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00 KB
  • 2021-06-17 发布

语文卷·2018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十次周考(2018-01)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 荆州中学高三第十次语文周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民族,文化内核越强大,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就越强,文化内核如果削弱甚至消逝了,这个民族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甚至走向消亡。‎ 认识多元文化,前提是肯定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一讲到传统文化,马上就会有人说,现在的时代提倡多元文化,各种文化都应该成为我们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在我看来,这个认识其实似是而非。所谓“多元文化”是指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不是源自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文化。每一个文明都享有平等的尊严,每一个民族都有可以用来参与人类文明交流的文化支柱,这是我们要清醒认识的。‎ 在殖民主义时代,西方人制造了“西方文明中心论”,企图摧毁异质文明的文化自尊。当今,某些西方势力继续鼓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声称唯独西方文明具有普世价值,对其他文明则采取抑制、消解、淹没等。‎ 探讨多元文化,需要抱这样一种态度:其他文化我们都应该去了解、借鉴、吸收,但这里面一定有主次、有轻重。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更为频繁,但本位文化依然是民族存亡之根。在国家利益还将长期存在的时代,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尤其要加强,我们要特别警惕:有些人用“多元文化”打压本位文化,使本位文化逐渐被消解。‎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多元文明的同时存在让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完善与补充本位文化。但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位文化的存在,如果自已都失落了,又用什么去交流?如果交流的目的只是把对方作为镜子来置换自己,那就无异于文化自杀。‎ 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冲击了很多国家的电影市场。在法国人看来,电影不是单纯的商品,它同样包含价值观,并且负载着很复杂的文化内涵。为了保护本土的电影市场,法国曾与美国在电影市场问题上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坚定地捍卫法国文化。200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人文发展报告》指出:“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必须扶持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让他们与外国文化并驾齐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法国和加拿大联合提议,就文化多样性起草一个国际公约,得到了60多个会员国的支持。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民族文化不仅事关民族存亡,而且事关民族兴衰,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摘编自2017年《人民教育》第19期彭林《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今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的,是因为本位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它的存在又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导致多元文明之间不能互相交流学习。‎ B.国家利益长期存在,我们更要加强民族文化的综合性。对于多元文化,我们可以去学习并吸收,但不能全盘吸收。‎ C.人类文明起源是多元的,多民族的世界必然存在多元文化,作者赞同文化多元性,认为各种文化都应该成为我们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D.