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50 KB
  • 2021-06-18 发布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2 词语(包括成语)(含解析)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专题02 词语(包括成语)‎ ‎1.【2018年中考广东深圳卷】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19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B.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许多媒体随声附和,竟相报道。‎ C.电影《战狼2》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D.尽管霍金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他仍锲而不舍,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可以用来形容表演或者文字、书画作 ‎2.【2018年贵阳安顺卷】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贬义)B项: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D项: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3.【2018年中考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卷】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治安不好的年代,火车站人流量大,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10‎ B.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C.交响音乐会上,大家正襟危坐,静静聆听,倾心领悟。‎ D.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对方辩友的论辩顿时显得黯然失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B项使用不正确,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4.【2018年中考湖北黄冈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B.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C.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 D.自黄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意见》后,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A项使用不恰当,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多含贬义,与语境不符。 ‎ ‎5.【2018年中考湖北黄石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B.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C.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面对黄石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10‎ ‎6.【2018年中考湖北荆州卷】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方法。梁启超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抄录或笔记,这种______________的办法笨是笨极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总也高不了;陈寅恪读书,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这种___________的方法使他成为“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_________ 的读书方法同时适用于科学与人文学科;朱自清则主张______________,特别推崇姚鼐的“放声疾读,久之自悟”。‎ A.博览 质疑 诵读 精读 B.精读 博览 质疑 诵读 C.诵读 精读 博览 质疑 D.质疑 诵读 精读 博览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或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它们的感情色彩、修饰 ‎7.【2018年中考湖北随州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美在经贸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B.科学的健身指导不仅能帮助健身者避开运动误区,还能让健身事倍功半。‎ C.唯有倾尽全力的拼搏、百折不挠的坚守、无怨无悔的奉献,才能实现人生的升华。‎ D.实施全民智能教育,应加强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的推广。‎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B项的成语使用有误,“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此处应该用“事半功倍”。‎ ‎8.【2018年中考湖北咸宁卷】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桑田、湖草蓝天,万物各得其所,绘就天地大美的生态曲卷。‎ B.每逢佳节,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是坚守岗位的人们的一种奢望。‎ C.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必为平儿而义愤填膺,因为平儿也是一种美丽。‎ D.他毕业后米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一年到头兀兀穷年,奉献自己的芳华。‎ ‎【答案】B 10‎ ‎9.【2018年中考湖北襄阳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此词不能形容“工匠精神”。‎ ‎10.【2018年中考湖北孝感卷】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犮现 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 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 ,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 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 B.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 ‎11.【2018年中考湖南衡阳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适用对象错误。B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尽。使用正确。C受益匪浅:指意识或形态方面有很大的收获。使用正确。D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A。 ‎ ‎12.【2018年中考湖南怀化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B.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要改变这个现状还需更多时日。‎ 10‎ C.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场,参赛选手自信满满,对答如流。‎ D.张军同学经常向老师问问题,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D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不耻下问: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辱,与此处的语境不符。‎ ‎ ‎ ‎13.【2018年中考湖南岳阳卷】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所谓成功,就是专心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竞争而产生的 。专心未必就能夺得冠军,还要看天分和机缘。然而在“专心”的行列里, 站在最后一名,也还是置身于精英之列,比那些玩忽怠惰,因循无知的人 很多。‎ A.结果 虽然 率先B.后果 即使 领先 C.结果 即使 领先D.后果 虽决 率先 ‎【答案】C ‎ ‎ 点睛:答此类题需先将所给词语逐一浏览,就词义与词性做到全面掌握。总之,判断正确答案要从多角度去考虑,把语境、语法、常识、固定搭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做好选词填空题的最佳方法。选词填空一定要观察语境,然后斟酌词义,选择后再通观一遍。‎ ‎14.【2018年中考江苏无锡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听闻你家犬子在全国作文竞赛中发挥出色,获得大奖,我们特来表示祝贺。‎ C.科学家袁隆平长期深入水稻生产实际,持之以恒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10‎ D.