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 KB
  • 2021-06-19 发布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 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 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过程】‎ ‎1. 新课聚焦 ‎ 老师播放视频《生活中的声音》‎ 提问:刚才的影片中有哪些声音?‎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1)家里人说话的声音 ‎(2)电视机发出的声音 ‎(3)电话铃声 ‎(4)门窗打开的声音 ‎(5)窗外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6)树上鸟儿的声音 ‎(7)邻居大声交谈的声音..‎ ‎(8)说话声、笑声、喊叫声、咳嗽声 ‎(9)歌声、肚子咕叫声、‎ ‎(10)拍手声、跺脚声 提问: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出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 ‎ 带领学生回顾周围的声音,让学生沉浸在搜寻各种声音的乐趣中。通过提问,引出今天的课题。‎ ‎2. 科学探索 ‎ 探索一:橡皮筋发声实验 实验材料:橡皮筋、小木棍 实验方法:‎ 4‎ ‎(1)拉伸橡皮筋 ‎(2)按压橡皮筋 ‎(3)揉搓橡皮筋 ‎(4)弹拨橡皮筋 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轻轻拉伸、按压、揉搓或拉动橡皮筋时,橡皮筋没有明显的振动,没有发出声音;‎ 当橡皮筋两端固定下来,轻轻弹拨时,橡皮筋发生了明显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由此我们可推断,橡皮筋发出声音与它是否振动有关。‎ 实验结论:‎ 拨动橡皮筋,它会震动并发出声音。‎ 当我们用手或其他工具将橡皮筋的振动停下来,它的声音也听不到了。‎ 科学词汇:‎ 当物体进行往复运动,即它的状态改变的过程,我们把这样的运动称为振动。‎ 总结: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的。‎ 探索二:观察其他发声物体 播放视频《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实验材料:钢尺、鼓槌、小锤、鼓、音叉 实验方法:‎ 拨动、拍打、敲击都能够使钢尺发出声音;‎ 慢慢弯曲钢尺,钢尺不能发出声音。‎ 用手拍打或用鼓槌敲击鼓面,能使鼓发出声音;‎ 慢慢按压鼓面,鼓不能发出声音。‎ 用小锤敲击音叉,能使音叉发出声音;‎ 轻轻触摸音叉,音叉不能发出声音。‎ 实验现象:‎ 拨动钢尺、敲击鼓面、敲击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弯曲钢尺、按压鼓面、轻轻触摸音叉都不能发出声音。当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时,会感觉它们在振动,随着振动的停止,便不会听到声音。‎ 实验记录:‎ 实验分析:‎ 拨动钢尺、敲击鼓面、敲击音叉时,它们发出声音时,都受到了力,并且产生了运动这一现象,猜测声音的产生可能和物体受到的力和自身的运动有关。‎ 4‎ 弯曲钢尺、按压鼓面、轻轻触摸音叉,这三种情况,物体受到了力,也产生了运动,但却没有发出声音,猜想声音的产生可能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结论:‎ 物体发声时会有振动;‎ 物体停止振动后,不会发出声音。‎ 总结: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 通过科学实验: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验证之前对物体发出声音方法的猜测。‎ 先研究物体怎样能够发出声音,再研究如果不这样物体能不能发出声音,正好客观地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之前的猜测,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科学研讨 ‎ 探索一: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如我们弹吉他时,吉他弦发生振动,并发出声音。而当我们轻轻按压吉他弦时,并没有发出声音,因为此时吉他弦并没有振动;我们轻轻拨动橡皮筋,会听到声音,这是因为橡皮筋产生了振动。而我们轻轻拉伸橡皮筋,不会听到声音,这是因为橡皮筋只是形状发生变化,并没有产生振动。‎ 探索二: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 竖笛是通过中空部分的空气柱(笛管内的空气)振动来发出声音,竖笛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调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音调与振幅是由空气柱的粗细、长短决定的。 根据所学内容解释声音产生的实例。‎ ‎4.拓展提高 ‎ 我们的发声器官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声带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中国成年男性的声带一般在 18~24 m,平均长度为20 mm左右,成年女性的声带一般在14-18 m,平均长度为15 mm左右,因此男性的声音通常比女性的声音低。 拓宽新知识 作业布置 ‎ 完成同步练习题 ‎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够观察、比较、‎ 4‎ 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状态;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的解释。 ‎ ‎【教学后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