民族的凝聚力跟文化的内核有关,民族文化事关民族存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核就可能走向消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多元文化和民族本位文化立论,重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对民族命运的影响,论述了文化交流应该坚持本位文化的论题。‎ B.文章通过剖析某些西方势力鼓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本质,论证了他们是真正反对文化多元化这一观点,警醒人们正确认识多元文化。‎ C.文章首先提出观点,然后逐层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虽然文章涉及多方面内容,但围绕中心论题做到了结构紧凑,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D.文章第六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论述了本位文化是文化交流的基础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一个民族都有可以用来参与人类文明交流的文化支柱,西方文明同样有他们的价值,对唯独他们具有的普世价值,我们应当去了解、借鉴、吸收。‎ B.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多民族的世界,存在多元文化、多元文明,每一个民族,不管大小,都是平等的,每一个文明也应享有平等的尊严。‎ C.多元文化的交流可以完善、补充本位文化,但不是为了置换本位文化。要维护国家利益,更要加强发展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D.当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保护民族文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出了当今文化传播失去了平衡的现象,提出应该扶持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本题共3小题,14分)‎ 遭遇沙漠狼 ‎ 陆 梦 王飞是在沙尘暴停了之后发现那群狼的.‎ 沙尘暴来势汹汹,探险队的车刚排到一起,就被沙子掩埋了。一切都安静下来后,大家互相解救,下车清理沙子。在车子底下,趴着一群沙漠狼。它们茫然地看着队员们,然后钻出车底,抖索身上的沙子。有人吓得尖叫起来,也不管沙子还掩埋着车,就往车上爬。大家都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逃命。王飞觉得遭遇狼群比沙尘暴还可怕,十年前,他第一次带领探险队穿越古尔班通沙漠,一点儿经验也没有,在沙漠里,他们和沙漠狼遭遇了,队员们纷纷从车里拽出器械,和狼们大战一场。王飞把头狼的嘴挑豁了,才逃脱狼群的包围。王飞现在已经具备了在沙漠里生存的经验,面对突发事件,总能冷静处理。这次看到这么多狼,他也蒙了。幸亏,那些狼抖落沙子,离开了车队。‎ 看到狼群远去,大家加快速度清理沙子。一切搞定,队员们吃饱喝足,又上路了。   到第三日,他们又遭遇了那群沙漠狼。看到还是那群狼,讲解员百灵鸟特别兴奋,她竟然说,这群狼和队员们是患难之交,可能是想和大家伙儿交朋友。团里的人听了很开心地拍照片,有的甚至想等沙漠狼走近些,好抓拍狼的表情。‎ 队友们吃喝的时候,那些狼就散坐在不远的地方。有几只狼不停地咽口水。百灵鸟扔了一块压缩饼干,一只狼快速叼走,放在地上嗅了几嗅,就不再看一眼。百灵鸟不死心,又把牛肉罐头扔了过去,群狼竟然无动于衷。‎ 王飞看到一头豁着嘴唇,零星的黄牙裸露在外,眼神凌厉的狼时,心一下抽动起来。这就是十年前他挑豁嘴的那只狼。他不相信,世上有那么巧的事,古尔班通沙漠这么大,怎么可能会有二次相遇。再说,这几年旅行者很少能看到沙漠狼了,听说快要绝迹了,就是遇到,人和狼都能相安无事地擦肩而过。这头豁嘴狼,说不定带着它的后代寻仇来了。王飞把自己的担忧对大家讲了,希望大家提高警惕,随时防备群狼的进攻。王飞的话一落,团里的人电打一样爬上车,帐篷也不支了。大家在车里蜷缩着等待着天明。夜深人静时,啊……呜……啊……呜呜的声音此起彼伏.‎ 天露出一丝光亮,地平线开始出现移动的小黑点,一个,两个,三个……沙漠狼开始激动起来,躁动不安地抛撒着沙子。王飞一看远处还有更多的黑点往这里聚集,惊慌地命令大家赶快前进。让人想不到的是,狼群好像得到了指令,竟然排成队,拦住了车头。大家开始紧张起来,胆小的队员吓尿了。‎ 远处的黑点越聚越多。‎ 王飞的车已经被群狼包围得水泄不通。远处的沙包上,豁嘴狼坐在上面,藐视着惊慌的车队。它不时地低嚎几声,每一声发出,群狼都会变换位置,远处的黑点已经变成了狼,把车队包围了。‎ 车队和狼群僵持着。太阳越升越高,灼浪开始翻滚。‎ 如果再这样僵持下去,大家都会变成干尸。‎ 队员们焦急万分,想不出更好的对策。有一辆越野车冲撞狼群,试图杀开一条血路。哪知道,更多的狼快速补了上去,越野车寸步难行。沙包上的豁嘴狼又是一声嚎,越野车跟前的狼开始进攻,啃车轮的,用头撞车玻璃的,咔哧咔哧声,剧烈的撞击声,还有队员惊慌的喊叫声,女人绝望的哭声,在沙漠的热浪里让人窒息。‎ 正在这混乱的时候,王飞的车门忽然打开,王飞跳了下去,车门随即关上,扩音器里传出百灵鸟的声音:大家做好准备,王队已经下去,大家开足马力冲出去!‎ 王飞被群狼包围了。车队掀起滚烫的沙子,脱离了群狼的包围圈。   行驶一百公里后,车队不约而同地停下。