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或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A.“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用在此句恰当;B.“犬子”,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不能用于称呼别人的儿子,用在此句不恰当;C.“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用在此句恰当;D.“果不其然”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用在此句符合语境。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要想正确地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15.【2018年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春寒料峭。(严寒)‎ B.那个晚上,塞尔玛破天荒让我下了厨房,煮了面。(违反原则)‎ C.那座雄伟壮丽的宫殿,就是闻名遐迩的成吉思汗陵。(远近)‎ D.被雨水打湿的蝴蝶,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可怜)‎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料峭:略带寒意。B破天荒: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D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 ‎16.【2018年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天才与常人 在智力上有区别,在非智力方面 有区别。通常情况下,在非智力方面,天才往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这使命感究竟是什么, 始终存在着, 通过其言行体现出来,这种使命感就是他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心。‎ A.因为 所以 既然 就 B.不仅 也 但是 并且 C.不是 而是 只要 就 D.如果 就 与其 不如 ‎【答案】B ‎17.【2018年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鸡多用两只腿跑动,即使能飞起来的也只能飞很短的距离。当它逃不脱追者时,就把头钻进草堆里,自以为安然无恙了。‎ 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C.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 10‎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18.【2018年中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卷】把句中画线部分换成意思相同的成语。‎ ‎(1)金钱豹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与大灰狼厮咬起来,结果,两个都是血淋淋的。‎ ‎(2)这个士兵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勇武而有力量的硬汉子。‎ ‎(3)性情倔强而不驯服的菊花青自然不肯服输。‎ ‎【答案】(1)恼羞成怒 (2)孔武有力 (3)桀骜不驯 ‎19.【2018年中考山东滨州卷】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车轮 ,时代潮流 ,历史只会眷顾 、 、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A.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坚定者 奋进者 B.滚滚向前 浩浩荡荡 奋进者 坚定者 C.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坚定者 奋进者 D.浩浩荡荡 滚滚向前 奋进者 坚定者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车轮”应与“滚滚向前”搭配,“潮流”应与“浩浩荡荡”搭配。故排除C.D两项。“眷顾”后的两个横线上的词语与“搏击者”应该是递进关系,所以应该填写为:坚定者、奋进者。据以上分析可知应选A。‎ ‎20.【2018年中考陕西卷】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普法的力度,营造爱护文物的杜会氛围,有助于从源头上____(制裁 扼制 惩戒)不文明行为。‎ ‎(2)从看日出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到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的______(熠熠生辉 五光十色 柳暗花明)。‎ ‎【答案】‎ ‎(1)扼制 (2)柳暗花明 10‎ ‎【解析】试题分析:(1)扼制,压抑制止;把握遏制。制裁:用强力管束并处罚。惩戒:惩罚、警戒。本题支配的对象是“不文明行为”,还有一个“从源头上”这样的语境。所以自然用“扼制”来支配。(2)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本题语境为“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所以自然运用“柳暗花明”一词。‎ ‎21.【2018年中考新疆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B.外出三年的李波回到家乡,与同学好友欢聚堂,尽享天伦之乐。‎ C.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用笔流畅遒劲,行文劲挺奔放,有一泻千里之势。‎ D.“南海军演”显示了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只会自取其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B项使用有误,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乐趣,泛指家庭的乐趣,不能形容同学情谊。 ‎ ‎22.【2018年中考新疆卷】在下列文段空白处填入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王義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 、朴素而 、真率而 、飘逸而 ,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大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①精巧 ②端庄 ③娟秀 ④含蓄 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 ‎【答案】C ‎23.【2018年中考乌鲁木齐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水系改造等工程在不断推进,原来布满沙砾、寸草不生的乌拉泊燕南荒山万象更新,不久将实现绿色全覆盖。‎ B.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C.6 月14 日,世界杯的光芒照耀俄罗斯大地,世界各地的球迷们纷至沓来,在感受俄罗斯风情的同时,尽享四年一度的足球狂欢盛宴。‎ D.“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青岛市喜迎宾朋,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 10‎ ‎,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 ‎【答案】A ‎24.【2018年中考乌鲁木齐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而静,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静, 自然之美的精彩呈现, 内心修为的 展示。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方能专注于 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让问题迎刃而解。‎ A.不是 而是 幽雅 探寻 B.不单是 更是 幽雅 探究 C.不单是 更是 优雅 探究 D.不是 而是 优雅 探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一是辨析词义,辨明关系。辨析词义是解答选词填空题的前提。辨析词义就是求同析异,重点是分析“异”。可从词义的不同着重点、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感情色彩、词的造句功能等方面去辨析。二是联系语境,寻找“暗示”。这里所说的“暗示”,是指文段每句话的意思、文段的语体风格、与空缺词语前后邻近相配的词语等。抓住这些“暗示”,就不难推断出正确答案。本题的“静, 自然之美的精彩呈现, 内心修为的 展示”前后句间是递进关系,所以这两个空应该填写“不单是……更是”。可排除A和D选项。幽雅:幽静雅致。优雅:优美雅致。根据适用的对象应该选择“优雅”。排除B。据此,答案为C。‎ ‎25.【2018年中考重庆A卷】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这台被称作“天眼”的超大望远镜走在了科技的前沿,令世界瞩目。‎ B.随着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书店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时间,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变得开阔或通达了。与“渐渐”矛盾。‎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