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50 KB
- 2023-11-26 发布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二4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60分,每题1.5分)
1.下列关于旅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C.旅游是以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
D.旅游是在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2.最早出现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3.历史文化名城曲阜近几年接待的游客中,工薪阶层和农民占了很大的比例,此现象说明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C.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4.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中,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是
A.食 B.宿 C.行 D.娱
日常的活动空间大体可分为居住、工作、休闲三类,每一类活动的空间规模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下图表示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化过程中,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5~6题。
5.第一阶段的活动空间的特点为
A.移动性高,居住空间比例小
B.活动空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
C.工作量较少,多余时间都到外地旅游
D.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都是统一的
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空间可能具有的变化是
①逐渐与住宅空间分离 ②数量由少到多 ③规模逐渐变大 ④呈集中发展的趋势 ⑤种类日趋单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7.下列有关旅游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古代旅游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B.产业革命时期形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
C.南极旅游体现了现代旅游的主要目的
D.现代旅游活动不再是满足少数人的需求
8.下列有关旅游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旅游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B.旅游业资金投入大,所需劳动力少
C.旅游业不需要资金投入,但所需劳动力较多
D.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9.旅游空间扩大的原因是( )
A.由于技术的发展,发现越来越多以前从未知晓的旅游地点
B.现代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C.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减弱
D.旧的旅游资源日益萎缩,新的旅游资源不断被发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旅游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据此回答10~11题。
10.以参观革命纪念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旅游称为( )
A.寻根旅游 B.红色旅游
C.观光旅游 D.探险旅游
11.以欣赏田园景观、体验农家生活为主的旅游称为( )
A.商务旅游 B.寻根旅游
C.农业旅游 D.度假旅游
12.下列各项属于旅游活动直接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台风使杭州西湖大堤上的许多树木折断或吹倒
②修建黄山索道,砍掉山上林木48 450立方米
③在旅游风景区的许多景物上,经常见到“××到此一游”
④“水城”威尼斯因地基下沉,正遭受流水侵蚀和空气腐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此完成第13~15题。
13.从历史发展看,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旅游目的
B.旅游方式和内容
C.旅游需求
D.旅行社的诞生
14.从地域看,造成旅游活动规模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区位的差异
B.民族的差异
C.传统文化的差异
D.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5.下列活动属于现代旅游的是( )。
①徒步到郊外植树种花 ②骑车到郊外古运河大堤观赏春色 ③到栖霞山采集矿物、岩石标本 ④乘船到郊外太湖采集水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6.旅游能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主要表现在( )。
①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发展对旅游接待地文化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不同民族和文化接触增多,增加了一些社会、民族偏见
B.在原来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经整合而创造出一些新的文化特色旅游项目
C.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民族文化特色与吸引力下降
D.民俗、节庆、宗教活动作为旅游项目来开发,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有所下降
18. 现代旅游中,就目的性而言,占绝对优势的是
A.调研采风 B.科学研究 C.探亲访友 D.娱乐消遣
19. 现代旅游活动包括的内容有
①旅游观光 ②娱乐 ③游牧活动 ④购物
⑤食宿 ⑥交通 ⑦通信 ⑧疗养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⑧
20. 旅游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可以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B.可以丰富文化生活、健体、治病
C.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重要途径
D.能够满足人们各种商业活动的需求
21. 现代旅游空间的扩大主要得益于
A.旅游资源丰富 B.旅行社诞生
C.科学技术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 D.人们交往日益频繁
22. 国际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①世界局势日益稳定 ②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旅游景点的增多 ④旅游空间的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位置的是
A.生物景观 B.气象气候景观 C.地貌景观D.水文地理景观
24.下列景观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A.长江三峡 B.北京故宫 C.哈尔滨冰雕 D.深圳的“锦绣中华”
25.有关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是一种精神文化资源和经济财富 B.旅游资源在使用上具有消耗性的特点
C.旅游资源只具有美学价值,而不具有经济价值 D.旅游资源是指具有非凡性特点的事物或现象
26.下列旅游点,既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A.南极中山站 B.陕西延安 C.深圳的“世界之窗” D.北京故宫
27.桂林山水甲天下,说的是桂林山水的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经济价值 D.历史文化价值
某旅游黄金周,我国100个旅游(区)点共接待游客804万多人,门票收入累计逾2.95亿元。①杭州、②银川、③平遥、④五台山、⑤普陀山、⑥华山、⑦武夷山、⑧井冈山、⑨九寨沟、⑩丽江、⑪敦煌、⑫乌镇等12个热点地区的日接待量均超过最佳日接待量20%左右。据此回答28~31题。
28.上述旅游地与相关事物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杭州—古典园林 B.九寨沟—云南
C.普陀山—佛教名山 D.五台山—北岳
29.在本黄金周前往丽江的游客当中,人数最多的可能是( )
A.四川人 B.河南人
C.辽宁人 D.海南人
30.材料中所提及的12个旅游热点地区中,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是( )
A.① B.③
C.⑦ D.