王飞为了救大家跳下车,一定被狼吃得只剩下衣服了,连骨头也不会剩下。大家的心情很沉重。那辆越野车调转了车头,顺着原路返回。其他的车子也调转了车头,紧紧跟在后面,百灵鸟紧紧地抓住扩音器,一动不动。‎ 狼群驻足的地方已经不见一头狼,它们就像团里的人做了一场梦,消失得连痕迹也没留下。王飞一个人静静地躺在沙地上,没有了知觉。‎ 回城后,王飞对百灵鸟说:我不怨你,你推我出去时,我也正想跳下去,你也是为了救大家,我理解。当群狼看到你们绝尘而去,留下我一人,它们围着我哀嚎了很久,也迅速撤离了。狼,有时比人更让人猜不透。  ‎ 选自2016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对沙漠热浪的描写不仅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还烘托和渲染了人狼对峙时人们心惊胆战、无比紧张压抑的恐怖气氛。‎ B.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车子原路返回时百灵鸟“紧紧地抓住扩音器,一动不动”,就体现了她紧张、害怕、不安的复杂心理。  ‎ C.从文中的叙述与描写来看,以豁嘴狼为代表的沙漠狼聪明、警醒、凶残,报复人类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比如,当一辆越野车试图杀开一条血路时,群狼开始进攻。‎ D.“这几年旅行者很少能看到沙漠狼了”“就是遇到,人和狼都能相安无事地擦肩而过。”说明沙漠狼在与人类的接触中变得越来越警醒、克制,尽量远离人类,不与人类发生冲突。‎ ‎5.小说的情节张弛有度,一波三折,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5分)‎ ‎6.小说的结尾说:“狼,有时比人更让人猜不透。”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林风眠:一卷20世纪艺术百科全书 郭 珊 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19岁赴欧游学,曾担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校长,也是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首任校长。他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家,如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苏天赐、席德进等。‎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抗战的滔天洪流,“文革”的牢狱之灾,远走香江的韬光晦迹,作为20世纪的同龄人,林风眠见证了百年来民族文化所遭受的困厄与磨难、“中西融合”所历经的波折与流衍。诚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言:“林风眠是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从林风眠独特的个案身上,“能看到百年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忠诚和激情,也能从他和时代的关系中去领会艺术家的责任,重新捡回那些被忽视的价值。”‎ ‎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阁公岭村一个石匠家庭。同乡挚友林文铮曾用“痛苦”一词来概括林风眠毕生创作的基调。林风眠的艺术具有一种“罕见的苦味”(许江语),发源于命运开篇一抹寒凉的底色——幼年时,母亲与人私奔未果,险被宗法私刑处死,后被卖到他乡,再无音讯。他因此大病一场,卧床半年,变得沉默寡言。‎ ‎1919年底,林风眠赴法勤工俭学。在欧6年,林风眠游学于法、德,曾先后投师于法国第戎美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柯罗蒙工作室。‎ ‎1924年5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会上,林风眠的作品引起轰动,尤其是高2米、长4.5米的油画巨作《摸索》。当时中国《艺术评论》的报道称,“全幅布满古今伟人”,从荷马、耶稣到托尔斯泰、歌德,“个个相貌不特毕肖而描绘其精神,品性人格皆隐露于笔底”“皆有摸索奥秘之深意”。这幅笔法粗犷、写意,色调灰黑沉郁的作品,据说只用一天时间一气呵成,深得学界泰斗蔡元培的器重。‎ ‎1926年,在蔡元培的提携之下,未满26岁的他被聘为北京艺专校长。两年后,又赴杭州出任我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的首任校长。执掌中国南北两大美术阵营的十年时间里,林风眠在中国艺坛一举成为众所仰望的风云人物,一度被称作“艺术界的胡适之”。在主持校政上,他抱定“为中国艺术界打开一条血路”的决心,投身“改造艺术院校”的事业。在北京,他力排众议,邀请当时被正统国画家讥为“野狐禅”的齐白石来校讲学,又大胆将裸体艺术引入教学;在杭州,他尝试将西画系与国画系合并,毫不避讳地延请与己观点针锋相对、强调国画独立性的潘天寿任教,颇具蔡元培兼容并包、唯才是举的风范。在社会活动中,他更矢志以“我入地狱”之精神,将美术作为开启民智、移风易俗的利器。