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8 KB
  • 2021-06-18 发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19: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标】‎ ‎1.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2.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3.学习文言实词词义辨析的方法。‎ ‎【教学难重点】‎ ‎1.有人说,第2段“蔺相如者,赵人也。为宦者令缪贤舍人”一句可删。理由有二:①删去此段则第1段和第3段衔接得自然;②此句与第4段开头“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重复。试据文章布局的道理给予反驳。‎ 分析:不可删的理由有二:①本文是一篇“合传”,廉蔺二人,一将一相,相互配合,对维护赵国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按《史记》体例,在传记开头将二人并提,表明二人的事业是密不可分的。②这样开头既突出了廉颇的战功,又突出了蔺相如的出身低微,可使读者了解缪贤举贤、赵王破格提拔、廉颇“宣言”而后“负荆”的深刻意义。‎ ‎2.相如奉璧使秦一节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叙述的?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 分析:在献璧后作者依次描绘了蔺相如三次有步骤的行动:取璧、保璧、归璧。无不紧扣着和氏璧的命运。这样的布局使蔺相如如同置身于一个五光十色的舞台,其机智果敢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3.本文第12段已将“完璧归赵”故事叙述完毕,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这两句话?‎ 分析:这两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揭露了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肯定了赵反欺骗斗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又暗示秦王恼羞成怒,导致对赵采取军事行动,由此过渡到下文。‎ ‎4.从来史笔求简。试比较下面两组话,说说哪一种写法好?‎ ‎①a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b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 ‎②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臣等不肖,请辞去。”‎ b于是舍人相与谏蔺相如,欲辞去。‎ 分析:b的写法不好。①用b的写法,则缪贤敢于荐舍人去充当使者、赵王同意召见相 如,均不可得而知,视国家大事为儿戏,不符合史家选材原则。②用b的写法,略去谏的内容,则下文“独畏廉将军哉”失去所本。‎ ‎5.紧接本文,原作还有这样一段话:‎ ‎“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畿,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于阏与下。”说说这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分析:这是对上文的补笔,略写“廉蔺交欢”后五年间赵国的大事,从侧面赞扬廉蔺二人精诚团结,在军事上产生了积极的结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教法:在讲解上述内容之后,可以先画一个《赵大事纪年表》,按课文填写可填的项目,然后提问学生:‎ ‎“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各发生在哪一年?‎ 赵大事纪年表:‎ 赵惠文王年序 大事 ‎16年(前283) 廉颇伐齐,取阳晋。‎ ‎17年(前282) 蔺相如完璧归赵当在此年。‎ ‎18年(前281) 秦伐赵,拔石城。‎ ‎19年(前280) 秦复攻赵,杀二万人。‎ ‎20年(前279) 渑池会。将相和当在本年或稍后。‎ ‎(注:此表与《史记·六国年表》在个别地方有出入,但渑池会的年代是以《年表》为 依据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学生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四、讲解课文第1-5段。‎ ‎1.阅读课文第1-2段。先解释“合传”体例,然后提问:‎ ‎(1)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廉颇拜为上卿时,而蔺相如为“舍人”,地位相差悬殊。补充:传的后半部叙廉颇事迹较多。有提挈全文的作用。)‎ ‎(2)“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乎!又,为蔺相如被荐使秦设伏。)‎ ‎2.齐读第3段。‎ ‎(1)让学生概括大意。(故事缘起)‎ ‎(2)指出“求人可使报秦者”为本段关键句,并加分析。(为相如出场作铺垫)‎ ‎(3)提问:本段写赵国君臣议而不决,有什么用意?(烘托相如胆识)‎ ‎3.齐读第4段。‎ ‎(1)指出古代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当时又有荐人不当一并治罪的规定,然后叫一个学生重读“臣尝有罪”至段末这一部分,让全班学生仔细品味。‎ ‎(2)叙史贵简。从这个原则出发,能不能将这段话改写为:“于是缪贤荐蔺相如,王许之。”(不能)‎ ‎(3)讨论中可提出一些辅助性问题:缪贤是怎样的人?(挺身而出,亦有胆识。)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先虚写一笔)划出关键语句。(“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4.齐读第5段。‎ ‎(1)教师将蔺相如的对策语连贯起来朗读一遍,然后带领同学分析它的特点。(见事深刻、决断明确——真乃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 ‎(2)联系上文说说在安排主要人物出场上的特点。(设伏——陪衬——虚写——一出场便不同凡响。)‎ ‎5.整理前五段词语。‎ ‎(1)通假字:斧质( )可予不(否)奉(捧)璧。‎ ‎(2)古代惯用语:“见”用于表示被动(徒见欺)。‎ ‎“于”也用于表示被动(幸于赵王)。‎ 试比较二者的不同。‎ 第二课时 一、讲解第6~13段。‎ ‎1.学生朗读“大王欲得璧……俱碎于柱矣”这段话之后,提出以下的问题进行讨论:‎ ‎(1)这段话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秦王无意偿赵城”。)蔺相如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注意行文前后照应。)“章台”——“列观”;“以示美人”——“传之美人”。‎ ‎(2)划分这段话的层次。(述“奉璧”使秦经过;斥秦王无礼,说明“复取璧”原因;预防秦王“强夺”之策。)‎ ‎(3)讨论这段话的内容及表达方式:‎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借赵群臣语揭出秦王要害)。‎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由抑转扬,缓和气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说明赵方诚意,以退为进)。