31.最佳日接待量制定的依据是( )
A.交通通达性 B.旅游容量
C.旅游点知名度 D.地区接待能力
32.游客在海南可以享受到的旅游资源有( )
A.高山峡谷,雪山奇景 B.峰丛林立,石美洞异
C.竹林青翠,熊猫故乡 D.椰林沙滩,民族风情
33.海南岛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是( )
A.云南 B.甘肃
C.江苏 D.广东
34.旅游业是( )
A.劳动密集型行业,不需科学技术
B.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
C.投资少、技术限制小的行业
D.旅游活动的主体
35.下列旅游业发达且居民出游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今年的“清明节”,中国大江南北掀起了节日旅游热,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据此完成下题。
36.拜祖大典、祭奠先烈等活动体现了现代旅游特点的(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D.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游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回答37~38题。
37.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
A.气候条件较好 B.市场距离较短
C.交通通达性较强 D.接待能力较强
38.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
A.气候环境的差异
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D.环境容量的差异
39.下列四组旅游景点中,最便于乘火车到达的是( )
A.九寨沟、张家界、滇池
B.白马寺、大雁塔、嘉峪关
C.九华山、灵隐寺、普陀山
D.井冈山、庐山、长江三峡
40.下列名胜古迹全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一组是( )
A.庐山、武夷山、青城山、都江堰
B.泰山、庐山、黄山
C.泰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D.黄山、黄龙、长城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云南、四川两省境内民族众多,地势高低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川河谷奇特,旅游资源丰富,都是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下表为某年两省旅游相关数据统计表:
省份
旅游总收入(亿元)
国内游客 (亿人)
入境游客 (万人)
四川省
1 882
2.7
104
云南省
1 006
1.38
329
材料二 云南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及周边地区分布图。
(1)图中属于地质地貌景观的旅游资源有哪些?影响它们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什么?
(2)云南省的国内游客明显比四川省少的原因有哪些?
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香格里拉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的交界地区,为藏族聚居地。2003年,以香格里拉为核心的“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以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源地和旅游资源地的经济文化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2)你认为青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区域环境有什么影响?
4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自然景观主要构景要素示意图
(1)图中数码①~④代表的构景要素:①______________景观,②________景观,
③________景观,④______景观。
(2)在以上构景要素中,________最为重要,它与______景观组合,可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在此基础上,________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而且使自然界焕发生机。
(3)变幻万千的气象以及气候上的季节变化,使自然美________而不同。
(4)自然界中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千差万别,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特性是____________;许多旅游景观是与地球历史、人类社会活动同始终的,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特性是________。
4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下图所示岛屿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风景优美的海岛,休闲度假的天堂,四季绿水青山,万花烂漫,林木参天,是我曾经的梦想。我们的航班是晚上9点多到达该岛的,虽然是晚上,但是异国的美丽风景一下就吸引了我,高大笔直的椰子树、碧绿的芭蕉,我不禁惊叹好美啊!短短的4天行程,我用手中的相机拍了很多: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使人神往的宗教文化,精美的木雕工艺,以及碧海蓝天,细腻沙滩上,休闲度假的不同肤色的人群。”
(1)根据材料列举该岛的旅游资源。
(2)结合该岛环境特点,分析到该岛旅游需要准备的生活用品及注意事项。
1-5.DDACB 6-10.ADDBB 11-15.CBDDB 16-20.DBDDC
21-25.CACAA 26-30.DACAC 31-35.BDDCB 36-40.CACBC
41.【答案】 (1)腾冲地热火山、路南石林;火山作用(岩浆活动);流水溶蚀。
(2)与四川省比较:云南省地处边境,位置偏僻,距离国内客源市场远;省内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接待能力不强;地势崎岖,交通通达度较差;省域面积小,旅游资源总量少。
42.【答案】 (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创汇创收。
(2)有利:能促进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为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提供原动力。
不利:对自然环境方面,有污染环境、危害生物、破坏旅游背景资源、破坏视觉效果;对社会环境方面,有破坏传统社区文化、破坏文物古迹、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甚至因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造成城市问题。
43 (1)地文 气象气候 水域风光 生物(可互换)
(2)地文 水域风光 动植物 (3)因时因季 (4)多样性 永续性
44【答案】 (1)火山景观 ;阳光沙滩、海水海浪 ;热带风光 ;海底世界(海洋生物和珊瑚礁等);民族风情(宗教文化)。
(2)需准备防晒防热物品(太阳伞、太阳帽、墨镜、防晒霜、单薄衣裤等);需准备游泳戏水物品(游泳衣裤、沙滩鞋);需备防热带传染病防蚊虫药品 ;需备防雨防雷电物品 ;需注意了解当地礼俗和宗教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