他撰文、作画怒斥政治腐败,在白色恐怖下掩护进步学生;他发起、组织了以“艺术社会化”‎ 为宗旨的北京艺术大会,主办西湖博览会艺术馆;1928年,他在杭州牵头组建了“艺术运动社”,发出了“集中全国艺术界之新力量”“促成新时代艺术之实现”的豪迈新声。‎ 抗战爆发后,经历迁徙、并校、学潮和辞职等一系列风波,林风眠将妻儿安置于上海,辗转浙、赣、湘、云贵及香港、越南,避居重庆,从少年得志、才彦环绕的艺专校长猝然跌入残山剩水、乡野民丛,由此迎来了一生由显转隐的分水岭。林风眠坚持艺术的非功利主义态度,拒绝转投写实主义,不喜欢“照相式刻板与平俗”,理由是“在艺术的价值上是微细的”。他将精力集中于宣纸彩墨创作,偏爱风景、花鸟、仕女、苗疆与戏曲人物等“小众”题材;在技法与材质上,他打破油画、水粉、国画等边界,探索方形构图、瓷绘笔线、空间糅合、光线透视、色墨层叠等形式构成,将西方的写实与东方的写意进行挪移、错置、嫁接和重组。‎ ‎1977年,林风眠在叶剑英家族帮助下被批准出国探亲,赴巴西探望阔别20年的妻女,此后移居香港。客居香港的10多年间,林风眠先后在日本、法国、香港、台湾成功举办个展。1991年7月,林风眠突发心脏病入院,绝笔之作是应邀为“傅雷纪念音乐会”题字。一个月之后,一代宗师长眠香江。(节选自《人民周刊》2016年第12期)‎ 相关链接 ‎①在香港,林风眠听闻有爱国华侨愿意捐款在其杭州故居建纪念馆,他婉言谢绝,表示愿将资助之经费,用于培养青年深造。有人建议将款项命名为“林风眠奖学金”,他说:“那就应该从我自己的口袋里拿出钱来,不能占个空名。”‎ ‎②许江用细腻的文字为林风眠描绘了一幅“永恒的肖像”:“鼻梁之上立着圆拱顶一般的隆光引着你潜入他的内心。”“这眼中有火,而双唇却又似冰一样的沉默。”林风眠仿佛知道“那悲惨而恢弘的命运的意义”,“他从孤寂中产生对孤寂的爱,并把这种爱化作艺术的烈焰,温暖着他的时代和人间”。‎ ‎7.下列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阁公岭村一个石匠家庭。幼年时,因为家中的一段痛苦经历,他的艺术创作从早期就带有一种“痛苦”的基调。‎ B.林风眠的作品笔法粗犷、写意,色调灰黑沉郁,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会上,引起轰动。‎ C.林风眠担任北京艺专校长后,又赴杭州出任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的首任校长,因而,他拥有了“艺术界的胡适之”的美誉。‎ D.林风眠投身“改造艺术院校”的事业:组建了“艺术运动社”,将西方的写实与东方的写意进行挪移、错置、嫁接和重组。‎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林风眠是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许院长的话既点题,又暗含林风眠的命途多舛和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艰辛。‎ B.林风眠深受蔡元培兼容并包、唯才是举办学思想的影响,邀请当时被正统国画家讥为“野狐禅”的齐白石来校讲学,后来又尝试将西画系与国画系合并。‎ C.林风眠一生由显转隐的分水岭是抗战的爆发。他坚持艺术的非功利主义态度,认为写实主义在艺术上没有价值。‎ D.林风眠婉言谢绝爱国华侨捐款在杭州故居为他建纪念馆,拒绝将所捐款项命名为“林风眠奖学金”。这表明他不图虚名,甘心默默无闻。‎ E.“他从孤寂中产生对孤寂的爱,并把这种爱化作艺术的烈焰,温暖着他的时代和人间”。意思是时代让林风眠变得消沉、孤独和绝望。‎ ‎9.林风眠的人生经历丰富、坎坷,但也正是这样一种不平凡的人生境遇造成了他优秀的艺术品质。林风眠的经历与他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有何关系?请简要概括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  刘珙字共父。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珙秦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南旱,郴州李金为乱,珙知湖南安抚使。入境,移书制使沈介,请以便宜出师,介即遣田宝、杨钦以兵至,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钦与宝连战破贼,贼党曾彦、黄拱执李金以降。支党窜匿者尚众,珙谕钦等却兵,听其自降,贼相率纳兵,给据归田里。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闽境无捐瘠流徒者,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薨,年五十七,谥忠肃。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 ‎(节选自《宋史•刘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B. 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C. 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D.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补是中国上古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形式,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人入学任官的待遇。