t=0.5s质点L与质点N位移相同
D. 再经过t=1.75s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3.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 秒。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 填“A”或“B”)。(北大所在地的纬度比厦大高。)
14.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OA是画在纸上的直线,他在直线OA适当位置先后竖直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如图所示放上玻璃砖(如粗黑线所示),然后插上P3、P4大头针。
(1)其中他确定P3大头针位置的方法是______。
(2)若该同学实验操作规范准确,其记录的情况如图所示。该同学还用圆规做了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与玻璃砖相同的半圆(如图中虚线所示)。请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
(3)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绕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受力分析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5.(8分) 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
(1)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B点,且再经过0.6s,P点也开始起振,求:
①该列波的周期T;
②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O及其所经过的路程各为sO多少?
(2)若该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m/s,且波形中由实线变成虚线需要经历0.525s时间,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如何?
16.(9分)一列简谐横波由质点A向质点B传播.已知A、B两点相距4 m,这列波的波长大于2 m而小于20 m。下图表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求:
(1)写出质点A的振动方程;
(2)求该波的传播速度。
17.(8分)某透明物体的横截面如图10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B为直角边,长度为2L,∠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AC边的中点。此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n=2.0。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透明物体,试由光路图画出光线从ADC圆弧射出的区域,并求此区域的圆弧长度s。
18.(11分)两个横截面半径均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砖ABC和DEF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柱形玻璃砖A(D)BC(F)E,一束单色光从左侧玻璃砖上的M点入射,M点到AC(DF)的距离d= R,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A(D)点,左侧玻璃砖ABC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右侧玻璃砖DEF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真空中的光速为c。
(1)若将该单色光第一次在玻璃砖DEF与空气的界面上的入射点记为N(图中未标出),分析判断该单色光在N点能否发生全反射。
(2)求该单色光从M点传播至N点的时间。
兰州一中2017-2018-2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答案
物 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小题为单选题,8~12小题为多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C
B
C
C
B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D
ABC
CD
AD
A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3. (1) B(2)低, t/31。
(3)C
(4)B
14.
(1)透过玻璃砖看,使P3挡住P1、P2的像。 (2)1.5 (3)偏小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3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受力分析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5.(8分)
由图象知,.
若波向右传播,则
波速,由得:
当图示时刻处的振动传到P点时,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此过程波传播的距离
则由到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为止,经历的时间
故O点在时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经过时间,O点振动到波谷,位移
经过的路程.
若波速,时间,则波沿x轴方向传播的距离为
根据波形的平移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16.(9分)
(1)由振动图象读出T=0.4 s,故cm
(2)分析图象可知:t=0时,质点A位于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而质点B则经过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运动.所以A、B间距4=λ,则λ= m,其中n=0,1,2…
因为这列波的波长大于2 m而小于20 m
所以n有0、1两个可能的取值,即:λ1= m,λ2= m
因v=λ/T,所以v1= m/s或v2= m/s.
答案 m/s或 m/s
17.(8分)如图,作出两条边缘光线,所求光线射出的区域为EDF。
如图,从圆弧ADC射出的边缘光线的入射角等于材料的临界角θ,因sin θ==
故θ=30°
由几何关系得:圆弧EDF长度为s=2θ·L
故所求s=。
18.(11分)
(1)如图所示,cosθ=,则θ=300,ΔMAO为等边三角形。
M点入射角为α=600,由折射定律n1=,β=300,故折射光线恰好垂直AC面射入玻璃砖DEF,在N点的入射角为300。
,故临界角C<300,所以
该单色光可以在N点发生全反射。
(2)该单色光在玻璃砖ABC中的传播时间t1=
在玻璃砖DEF中的传播时间t2=
该单色光从M点传播到N点的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