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00 KB
  • 2021-06-17 发布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四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www.ks5u.com 考点四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一套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有助于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准确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见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见下表:‎ 点号作用是点断,表明语句间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标号作用是标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其中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不大常用,不在考试范围之内。‎ 顿号、逗号、分号表示句子内部大小、性质不同的由短到长的停顿。‎ ‎(一)顿号用法 顿号的用法可用下面的歌诀来概括:‎ ‎①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用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加逗号,而不加顿号。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③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隔开来。如“中小学”“师生员工”中间就不能用顿号。)‎ ‎④‎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用顿号。如:他看上去十七八岁。)‎ ‎⑤多个(三个及三个以上)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能用顿号。(如:“大宅子”“鱼翅”“鸦片”分别比喻什么?)‎ ‎⑥连词前不带顿。(并列词语中“和”“及”“或”等连词前不加顿号。)‎ ‎⑦并列词语带语气词,不打顿打逗。(如:房间里真乱呀,书呀,纸呀,椅子呀,衣服呀……乱七八糟。)‎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B.今年春季,该省沿海地区要完成3 700立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C.一个衡量人类幸福的新指标应包含这些维度:经济和工作保障、健康、教育、个人环境和工作环境、安全感和尊重、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宜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身安全。‎ D.市工商局启动的“叫停电信收费不合法规则”行动——万人晒话费账单、公开征集侵权证据,是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的有效举措。‎ 解析:A项,第一个顿号改为逗号。顿号用于同一层次之间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而并列短语做谓语时,多个并列谓语之间用逗号。B项,顿号改为逗号。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谓语的并列。谓语、补语间的并列用逗号而不用顿号。C项,将最后一个顿号删除,顿号与“以及”重复。‎ ‎(二)逗号、分号用法 ‎1.逗号使用时要注意:‎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这包括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倒装成分与其他成分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连词与分句之间等。“但是”“所以”‎ 一类的关联词,表示句内关系时,其前用逗号;表示句间关系时,其前用句号。行文中一个完整的意思说完,要用句号,切忌一“逗”到底。‎ ‎2.分号使用时要注意:‎ ‎(1)并列复句中,如果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分句间则使用分号。‎ ‎(2)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2.下列各选项中的逗号和文中“绝大多数”前的逗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D )‎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类似太阳的大火球。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中喷射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 A.我们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毕生精力。‎ B.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C.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D.科创板正式开板,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任务的落地实施。‎ 解析:文中“绝大多数”前的逗号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A项,表示句子内部谓语与宾语之间的停顿。B项,表示句子内部状语后边的停顿。C项,表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D项,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C )‎ ‎[甲]我们说,老人要从思想上改变,接受新的生活观念。老人退休以后,要建立新型家庭观念,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合理安排退休后的生活,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其他可以陶冶情操的运动或文艺上面。[乙]适当减少对子女感情的投入,降低对他们的期盼值,进而达到对子女的依恋适度,并使之充实孤独老人的生活。‎ 通过网络,我们看到,当时,[丙]‎ 人们对空间和时间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空间和时间是无限可分的;二是空间和时间是由不可分的小段组成的。‎ A.甲       B.乙       C.丙 解析:丙句中分号应为逗号。‎ 句号表示陈述语气,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叹号表示感叹语气。其中,问号使用要特别注意:‎ ‎(1)问号是句子终点号,对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倒装疑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尾用问号,不要在句子中间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而第一个分句后面用逗号,不用问号,因为复句只能有一个句终点号。‎ ‎(3)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句子中有疑问词语,有表示疑问的形式,又有疑问的语气,是很明显的疑问句,句末应该用问号。但有的句子用了表示疑问的词语或者疑问的形式,却并不要求回答问题,这只是陈述一种情况的陈述句,不是反问句,故不用问号。‎ ‎4.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你看到了什么呢?”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C )‎ 达里诺尔湖又称达里湖,汉语译为“大海一样的湖”。看达里湖,你要调动好精神,一口气把它看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心若一软,贪图眼福回头再看一眼,就难免又看上半天。所谓“流连忘返”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了什么呢?无非湖光山色,它如亘古不移又似瞬息万变。‎ A.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B.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鸡呢?‎ C.竺可桢走进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解析:文中的问号是设问,自问自答,选项C与之作用相同。A项是选择问。B项是反问。D项是连续问。‎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虽然尚无配套的处罚条例,但是此次禁烟有两个积极意义:第一,将对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消费者起到警示作用,公众意识将得到提升。第二,餐馆、酒吧等经营场所,以及车站候车室、封闭式站台等非经营区域将全部取消“吸烟区”。‎ B.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班妈妈”这个外号是她自封的,理由实在让人无语:“我的地盘我做主,你们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身垂范,开创了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网络问政”新风,并将其引向深入和常态化。‎ D.石碑上面,包孝肃公(包拯卒后,朝廷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姓名,被宋代的百姓抚摸出了深深的指痕。‎ 解析:A项,第一个句号应该改为分号。冒号管到结尾,冒号后面是一个句子,所以中间的句号运用错误。C项,第一句直接引用一句完整的话,句号应放在引号内。D项,将“谥号”前的句号改为逗号。这个括号内的句子中间语意没有结束,不能用句号。‎ ‎(一)冒号用法 ‎1.分项或从几个方面分述之后,冒号可以引出总括上文的话。‎ ‎2.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想”“说”“认为”等词语,也不用冒号。‎ ‎3.“××说”之类放在引用语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语中间,不用冒号。“××说”前面引号里面的内容末尾一般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4.一个句子中不宜套用两个冒号。‎ ‎5.冒号后面提示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但范围必须清楚,否则就会造成误解。‎ ‎6.