‎ B.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C. 夏税,我国古代田赋名称。古代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 ‎ D. 郊祀是古代帝王祭祀社稷的国家盛典,春天祭祀祈求丰年,秋天祭祀感谢上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珙为人正直,有慷慨之气。秦桧想追赐父亲谥号,召集礼部官员询问,刘珙不到;金人犯境,宋军出征,刘珙替皇帝拟写的沼令、檄文言辞激昂。‎ B. 刘珙精明果断,以仁治乱。担任湖南安抚使时,刘珙犒赏军士,重用杨钦;抓住叛乱首领李金后,下令撤兵,让贼人余党自行投降。‎ C. 刘珙忠于朝廷,尽心国事。群臣认为张浚是主持军务的最佳人选,但皇上任命了杨存中,刘珙以大局为重,支持皇上:病重时,仍向朝廷举荐贤才。‎ D.刘珙体恤民情,救济百姓。安南进贡大象,所经之地侵扰百姓、加剧负担,刘珙为此上奏;建康遇灾,他上奏免税,并派官员到外地买米赈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 ‎(2)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村 舍①‎ 许浑 自翦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 菜妻②早报蒸藜③熟,童子遥迎种豆归。‎ 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 花时未免人来往,欲买严光旧钓矶④。‎ ‎[注]①本诗以国运渐颓的中唐为背景。②莱妻:贤妇的代称。③藜:藜草做的饭,泛指粗劣的食物。④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起笔沉稳而空灵,写诗人独剪青莎,编织雨衣;接着写南山腾起炊烟,那是诗人的家。反映出生活的凄苦。‎ B.“南峰烟火是柴扉”一句中的“柴扉”,向读者传达的信息是:村舍的主人算不上达官贵人,生活较贫寒。‎ C.颈联“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两句,笔锋陡然一转,把镜头推向远方,写景之中寓含着情绪的抒发。‎ D.尾联“花时未免人来往”一句中的“花时”,指的是“开花时节”,比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表达了赞美之情。‎ E.“欲买严光旧钓矶”一句,借用东汉严子陵的典故,表明诗人的心慢慢地坚定了下来:严子陵钓台将是自己的归宿。‎ ‎15.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 分)‎ ‎  (1) 《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状态: 而苏轼的《赤壁赋》则借此典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湖面上自如漂流的感受。‎ ‎(2) 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达了他宁死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的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市场洗牌效应显现,ofo、摩拜两强平分秋色的格局已经形成,其它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②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③2017沈阳国际车展吸引了大批市民,早上展馆一开门,人们就鱼贯而入,各展区瞬间挤满了前来参观、选购的消费者。‎ ‎④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所以,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⑤近年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学热”蓬勃兴起,热衷国学的人也越来越多,好似过江之鲫,纷纷游向研习传统文化的课堂,读起经典来了。‎ ‎⑥日俄日前在东京举行了“2+2”会谈,虽然双方有一些共识,但在一些问题上仍莫衷一是,建立政治互信并非易事。‎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参加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是由十六名集训队员中挑选出的优秀选手组成的,是一支新老结合、充满希望的队伍。‎ B.历代改革的督行者大都是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广泛社会认可度、丰富的治政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鲜明的个人意志于一体的“政治强人”。‎ C.针对春运期间长途行车路况复杂、驾驶员容易疲劳及拼车人相互不熟悉等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大家出行注意安全。