‎ 说“斋戒五日”一事(“修敬”是关键,为要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伏,何等周密)‎ 不可“逆强秦之欢”(又何等委曲)。‎ ‎“戏弄”(“怒发上冲冠”之由,照应上文)。‎ ‎“臣头与璧俱碎于柱”(一夫决死,万乘莫当,秦王入我掌中)。‎ ‎(4)从秦王的反应来看,这段话有怎样的特点?秦王“辞谢”是否仅仅因为“恐其破璧”?(这段话义正辞严,切中秦方要害,使秦王理屈词穷。)‎ ‎(5)从这段话看蔺相如的策略。‎ 提示:要联系上下文,例如上文未提赵王“斋戒五日”一事;要着眼于“完璧归赵”的全过程。‎ ‎“璧有瑕”(“复取璧”的办法何等巧妙)。‎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向秦王提出同样要求的前提,暗藏归璧于赵的计划,使秦王入彀)。‎ ‎“拜送书于庭”(为提出“设九宾于廷”设伏,这关涉到相如的下一步计划,以进为退)。‎ ‎(6)小结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有胆识,有智谋,善于相机行事,掌握主动)‎ ‎(7)要求全班同学将这段话重读一遍,再抽查个别学生,看看是否已达到基本成诵。‎ ‎2.学生朗读“秦自缪公以来……孰计议之”这段话后,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指出这话是在“九宾礼”上说的,要求学生细读有关注释,体会蔺相如说这番话的意图。‎ ‎(2)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声称璧已送回赵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甘愿受刑)‎ ‎(3)这段话的要害是什么?(“先割十五都予赵”——击中秦王要害。)(抓住这个要害,则蔺相如之使人持璧归赵,要求“设九宾于廷”等等作法之用心,无不豁然而明。)‎ ‎(4)这段话还有哪些特点?(解释“令人持璧归”,归罪于秦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故秦王之受欺,咎由自取,而相如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先割十五都予赵”检验秦王是否有“易璧”的诚意;自己承担“欺大王之罪”,与赵王无关。)‎ ‎(5)快速背诵练习:把这段话齐读两遍,然后抽查个别学生。‎ ‎3.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体会《史记》写作上的某些特点。‎ ‎(1)次要人物的处理。‎ 作者是怎样描写秦王的?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传之美人及左右”——正面;“左右皆呼万岁”——侧面。极写秦王之贪及傲慢。“恐其破璧……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正面写心理及动作,表现其狡诈。“秦王因曰……毕礼而归之”正面,写人物语言,表现秦王在关键时刻能从大局着眼,有大国之君的风度。)‎ ‎(2)说说下面两组细节的作用。‎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b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二、讲解第14-16段(“渑池会”)。‎ ‎1.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补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战后有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 ‎2.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 补充史实:秦一向以诈和力制服诸侯。前340年商鞅伐魏,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公子印来会,然后扣留他;魏失主将,大败。前313年,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齐楚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 ‎3.学生齐读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一段话,然后提问:‎ 根据这段话说说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他谨慎持重,对敌斗争坚决,有长远眼光。)作者详写这段话有什么用意?(为“将相和”张本。)‎ ‎4.学生默读第15、16两段,复述渑池会上的斗争经过,然后提问:‎ 从蔺相如跟秦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可以看出什么?(秦方蓄意进行挑衅;蔺相如 不畏强暴。)‎ 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大”,是否有理由?(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表示了敢于跟秦斗争的决心。)‎ ‎5.廉颇是否也有功呢?(有。“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一句暗写廉颇。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 第三课时 一、讲解第17-21段(“将相和”)。‎ ‎1.指出这部分要求背诵,然后齐读。‎ ‎2.划分本部分层次,为诵读作准备。(相如“拜为上卿”→廉颇“宣言”→相如“避匿”→相如答舍人谏→廉颇“负荆”)‎ ‎3.在你看来,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之急”是指什么说的?(强秦加兵。)“私仇”又是指什么说的?(“两虎共斗”)‎ ‎4.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己非。)‎ ‎5.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的居功自傲是他思想中次要的一面,所以听了蔺相如的那一番话后,十分感愧,立即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立场上来,表现了公忠体国、勇于改过的精神。)‎ 二、作业:整理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1)一词多义类:‎ 负:①依仗(负其强)‎ ‎②承担,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 ‎③背着(肉袒负荆)‎ ‎④辜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背弃(负约不偿城)‎ 引:①把箭射出去(引而不发)‎ ‎②拉(欲引相如去)‎ ‎③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④掉转(引车避匿)‎ 幸:①侥幸(则幸得脱矣)‎ ‎②表敬用(大王亦幸赦臣)‎ ‎③宠幸(幸于赵王)‎ 小结:①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 ‎(2)引申的一个特殊种类——词义随用法的变化而变化:‎ ‎①名词活用如动词。‎ 衣:穿(乃使其从者衣褐)‎ 刃:杀(左右欲刃相如)‎ 舍:安置住下(舍相如广成传舍)‎ ‎②形容词、动词的活用。‎ 完:使……完好(臣请完璧归赵)‎ 毕:将……进行完毕(毕礼而归之)‎ 归:送回(毕礼而归之)‎ 破:把……弄破(恐其破璧)‎ 急:使……急、逼迫(大王必欲急臣)‎ 小结:要注意变化后的意思跟原义是有联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