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8 KB
- 2023-11-24 发布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三分钟口算练习
提问:6×6×6表示什么?
2、复习
填空。
数小正方体的体积。
3、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我们也可以利用数单位体积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
那么怎样计量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应用公式来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导入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
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
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
针对展示效果评分
分组讨论
合作探究
小组探究成果展示
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3、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师:根据这种关系,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 V= a×a×a= a3
师强调:读作a 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 a表示3个a相加。
1.
展示小组探究成果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出示30页例1
1.一个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呢?
课件出示:
师:7×4×3=84立方厘米,所以它的体积就是84立方厘米。
再出示棱长都是6厘米的正方体,生运用正方体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点拨
解决问题
四、课堂反馈练习
课堂反馈练习
判断题
1. 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不一定相等。 ( )
2.一只正方体的木箱,体积等于容积。( )
3.一只粉笔盒的体积有180立方分米。 ( )
一块长方体的钢板长2.5米,宽1.2米,厚20厘米。这种钢板每立方分米重7.8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
反馈联系
(抢答)
五、拓展延伸
出示:
品名:正方体收纳凳
尺寸:30×30×30
引导
拓展延伸
材质:涤纶+PP不织布+纤维板
颜色:黑白
师:你能看懂这个说明书吗?
师:如果要往这里放一个长40cm宽20cm高10cm的玩具箱,能放入到收纳凳里吗?
师:看来不能光比较体积的大小,还要联系实际情况,看看长宽高是否都符合要求。
六、小结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高×宽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接着出示例1让学生应用公式来解决问题,教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在学生会应用体积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觉新知识不新,新知识不难,实现平稳过渡,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北京版 (2)
- 863计划课题自验收报告模板
- 2013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数学文卷·2018届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 语文卷·2017届湖北省荆门市高三元月调考(2017-01)
- 2020年关于大学生寒假工社会实践报告5000字【五篇】
- 数学卷·2018届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理科) (解析版)
- 【数学】湖北省恩施洲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调研考试(期末)试题
-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2019-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Word版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