‎ D.土耳其政府军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进攻早有准备,从上月底就开始向士伊边界一带集结部队,并部署了大量重型武器。‎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毕业时,她拿着同学赠送的画作说:“恭敬不如从命,你送的礼物我就笑纳了。”‎ B.在离别故乡佛山70多年后,95岁的王奶奶近日在20多名后裔的陪护下,从海外回到了魂牵梦萦的佛山。‎ C.面对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乡长不禁也“文绉绉”了起来:“穷乡僻壤,无以招待,略具薄酒,聊表芹意!”‎ D.您在报告中的一得之见,于我而言都是金玉良言,令我茅塞顿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树木每年都会增长形成一圈年轮,通过  ① ,科学家可以确定树木的年龄。树木年轮的差异  ② ,直径较大的年轮暗示着当年树木处于较好的生长季节。研究人员发现,树木生长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存在着反向关系。冬季我们看到树木健康生长, ③ 。‎ ‎21.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给“人因工程”下定义,字数不得超过65个字。(5分)‎ ‎2017年11月1日,“第二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在杭州良渚梦栖小镇召开。第二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主席、中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善广在论坛上开坛首讲。‎ ‎“飞船、坦克、高铁都是复杂人机系统,因为人的参与使系统变得更为复杂,系統运行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系统安全性问题会更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需要一门新兴的合交叉学科的支持,这就是“人因工程’,它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2017年10月8日凌晨,杭州市余杭区发生一起盗窃案。三名嫌疑人在盗窃得手后,见一名醉酒女子落水,遂将其救起,获警方表扬。10月10日凌晨,三人因盗窃犯罪被之前见过他们的警察抓获。从见义勇为的好人陡然变成了盗窃分子,让人五味杂陈。事件被报道后,各种议论也纷至沓来。‎ ‎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荆州中学高三第十次语文周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D(A“因果”关系于文无据;B “综合性”不对,应该是“主体性”;C作者不赞同这种观点。)‎ ‎2.D(没有对比论证)‎ ‎3.A(并不是只有西方文明有普世价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C(从文中来看沙漠狼只是围着王飞“哀嚎了很久,也迅速撤离了”,所以“报复性极强”是错的。)‎ ‎5.参考答案:①初遇沙漠狼,紧张;②狼群离开车队,松弛;③再遇了沙漠狼,兴奋;④认出豁嘴狼,害怕;⑤狼群与车队僵持,压抑;⑥群狼包围王飞,沉重;⑦狼群撤离,危机解除。全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评分细则:5分。必须体现“张弛有度,一波三折”,只答对一点不给分;答对两点1分,答对三点3分,答对五点或五点以上5分。‎ ‎6.参考答案:①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对比手法含蓄地点明了文章的主题:人性的自私与丑恶。(2分)‎ ‎②文章把狼与人进行对比,狼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凶残狡猾的,人一旦遇上狼只会被伤害。但文中沙漠狼只是与人对峙,并没有主动攻击人类,最后也没有向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类报仇,只是“哀嚎了很久”“迅速撤离了”。而人类一开始就把白已与狼放在对立的位置,并且在危急的时刻毫不犹豫地牺牲他人的生命来获取自己的安全(百灵鸟将王飞推下车:车队火速离开,在行驶一百公里后才返同)。(3分)‎ ‎③从这点来看,狼的不主动伤害人、不积仇,让复杂自私的人类看不明白,猜不透。(1分)‎ 评分细则:6分。第①点是作用2分;第②点是手法与分析,手法1分,分析2分;第③点是句子解说1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A (B.“笔法粗犷、写意,色调灰黑沉郁”只是对他的作品《摸索》的评论,不能涵盖全部;C.林风眠担任校长并不能成为他拥有“艺术界的胡适之”美誉的原因;D.冒号后面的内容与“改造艺术院校”内容不一致。)‎ ‎8.A、D (B.“林风眠深受蔡元培兼容并包、唯才是举办学思想的影响”文中没有依据;C.“认为写实主义在艺术上没有价值”错;E.“时代让林风眠变得消沉、孤独和绝望”错。)