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这样的尴尬”后冒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C )‎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毋庸讳言,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舍近求远,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A.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B.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符号人生:经历是逗号,挫折是顿号,爱情是着重号,学习是冒号,……回忆是省略号。‎ D.想不通,九头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解析:A、B、D项表示总结上文。C项表示提示下文。‎ ‎7.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光灰城市”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D )‎ 看,汉口江滩的沙场、仓库等杂乱无章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芦花栈道的人潮涌动;有着“光灰城市”之称的黄石也果断关闭“五小”企业、拆除非法码头,形成了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摘掉了“光灰城市”的帽子。‎ A.大学毕业的时候,几乎每个同学都雄心勃勃,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正所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B.中国愿意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下,与东盟有关国家在南海海域继续展开务实合作,使南海成为“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C.语文教学的问题,叶老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D.时下,一些娱乐新闻成了“愚乐新闻”,人们不禁要问我们需要怎样的娱乐新闻。‎ 解析:A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的引号表示引用诗词。B项“友谊之海”“合作之海”的引号表示特殊意义。C项“教是为了不教”中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D项“愚乐新闻”谐音,表讽刺。‎ ‎8.下列各句中,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B.《让子弹飞》中的三大牌:姜文、葛优、周润发一起出席了电影首发式。‎ C.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D.“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冲刺。”‎ 解析:A项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B项“三大牌”和“姜文、葛优、周润发”是同位成分,不能用冒号,应去掉冒号或把冒号改为破折号。C项一个句子中不能套用两个冒号,应将其中一个改为逗号。D项将说话人的话分为两部分,“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应把冒号改为逗号。‎ ‎(二)引号用法 用法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讽刺或否定。④表示特定称谓。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注意点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此类推。‎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9.下列各句中,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我倒是欣赏他那样比较放任演员发挥的导演,如果有导演告诉我“你这个动作拿起水杯,下个动作转过头来,”我会不知道怎么拍戏的。‎ B.“我悄悄挤进了电影的阵容,只是小打小闹,”赵本山谦虚地说:“我跟别人没法比,包括我的学生小沈阳,我们一直是在学习。”‎ C.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四句诗,引自陶渊明所作的《挽歌》。‎ D.法国著名军事家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此,一个人应该早立志,立大志。‎ 解析:A项引文内的第二个逗号应放到引号外,因为引号中的句子是“告诉”的宾语,作了句中的成分,不独立。引用只是作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即使前面有“说”之类的词语,其间也不能用冒号,且引文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外面。B项“赵本山谦虚地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说”在引文的中间,其后只能用逗号。D项“说过”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引文被当作完整独立的话语来用时,引文前用冒号表提顿作用,引文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破折号 使用注 意点 ‎ ‎1.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语句插在一个句子当中,前后两处都要用破折号。‎ ‎2.破折号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也可以表示话语突然中断,戛然而止。‎ ‎3.破折号与括号都有解释说明的意思,但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引出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补充说明而已。‎ 括号使 用注意 点 ‎1.括号是用来注释或补充说明前面词语或句子的;括号中的内容并不很重要,也不是正文的一部分,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的完整性。有些话明明是正文,就不能用括号。‎ ‎2.括号要紧挨着前面被注释或说明的词语或句子。‎ 省略号 使用注 意点 ‎1.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因此,省略号后面不能再用“等”“等等”“之类”。‎ ‎2.并列的词语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 ‎3.状语内部或定语中心词之间不能用省略号。‎ ‎4.省略号可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或说话断断续续、沉默不语。(与破折号的近似用法相区分)‎ ‎10.下列各选项中的破折号和文中“坚持因地制宜”前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D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不能走一步看一步、盲目发展。振兴方式要精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振兴。同精准扶贫中要考虑乡村异质性一样,乡村振兴更应该考虑村庄的异质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征决定了目前我国现存的村庄在禀赋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不能笼统地实施。‎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B.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C.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D.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解析:A项,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B项,表示总结上文。C项,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D项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都是解释说明的作用。‎ ‎1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的两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B )‎ 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渺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地自由飞翔着。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 A.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B.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C.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D.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解析:原文省略号为省略同类列举事项。B项省略号作用与其相同。A项用于引文的省略。C项,表示重复的词句的省略。D项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12.下列各句中,括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过去的一年里,一些老牌出版社也不甘示弱(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纷纷推出了许多专业水平很高的助学读物。‎ B.第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由老挝命名,意为一种大淡水鱼。)正逼近福建中南部沿海,并极有可能正面袭击厦门。‎ C.古典小说继承了这一传统,刻画人物要求尽量全面,要“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中的观点)‎ D.果戈理作《巡按使》,使演员直接对看客道:“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一句删去了。)‎ 解析:A项在注释句子中某部分内容时,句内括号应紧贴在被注释的部分后。该项括号中的内容是对“出版社”的解释,不是对“不甘示弱”的解释,因此,应改为“‎ 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也不甘示弱”。B项句内括号中的文字末尾,除了问号和叹号,不能用其他点号。应去掉括号内的句号。C项括号中的内容是注明引文出处的,要紧贴引文。将句号移到括号后面。D项使用的是句外括号,括号中的内容是注释整个句子的,使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