(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满分)‎ ‎9.①幼年母亲离去,让他对痛苦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从孤寂中产生的爱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②赴欧留学,他有了展示艺术才华的机遇,为以后“改造艺术院校”的宏愿奠定基础;③执掌中国南北两大美术阵营,他主持校政、社会活动都开风气之先;④避居重庆,他淡泊名利,依然坚守非功利的艺术创作态度,进行艺术方面的革新。(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得出三点给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0.B ‎11.D应为祭祀天地 ‎12C〔“刘珙以大局为重,支持皇上”分析有误)‎ ‎13.(1)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不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大意2分,“忤” “左迁” “草制”各1分)‎ ‎(2)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大意2分,“临” “讣”“祠”各1分)‎ 参考译文:‎ 刘珙字共父。因祖上庇荫补任承务郎,后考中进士乙科,升任礼部郎官。秦桧想要追赐自己的父亲谥号,召集礼官会合询问,刘珙不到会,秦桧发怒, 暗示言官驱逐他。秦桧死后,刘珙才升为吏部员外郎。金人侵犯边境,宋军出征北伐,皇上所下诏令、檄文多出自刘珙之手,语气激昂壮烈,听到的人都流了泪。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不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刘珙随从皇上到建康,皇上将要回朝,军队事务还没有可以托付的人,当时张竣留守建康,众人都寄期望于他。等到诏令发出,杨存中任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写录黄(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皇上发怒,对宰相说:“刘珙的父亲是张竣的好友,刘珙是特意为张浚。”皇上命令再次发下,宰相召见刘珙说明旨意,刘珙说:“我是为国家着想,哪里有闲空为张公策划。”坚持上奏和最初一样,杨存中的任命于是停止。安南进贡大象,经过的地方征发民夫开道,毁坏房舍,刘珙上奏说:“大象用于郊礼祭祀,不见于经书。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湖南旱灾,郴州李金作乱,刘珙担任湖南安抚使,入境后,致书制使沈介,请求按照具体情况出动军队,沈介当即派遣田宝、杨钦帅兵到来,刘珙知道士兵在暑天行军疲劳、倦怠,派人到几里外迎候,换下他们背负的物品,.军队到达后,刘珙对他们犒劳、赏赐,超过了将士们的期望,军士们感动振奋。刘珙知道杨钦可以重用,命令各军都受他的调遣,下令除去能捕斩同伙报告官吏的盗贼的罪名并奖赏。杨钦与田宝连续几次打败敌人,贼人同伙曹彦、黄拱抓住李金投降。余党逃跑、藏起来的很多,刘珙命令杨钦等人撤兵,让贼人自行投降,贼人争着交出兵器,刘珙发给他们凭证,让他们回乡。淳熙二年,刘珙调任建康知府。适逢水灾后又是旱灾,他首 先上奏免除夏粮税钱六十万缗,派官员到长江上游买米,得米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到乡村,设置场地按平价以救济性质卖米,对借米的人也不收取抵押品。 全境没有饿死逃亡的人。刘珙进升为观文殿学士,接连生病,请求退休。病重 时,起草遗奏说:“陈俊卿忠良实在,可以担负大事,张栻学问纯厚正派,可 以补纠缺失,希望赶快召见任用他们。”去世时五十七岁,谥号忠肃。治理过 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 易在街道上痛苦并共同祭祀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A、D(A.“反映出生活的凄苦”错,应是反映出生活的闲适;D.“表达了赞美之情”牵强附会,写“花时”并没有表达赞美之情)(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5.①颔联写贤妻早早地蒸熟了藜草做的饭,小孩跑出家门,远远地迎接种豆回来的父亲。(2分)②描绘了一幅温馨、幸福、闲适、清悠的田园生活图景。(2分)③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而又温馨的家庭生活的热爱之情,对惬意的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2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1)泠然善也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2)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A(①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与语境不符,用错对象。②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③鱼贯而入: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依次序进入。不合语境。④ 养痈遗患: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痈:毒疮;患:祸害。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自己遭殃。⑤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此处属褒贬误用。⑥莫衷一是:各种意见都有,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也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莫:不,不是;衷:折衷,断定;是:对。)‎ ‎18.C(A项,介词残缺,应在“由”字后加“从”字。B项,结构混乱,“具有……”和“集……于一体”杂糅。D项,表意不明,发动进攻的是土耳其政府军还是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不明确。)‎ ‎19.C(A.“笑纳”是敬辞。 B.“后裔”,已死去的人的子孙。这位老人还活着,用在此处不得体。C.项“芹意”,谦称自己微薄的情意。 D.“一得之见”为谦辞,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不能用于他人。)‎ ‎20.①观察分析年轮的圈数(2分)‎ ‎②揭示着生长的好季节和差季节(2分)‎ ‎③却发现海洋生态系统较差(2分)‎ 21. 人因工程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的新兴学科。‎ ‎(人因工程是……新兴学科,这个单句框架给2分;“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这个定语给1分;“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这个定语给1分;两个定语的顺序正确给1分,如果不是单句形式作答,不给分。共5分)‎ 四、作文(60分)‎ ‎22.写作提示 ‎  材料的重点是对三人的行为进行评判,盗窃犯罪与见义勇为,两种行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都发生在这三人身上。一面是法律,一面是道德与人性,当两者产生冲突时,应该怎样理性判断,是本次作文命题的初衷。‎ ‎  参考立意如下:①法律神圣不可侵犯;②法治社会,人人共建;③见义勇为精神可嘉,但“将功折罪”有伤法理。‎ 评分细则 ‎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起评分45)‎ 项目 说明 给分 一类卷 优秀拔尖作文 ‎55—60分 各方面表达好的文章 ‎50--55分 二类卷 有亮点 ‎46--50分 扣题卷 ‎40--46‎ 三类卷 ‎36为及格分 ‎30--40分 四类卷 严重残卷、抄袭卷 ‎30分以下 字数 ‎600--800字,结构完整,扣题,只扣字数分 每50字1分。‎ ‎600字以下,结构完整、扣题 ‎36--41分 ‎400字以下,结构完整、扣题 ‎30--35分 结构不完整,扣应扣分,类推递减 ‎30分往下浮动 字数够,除了头尾,中间与题目无关,沾题卷 ‎36分左右 其他 缺标题、换标题、标题不符合要求 扣2分 错别字成篇等级降低 错几个字适当扣分如2分 明显抄袭(如阅读材料)或著名文章 ‎5-25分 文体特征不明确、“四不像”‎ ‎40以下 说明:‎ ‎    一、二类卷:符合题意即可,一、二类卷的区别看表达,结构好,语言好,有创意,可归一类。‎ ‎    三类卷:从材料出发,允许内容游离;与材料内涵有一定距离,属于基本符合题意。特征按实际给分,不能 跨类给分。比如,内容上判为三类卷,其他两项只能是二、三、四类,不能判为一类。也就是说,一旦是基本符合题意,最多是40分,这就是立意定等级;最少是6分,这就是表达定高低。‎ ‎    四类卷:另起炉灶,或随意发挥。不要仅看题目,要看内容,要通读全文。‎ ‎    发展等级:从中学牛的实际人手,不要全面。若干点突出(至少两点突出);基础等级是三等,根据文章实 际打发展等级;基础满分,发展等级也可满分;只要特点突出,发展等级可打满分,基础等级可以不满;深刻(立 意内容,侧重于议论文);记叙文、散文要发现亮点;我们是找优点,不是挑瑕疵;要大胆、热情地给学生发展等 级打高分,对于平庸的、乏味的、无力的,一定要打低分。‎ 注意事项:‎ ‎    1.明确文体。不要死抠文体,只要能看出文体就可以。确是文体不明,适当扣分。‎ ‎    2.缺标题扣2分。‎ ‎    3.字数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20分以下。‎ ‎    4.错别字:一字1分,上限5分。错字太多,其他项也会扣分,影响表达。‎ ‎    5.标点:点实点,标题后加标点,一“逗”到底或标点模糊,扣1到2分。‎ ‎    6‎ ‎.规范现代汉语:不能用繁体字,不能用甲骨文;含义不清,流传不广的网络语言,酌情扣分。‎ ‎    7.套作:所谓套作,即主题万能化。适当扣分。‎ ‎    8.抄袭:一字不改,照搬原文。“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